《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示例
教學要求1.學習白求恩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高尚品質。
2.掌握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氣焰囂張”、“鎮定”、“敏捷”、“沉思”及“陸續”“繼續”“連續”等詞語的意思;理解句子,了解課文內容;能用“不斷”、“迅速”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白求恩說的話。
課前準備
有條件可組織學生觀看故事片《白求恩大夫》。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簡介白求恩,揭示課題。
1.提問:你們聽說過白求恩大夫嗎?
簡介白求恩。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外科醫生,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1937年率領一支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到中國解放區。后因搶救傷員感染中毒,1939年11月不幸逝世。
2.今天我們學習關于他的一個故事,題目叫《手術臺就是陣地》。
3.解題。“手術臺”是什么?(醫生用來給病人做手術的臺子。)“陣地”是什么?(軍隊為戰斗而占據的地方。)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呢?聽老師把這個故事讀一遍。
(二)范讀課文。
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提醒學生注意“仍”的讀音。
氣焰囂張:形容兇狠放肆的樣子。
陸續:表示前前后后,時斷時續。
繼續:接著做下去,沒有間斷。
連續:本課指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接連不斷。
硝煙:炸藥爆炸后產生的煙霧。
鎮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亂。
敏捷:既靈敏又迅速。
沉思:深深地思索。
迅速:形容非常快。
爭分奪秒:抓緊每分每秒的時間。
(四)講讀第一自然段。
1.默讀,查出表示時間、地點和作戰雙方的詞,理解“氣焰囂張”,思考:這么囂張的日軍剛到齊會,就被我軍消滅了500人,這說明了什么?想象敵人會怎樣做?
2.交流各自的理解。
3.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作業:
寫生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在第二—四自然段中畫出表示情況越來越危急的語句。
2.教學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②這一自然段寫的是齊會戰斗中哪一天的情景?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寫的是齊會戰斗中哪一天的情景,從“他已經兩天兩夜沒休息了”中可以看出來。)
③這時出現了什么情況?想象“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的情景,說說有什么危險。
④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情況下是怎樣工作的?找出有關詞語(“仍然”“鎮定”)。“仍然”換個說法可用什么詞?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白求恩大夫很“鎮定”?
⑤齊讀第二自然段。
3.教學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②與第二自然段相比,情況變得怎樣?(更危急了)為什么說更危急了?(比較“幾發”與“不斷”,“空地上”與“周圍”。)
③在這樣的情況下,白求恩大夫是怎樣對待傷員,對待自己的呢?齊讀白求恩大夫的兩段話。
④說說白求恩大夫這兩段話的意思。
⑤分角色朗讀衛生部長與白求恩大夫的對話。
4.教學第四自然段。
①默讀第四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