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2單元 春天的腳步春天的雨點
一、班級情況及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19人,大多數學生都活潑開朗,聰明 ,上進心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他們在學習上自信心十足,善于動腦、動口,敢于創新,但有少部分的學生在學習上注意力不集中,態度不端正,學習能力弱,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培養。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課題雖為“春天的雨點”,但內容并非寫春雨,而是借春雨向我們講述一件發生在春天里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烏罕娜老師為上課走神的學生達麗瑪補課并冒雨護送她回家,達麗瑪感受到老師的愛以后,不僅認真聽講,而且在第二天早晨為老師送去了雨傘。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文章圍繞兩條線來寫:一為達麗瑪“溜號”——“害羞”——“發誓”——“專心”——“感動”——“送傘”;二為烏罕娜老師“發現”——“補課”——“放心”——“護送”——“感動”。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將師生間細膩、真摯的情誼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教學目標:
1、識字15個,認識多音字“調、蒙”。寫字11個。
2、練習根據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3、讀懂課文內容 ,理解課題“春天的雨點”的含義,激發學生愛師之情,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抓住重點句段,借助描寫烏罕娜老師言行的語句,體會達麗瑪的變化,感悟老師對學生無私而真摯的愛,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之情,并使學生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2、教學難點:理解“春天的雨點兒,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的生機,春天的雨點兒,仿佛也落在烏罕娜和達麗瑪的心里。”這段話。懂得“春天的雨點”的深刻含義。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出示課件1,談話揭題。綿綿的春雨,如針如絲,輕輕地滋潤著大地,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一個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你們想聽聽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春天的雨點》這篇課文。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通課文。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現在請同桌合作,互查課文朗讀。比比看,誰能幫助對方,誰能贏得對方的贊賞。
(1)學生互讀互查互教,老師巡視。
(2)了解情況,給予鼓勵。檢查結果如何,如果你的同桌把字音都讀準了,就請用你的方式評價一下。
2、落實識字情況。同學們互相檢查朗讀時,你發現哪個字音比較難讀,哪些詞語容易讀錯?請你帶著大家讀一讀。(老師根據學生發言,舉起相應的字詞卡片,讓其帶讀,并相機指導多音字“調、蒙”的正確讀音。)
3、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思考問題:課文講述了什么時間、什么地方的哪幾件事?想好后和同桌說一說。
2、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指名匯報,老師相機板書:上課時 補課時 回家時 第二天)
3、借助板書,引導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