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臺風的衛星第二課時表格式教案(含教學反思)
課 題跟蹤臺風的衛星主備人 何芳第 2 課時4月23日第1節課 時 目 標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氣。3、學生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吼、設、瘋、牢、泄”。教學重、難點1、通過臺風和衛星的對話,神態及動作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特點和作用.2、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 前 準 備生字卡片、課件教 學 過 程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16課:跟蹤臺風的衛星。請齊讀課題。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臺風是一種極其猛烈的風暴。 臺風與氣象衛星之間的距離很遠。臺風狂妄自大,氣勢洶洶。衛星緊緊地跟蹤臺風。 3、朗讀第二自然段,感知衛星的作用。 (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我們知道"小星星"原來是第三代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的本領就是"時刻跟蹤"臺風。 氣象衛星不怕臺風。 4、指導朗讀: 讀出臺風惱怒和威脅的語氣,讀出小星星自信和堅定的語氣。 二、學習第三——七自然段 1、四人小組自學。 2、找出有關詞語,說明臺風的"大",衛星的"小";臺風的"怒",衛星的"笑"。 3、討論交流。 臺風太目中無人,竟然稱衛星是"小東西"。 臺風無知,他不知道"氣象衛星站設在離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衛星將臺風盯得緊緊的。 臺風很可惡。 臺風雖兇猛可怕,但人們能及早做好預防的準備工作。衛星為什么會如此自豪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衛星的自豪?4、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圖片)讀出臺風的狂暴和氣勢洶洶,讀出氣象衛星的自信和堅定。 教師范讀。 男女生分角色讀。 三、學習第八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八自然段的內容)1、默讀課文,思考: 你讀懂了什么? 2、抓住有關詞語說說你的收獲。 四、鞏固練習。 1、齊讀課文,說說氣象衛星是怎樣跟蹤臺風的。 2、指導"談笑風生"的造句。 說說"談笑風生"的意思,談話很有興致,并很活躍有趣。課文中寫臺風來臨時,由于人們作了充分的準備,足以抵擋臺風的侵襲,所以人們并不驚慌失措,仍然正常生活,并談笑自若。3、學生練習用"談笑風生"說話。4、交流點評。 五、指導寫字: 吼、設、瘋、牢、泄。1出示生字卡片:吼、設、瘋、牢、泄。2同桌交流,你有什么記住生字的方法。3你想提醒大家寫字時注意什么? 4學生描紅,臨寫。 作 業 設 計1、完成《習字冊》5個字的臨寫。2、完成《同步拓展精煉》剩下的題目。教 學 反 思《跟蹤臺風的衛星》這篇課文是蘇教版第六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描寫了氣象衛星緊緊地跟蹤臺風,時刻報告臺風的動向,全心全意地人類服務。而本篇童話最顯著地特點是:對話生動,動作可感。所以在教學本文,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對話、動作,特別是在那些關鍵的對話、動作上下些工夫。而且我還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搜集與臺風、衛星相關的資料,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根據需要搜集相關信息的能力。在教學時,著重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一、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獨自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同時,通過反復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淀,并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qing朗讀出來。二、注重及時有效、差異的課堂評價。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膽小的學生,只要能起來說,就對他們說:“你真勇敢,你的聲音真響亮,老師想經常聽到你的聲音。”對說話緊張的學生就說:“別緊張,你一定會說好的。”對于能干的孩子,則說:“你真是好樣的,你還能說出更特別一點的句子嗎?”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持之以恒。三、抓住重點句段,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因此,語文教學一定要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學習第六自然段: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向著城市呼呼地撲去。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你的眼前會出現一頭什么樣的巨獸?在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中,獅子老虎是非常瘋狂、可怕的。所以在學生的想象中,眼前會出現一頭兇惡的老虎或是一頭兇猛的獅子。在此基礎上,老師抓住“巨”字,引導學生想象臺風是只有老虎獅子這么大嗎?不是,要比老虎獅子大的多。這樣“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來。這樣,使已有的知識經驗在相似情境中碰撞,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閱讀教學的深度、廣度和高度。四、利用多媒體,促進新知識內化。對于學生來說,生活經驗不豐富,生活體驗更不全面。在教學中,往往遇到的重、難點不易解決。多媒體為閱讀教學提供了更為詳實的圖文資料。學生通過聽覺、觸覺、視覺等感官的協調作用,才能有效地促進心理內化,才能更準確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內化學生自己的知識儲備,如我在教學“兇猛、狂暴的臺風”時,便播放有關臺風的課件,讓學生對臺風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感受到臺風的狂暴、兇猛,學生很快理解了這些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