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海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趕海》,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教學板書及課后反思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趕海》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生動地描寫了作者“我”的趕海經歷。全文圍繞“趣”字展開,語言富有童趣,深為學生喜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精神,結合三年級學生年齡特征、實際認知水平及課文本身的特點。我確定的目標:1認知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仿寫一件趣事。2、情感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因為《新課標》強調“閱讀要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3、我把“體會趕海的樂趣,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作為重點;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實際說話能力,把“仿寫”定為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讓學生學得輕松活潑、積極主動,我將圍繞“趣”字展開,采取以趣引讀,以讀激趣,以形助讀,以讀顯形,由讀入情,以讀悟文,讀中感悟,美讀欣賞的方法進行教學。
采取“以讀代講法”“情境交流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在讀中感知,感悟,使其能目視氣溫,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學法上,我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走上一條自主,合作,探究,和諧,愉快,發展的學習之路。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能否完成,教學程序的安排是關鍵。本課我計劃三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目標中生字詞的學習,初步感知課文大意。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樂趣,培養學生的思想感情。第三課時,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進行小練筆,從而讓學生感受生活的樂趣,在生活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我重點來說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我想圍繞“趣”分三大塊進行:
第一步:激趣
上課伊始,播放《大海啊,故鄉》這首歌,配以趕海的圖片,加上老師的敘述:同學們,大海退潮啦!海水嘩嘩往下退,金色的沙灘上留下了無數海洋里的寶貝,有海星、海魚、海蟹、海蝦……還等什么,就讓我們迎著腥咸的海風踏著海浪一起和作者去領略趕海的樂趣吧!(板書:趕海)
(教學一開始,讓學生聆聽美的歌聲,欣賞美妙畫面,感受美的形象,從而打開想象的“閘門”,使學生對趕海形成表象,激起學生強烈閱讀課文的欲望。)
第二步:找趣
師過渡:請大家打開書,默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畫下來。
第三步:讀趣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學習這篇課文的重中之重,分三小步進行。
1、學生放聲朗讀自己劃的句子,要讓人聽了覺得真的有趣。邊兒提醒學生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
2、交流:主要是課文的二、三兩小節。讓學生自由讀畫的句子,相機通過各種手段指導感情朗讀,讀出趣味。
第2小節:抓住“鬧”字,師生合演、體會,然后在浪花聲中一起讀一讀,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趕海的“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