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海說課稿
第3小節從五個方面入手:
一、是抓住語氣詞指導朗讀,讀出趣味,帶動課堂氣氛:“嘿”——驚喜;“哎”——好奇;“哎喲”——疼,但疼得高興;“咦”——驚奇;“哦”——恍然大悟。
二、是抓住“摸、捏”,帶動作讀,感受趣味。
三、是通過比較“武將”——“俘虜”,感受趣。
四、是多媒體顯示活動的蝦、小伙伴被螃蟹鉗住的動畫,再現“趣”。
五、是整體演讀,體驗“趣”。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一部分內容不做繁瑣的分析,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看、聽、說、讀、演的過程中自主參與閱讀實踐,感受閱讀樂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顯示黃昏海景的美: ,老師敘述第4、5小節,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孩子們,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轉眼,太陽偏西了,趕海的人們滿載而歸,及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他們帶著什么東西回家?(學生暢所欲言)
趁機將學生帶入情境:“我提著一大堆海鮮,迎著柔和的海風,沐浴著晚霞的余暉,踩著軟綿綿的沙灘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覺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最愛唱的歌曲。(播放《大海啊,故鄉》音樂)學生在音樂下讀4、5段。同時回讀第一段,找到相同之處,學習“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最后,圍繞“趣”,課外延伸。
總結在升華,我設計這樣的結束語:今天我們跟作者一起去趕海,如果去我們有機會,一定要親自感受趕海的樂趣。把你童年趣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五、說板書:我的板書設計力求全面而簡潔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以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趕海的童年趣事,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附:板書設計:
追趕浪花
摸海星
11. 趕 海 “趣” 抓螃蟹
捏大蝦
六、說教學反思:
文章描寫了作者小時候在家鄉趕海的情景,我們這里的學生很少見過這樣的場景,所以我在講本課時先以歌聲《大海啊,故鄉》入手,把孩子帶入美好的想象中。然后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文將趕海的經歷描寫的生動而具體,富有童趣。全文的內容也緊緊圍繞“趣”字來展開,重點描寫了“追趕浪花”、“捉大蝦”、“抓螃蟹”、“摸海星”等場景來展開的。語句讀來妙趣橫生,情景交融,留有回味的地方很多。學生很喜歡讀,讀得津津有味,最后在讀中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進行說話訓練,把自己參加過的活動玩得最開心的活動說一說,然后再寫下來。但學生說的頭頭是道,但寫起來就有問題了,還應多加強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