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逢佳節倍思親 表格式教案
課題23、每逢佳節倍思親備課日期12月21日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 “興高采烈”造句。3、借助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學習字詞,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難點是體會詩句的意境和感情。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學掛圖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指導書寫,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學習字詞,理解詩句。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二、揭示課題 三、初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四、學習生字 1、中國古時有許多節日,有的節日一直傳承到了現在,說說你知道的。2、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講的是古代一位詩人在重陽節思念親人而寫詩的事情。 1、板書課題:每逢佳節倍思親2、你知道它的意思嗎?3、這一句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他是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1、提自讀要求:2、給每一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輕聲讀課文。讀順語句,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3、檢查初讀情況:(1)會讀會寫田字格的生字,會讀二類生字。(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意思:兄弟 異鄉 思念 無限深情 情景 佳節 登高 興高采烈兄弟:包括哥哥和弟弟;異鄉:他鄉,外鄉;思念:想念;情景:情況和景象;佳節:美好的節日;登高:登山或登上高處;無限:沒有窮盡;興高采烈:興致高、精神足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你知道王維是誰? 3、齊讀。(二)學習第二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 出示: 扶老攜幼、興高采烈你知道詞語的意思嗎? 3、齊讀。(三)學習第三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 登高遠眺、西望長安、天各一方3、齊讀。(四)學習第四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 思緒萬千 是什么意思?3、出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4、齊讀。 1、出示詞語。兄弟、異鄉、思念、情景、佳節登高望遠、興高采烈、扶老攜幼2、出示生字3、說說自己記憶的方法4、觀察老師的范寫,老師邊寫邊重點講解:逢:三橫均勻 佳:兩個土 插:強調筆順 異:上面是巳。 1、 學生回憶并介紹一下。學生了解課文的相關內容以飽滿的情緒來學習課文。 1、齊讀課題2、學生簡單說說自己的理解(每遇美好的節日就會更加思念親人) 1、學生讀自學要求,明確自學要求,按要求做好三件事情。2、 (1)師生相互評議,重點讀準:插 逢 佳節 無限(2)重點討論理解:兄弟(這里包括哥哥、弟弟)異鄉(他鄉)思念(想念)佳節(美好的節日)無限(沒有窮盡)再讀讀生字新詞。各人再讀讀課文。 1、指名讀。2、王維是唐代的著名大詩人。3、齊讀。 2、扶老攜幼:扶著老人,帶著孩子。興高采烈:興致高、精神足。3、齊讀。 1、指名讀。2、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好重點詞語。2、 齊讀。 1、指名讀。2、想得多很多。 3、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好古詩。 4、齊讀。 1、齊讀,個別讀 2、齊讀生字。3、交流自己的記憶方法4、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并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認真描紅,臨寫。 回憶舊知,初步知道課文的主題, 通過自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新詞 學習課文,讀通順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記住本課生字的字形,學會寫好生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