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逢佳節倍思親 表格式教案
作業設計: 1、 朗讀課文2、讀抄詞語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借助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3、指導會用“興高采烈”造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學重難點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體會詩句的意境和感情。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課文 三、背誦《九月九憶山東兄弟》1、出示生字組成的新詞兄弟、異鄉、思念、情景、佳節登高望遠、興高采烈、扶老攜幼 2、我們已經知道每逢佳節倍思親說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事,當時王維的情況怎么樣? (一)出示第一段:1、指名讀2、 這一段有幾句話?說了什么?板書:王維 3、齊讀。過渡:“佳節”指的是什么節日?為什么這一天王維“倍思親”呢?(二)出示第二段:1、指名讀2、第一到第三句寫了什么?請小朋友默讀課文思考。3、說說扶老攜幼、興高采烈的意思了,來體會歡度佳節。4、王維思念親人與第一段哪一句有聯系?5、 指導讀這一段 過渡:王維主要想念哪些親人?具體想了哪些事?(三)出示第三段:1、指名讀,這一段一共有幾句話?2、句一和句二說了什么?教師板書:插茱萸(簡單介紹茱萸) 3、句三到句五又說了什么?4、什么叫“天各一方”?5、這里的兩個省略號各表示什么意思?6、們看王維思念兄弟們多么深切,既想到過去,也想到現在:既想到自己對兄弟們的思念,也想到兄弟們對自己的思念,體現了“倍思親”的思想感情 過渡:王維是怎樣來表達自己這種思想感情的?(四)出示第四段:1、這一段第一句說了什么?2、“思緒萬千”是什么意思? 3、讀這句話,你想到了哪一段?4、下面第二句話說了什么?隨機板書詩題:九月九憶山東兄弟誰能說說它的意思嗎?(特別指出:山東指王維的家鄉蒲州)(五)學習古詩1、指導讀好古詩2、出示畫面,加深領會詩句意思:畫面人物是誰?從哪里看出他是詩人?從哪里看出他是在重陽節寫的詩的?3、指名講詩句的意思。 1、放錄音2、揭示板書,引導背誦3、指導背誦比賽。 1、學生讀好詞語。 2、讀好課題。 1、個別讀一讀2、讀后交流:兩句 分句讀:講了王維離鄉已有兩年。3、齊讀這一段。 1、個別讀, 2、學生默讀知道講了家家戶戶歡度佳節的情景。3、學生聯系自己過節的情景說一說。4、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體會王維的觸景生情。5、學生練習朗讀。 1、個別讀,找出一共有五句話。分句讀2、學生讀一讀,知道王維回憶以前重陽節和兄弟們頭插茱萸登高遠眺的情況。3、學生讀一讀,然后交流4、交流:各人在不同的地方。5、學生找出讀一讀,體會到王維思念兄弟們的思想感情。6、齊聲誦讀這一段,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思想感情。 1、個別讀,學生交流回答2、交流:想法很多,想頭很多3、找出后讀讀(第三段)4、交流:九月九指重陽節,憶指思念。(重陽節思念家鄉的兄弟們) 1、學生齊讀,注意停頓。2、觀察畫面:交流問題(桌子上紙幅上寫的正是用繁體字寫的《九月九憶山東兄弟》這首詩。3、學生結合上文說說意思。 1、學生欣賞2、個人練習背誦3、小組間、同桌間、師生間 鞏固復習所學字詞 通過反復的朗讀訓練,理解課文內容,借助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