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設計
3、請同學們讀讀王維寫的這首詩好嗎?(生自由讀詩)
4、這首詩,你能讀懂哪句話?你是從課文當中哪些地方讀懂的呢?老師建議你們再一次把課文讀一讀,一邊讀一邊劃下你讀懂的句子。(教師巡視指導。)
5、指名學生說讀懂了什么?
6、齊讀古詩。
(過渡:這節課同學們讀書讀的挺不錯,那么字寫的怎么樣呢?下面,我們就要學習寫字了。)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
1、仔細看看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處于什么位置?你覺得那個字比較難寫,自己用手指畫一畫,要擺好左右之間關系的字。
2、學習“佳”“倍”“扶”“憶”(指名書空、教師范寫、學生學寫。)
3、課下請同學們多讀讀課文,讀出感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每逢佳節倍思親》(板書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掌握了詞語,讀通了課文,老師準備了一些詞語,同學們有勇氣接受檢查嗎?(出示詞語:兄弟異鄉情景重陽一年一度扶老攜幼興高采烈頭插茱萸登高遠眺)
(過渡: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人們無不興高采烈、歡度節日,可詩人王維卻發出了“倍思親”的感嘆,是什么原因使詩人在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親人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原因。
二、研讀第1、2小節“思鄉”: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誰能把你讀到的句子和同學們分享呢?只讀句子也行,讀完句子能說出自己讀懂了什么更好。
▲15歲那年,他就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不覺已經兩年了。
(1)指名讀句,談談讀懂些什么?
(2)老師考考大家,王維的家鄉在哪?(板書:家鄉)
(師作簡介,將詩題中的“山東”與現在的山東省加以區分,王維的家鄉在蒲州,在華山以東,所以詩題稱“憶山東兄弟”。)
(3)試想王維小小年紀,獨自一人在異地求學,兩年沒有見到親人了,多么寂寞,多么傷感,多么孤獨,這真是(“獨在異鄉為異客”)。詩人以一個“獨”字寫出了當時客居他鄉孤獨冷寂的心情,下綴兩個“異”更加深了那種孤獨感。誰再來讀一讀詩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維,孤孤單單一個人,在異鄉做客。(指名多個學生讀)
▲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了。
(1)家家戶戶在歡度什么節日呢?(重陽節)
(2)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是多么熱鬧呀,課文中哪些句子能讓你感受到這種歡度節日的熱烈場面呢?(指名讀)
(3)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扶老攜幼”是什么意思?你們有過全家人扶老攜幼外出的時候嗎?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興高采烈”能換個詞嗎?(興致勃勃欣喜若狂歡天喜地喜笑顏開)
(4)除了課文中寫的以外,你能聯系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想象一下大街上人們還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