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教學設計
6、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
劉伯承剛進醫院時,沃克醫生是什么樣的態度呢?他是怎么說的?
(2)討論:為什么沃克醫生說劉伯承是軍人?
(因為這樣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會如此鎮定)
(3)小結:
師:隨著沃克醫生態度的變化,我們也逐漸認識到劉伯承不是普通的軍人,是一位——了不起的軍神!
7、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的感悟
(1)出示劉伯承將軍的照片。
此時此刻,你想對劉伯承大元帥說什么?可
以用書上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指定1—2位學生說說。
(2)為什么稱他為軍神?現在懂了嗎?
引導學生從“求治、術前、術中、術后”四個方面的具體表現回答。
(3)學了課文,你還想知道什么?指定1-2名學生說說。
(4)課外延伸:引導學生課后閱讀《劉伯承的非常之路》或《偉人之初》(將帥篇,劉伯承)就會知道的。(投影顯示書名、目錄)
四、作業:
1、在下面的兩條作業中選一題做做。(對照書講要求)
a.將你要對劉伯承大元帥說的話寫下來。可以寫在劉伯承的照片旁,也可以寫在插圖旁。
b.為什么沃克醫生要稱劉伯承為“軍神”?將你的回答寫在書上第四題下面的空白處。
2、分角色朗讀課文。
附板書:
軍神劉伯承({}求治術前術中術后)(學生用紅色粉筆板書的表現劉伯承精神的詞語)
〔本課時設計意圖:
這節課旨在變“煩瑣分析”為“誦讀感悟”。以誦讀為主線、以自悟為重點,還語文課堂以瑯瑯的讀書聲,讓誦讀貫穿課堂始終——初步感知基于誦讀,交流感受基于誦讀,抒發情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結合書后思考題,學生通過自學整體感知課文,在小組里分角色朗讀課文后組織交流、評析,促使他們在讀中積極開展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對所學內容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時,班上其他學生當小評委,與匯報的同學進行自由交流,教師只在關鍵處進行點拔、調控。讓學生學會用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辨證的觀點評價,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評價。這樣,學生不僅各取所需,各展所長,在充分民主、輕松愉悅、樂于探究的氛圍中學懂了課文,而且在課堂中構建了“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多種形式交互進行的立體型的交流網絡,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淋漓盡致的張揚、體現,課堂呈現出精彩紛呈的多元化感悟,達到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互補,共同提高。
(該課為語文研修班活動中的一節研究課,撰寫與執教者分別是:
教材分析:育才小學賈傳泳
教學設計意圖:東關小學劉勇〓梅誼)
第一課時:東關小學梅誼
第二課時:揚州大學附屬小學葛敏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