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咱們今天來學習第23課,齊讀課題.一齊。
生:每逢佳節倍思親
師:請你再品味這個課題,看看你認為作者想強調哪個詞?李煜康,你來讀。
每逢佳節倍思親
師:你認為作者強調哪個詞?
生:倍
師:還有誰想來讀?好,你來。
生: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認為是親
師:好,親人,還有呢?
生:每逢佳節倍思親 佳節
生:每逢佳節倍思親,我認為是每逢
師:每個人對題目都有自己不同的解釋,你知道這個題目的意思嗎?比如說佳節、倍分別是什么意思?(生舉手)不急,今天老師要介紹給你們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來解釋,那樣也許更準確。好,請大家打開書,讀讀課文,在文中找一找句子來解釋。開始,自己讀。
師:好,有人找到了,找的非常快。有誰來說?孫旭陽,你說。
生:王維想,以前在家鄉時,每年過重陽節----
師:還有不同意見嗎?張宇新你來說:
一生: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師:同意的舉手。好,咱們一齊來讀讀這個句子。(生讀)
師:家家戶戶歡度節日,他們過的什么節?(重陽節)
師: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嗎?高奇你來說。
生:重陽節人們要吃重陽糕,重陽糕有九層,最上面有兩只小羊,象征著重陽。
師:你知道的是重陽節的一些習俗,還有嗎?
生:重陽節時,人們要一齊歡聚,然后出去爬山,登高。
師:是啊,頭插茱萸,登高望遠。有時候人們也把茱萸佩戴在腰間。還有嗎?你來。
生:人們還要一齊觀賞菊花,喝菊花酒。
生:現在人們還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和敬老節。
生:重陽節的時候,家家戶戶吃團圓飯,大家歡聚在一起,特別開心。
師:是啊,王維看到家家戶戶歡聚的樣子,心里就---(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了。)師:這就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師:這句是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里的名句,會讀這首詩嗎?師自己讀讀看。(生自讀)誰來讀讀?指名一人讀。這首詩中有幾個字音比較難,你想提醒大家那個字的讀音?
生:我想提醒大家,茱萸的茱是整體認讀音節也是翹舌音,請大家跟我讀“茱萸”
生:我想提醒大家,每逢的逢是后鼻音,請大家跟我讀“每逢”
生:我想提醒大家,插是翹舌音,請大家跟我讀“插”
師:好,我們大家一起讀一遍。(生齊讀整首詩)
師:人們都說,王維的詩就像一幅畫一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今天這篇課文也很有意思,文中有詩,詩中有文,請大家再次讀讀文,再品品詩,用我們剛才理解題目意思的方法,來理解詩中的其他三句。如果你找到了句子,也可以用鉛筆畫下來。(生自讀,探究)
生:我理解的詩句是“遙知兄弟登高處”,在文中的意思是“以前在家鄉時,總要和兄弟們頭插茱萸,手挽著手,登高遠眺,是多么開心啊。”王維在長安想家鄉的兄弟,所以是“遙想”。
生:我理解的詩句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在文中的意思是“如今我們卻天各一方,不能想會,兄弟們一定在登高聚會,西望長安,思念著我呢。”
師:“少一人”?少了誰?
王維。
師:是啊,以前過重陽,總是和家鄉的親人在一齊過,而現在自己不能和親人相會,只能遠遠地思念著對方了。這就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