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古詩)
1、感受領悟重復單一。
1、引導學生觀看圖上景物。說出春季。
2、適時調控,指名回答即可。
3、老師簡介詩人朱熹。
1、老師適時訂正。
2、訂正讀詩節(jié)奏。老師和學生相互讀。
1、老師出示詞語注釋。
2、老師指導生說出完整意思。
1、老師點撥:《春日》這首詩不單是贊美春天,它還是一首含義深刻的勸學詩。“勸學”就是勸告大家努力學習,多讀書。結合“泗水”孔子的故鄉(xiāng)談詩人心境。暗喻在孔子的書籍中尋求知識,詩人豈不快樂高興。
板書設計
2古詩兩首
春天:陽光明媚、春風拂面、泗水賞春
春日 春景:煥然一新、百花盛開、萬紫千紅 (熱愛春天、贊美春天、珍惜春天)
(朱熹)
心情:愉悅歡快、興奮激動、舒暢得意
參考書目及
推薦資料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字元晦,號晦庵、晦翁,別稱紫陽、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曾任秘閣修撰等職。他博覽群書,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在哲學上發(fā)展了程頤、程顥關于理氣關系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系統(tǒng),稱為程朱理學。他從事教育時強調啟發(fā)式。他治學態(tài)度嚴謹,分析問題精密,對后代的學者影響很大。他的著作很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注》,后人編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語類》等多種書。
中段的學生學習古詩,老師重點培養(yǎng)其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是單一讀,就容易讓他們死記硬背。就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欲望。因此,課堂前先欣賞圖片猜圖中的季節(jié)引入,再說春的詞語,由此學生們覺得春天是多么的美好,春天會讓人愉悅高興,因而喜愛上春天。再引出本課學習內容,由此去理解古詩內容,感受詩人的心情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