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2) 學會本課十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3) 誦讀詩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2、過程與方法目標(1)本課所學的兩首古詩,都與秋天有關。在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調動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并借助多媒體展示畫面,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真正進入詩文意境,體味詩句,朗讀感悟。(2)本課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學習《山行》,感受作者喜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通過學習《楓橋夜泊》,體會詩人旅途中孤獨、寂寞的心情。教學重難點(1) 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2) 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詩歌的音韻美、節奏美、意境美。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 又“春”入“秋”,引出《山行》1、 你們還記得哪些寫春的古詩?作者是誰?指名背。2、 現在已經是秋天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首描寫 秋天的古詩。3、 小組交流有關作者的資料并解題。二、整體感知 1、播放cai課件,看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自讀古詩。 3、小組合作檢查自學情況。 4、教師抽查。三、討論探究討論: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作者在山路上都看到了哪些景色?1. 小組合作交流。2. 全班交流。3. 作者是怎樣用詩來描繪自己看到的美景呢?(1) 出示古詩。(2) 齊讀古詩。(3) 對照圖畫理解詩句意思。4、 播放課件,反復吟誦,體會詩的意境。5、 學完古詩《山行》,你有什么感受?四、角色表演假如你是詩人杜牧,有一天,你來到了紅葉滿山的楓樹林,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講給小組同學聽聽吧。五、小結質疑1、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的景色也很美麗,讓我們帶著對秋的贊美之情一起來背誦這首古詩。(配樂)2、學了《山行》,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六、課外延伸1、背誦和默寫《山行》。2、用自己的話說說《山行》的意思。3、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一、 揭題1、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2、 簡介作者。3、 解題。二、整體感知 1、播放cai課件。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自讀古詩。 3、小組合作檢查自學情況。 4、教師抽查。三、討論探究 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什么時候的景色?從哪兒看出來的?詩人在楓橋附近的岸邊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1、 小組討論。2、 全班交流。3、 合作探究詩意。這首詩是怎樣描寫詩人的所見所聞呢?(1) 出示古詩。(2) 齊讀古詩。(3) 對照圖畫理解詩句意思(4) 指名交流,是適時點撥。4、播放課件,反復吟誦,體會詩的意境。5、學完古詩《楓橋夜泊》,你有什么感受?四、角色表演假如你是詩人張繼,處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會怎么想?五、小結質疑1、詩人在凄清的秋夜,在客船上聽到了烏鴉的叫聲和寒山寺的鐘聲,一股淡淡的愁思涌上心頭。讓我們一起帶著淡淡的愁緒來背誦這首古詩。(配樂)2、學了《楓橋夜泊》,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六、課外延伸 1、搜集有關描寫秋天的古詩,背下來,班里舉行詩歌朗誦會。2、背誦課文,并說說這兩首詩的意思。3、抄寫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