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學實錄
生:有一個石榴咧開的口子非常大,就把它比作笑破了肚皮,是夸張。有一個石榴露出了很小的口子就說咧開嘴。
點評:如何精讀課文?這也是當前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倪老師從“體會表達”入手,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課文是如何把石榴“簡簡單單的生長過程”,“寫得那么具體、那么生動”的,使學生把讀書探究的重點由傳統的“寫什么”變為“怎樣寫”,學生不但深刻地感悟到擬人寫法的妙處,而且對“咧開嘴”“笑破肚皮”“甚至”等詞句的意思有了深刻的理解。
師:現在你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這石榴笑的程度有不同嗎?
(生自由讀后指名讀,師范讀,再指名讀。)
師:來,把自己想象成石榴娃娃,一邊讀一邊做做動作。瞧,這是(師做動作——扒
(師指導讀)
師:接著說,還有哪兒寫得特別生動、特別有趣?
生:我認為這句——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用得比較好。因為石榴就像在吹小喇叭一樣,所以成了比喻句。
師:看來平時老師特別喜歡告訴你們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擬人,是嗎?其實呀,倪老師也覺得作者的想象特別奇特,也被這小——喇——叭吸引了。你們想不想也走近了去看開),這是(師做動作——張望)。
(生跟著做動作讀)
師:這個石榴娃娃,剛才你為什么要急著扒開綠黃色的葉子?
生:我想讓人們品嘗到我的美味。
師:是啊,你是迫不及待了。
生: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一看呢?
生:想。
師:走近了看哪,這石榴花跟小喇叭的確很相似,難怪作者會這樣想象。咱們一起來讀。
生: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