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教學案例
作者:福建南安師范附屬小學 陳阿彬 轉貼自:中國教育曙光網 點擊數:72《拔苗助長》教學案例
福建南安師范附屬小學 陳阿彬
《拔苗助長》是一篇含有深刻寓意的課文。就一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認識能力,要理解文中的寓意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課堂必須創設一種與學生生活體驗直接聯系的場景,讓學生去體驗、感悟,從而明理。如古人所說:"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
請看下面兩個教學片段。
片段1:
師:前天,勤勞的你們拔了那么多的雜草,使學校的操場更平整、漂亮了,但你們一定很累,對嗎?
生:對。(然后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生1:我的手都起泡泡了。
生2:我流了很多汗,回到家累得都不想動了。
生3:我的手到現在還酸酸的。
生4:我覺得都沒了力氣。
……
師:是啊,你們拔了那么多的草,確實很累,那么課文中哪個詞寫出了你們的感受。
生:筋疲力盡。
師:"筋疲力盡"是什么樣子的,誰能用動作表現出來呢?"
生爭著要上臺演,師指名演
生1:低著頭,喘著氣。
生2: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伸著腿,低著頭,兩手無力地垂著。
眾生笑,并紛紛仿效……
[課標指出:語文學習應時刻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把語文帶到生活中。本片段的教學,通過讓學生回憶自己參加拔草的感受,,利用已有的經驗體驗勞動的辛苦,再讓學生演"筋疲力盡"可謂水到渠成。這樣的教學,喚醒了生活場境在頭腦中留下的表象,溝通了書面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引發了學生與語言文本的對話。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實現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片段2:
師:剛才,我們在笑聲中把"拔苗助長"、"筋疲力盡"這兩個成語演活了,現在讓我們也把課文演一演吧!
生歡呼雀躍,迫不及待地在小組內分配角色,師巡視,并參與個別小組演課文,過后指定演得較好的小組上臺表演。
生1(種地人):卷起褲管,捋起袖子做拔草動作,邊做邊說:"快快長啊,我的好苗苗。"
生2(種地人的家人):小跑幾步,然后瞪直眼睛,大喊到:"天哪,秧苗都東倒西歪的,一定會枯死的,明年吃什么?"
生3(種地人的家人):用手指朝生1的腦門一拽,氣憤地說:"你真是太傻了,你那樣做會讓秧苗都枯死了。想讓秧苗快快長大,你就要按時給它澆水施肥。哪能拔高呢?
眾生又是鼓掌,又是笑,學生們個個興奮異常
師:"演得真是太棒了,種地人確實可笑。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還遇到哪些事像‘拔苗助長’的現象。"
生靜默了下來,二、三分鐘后幾只手陸續舉了起來。
生1:以前,我家養了一些金魚,我覺得它們長得太慢,我希望它們快點長大,就一直往魚缸里投飼料,結果那些金魚全都脹死了。
生2:我前天看到一朵花還沒完全開,我希望它能早點開,就用手去把花瓣掰開,第二天,那些花瓣掉了好幾瓣。
生3:前天,我急著把練習做好,結果錯了好多題,別人都下課了,我還得留在教室里改。
……
師:現在你們知道了做事不能……
生1:不能太急,太急了會辦不好事情的。
生2:有時做事太著急,反而辦得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