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實錄
師:誰再來讀?
(生讀,把“不覺已經兩年了”讀得稍快了些。)
師:你的離家時間還不夠長,你的心里也不夠悲涼。再讀!
(生再讀,讀得很好。)
師:讀得我好啊。請同學們都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讀出了這句話的溫度,你能讀出這句詩的溫度嗎?(課件出示:獨在異鄉為異客。)
生讀。
師:什么溫度:哪些字最能表現這種溫度?
生:是涼的,“獨、異”最能表現這種溫度。
師:請你再讀給大家聽。(生讀略)對,詩人王維孤獨一人,漂泊他鄉,舉目無親,內心多么凄涼。
(師再指3名學生讀,第2個學生讀得稍快,教師指導應該讀慢些。齊讀。)
師:文字真的是有溫度的,你們的感覺非常正確。還能讀出哪個句子的溫度?請讀給大家聽。
(生讀句子: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師及時課件出示該句。)
師:你讀這個句子有什么感受?
生:我讀得時候很高興,感到這句話的溫度應該是熱的。
師:哪些詞語讓感到高興,心里熱熱的?
生:熱鬧、扶老攜幼、興高采烈。
師:“扶老攜幼”什么意思?
生:扶著老人,帶著小孩。
師:你們有過全家人扶老攜幼去逛街的時候嗎?(很多學生說“有”。)
師(走到一個學生身邊):那我采訪你,你們全家人扶老攜幼逛街時,你的心情怎樣?
生:我感到特別高興,就像快樂的小鳥一樣。
師:你說得多生動啊,還是一個比喻句,而且“特別”這個詞用得也特別好,還能用什么詞?
生:十分高興。
生:非常高興。
生:格外高興。
師:對,這就是這句話中的詞語——(生接:興高采烈)讀得還不夠高興,再讀。
(生再齊讀“興高采烈”。)
師:這回聽出特別高興了。你們還有什么時候是“興高采烈”的?你能用“興高采烈”說句話嗎?
生:我興高采烈地跟媽媽去上海東方明珠游玩。
生:我考試得了一百分,興高采烈地跟媽媽去肯德基,想吃什么就點什么。
生:暑假的時候,我去鄉下爺爺家,興高采烈地和小伙伴們一起下河捉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