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玩具 編童話(第7次習作訓練)
要求:
1、讀懂例文《找“餓”》,了解其主要內容和自編童話故事的一般要求;
2、能按習作要求,用自己喜歡的玩具,發揮想象力,編一個童話故事。
重難點:
1、把握玩具各自的特性和他們相互間的關系;
2、所編童話要相對完整,并能讓人看得明白。
處理方法:
緊扣例文后的兩個問題,展開討論,結合例文讓學生明白童話的一些基本要求。遵循由說到寫原則,故事情節讓大家自由發揮。
教時:2
教具:
各人準備兩三件自己喜歡的玩具。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入:
1、請同學們把玩具放在課桌上,介紹玩具名稱及來歷(簡要敘述)
2、教師拿出一大一小兩個熊貓玩具,問:
這是什么動物?說說他們的關系和樣子。
設疑:
你猜猜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二、研究例文《找“餓”》:
1、自由讀書上的例文
2、討論:
例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呢?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
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這個道理是作者直接告訴我們的嗎?那是用什么辦法讓讀者明白道理的呢?
3、拓展:
這兩只熊貓之間,還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會不會遇到其他動物?
三、指導習作:
1、明確寫作要求。。
2、動手擺放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是個人,也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組合作,形式不限。
3、確定故事主人公,想一想他們各自的特點,強調要符合動物自然習性,不能讓熊貓吃魚、公雞游泳、鴨子擠奶……
4、設定玩具之間的關系:
父子、母女、同學、朋友、師生、鄰居、敵人、售票員和乘客……
5、自己練說,小組交流:
玩具之間發生了什么好玩的/驚險的/可笑的/感人的故事?
6、指名代表2-3人上講臺來說,師生評議指導。
第二教時
四、動手試寫:
1、各自打草稿。。
2、四人小組成員交換欣賞、評改。
3、教師查閱草稿修改情況。
4、認真謄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