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6
(5)好好的枝條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說表情是什么樣的呢? (6)出示,指導朗讀:“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7)看到我一臉疑惑的樣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訴了我。(8)從王大伯的說明中你知道了什么?(9)王大伯對不能結桃子的枝條“咔嚓咔嚓”地剪去,對能結桃子的枝條“撫摸”,“充滿信心的說”,真不愧是個種桃能手啊!
(10)我聽了王大伯的話,不再一臉疑惑,出現了什么變化?板書:將信將疑什么叫“將信將疑”?“我”疑的是什么?信的理由又是什么?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一讀
(2)春天到了桃花開得怎樣?從哪里可以看出?播放圖片欣賞美景。(蜂在花中舞,人在樹下戲)隨機說上幾句古詩贊贊眼前景象。(3)此時的我最盼望什么?
(4)指導朗讀:語氣輕松、愉快。
4、學習第四段
(1)桃樹春天開花,夏天結果。所以暑假一到,“我”就來到了王大伯的桃園。這時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2)王大伯桃園里結的桃子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3)看到這些桃子的我心情怎樣?(驚訝、高興,即又驚又喜)
我驚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此時的“我”不禁想起什么? 小結:看來“減少”是為了“增加”啊。這勞動中也藏著豐富的學問,我們可得好好向生活學習,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呀。 1、朗讀全文,說說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么?(引導學生發散思考:“減少”是為了“增加”;去“偽”存“真”,去“雜”存“精”;有所失也會有所得……)
2、學完課文后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3、小結:“剪枝的學問”告訴我們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到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留心周圍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發現生活中的規律。1、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2、完成練習冊。3、拓展作業: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現象,哪些事情中隱含著這樣的道理?請將自己的發現寫下來,多多益善。復習鞏固 設計課堂教學必須有一個著眼點,這個“點”我們姑且稱為“課眼”。這一課的行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的,課文中用了這樣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教學時,我們可以先把這四個詞語板書出來,然后一個一個地引導學生讀文理解,內化感悟,在隨著“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共鳴共振,使之懂得“學問學問,一學二問”的道理,在學文中加厚生活的積累,增強了解生活的情趣。
板書設計
反思重建
習作8
教學目標⒈讀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這個童話是怎么編出來的。⒉能根據自己的認識,選用合適的圖畫,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及養成良好習慣的好處敘述清楚。 3、教育學生從小養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內容
分 析本次習作著重體現《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新的理念:“鼓勵學生寫想象中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在教學時,盡可能地減少束縛,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勵,激發學生樂于寫作的激情,讓學生饒有興趣地去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