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6
重點難點在練說的基礎上,編寫童話。
教學準備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童話編寫得生動有趣。
教學時間 ( 2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閱讀例文,了解寫法 三、學生習作1、 指導看圖,這個小朋友坐得真直,兩眼看著老師,習慣多好啊!我知道你們還有許多好習慣,能告訴老師嗎?這些好習慣對我們有什么好處?2、 示圖:圖上這幾個小動物的習慣好不好?這樣做有什么后果呢? 3、 看到他們有不良習慣,你們心里會怎么想?怎么辦?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如果我們編一個有關這些不良習慣的害處的故事,他們一定喜歡聽。耿新華同學就是這樣一個有心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編的童話故事,好嗎?⒈學生輕聲自讀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 思考:(1)故事里寫了誰?他有什么不良習慣? (2)小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3)故事有沒有把不講衛生的害處講清楚了?是怎樣講清楚的? (4)你認為哪些地方寫得好? 2、這個童話故事是編給誰看的? 1、過渡:同學們,你們說用這個辦法來幫助那些有不良習慣的小朋友,好不好?2、 準備寫什么呢?想讓誰來做主人公?他的不良習慣是什么?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后來是怎樣做的?3、學生自行習作,教師巡視 說起小動物,孩子們都是熟悉的,可是要編動物童話故事,尤其是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要形成腹稿,不要說兒童,就是成年人也會覺得有些難度。這也正是這次習作的難點所在,看上去應該比較好寫的習作,真動起筆來卻覺得思維不夠開拓。因此作前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作前指導中如何啟發學生思維進行大膽想象更是關鍵所在。因此,教學中應該通過一些形象生動、表情各異,甚至是類似于人的表情、動作、裝扮的動物形象地出現,來啟發學生思維,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一、學生習作,教師巡視 二、交流評議 學生習作好的同學先自己讀一讀,看看句子有沒有寫通順了,有沒有錯別字 1、 你的故事讀給你的同桌聽,請同桌幫你提提意見2、 誰愿意把你的故事先給大家分享?3、評議:你們覺得他哪里寫得好?還有哪些不足? 由于孩子的情感體驗不同,他們對畫面的理解也存在著差異,所形成的故事更是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孩子之間的交流,交流彼此想法等形式,鼓勵孩子們說自己的故事,評別人的故事,提高口語交際和修改習作的能力。
板書設計
反思重建
練習8
教學目標1、 仔細看圖,明白三個小伙伴以及三個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幾句話寫下想法,不會寫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議一議:三個小和尚應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