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3課《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中描述了“我”的一次上網經歷,讓我們在領略網絡魅力的同時,了解網絡的特點和作用,真切感受到現代科技帶給人們的便利。
文中寫的是上網經歷,語言親切。課文先寫“我”家電腦可以上網了,爸爸告訴“我”互聯網的作用;然后寫“我”在媽媽的指導下進入網絡,瀏覽頁面,訪問網站,給國外的靜靜表姐發送了電子郵件。行文之中,爸媽“我”的指教和“我”的感受穿插其間,不經意間讓我們了解互聯網知識,“我”對網絡的喜愛之情也顯得真切。
在21世紀的今天,本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互聯網的基本知識,引起對網絡和現代科技的興趣,同時體會文中描寫情緒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關鍵性詞語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情不自禁、便捷、網上購物、拍賣、五湖四海、電子郵件、迫不及待和戀戀不舍”等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理解文意,抓住文章的要點,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
3、增長學生見識,體會網絡的神奇魅力以及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關心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思想教育:了解電腦網絡的意義和用途及有關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
教學難點:增長學生見識,體會網絡的神奇魅力以及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關心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準備:計算機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a
一、 談話導入
1、引言:同學們,你們知道高速路和普通道路相比,有什么優越性嗎?你乘車行駛在高速路上有什么感覺?車速快,心情舒暢,因為道路暢通無阻。這高速路上行駛的是各種車輛,那信息也有自己行駛的道路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有關電腦網絡的文章。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看到這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相信讀了課文,你就會有所了解,有所收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讀的,借助字典或同桌共同解決)
2、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文中講了哪些內容?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課件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可采取指名讀、接龍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
2)按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正音,評議,把句子讀通順、流利。
三、細讀課文,探究釋疑。
1、默讀課文,試著自己讀懂課文。
⑴、“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
⑵、聯系實際說說信息高速路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什么影響?
⑶、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內討論交流。
⑴、“信息高速路”指的是電腦網絡,“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城市甚至每一個家庭連接到一起”。可以高速度地傳播信息、接收信息、查閱信息,就像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車輛行駛的速度一樣,所以,人們把電腦網絡形象地稱作“信息高速路”,把上網稱作“跨上了信息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