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復習資料
9、反義詞
朝 —晚; 縮—伸;現代 —古代;繁華—荒涼;失敗—成功; 驕傲—謙虛;開始—結束; 懦弱—堅強;
防守—進攻;愚蠢—聰明;毛糙—光潔;輕蔑—重視;苦澀—甜蜜;激動—平靜;熱情—冷漠
傲慢—謙虛;懦弱 —勇敢 ;丑陋—美麗;愚蠢—聰明;懶惰—勤勞;吝嗇—慷慨;暴躁—溫和;
10、比喻句:
(1)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 (2)一閃一閃的星星 撒滿天空。
(3)翠綠的柳條 在春風中舞動。 (4)秋天到了,落葉在林間飛舞。
11、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19xx年,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
12、讀讀背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的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漸積累的。)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比喻學問,成績等到達了很高的程度后,還要繼續努力,向前發展。)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耳聽不如眼見,親眼見到才是最真實的,強調深入實際,親自調查的重要。)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金子不是純金的,人都有缺點,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我還知道,類似語句: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13、讀讀認認:竹笛 說謊 海港 木棍 憤怒 襪子 捆書 婦女
14、《刻舟求劍》講的是一個人在運動的小船上掉下寶劍的位置刻上記號,等船靠岸時再去找寶劍的故事。故事諷刺了那些思想或做法保守僵化的人,不知道跟著情況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做法。告訴我們看問題和事情要學習會隨著形勢情況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做法。我還知道下列成語故事:畫蛇添足、掩耳盜鈴、拔苗助長、亡羊補牢等。
15、課文內容填空:
1、對方的( )如( )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 )左( )右( ),還是( )。在這( )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啦!如果盾大得像個( ),我站在鐵屋子里,( )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可是,這樣( ),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 )保命的( )或( )。( ),是為了更好地( )呀!對了,在鐵屋子上( ),從洞里伸出進攻的“( )“——( )或( )。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 ),得裝上( ),( )履帶。于是,發明家發明了( )。坦克把盾的( )、矛的( )合二為一,在戰場上( )。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