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給予樹
交流出示:“讓我擔心的是,家里并不寬裕,我只攢了一百元,卻要由五個孩子來分享,他們怎么可能買到很好的禮物?”
(1)辨析“裕”的字形,理解“寬裕”一詞。讀文你從哪可以看出家里不寬裕?
隨機理解:“攢”:存著。
(2)盡管家里并不富有,可金吉婭的媽媽還是把自己積攢的100美元平均分給了五個孩子,讓他們每人至少準備四份禮物。讀到這兒,如果你是金吉婭,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11、 學習課文第3、4節,體會媽媽為什么生氣。
(1)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抓住“興高采烈”一詞,體會手足之情。
師:媽媽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拿到二十美元,就分頭去采購圣誕禮物了。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們該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們表現怎樣?
(2)引讀: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看到金吉婭沉默不語,這引起了媽媽的懷疑,發現——(她只買了一些棒棒糖——那種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3)聯系上下文想象媽媽的心理活動,理解媽媽生氣的原因。
我看到金吉婭只買了一些棒棒糖——那種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心里非常生氣,想:
(交流時應引導學生理解“一些”與“一大把”的區別。從“五十美分”與“二十美元”的對比,知道棒棒糖太便宜了……媽媽想讓孩子送出最誠摯的祝福,而小金吉婭卻不夠誠摯。)
(4)體會這時候的金吉婭為何沉默不語?
(金吉婭擔心母親責怪。)
4、領會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體會媽媽為何激動。
(1)、金吉婭拿著這二十美元到底做了什么?讓我們讀讀課文的第四節,從金吉婭對媽媽說的這番話中找到答案。
出示填空:
金吉婭來到這棵“給予樹”下,取下了其中的一張卡片,看到卡片上寫著: ,想到 ,于是她 ,使得小女孩如愿以償。
(2)、金吉婭在說這番話時心情會是怎樣?(指導朗讀)
(3)、從金吉婭的做法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金吉婭不僅給家人買了圣誕禮物——棒棒糖,還把同情和愛心送給了一個陌生的小女孩,讓她的愿望得以實現。她是一個善良、仁愛、有同情心和體貼的孩子。 )
(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媽媽激動的理由。
引讀:金吉婭雖然放棄了給家人買漂亮禮物的機會,然而她卻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謝,媽媽的擁抱……),給予不僅僅是放棄也不僅僅是得到,給予更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