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說出課文大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通過聯系上下文,分析母親心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教學重點:分析母親心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仁愛。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理解結尾段的意思。
教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檢查預習,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 讀題質疑,導入。
1、 今天我們學習25課 《給予樹》,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嗎?
2、 生可能問:給予樹是什么樹?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事?……
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學習課文。
二、 檢查預習,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
(一)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1、 看著生字表讀生字,檢查字音。
jǐ 給予 供給 自給自足
給
gěi 贈給 送給
2、 誰能組詞讀這些生字。在讀新詞過程中,適機理解一些詞語。
仁愛:同情、愛護和幫助人的思想感情。
寬裕:生活富余。大家都來觀察“裕”這個字,到什么程度才是富裕呢?注意富裕的“裕”是衣字旁。
3、 這些生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你當個小老師教教我們。
予字沒有撇;圣誕的“誕”右邊千萬不能寫成延安的延;試不要多一撇。
重點字要隨時書空。
(二)檢查讀書情況。
1、 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時糾正錯誤。
2、 兩人一組互相讀課文,互相幫助。
(三)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 再讀讀課文,試著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 作業、練習寫生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文章大意。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練習上下文,分析母親的心情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師:出示圖片(音樂圣誕樹、圣誕歌曲)同學們,由此你想到什么?
(由此,我想到了圣誕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發生在圣誕期間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給予樹》
二、初讀課文,把握大意:
1分段朗讀,大家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
把握文章大意是本學期的訓練重點
(這個故事講的是“我”家里并不寬裕,給每個孩子20美元到商場里去給大家選購圣誕禮物,金吉婭卻買了50美分的棒棒糖。我很生氣,金吉婭告訴我,她把大部分的錢給一個陌生女孩買了洋娃娃,我激動的擁抱了她。
2、文中的“我”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圈出相關的詞語。
3 、指名交流:“我”先是擔心,繼而生氣,最后激動。
三、細讀課文,尋求答案 。
1面對“我”這樣的心情變化,你們有什么問題產生?
(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尋找答案,劃出相關的詞句,寫簡單批注。
3同學交流、匯報:
(1) 關于“我”擔心的原因:根據學生的理解,出示文字課件
我只攢了100美元,卻要由五個孩子來分享,他們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
①學生結合具體詞句,體會到“我”擔心自己沒有經濟能力讓孩子們買到好的禮物,她真是一個好媽媽 。
②比較句子,體會情感,指導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