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給予樹
(5)、聽了金吉婭的話,媽媽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你能代媽媽說嗎?
(6)、指導朗讀。
四、點擊“給予”,感受“愛”。
1、整篇課文中,無不透出愛的情意,再找找文中還寫了誰給予誰什么?
a、 媽媽給予每個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愛
b、孩子們給予對方圣誕禮物。——手足之愛
小結:這些舉動都是對親人的愛,從中更讓我們感受到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是那么的可貴,更讓人們為之動容。相信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有很大的關系。
2、看板書小結:給予樹是一棵(同情、友愛、體貼、善良、仁愛……)這樣一棵美麗的給予樹,應該種在哪里?(每個人的心里)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么我們的世界一定會充滿愛。
五、 拓展寫話:
1、在不少文學作品中有許多窮苦的孩子,像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如:小音樂家楊珂、小珊迪、賣火柴的小女孩,讀讀相關故事,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后,你愿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為他們實現心中的愿望嗎?(教師發放愛心卡)
2、播放音樂,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并進行交流。
3、小結。
板書設計 9、給予樹
擔心 善良 給 仁愛
生氣 與
激動 同情 樹 體貼
本課小結 1、《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教學中緊緊扣住愛心教育這個主題。
2、教學中注重讀說寫結合,把字詞教學滲透于教學的各環節中。在讀到課文最后一節時,結合課后訓練,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讀到這里,你想對金吉婭說什么?指導學生發揮想象說一說。這是把讀說寫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不足:整堂課問多讀少。
反饋教學效果的作業 1、照樣子寫詞:
給予 邊際
2、不改變句意,你能換一種說法嗎?
他們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