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書教案(精選6篇)
石頭書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學習,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科學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石頭書指的是什么,書里有什么學問,應該怎樣讀這本書。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一堆石頭、一本思品書、小黑板、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書是我們常見的學習用品,從書中我們能汲取營養,獲取豐富的知識。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跟書有關,板書課題。
2、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會讀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逐個讀。
(2)指名理解部分詞語。
(3)齊讀生字詞。
(4)指導書寫生字。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5、理輕脈絡。
出示思考題,想一想,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說了這個意思。
(1)川川和磊磊發現一位勘探隊員趴在石頭上看著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隊員叔叔的介紹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頭書的含義,了解了有關化石的知識。
(3)川川和磊磊很高興,也想讀這本書。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讀文,思考:川川和磊磊在整件事的過程中感情是在不斷變化著的,請在文中勾畫出有關感情的詞語。
2、引讀1、2自然段
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為什么覺得好奇?
3、指導朗讀
4、過渡:勘探隊員叔叔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么,勘探隊員究竟在干什么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四、作業
1、讀讀寫寫(書后第三題)。
2、比一比,再組詞。
探( )礦( )刨( )煤( )
深( )擴( )炮( )謀( )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出示石頭)同學們,你們看,這些是什么?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這些石頭,你們還想不想繼續探索這些石頭的奧秘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石頭書》。
二、檢查朗讀
1、生分小節朗讀課文。
2、課文中的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這節課我就看看哪位同學能做到刨根問底。
三、質疑激趣。
出示: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我們也要學會讀這本書。
(1)指名讀這句話。
(2)看到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3)根據學生的回答相繼出示投影。
出示:石頭怎么能做成書呢?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呢?該怎樣讀這本石頭書呢?
(4)這些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把書讀懂了,自然就會明白。
四、精讀課文
1、理解問題
(1)現在請你自由讀第五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自己解決。
(2)學生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問題。
(3)指名回答,師邊說邊板書:原來,這篇課文講的是石頭像書,(把?改成像)。
(4)過渡:石頭怎么能像書呢?平常看到的書它們都有什么特點?它哪兒像書呢?
2、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拿起筆來,一邊默讀一邊想: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了石頭像書?用筆在每一自然段前作一個記號。
3、理解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1)生默讀課文,作記號。
(2)指名回答問題。
(3)理解第五自然段。
*指名讀第五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哪兒像書?
*生回答,師板書。(一頁一頁)
*指導朗讀。
*練習說話。
*能不能連起來說一說石頭哪兒像書?
*能不能用因為所以說一說為什么說石頭像書?
(4)理解第七自然段
*讓學生毛遂自薦讀第七自然段,思考:書上有字,石頭上有字嗎?
*大聲讀第七自然段,思考問題。
*生回答,師板書。
*練習說話:
*你們能學習第五自然段那樣說幾句話嗎?
*中間用像把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過渡:石頭上也有字呀!那石頭上有畫嗎?
*學習第九自然段
*愿意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第九自然段,同時思考:這一自然段寫了石頭哪兒像書?
*指名回答,師板書。(樹葉、貝殼、小魚)
*出示掛圖
*練習說話:方法同第五、七自然段。
*學習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指名比賽讀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指導朗讀,輕聲練讀。
*讀了書后我們能獲得知識,那石頭會告訴我們什么?
*自由讀第十一、十三自然段,思考。
*指名回答,師板書。
*練習說話:
化石告訴我們:這里 后來,這里變成了 ,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 ,這里又變成了 。石頭書會告訴我們 。
*學生總結,練習說話。
(4)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石頭的奧秘,知道石頭里原來有這么多的學問呢!你們還想了解更多的關于石頭的知識嗎?那么就請多讀課外書,到大自然中。
石頭書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理解“勘探”、“地殼”、“刨根問底”等詞語的意思。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17、石頭書)。請齊讀課題什么書?(石——頭——書——)
石頭書?!有這樣的書嗎?太奇怪了!你見過嗎?你對石頭書感興趣嗎?(感興趣)那好,咱們今天就研究石頭書。你想了解石頭書的什么?請告訴大家,咱們共同研究。(學生依題質疑,師相機板書:樣子?字?畫?作者?出版社?作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語:看來同學們跟我一樣,對石頭書充滿了好奇。咱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揭開這些謎呢?(去讀課文)好!咱們來讀課文,蘇格蘭王子普魯斯進行了八次激烈的戰斗才把侵略軍趕出國門,我們多讀幾次課文,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
1、 自由讀全文。要求:①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問老師問同學或查字典。②讀通讀順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③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生自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2、 檢查效果:
①認讀生字、詞語(先后出示四組字詞)
a組:川 川川 磊 磊磊 叔 叔叔
b組: 地殼 貝殼
c組: 腳印 足跡
d組:礦物 一冊書 奇怪 煤炭 趴下 光禿禿 勘探
刨根問底
② 指名接讀課文,評價。
③說一說這篇課文大概內容是什么。
三、 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 齊讀全文。要求:邊讀邊注意,你在文中找到了哪些問題的答案。讀完課文你就可以把你知道的答案說給大家聽,看誰最聰明?學生齊讀。
2、交流找到的答案,解決一個個問題,適時指導片段朗讀
樣子(1-5段):大石頭、光禿禿、一層一層。
字 (6-7段): 雨痕、波痕、礦物……
畫 (8-11段):樹葉、貝殼、小魚
作用(12-14段):找到煤炭礦藏……
作者:地球媽媽
出版社:大自然
四、分角色朗讀全文,
五、練習鋼筆描紅。
仔細觀察課后生字表上的生字,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寫?書寫時應注意什么?重點指導寫“勘”、“叔”。
六、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探( ) 礦( ) 刨( ) 煤( )
深( ) 擴( ) 炮( ) 謀( )
殼 ké ( ) 好 hào( )
qiào( ) hǎo( )
2、熟讀課文。
17、石頭書(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勘探隊員為什么把巖石稱為“石頭書”,體會石頭書的內容及其作用,培養學生從小具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 學 過 程
一、揭示課題
出示課題:“石頭書”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非常有趣的課文。
二、整體感知:
1、師述: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見一個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聚精會神”什么意思?(專心致志、一絲不茍、全神貫注、一心一意、目不轉睛)
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問題。
2、快速朗讀課文,找找川川和磊磊問了幾個問題?
3、(出示:6個問題)(只要讀引號里的對話內容)
師:川川和磊磊提了這么多問題,目的就是要把一個問題弄明白,探個究竟,什么問題---“為什么叫石頭書?”找一找,書上有個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出示:刨根問底)指名讀讀,說說意思(刨根問底、打破沙鍋問到底)
過渡:做學問都應該這樣,下面請大家也進入“石頭書”的世界去“刨”個明白,把你認為能找到“為什么叫石頭書”的自然段好好讀讀,或者做個記號。
三、學習課文:
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五節
交流(板書:一層一層)
(從外形上看,書是一頁一頁、一冊一冊的,石頭是一層一層的,很像)
2、“你們看,……厚厚的書嗎?”這是一句反問句。
叔叔這樣說是想加強肯定的語氣,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導朗讀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石頭像書。
4、齊讀第五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交流:書上有字,石頭上也有字(板書:字)
2、指名讀第7自然段,評價讀書(來啊,是比較興奮的語氣)
3、通過朗讀,你知道這石頭書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礦物
這里的省略號里讓你明白了什么?(礦石還有其他的顏色,說明石頭書上的字也是很多的)可以用那些詞來形容。(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彩斑斕、色色俱全)
4、師生分角色讀6、7兩節
第九自然段
1、找到這一自然段的同學起立讀讀。
2、說說理由:書上有畫,石頭書上也有畫(板書:畫)
3、“樹葉、貝殼、小魚”都叫---化石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等埋藏在地下,經過很長時間變成的像石頭一樣的東西。
你在哪看到過化石?
欣賞化石
4、分角色讀8、9兩節
5、師引導質疑:看到了這些化石,同學們有問題要問嗎?
師:我們有一個問題能解決:化石能說明什么呢?
十一自然段
1、指名當勘探員叔叔讀11節(讀好“很久很久”慢些)
(1)顯示:______________化石說明___________。(根據石頭書上的雨痕和樹葉判斷出這里曾經是“一片密林”;根據石頭書上的波痕和貝殼、小魚判斷出后來這里變成“大海”,現在又變成高山。化石可以讓我們了解各個地質時期的特點。)
(2)聯系7、9和11兩節先自己說一說,再同桌練說
(3)交流:這里怎么能說明石頭是書?(它也能讓我們獲得知識。石頭能告訴我們地殼變化這一知識。)板書:獲得知識
(4)齊讀11節
十三自然段
1、石頭書上還有什么學問?
(1)“……”省略號說明什么?(石頭書上的知識十分豐富啊,比如我們都沒有見過恐龍,但恐龍骨骼和牙齒的化石是我們了解恐龍生活的主要線索。
2、從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們是多么高興呀!
生齊讀14節
四、總結:
1、石頭書的外形是 ,看上去就像 。 、 、 是這本書上的字, 、 、 等化石是這本書上的畫,所以我們叫它“石頭書”。石頭就是書,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書。同學們更要學會讀這本身邊的無字的書。
2、自己瀏覽各網站,把你刨到的關于石頭書的知識發在網上。
五、布置作業
1、 朗讀課文,體會寫對話時,提示語的安排形式。
2、 寫一段話,學習用上提示語的兩種形式。
3、 收集有關化石的資料。
六、板書:
17、石頭書
外形 一層一層
字 雨痕、波痕、礦物
內容
畫 樹葉、貝殼、小魚
價值 獲得知識
石頭書教案 篇3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讀書嗎?都讀過哪些書呢?
(生答)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啊;這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你們讀的書真多啊。
2、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本書(板書:石頭書),誰來叫叫它的名字?(指讀課題、齊讀課題)你讀得真響亮;你讀得真不錯;非常正確,你讀出了輕聲。一起讀。
3、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生提問題,師歸納并板書)石頭書是什么樣子的,石頭書上有字嗎,石頭書上有畫嗎,石頭書真的是一本書嗎,石頭書是誰發現的…同學們真會提問題,愛動腦、愛思考是個好習慣,今天我們一起來解決這樣幾個問題:石頭書是誰發現的,它的樣子是怎樣的,石頭書上是否有字有畫。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到文章中去探索、去發現吧。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朗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老師這里有些詞語誰來領讀?讀得真不錯,讀得正確聲音還很響亮,讓我們來學著他的樣子齊讀這些詞語。詞語都讀準了,真棒。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14個)
3、老師想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課文,誰愿意來讀?(指名四名學生讀課文,相機指導幾個比較難讀的生字。)
過渡:生字讀準了,課文讀順了,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探索石頭書的奧秘吧!
三、精讀課文1~9自然段
1、生再次朗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細細地讀讀課文1~9自然段,邊讀邊圈圈畫畫,試著解決剛剛提出的問題。
2、生交流。(學生回答到哪個問題,就相機教學相關段落)
把話說完整,你發現了哪個問題的答案?
(1)回答誰發現的?哪發現的?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相機出示第1自然段)石頭書是勘探隊員發現的。石頭書就是…(一塊大石頭)大家都來讀讀這段話,讀了這一自然段你還知道了什么 ?(勘探隊員是怎樣看著石頭書的啊?)聚精會神。你能給它找個近意詞嗎?誰來讀好這個詞語。請你們一起再來讀好這一自然段。
(2)回答石頭書的樣子(相機板書:一層一層的)
預設1 生:石頭書就是一塊石頭。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見一個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師:你知道了石頭書就是一塊石頭。大家都來讀讀這段話你還知道了什么?(勘探隊員是怎樣看著這石頭書的呢?)生:聚精會神。師:你能給他找個近意詞嗎?誰能來讀好它?(指名讀,齊讀)師:勘探隊員正聚精會神地看著石頭書,那么石頭書具體是什么樣子的呢?(生回答,相機出示第5自然段)
師:我們平時見到的石頭是一層一層的,而我們的書是一頁一頁的,(拿出書做動作)這兩者有著相似之處呢,這是一個多么有趣的發現呀!你們能試著讀好這段話嗎?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你讀出了他們的相似之處。
預設2生回答(第5自然段)相機出示
師:是的,你說的內容是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我們平時見到的石頭是一層一層的,而我們的書是一頁一頁的,這兩者有著相似之處呢,這是一個多么有趣的發現呀!你們能試著讀好這段話嗎?你讀出了他們的相似之處。
(3)回答石頭書上有字
師:這是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呢?(出示第7自然段)
師:請大家再來讀讀這一自然段,說說這石頭書上的字是指什么?(雨痕、波痕、礦物,相機板書)
師:你們見過這些字嗎?想看看嗎?(出示圖片)今天老師把它們帶來了,瞧,這就是石頭書上的字。誰來認一認?(這是波痕,這是雨痕)為什么呢?是啊。像雨點,這就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礦物)是啊,這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顏色還真不少呢。課文中的“腳印”、“足跡”都是描寫人的,用在這,多有趣呀。誰來讀讀這段話。讓我們一起讀好這一自然段。(生自由練讀、指讀、評價、齊讀)
(4)回答石頭書上是有畫的
師:這是課文第9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內容(出示第9自然段)。石頭書上有哪些畫呢?讀讀這段話,找找看。(樹葉、貝殼、小魚)今天,老師把這些奇怪的石頭帶進了課堂,你們想見見嗎?(出示圖片)這是…這是…
師:看了這些圖片,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發表意見)
師:老師告訴你們,這些圖案并非人工雕刻,而是自然形成的呢,這可真是…(神奇)讓我們帶著這樣的驚喜和神奇,把這段話讀好吧!
(練讀、指讀)
三、小結,整體感知2~9自然段內容:
通過剛剛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石頭書的樣子——(一層一層的),從外形看象書;上面有字,分別是——(雨痕、波痕、礦物),還有畫呢,就是——(化石),從內容上看,也像書。邊說邊點著黑板。
你們發現了嗎?這些內容都是文章的對話告訴我們的。讓我們拿起書讀讀1——9自然段(齊讀)
四、升華
川川和磊磊發現石頭書是很偶然的,可他們后來是怎么獲得那么多知識的呢?
(學生說到提問即可)
不停地問直到知道問題答案就叫…(刨根問底)來讀讀這個詞語。看來會思考、會提問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要會使用它哦。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描紅
石頭書教案 篇4
一、 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石頭書”這篇非常有趣的課文(顯示題圖) 22、石頭書 (齊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
1、看圖(顯示),師述: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見一個勘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問題,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2、指七名學生讀課文。
(1-3)、(4-5)、(6-7)、(8-9)、(10-11)、(12-13)、(14)。
師指名評價。
如果能將這些小問號讀好了那肯定會更棒。
3(顯示:6個問題)
把握提示語,逐字逐句指導朗讀。
川川和磊磊提了這么多問題,一直要到把問題都弄明白為止,找一找,書上有個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4、(刨根問底)指名在黑板上板書:刨根問底
那我們就來看一看,這節課誰最會刨根問底?
我們讀了這六個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其中有哪些問題也是你想知道的?
學生表述。
5、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標出這些問題并帶著這些問題認真地朗讀課文(5-13)節。看看會有哪些收獲?
一、 學習課文
1、 師:好!我們就先來看看咱們感興趣的第一個問題。
師:石頭書上有字嗎?
指讀第7節。
師:石頭書有字?誰來說說這些字分別是什么。
顯示:這些字分別是:--------------,
--------------------,
--------------------。
我們怎么認識這些字呢?勘探隊員叔叔已經告訴了我們認讀這些文字的方法。
顯示:(雨痕圖 波痕圖 礦物圖)的圖片。
2、 學生判斷說。
這些是------------,因為我們可以看到---------------------。
師相機指導。
過渡:剛才我們認讀了這些石頭書上的文字,石頭書上還有更精美的畫等著我們去欣賞呢!
4、指名讀第9節
師問:大家想看一看石頭書上的畫嗎?
(顯示:樹葉 貝殼 小魚 三類化石圖)
師指說:這些都是---------?
師:(板書:化石)大家看看這兩個字,老師相信你們能從這兩個字中看出什么是化石!誰來說說看?
生:是什么變化來的,像石頭一樣。
師:說的是。可是什么變化來的?書上有些地方能看出來。大家瀏覽一下課文第9節,看誰能發現。
生:樹葉,小魚,貝殼
師:是呀!他們的遺體或者是足跡都可以變成化石。可是,馬上就能變成化石嗎?書上有介紹,只是這需要你仔細地讀、仔細地向才能發現。大家看看第11節,看看誰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生: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師:大家怎么來讀這句話,才能讀出時間很長的意思?
生:(練習朗讀,讀出很長很長的感覺)
5、那么這些化石能告訴我們什么呢?
顯示:
___________________化石能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然后說給你的同位聽。
分別說,總說。(指導讀11節)
6、老師這兒也有幾幅化石圖片(出示化石圖片),你能向大家講述這些化石嗎?
(學生看圖練說)
師小結:這些年代久遠的化石為人類研究古代的地殼及環境變化提供了非常具體而又詳細的標本。那讀懂這些化石有什么作用呢?
7生讀課文14節回答,
省略號告訴我們:--------------------------------。
當我們了解了這么多的石頭書,你有什么感受?
那我們來看看川川和磊磊的心情又怎樣呢?
生說,讀
顯示:石頭書里的學問還真不少呢。
師指導。看看這樣是不是容易了點。
顯示:哇!石頭書里的學問還真不少呢!
比較讀。
四:總結。
同學們,川川和磊磊通過刨根問底讀懂這些石頭書,我們通過認真讀課文并對化石進行觀察和想象,也讀懂了這些石頭書。你們還想了解更多的關于石頭的知識嗎?
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我們所學的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就要多讀書,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發現,去讀懂大自然這本奧妙無窮的書!
石頭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石頭書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邊默讀,邊思考問題,同時在書中做好記號的讀書方法。
3、理解課文,知道“石頭書”指的是什么?“書”里有什么學問, 應該怎樣讀這本“書”。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從小具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石頭書“指的是什么,”書“里有什么學問,應該怎樣讀這本“書”。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一課,我們的兩個朋友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發現勘探員叔叔正
在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本非常奇特的書,還記得那是本什么書嗎?(石頭書)
2、為什么說它特殊呢?(上面有字有畫有知識)
3、還留下什么問題?(石頭書上的字是什么樣的?畫是什么樣的?這些字
畫又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
4、這堂課我們就讀讀課文,動動腦筋,去解決問題。
二、 學習課文
[師]你找到了石頭書上的字或者畫了嗎?(隨機講解“字”“畫”)
石頭書上的字
1、勘探隊叔叔告訴我們石頭書上有些什么字呢?(雨痕、波痕還有礦物。)
(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第一段話:“有哇,你們看:這是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留下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那些小不點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透明的……叫礦物。這些都是石頭上的字。”)(指讀)相機理解波痕、雨痕。
2、指導讀句。
3、再結合課件圖片理解礦物。了解“……”的用法
4、指導讀句
石頭書上的畫
1、那么書上的畫又是怎樣的呢?(有樹葉,有貝殼,有小魚。)
2、相機理解化石是什么
3、讓學生補充自己看到過的化石有哪些
4、出示化石的圖片學生辨認
石頭書的知識
1、我們的勘探員叔叔從這塊石頭上看到了雨痕、波痕、礦物還有樹葉、貝殼、小魚,那他從中看出了什么?(教師通過課件在視幕上展示勘探員叔叔的第三段話:“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還有許多昆蟲。后來,這里,,。。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殼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山。”)請你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段話。想一想叔叔通過石頭知道了什么。
(生自讀課文)
2、他通過這些石頭知道了一些什么呢?
(知道這里先是密林,再變成大海,最后變成高山。)
3、叔叔是怎么知道這些的呢?再讀讀這一段話。(從化石看出來的)
4、這個變化過程有多長?(你能把這個漫長的過程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嗎?(指讀2-3人、分男女生讀)
5、那么這石頭書就只有那么一個用處嗎?叔叔怎么說的呀?(“用處可大了。這本書會告訴我們:哪座山下埋著煤炭,哪塊地下藏著礦石……”)大家一起把勘探員叔叔說的這一段話讀一下。(學生一起朗讀這段話。)隨即講解“……”
6、我國有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叫李四光,他通過研究 “石頭書”,為我國發現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大量的石油資源,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四.總結課文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一本奇特的石頭書,正因為我們大家和川川、磊磊一樣
對它充滿了好奇,刨根問底,所以才會從中獲得那么多知識。
石頭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理解什么是石頭書上的字和畫,以及讀懂石頭書的用處。激發他們學科學的熱情。
學習三種不同提示語位置的引號用法。
二、教學重點:
理解什么是石頭書上的字和畫,以及讀懂石頭書的用處。
三、教學難點:
知道提示語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引號該如何使用。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身邊有著各種各樣的書,誰來介紹自己知道有什么種類的書。
這么多的書提供給我們學習、娛樂、增長知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種特殊的書。(板書:石頭書) 生讀題。
二、梳理課文,了解寫作特色。
1、回顧課文如何分段落的。
2、板書引號,課文里有許多這個符號,它叫什么?為什么課文里要用這符號呢?
3、小結:課文通過兩個小朋友和勘探隊員叔叔的對話介紹了石頭書。
三、理解第二段。
1、叔叔稱石頭為書,川川和磊磊一開始還不太明白這是為什么?我們來看第二段,他倆分別問了什么問題?自己讀一讀,用劃下來。(板書:字、畫)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回答了他們的問題?自讀,說說什么是字,什么是畫,像不像,有沒有道理?
3、叔叔告訴我們化石說明了什么?齊讀課文
叔叔就像講親身經歷的故事給我們娓娓道來,他是怎樣知道的呢?
4、指導看圖:
(1)用一句話圖上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在干什么?
(2)觀察a圖上畫了什么地方。b叔叔的衣著怎樣。c叔叔的包里會有什么
(3)從圖上可以看出叔叔的工作怎樣,用一個詞來形容。
(4)小結:叔叔每天翻山越嶺,餐風露宿,背著沉重的儀器,帶著簡單的干糧,這種工作真辛苦,而且這項工作不但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才能完成。
四、理解第三段。
1、叔叔為什么要干這么辛苦的工作,看懂這石頭書有什么用呢?川川也問了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叔叔是怎樣回答的?
2、指讀課文回答 (板書:煤炭、礦產)
叔叔找到了這些,為祖國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資源叔叔的工作為祖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學習第一段。
1、出示2-5自然段,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就是以對話組成的,下面請大家來看這組對話,觀察一下提示語的位置。說說每句話是誰說的。
討論:第5節沒有提示語,你怎樣判斷是誰說的話?
分角色讀一讀。
2、觀察標點,說說提示語在前、在后和沒有提示語如何加標點。
3、抄寫2-5節,同桌互查格式、字和標點是否正確。
投影展示,進行評價。
4、師生進行對話(各2句)請學生記錄對話內容,仿照2-5自然段來寫,注意提示語的位置。
投影展示,進行評價。
六、總結全文
1、川川和磊磊通過與叔叔的對話,他們刨根問底學到了許多學問,你能幫他們介紹嗎?
2、我們要向勘探隊員叔叔學習他不怕苦,為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也要向川川和磊磊學習遇到不懂的多問多學,刨根問底的探究精神,向科學高峰攀登。
板書設計
17石頭書
雨痕
字 煤炭
波痕
礦物
畫 礦石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