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精選12篇)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1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片,導入新課
1、出示運河和長城的圖片
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簡介運河和長城的有關(guān)知識。(長城:在春秋戰(zhàn)國時各國為了相互防御,在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為了防御北方匈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方長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俗稱“萬里長城”。明代18次修筑長城,西起嘉峪關(guān),東至山海關(guān),總長約6700千米,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
2、板書課題 2、長城和運河
二、指導初讀課文
1、 學生自由練習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錄音示范讀課文,學生注意感受范讀的語調(diào)、語感。
2、學生反復(fù)練習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將課文讀清楚、讀明白、讀流利。
3、對不理解的詞句做上記號。
檢查自讀
(1)指名分兩部分讀。及時正音。對生字可從字的音、形、義等方面去識記,讓學生口頭組詞,體會字詞意思。
駕(駕駛)(駕御)(駕車) 折(折紙)(曲折)(打折)
嘉(嘉獎)(嘉賓)(嘉峪關(guān)) 譜(譜寫)(歌譜)
(2)學生自由練習讀課文。
(3)分角色指名讀課文。多種形式指名讀課文,直至讀通順、讀流利,讀明白。
指導讀好有關(guān)句子
我/ 駕駛著飛機/ 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 出現(xiàn)在/ 我的眼前:像/ 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嘉峪關(guān),萬里長城/ 譜寫了/ 不朽的詩篇。是誰/ 創(chuàng)造了/ 這/ 人間奇跡?是/ 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三、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
嘉:區(qū)別于“喜”,將下面的“口”改為“加”第九畫橫要長。
朽: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是橫下豎折折鉤,橫和木旁的橫平齊。
蜿:區(qū)別于“碗”,第十三畫是橫折鉤。左窄右寬。
邊指導邊示范。
學生在練習冊上描紅練寫。強調(diào)握筆姿勢和坐姿。
第二課時
復(fù)習導入
1、聽寫生字:駕駛 曲折蜿蜒 嘉峪關(guān) 譜寫 不朽 創(chuàng)造
2、男女分角色讀課文的第一、二部分。要求比較一、二部分有什么共同之處。 交流,介紹這種方法在詩歌中叫做“反復(fù)”
精讀課文
過渡引入:作者是從什么地方看到這人間奇跡的呢?
學生起齊讀相關(guān)部分。你從哪兒看出?(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引讀——(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景象很奇異,這一句該怎樣讀?指導讀好這一句。
作者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
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句子。
交流。出示有關(guān)長城的圖片。
遠遠望去,長城像什么在大地上?指導說話(長城像巨龍一樣盤旋在大地上。……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相機板書:巨龍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引說: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嘉峪關(guān)),它是—— 指導說話。指導讀好這兩句話。試背。
啟發(fā)思考:讀了這兩句話,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理解“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過渡:萬里長城是這樣的雄偉、壯麗,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
運河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兒?
引讀:運河像…… 及時板書:綢帶
與長城相比,你覺得運河怎么樣?(風景秀美)你從那些詞可以看出?
及時板書: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引讀:京杭大運河北起——,南到——,幾千年來,它譜寫了……
介紹: “京杭大運河”是運河的全稱。再讀這兩句,試背,思考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把“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稱作是“人間奇跡”,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可見中華民族的祖先——?師生對答末兩句。
指導朗讀全文。先欣賞配樂朗誦,再讓學生練習朗讀。
練習背誦
結(jié)合板書,回顧課文內(nèi)容,嘗試背誦。
課堂練習
p11第四題 指導說話。
附板書:
2長城和運河
長城 巨龍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東(山海關(guān)) 西(嘉峪關(guān))
運河 綢帶 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北(北京) 南(杭州)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與背誦課文。
2、學會11個生字及相關(guān)詞語。
3、觀察課文中萬里長城的圖片寫一段話。
4、了解長城、京航大運河的簡單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指導學生讀文,感悟;學習相關(guān)生字詞。
【教學準備】有關(guān)運河和長城的資料、圖片。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課文內(nèi)容。
3、收集關(guān)于長城和運河的有關(guān)資料,了解它們的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長城和運河的的特點。
2、抓重點詞句反復(fù)品讀,圖文結(jié)合并借助相關(guān)的補充資料深入感受“奇異景象”。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
一、導入1
1、請看地圖,圖上有兩條線,一條從東到西,像巨龍,這是長城;一條從北到南,像綢帶,這是京杭運河,她們蔚為壯觀,堪稱“人間奇跡”。 (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2、生齊讀課題。
二、交流搜集的信息
1、誰去過長城?誰游過運河?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結(jié)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說說)
2、在地圖上,我們看長城和運河只是一段線條,請同學們設(shè)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飛機上,從長城和運河的上空去觀看,長城和運河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景觀呢?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1、自學課文。(出示要求)
。1) 各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句,結(jié)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3)思考:
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長城和運河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來看?
看到的長城和運河分別是什么樣的?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嘉峪關(guān) 譜寫
不朽的詩篇 創(chuàng)造奇跡 天堂杭州 綢帶 中華民族
(2)指名說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 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 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 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 奇異的景象。
天堂: 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3) 這首詩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長城,第二部分寫的是運河。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理解說說作者的觀察點及看到的長城和運河分別是什么樣的?
四、精讀課文,感受長城外在特點與內(nèi)在精神
1、賞詞析句體會“奇異”的外在表現(xiàn)——雄奇英姿:在作者的眼里,長城是怎樣的?請畫出有關(guān)詞語!簦ǔ鍪1-6句)
奇異:像巨龍穿行大地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板書)
。1)看圖理解上述詞語,體會用詞的精妙之處。
巨龍:用了形象的比喻寫出長城的長。在這里是說什么像巨龍?為什么說長城是巨龍呢?長城有多長?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全長6700公里,俗稱萬里長城!簦ǔ鍪鹃L城示意圖、及嘉峪關(guān)和山海關(guān)的圖片)
穿行:與“橫臥”一詞比較。長城像長龍一樣自西向東盤踞在崇山峻嶺之間。寫出了長城的矯健與壯麗,賦予長城以動感。
。2)這些詞語寫出了長城的什么特點:綿延萬里 曲折起伏 雄奇壯觀
。3)選用文中和補充的詞語說一段話表現(xiàn)長城的特點。
。4)朗讀體會“奇異”的外在表現(xiàn)——雄奇英姿:是啊,長城雄姿英發(fā),宏偉壯麗,你看他——(引讀4句話)
2、描述體會“奇異”的內(nèi)在含義——“不朽的詩篇”:
。1)在“我”眼里,令人感到奇異的不僅僅是長城的雄姿,更是因為他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
出示拓展內(nèi)容,思考:你讀了這段文字之后你想說些什么?
◆建造長城的條石,一塊有二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軌蚪ㄔ爝@樣宏偉的工程,這真是個——人間奇跡。)看到這樣奇異的景象,你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驚嘆、高歌)我們?yōu)楣糯鷦趧尤嗣竦那趧诤椭腔鄱@嘆。(教師引讀前兩句,學生跟讀后四句)
(2)在這里說 “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是一種擬人手法。課文為什么會說是不朽的詩篇呢?
一段萬里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早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修筑長城,直到秦始皇的時候,才修筑了“萬里長城”后來,歷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從山海關(guān)到嘉峪關(guān)的明長城,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長城。
歷代修筑長城,都是為了保護一方平安。因此后來長城就成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同心同德的象征,長城成了一種精神,成了一種文化。 有成語“眾志成城” 和國歌中的“用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說得就是這種精神;有俗語不到長城非好漢”說得就是這種文化。長城不朽的是在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啊!
讓我們用誦讀來弘揚這種精神 。齊讀第一部分,突出“不朽”。
3、比較體會設(shè)問表達作用:書上說“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實際上這萬里長城是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的,應(yīng)該說是我們的祖先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而這詩篇就是萬里長城。
(◆出示:下面兩句話表達的意思一樣嗎?作者為什么要用第一種表達方式呢?)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ㄒ栽O(shè)問的方式,激起讀者的思考,突出本文的中心,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
敬佩并自豪地朗讀最后兩句詩。
五、總結(jié)學法,指導自學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學習第一部分的經(jīng)過,我們通過什么方法體會長城“雄奇壯觀”的外在特點和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ㄗプ≈行脑~“奇異”,通過看圖想象、朗讀體會、資料拓展等方式。)
五、布置課堂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用四字詞語寫一段表現(xiàn)長城外形特點的句子
例:長城真是雄偉壯觀!他綿延萬里,曲折起伏,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他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背誦第一部分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不只是長城,還有運河。這節(jié)課我們將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來自學課文的第二部分。
二、師生共同討論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抓住“奇異”一詞體會運河的外在特點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精神)
1、在作者的眼里,運河是怎樣的?畫出有關(guān)詞語。
2、讀讀有關(guān)句子想想運河的樣子。
3、觀看圖片 ,體會詞語含義。
4、閱讀補充材料,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精神。
三、小組學習1-2。
討論交流1-2
1、指讀有關(guān)描寫運河樣子的語句。要求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你對內(nèi)容的理解。
四、小組學習3
◆觀看圖片,思考:在這兒,說運河是一條長長的綢帶,你認為這樣的比喻好嗎?為什么?(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討論交流3:(1)扁扁的,狹長的。全長1747千米自北向南流經(jīng)四省二市: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連接: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出示圖)
(2)柔:水波流動;
。3)有光澤:閃光的綢帶,水清澈而閃著銀光。這是銀光閃閃,如果是早晨,太陽映照水中,那便是什么?——金光閃閃)
拓展積累:在漢語言中,有很多的組詞方式,像這樣的,詞尾重疊,表示一片或者是程度深,還有很多詞,讀一讀這些詞:
銀光閃閃(abcc):
微波粼粼、金光閃閃
波濤滾滾、細雨蒙蒙
涼風習習、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氣勢洶洶
如果說長城給你的印象是雄偉壯觀,那么運河給你的印象呢?(清秀柔和)
指導讀詩句3-4。
五、小組學習4
◆出示閱讀資料:
“大江東去浪淘盡”由于地理的原因,我國的河流都是從西向東流,比如說長江、黃河,它實現(xiàn)了東西的運輸?墒菦]有一條河流是南北流向的,這南北運輸可就不方便了。于是我們的祖先就想到開鑿一條運河,將五大水系貫通,實現(xiàn)南北的運輸流通。605年至610年,隋煬帝征發(fā)幾百萬人,開通了一條縱貫?zāi)媳钡拇筮\河。
這運河的開鑿,最早在春秋時,吳王就開鑿了運河(邗溝),距今2500多年,到了隨朝的時候,開通了從杭州至絡(luò)陽再到北京的運河,這運河比現(xiàn)在的運河還要長。
我們現(xiàn)在的京杭大運河是元朝的時候修建的,他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zāi)媳,是我國第二條黃金水道,F(xiàn)在的這條京杭大運河不僅是黃金水道,而且還是我國即將動工的南水北調(diào)工程最主要的河道。
讀了這段文字,你想說些什么?能借用詩中的詞句來表達嗎?
討論交流4:咱們的祖先不僅想到,而且做到了,創(chuàng)造了人間的又一個奇跡。“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動人”,就是對祖先們這種創(chuàng)造力的高度概括。我們的祖先多么有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有創(chuàng)造力的民族是充滿希望的民族,你看今天,我們神六載人的成功,不正說明了這點嗎?
指導朗讀詩歌5-8
小結(jié):是啊,這清秀柔美的運河就是一首動人的詩篇。
◆齊讀小詩:
運河美是動人的,千余年來,運河永不知累,一路流淌;
運河美是動人的,是時間濃縮著美,是風雨凝聚著美,是文化沉積著美;
運河的美是動人的,那是想象的美,是創(chuàng)造的美,是靈動的美。
指導自豪地讀詩的第二部分
六、總結(jié)升華
長城在中華大地上,從東到西,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這一撇,從秦漢到現(xiàn)代,又經(jīng)歷了多少蒼桑,有過多少淚水,但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而這一捺,從隨唐起始,到今天,又有過多少靈動的創(chuàng)造,有過多少憧憬和希望。我們中華民族正是這樣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創(chuàng)造的民族,充滿著頑強和不屈的民族。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嗎?
長城運河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啊!在歷史的長河中,長城和運河譜寫著不朽和動人的詩篇,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齊讀詩歌
今天,我們乘著作者駕駛的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祖國的奇跡還有許多,如那一座座長江大橋、一幢幢高樓大廈、趕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令世人矚目的三峽工程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二部分。
2、看圖上幾個四字詞語寫一段關(guān)于運河的話。
3、搜集資料:我們的祖先還創(chuàng)造了哪些人間奇跡,分別說說它們的奇異景象。
板書2 長城 和 運河
奇異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龍穿行 像綢帶飄落
連綿起伏 銀光閃閃
曲折蜿蜒 伸向天邊
(雄奇壯觀) (清秀柔和)
人間奇跡
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
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充滿強烈愛國情感的詩。詩歌極力頌揚長城、運河雄偉壯麗,歌頌了申華民族的勤勞智慧。詩歌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描寫的是長城與運河。每部分皆為八行,結(jié)構(gòu)相同,一、二行與七、八行詩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長城、運河的雄姿。
詩歌每部分起始皆為: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觀察的獨特方位:廣裹的藍天,俯視祖國河山;描述了觀察的鮮活的圖閡環(huán)嬉煬跋,赏心X媚俊4司?奇在何處,異在哪里?接著,詩人用四行詩凝練、形象進行了刻畫。睹物思人,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詩人以設(shè)問的句式結(jié)束每段詩,充滿無比的民族自豪感。
本詩語言優(yōu)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動。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3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自鳳凰語文網(wǎng) 點擊數(shù):83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第二課時)
資源出處:鳳凰語文論壇三年級備課室
;star=1&replyid=354416&id=27670&skin=0&page=1
資源提供者:禮貌者
資源名稱及內(nèi)容:
第二課 時
一、復(fù)習導入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guān)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wǎng)址是www.jcsycorp.com】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 比成 ,這說明它們之間存在 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2)比較: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動作的時態(tài)。運用動畫)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不但說明大運河的長,而且贊美了大運河處處美麗動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引導學生從奇跡的歷史與特點這兩個角度考慮)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jié)構(gòu)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第一部分應(yīng)略顯莊重,第二部分應(yīng)略顯歡快)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guān)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guān)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jié)全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2·師總結(jié):今天,我們乘著作者駕駛的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祖國的奇跡還有許多,如那一座座長江大橋、一幢幢高樓大廈、趕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令世人矚目的三峽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四、布置作業(yè)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guān)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wǎng)址是www.jcsycorp.com】
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yè)。
轉(zhuǎn)載自鳳凰語文網(wǎng)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4
教學目標:
1.識記、理解、正確書寫本課新詞。識記“駕、蜒、篇、藍”的字形;辨析“奇異、景象、出現(xiàn)、創(chuàng)造、涌現(xiàn)、奇跡、詩篇”的意義與用法;辨析多音字“行、曲、都、折”;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的含義;積累贊美長城和運河的成語。
2.分析本課的兩句比喻句的本體與喻體,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情感;認識設(shè)問句的形式與作用,并能仿寫。
3.有感情地朗讀本詩,了解長城與運河建造的歷史背景、作用,體會詩歌表達的自豪之情,拓展了解祖先創(chuàng)造的其它人間奇跡。
4.片段練習《萬里長城》,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教學重點:理解本詩,有感情地朗讀本詩,體會詩歌表達的自豪之情。
教學難點:1.設(shè)問句的形式與作用。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課件
主要板書計劃:
第一課時板書:
長城和運河
駕 蜒 篇
第二課時板書:
詩歌長城和運河
建筑美 對稱 重復(fù)
語言美 押韻(ian) 比喻 設(shè)問
思想美 歷史悠久、長度長、作用大、血汗與智慧的結(jié)晶
作業(yè)設(shè)計、安排
課內(nèi):1.抄寫生字詞;2.完成綜合練習(字、詞、句訓練)3.小練筆《長城》;4.背誦本詩
課外:
預(yù)習作業(yè)、復(fù)習作業(yè)(詳見備課中預(yù)習作業(yè)、復(fù)習練習設(shè)計)
教學過程:
預(yù)習設(shè)計
1.自學生字詞,劃詞語、標自然段,完成描紅本上生字的描紅。
2.查字典,弄懂不懂詞語的意思,多音字組詞“行、曲、都、折”。
3.讀課文6遍,讀正確、流利。
4.讀《補充閱讀》,查閱與課文相關(guān)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初步了解長城與運河的相關(guān)知識點,通過視頻建立起對長城與運河的感性印象,找出長城與運河的共性;
2.檢查預(yù)習情況,疏通字詞,讀正確、讀流利課文;
3.書寫生字詞。
一、導入。
1.老師跟大家玩?zhèn)猜物游戲,我說出它的幾個特征,大家根據(jù)特征猜一猜。(課件)
(1.它是被宇航員在宇宙中能用肉眼看到的少數(shù)地球建筑物之一;
。2.它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3.它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修筑完成的,為的是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侵;
。4.它東起山海關(guān),西到嘉峪關(guān),長一萬三千多里,俗稱“萬里長城”。
2.板書“長城”,視頻觀看《八達嶺長城》(5分鐘)。
指名學生談?wù)効戳艘曨l之后的感受。
3.板書“和”,啟發(fā):“和”一般表示前后并列,那么,有什么樣的建筑工程能和長城相提并論呢?
4.板書“運河”, 課件出示大運河圖片,理解什么是運河及運河的作用。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出示:前鼻音:蜒 篇 后鼻音:杭 創(chuàng)
開火車讀生字。
2.檢查詞語讀音。
出示:航行 曲折 首都
多音字組詞:
xíng(航行)qū(曲折) zhé(曲折) dū(首都)
行 háng(一行字) 曲qǔ(歌曲) 折 shé(折本)都 dōu(都有)
請學生把多音字組詞抄寫在課文空白處。
開火車讀詞語及短語:駕駛 航行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萬里長城 譜寫 創(chuàng)造 民族 綢帶 首都
不朽的詩篇 奇異的景象
3.理解詞語意思。
這些詞,有的需要老師幫助,有的自己讀課文就可以理解;請大家讀課文,邊讀邊想這些詞語的意思。我相信,同學們能通過讀課文理解這些詞語。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1)檢驗對詞語的理解:
出示:根據(jù)意思寫出課文中的相應(yīng)詞語。
。1)像蛇一樣曲折爬行的樣子。( )
。2)或高或低接連不斷的樣子。( )
2)辨析“奇異”與“創(chuàng)造”的意思及用法。
選詞填空:驚異 奇異
宇航員在太空看到了( )的景象: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上。
看到深圳巨大的變化,杰克感到非常( )。
奇跡 奇異
“神州七號”飛船是中國人民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出來的( )。
海底世界是一個( )的世界,那里有許多人們沒有建國的東西。
創(chuàng)造 制造
學習既要用腦思考,還要動手實踐,這樣才能有所( )。
工廠里每天都( )出許多商品。
創(chuàng)造 偽造 建造
這座禮堂得非常堅固美觀。
古代勞動人民( )了許多人間奇跡。
。 )證件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三、學習、抄寫生字詞。
1.指導“架、蜒、篇、”的寫法,并辨析它們的用法。
出示:選字填空
架 架 罵
。 )駛 書( ) 責( )
蜓 延 蜒
蜻( ) 蜿( ) 拖( )
篇 遍偏
。 )旁 詩( ) ( )地
2.在抄寫本上抄寫生字詞每個3遍。
四、課外作業(yè)
完成《天天練》第一、二、三、四。
答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略)。
二 、比一比,再組詞。
駕(駕駛)朽(不朽)
架(書架)巧(正巧)
漂(漂。┳V(譜寫)
飄(飄蕩)普(普通)
三、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奇異——(奇特) 出現(xiàn)——(展現(xiàn))
景象——(景觀) 詩篇——(詩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fù)習鞏固本課生字詞。
2.理解詩歌的建筑美、語言美、思想美。
3.有感情朗讀本詩、背誦本詩。
4.片段練習《長城》,用上課文中的相關(guān)詞語。
5.拓展了解我們的祖先還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
默寫本聽寫詞語。
二、體味詩歌建筑美。
出示:詩歌的兩個自然段,并列排版,由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兩個自然段有什么相同之處,板書:“建筑美、對稱、重復(fù)”
三、體味詩歌語言美。
1.理解押韻,體會語言的韻律美。請學生讀詩歌,發(fā)現(xiàn)偶數(shù)行最后一個字在讀音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出示: qián yán piān xiān qiān biān piān xiān
前 蜒 篇先 前 邊篇先
板書:押韻(ian)。
2.理解詞語意思,體會語言的形象美。請學生讀詩歌,找出詩歌第一、二自然段不同之處,完成填空練習。
長城像一條巨龍穿行大地,蜿蜒曲折,連綿起伏。
運河像一條綢帶灑落人間,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1)板畫:隨著朗讀生,黃粉筆從右向左,曲折蜿蜒地畫過整個黑板,藍粉筆從上到下飄灑地貫穿黑板,抽象出長城與運河的形象。
指名朗讀,手勢順著線條評價學生的朗讀:你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長城沿著高高的山坡向上不斷伸展……
繼續(xù)指名讀,評價:剛才長城在崇山峻嶺中穿行,現(xiàn)在來到了丘陵地帶……有山坡,往上伸展,有峽谷,往下穿行,有平地,一直向前……引讀:長城像……
提問:你從這里讀到了長城的什么特點?學生自由談感受。
2)啟發(fā):綢帶是怎樣的?把運河比作綢帶,你能感受到運河的什么特點?預(yù)設(shè)生答:柔滑、干凈、長、閃亮。指名朗讀,評價。
四、體會詩歌思想美。
1.理解長城與運河歷史背景。
看到“蜿蜒曲折,連綿起伏”,你有什么疑問嗎?(預(yù)設(shè):長城為何不修直的?為何有許多修在山上?為什么要修這樣的長城?這樣的長城有什么作用?)
師指著板畫講故事,大意:我們中國的地形非常有特點,山這邊是中原地帶,是平原,風調(diào)雨順,中國古代的老百姓就在這里耕田種地,紡紗織布,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山那邊降水很少,莊稼長不了,只長草,在這里生活著一群游牧民族,他們都善于騎馬放羊,哪里草長得好就趕著牛羊到哪里生活。一般來說,他們能夠自己養(yǎng)活自己,可是,有時,碰上年頭不好,他們沒吃的,沒穿的,怎么辦呢……他們就動了不勞而獲的壞念頭,進入中原老百姓的地方搶。他們騎著馬搶了就走,追也追不上他們,找到他們住的地方去打吧,他們沒有固定的住處,當時的老百姓和統(tǒng)治者們都很頭疼,拿他們沒辦法,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后來,他們發(fā)明了一種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修長城。結(jié)合講解長城的炮臺、烽火,講解長城的功用。
同樣的方法講解運河的修筑背景。
2.理解長城和運河的修筑過程。
引讀:“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補充歷史資料講解。
3.了解長城和運河的現(xiàn)狀,體會“不朽”與“動人”。
五、拓展延伸。
圖片展示我國祖先創(chuàng)造的其他“人間奇跡”。
六、作業(yè):
1.片段練習《長城》。
2.背誦本詩。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5
一、 復(fù)習導入
1、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偉大的工程,我們語文書的第一篇課文就熱情地贊美了我國古代的兩大工程-------(引讀課題)
2、 上一節(jié)課,我們讀通、讀順了課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懂課文,領(lǐng)略長城和運河的美。
3、 讓我們在聆聽播音員阿姨的朗讀中開始今天的學習,好嗎?打開書本,仔細聽,認真看。注意兩節(jié)中的相同部分。
二、 精讀感悟
1、 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共兩節(jié)。第一節(jié)寫了長城,第二節(jié)寫了運河。有哪些內(nèi)容是相同的?(出示)指名讀。男、女生齊讀。(注意句子中的停頓)
2、 (出示書上的兩幅圖)這就是作者看到的長城和運河,作者是在哪里觀察到長城和運河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讀一、二行。
3、 (在“奇異的景象”下加上點)注意這些帶點的字,再讀讀這兩行,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嗎?讀出作者那驚喜的感情。
4、 這兩個“奇異的景象”一個是( ),一個是( )。它們分別“奇異”在哪呢?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有關(guān)句子用括號標出來,并且讀一讀體會體會。
5、 交流所劃的句子。(出示)
6、 看看圖,再讀讀這些句子,你覺得長城“奇異”在哪呢?
——長城像巨龍,有多長?東起山海關(guān)(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是長城的起點),西到嘉峪關(guān)(在甘肅省嘉峪關(guān)市西,是長城的終點),(看地圖)有一萬多里,所以長城又叫——(萬里長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100多天才能走完長城。(讀好“萬里長城”,讀出它的“長”)
——想象一下,“巨龍”爬行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借助動作演示來讀懂、讀好“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看看圖,長城通過的地形怎么樣?(有陡峭的山坡、深深的山溝、高高的山頂)正因為長城修筑在高低不同的地方,又那么長,所以——(引讀第二、三行)
——課前,大家讀了《新補充讀本》上的《長城》一文,從中你還了解到了什么?
(交流)
——師:幾千年以前,國家之間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單看這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長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引讀“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7、如果用一、兩個詞來概括長城的特點,你想用哪個詞?(板書:雄偉 壯麗)
把體會到的長城的特點朗讀出來。
8、引讀最后兩行詩句。當你讀到“中華民族的祖先”時,你的心情怎么樣?(自豪、敬佩)你想說些什么?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兒女,
9、出示:看圖,一邊讀句子,一邊思考“運河的奇異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
10、交流:
——運河像綢帶,它們之間有哪些相似之處?朗讀時,要注意將這些特點表現(xiàn)出來。
——(看地圖)運河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所以它又叫——(京杭大運河)經(jīng)過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古時候沒有火車、汽車,船就是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這條長長的運河也是無數(shù)老百姓用簡陋的工具一點一挖成的,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引讀“萬里長城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11、引讀最后兩行詩句。這里的“人間奇跡”指的是什么?你們能想象出當時修筑長城、開鑿運河所遇到的困難嗎?除了你們能想到的,還有許多你們根本想象不到的困難,許多辛酸苦辣,可我們的祖先卻為我們留下了這樣偉大的工程,真是——“人間奇跡”。
12、讓我們一起用朗讀的方式來贊美它們吧!
三、 布置作業(yè)
1、 觀察課文中萬里長城的圖片,用上學過的詞語(“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奇跡”等)寫一段話。
2、 我們的祖先還創(chuàng)造了哪些人間奇跡?星期三下午上網(wǎng)的時候搜集資料,說說它們的奇異景象。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關(guān)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4、觀察課文中長城的圖片,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掛圖,多媒體,錄音機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
聽寫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chuàng)造 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guān)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1、2節(jié)
(1)課文錄音,同學們邊聽邊看:第1、2節(jié)有什么相同之處?
。ㄒx)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這人間奇跡的?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引讀)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異)
這應(yīng)該怎么讀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找一找,讀一讀。
。ㄕn件出示長城的圖片)長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書:像巨龍)
書上是怎樣寫長城的?大家一起讀一讀,結(jié)合圖理解:連綿起伏、蜿蜒曲折
引讀:
萬里長城動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偉壯麗。幾千年來她譜寫了……
怎么把這兩句讀好呢?(范讀,生讀)
你能把這兩句話背出來嗎?(試背、指名背、齊背)
(4)萬里長城是這樣一的雄偉壯觀,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運河)
引讀:運河像……(板書:像綢帶)
與長城相比,你覺得運河怎么樣?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
這一句該怎樣讀呢?
引讀:京杭大運河北起……南到……幾千年來,它譜寫了……
學生再讀描寫運河的這兩句。
你能把這兩句背出來嗎?
。5)作者把“長城”“運河”稱作是“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引讀: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說明中華民族的祖先——?
再讀這兩句,你能背出來嗎?
(6)朗讀全文
配圖片,音樂欣賞朗讀課文,激發(fā)情感。
。7)背誦全文。
三、作業(yè)
1、多音字組詞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板書設(shè)計:
長城和運河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奇跡 (像巨龍) 動起山海關(guān) 西到嘉峪關(guān)市 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像綢帶)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課后反思:
長城和運河
今天上《長城和運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資料,這使我很是欣慰,因為收集資料不僅是孩子們的事,家長也往往需要參與,現(xiàn)在看來不少家長都能參與孩子的成長了。
今天的教學我以朗讀為媒介,使學生領(lǐng)會文中“我”自豪和驕傲的愛國豪情。開始學生朗讀出現(xiàn)拖音現(xiàn)象,為糾正這個問題,我先作示范,然后通過語言和學生收集的材料,激發(fā)學生對長城、運河修建者的敬佩,引發(fā)學生自身做為中國人的自豪。這樣學生的情緒上來了,他們激情澎湃地開始朗讀了,拖音現(xiàn)象蕩然無存。
一點愧疚
在指導學生看長城和運河圖片寫話時,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詞語供他們選擇,而沒有做詳細的指導,等學生寫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話較多,沒有通過觀察對長城整體有個映像,然后再分布重點描述長城的一個特點,最后抒發(fā)感嘆。本來我想:為了讓孩子們能根據(jù)自己的個性特征寫作,我不必要給他們搭建框架。可是我現(xiàn)在意識到,班上的孩子需要細致的指導,現(xiàn)在不是放手的時候。這個火只有在今天下午找時間補了。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7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 她們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現(xiàn)代詩歌。
2、初讀感知,自主設(shè)疑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歌。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2)引導學生質(zhì)疑。
3、梳理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1)如何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長城和運河。
4、正確讀文,學會生字詞
。1)請同學們自由讀詩歌,要求①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②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給生字打上重點號。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小組交流識字情況。
。4)全班交流檢查,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①指名學生拼讀生字詞,注意正音;
②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劢o生字擴詞;
(5)指導學生書寫
、俳處熤攸c指導部分生字的寫法,提醒學生注意“蜒”、“篇”、 “譜”的字形;
②學生描紅,臨寫生字。
5、熟讀詩歌,了解長城和運河。
。1)檢查學生對詩歌的朗讀情況。(指名讀或小組讀)
。2)集體交流問題:看圖介紹長城和運河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朗讀本詩、背誦本詩。
2、片段練習《長城》,用上課文中的相關(guān)詞語。
3、拓展了解我們的祖先還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
教學過程:
1、溫故導入: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課,(學生齊讀課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讀熟了詩歌,了解了詩歌大意;貞浺幌拢涸姼柚饕獙懥耸裁?(學生回答),這節(jié)課我們還想知道什么呢?
2、學生自由讀課文,質(zhì)疑。
3、師生共同梳理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1)會向別人介紹長城和運河,用上課文中的相關(guān)詞語。
。2)了解我們的祖先還創(chuàng)造了哪些人間奇跡?
4、自主探究,自讀解疑
學生圍繞問題邊看圖邊讀詩歌,不懂的地方打上“?”。
5、學習第1節(jié)
。1)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看:第1、2節(jié)有什么相同之處?
。ㄒx)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這人間奇跡的?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引讀)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找一找,讀一讀。
(觀察長城的圖片)長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書:像巨龍)
書上是怎樣寫長城的?大家一起讀一讀,結(jié)合圖理解:連綿起伏、蜿蜒曲折(引讀)
怎么把這兩句讀好呢?(范讀,生讀)
你能把這兩句話背出來嗎?(試背、指名背、齊背)
6、學習第2節(jié)
萬里長城是這樣一的雄偉壯觀,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引讀)(板書:像綢帶)
與長城相比,你覺得運河怎么樣?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
這一句該怎樣讀呢?
你能把這兩句背出來嗎?
7、作者把“長城”“運河”稱作是“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引讀)再讀這兩句,你能背出來嗎?
8、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9、學習了課文后,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10、質(zhì)疑、解疑。
11、課堂小結(jié)。
12、完成課堂訓練題。
板書設(shè)計:
1長城和運河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像綢帶)
教材簡析:本文是一首飽含強烈的愛國情感的詩歌,全詩盡情謳歌了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雄偉壯麗,頌揚了中華民族祖先的勤勞與智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關(guān)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本詩,有感情地朗讀本詩,
難點:體會詩歌表達的自豪之情。
設(shè)計理念:
1、充分體現(xiàn)“雙主”互動的教學模式。課堂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互動學習、延展展學習為主,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2、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
3、以教材文本為依托,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說出個性,說出心聲。
教具準備:長城、運河圖。
課時計劃:2課時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
3.引導學生搜索長城、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chuàng)造的其他人間奇跡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搜索長城、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chuàng)造的其他人間奇跡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搜索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chuàng)造的其他人間奇跡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學習運河片段,了解運河。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搜索長城、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chuàng)造的其他人間奇跡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不只是長城,還有運河。讀下面的詩句,看看我在飛機上看到的運河是怎樣的一種奇異的景象?
二、學習運河片段
1.“像綢帶飄落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在這兒,說運河是一條長長的綢帶,你認為這樣的比喻好嗎?為什么?
2.出示:銀光閃閃(abcc):微波粼粼、金光閃閃
波濤滾滾、細雨蒙蒙
涼風習習、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氣勢洶洶
3.指導讀詩句
三、為什么說,京杭大運河也是人間的奇跡呢?
1.它長: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長1747公里
2.它連通五省市: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
連接: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出示圖)
3.實現(xiàn)了南北的運輸。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交通形式很多,由陸路的汽車、火車;水上的水運、天空的空運,現(xiàn)在進入太空的運輸都有了。但在當時,北面的物資要運到南邊來,確實不方便。于是我們的祖先就想到開鑿一條運河,將五大水系貫通,這是何等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
4.所以書上說,“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動人,就是對這種創(chuàng)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說,面對著這條運河,你想說點什么呢?
5.如果我告訴你: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zāi)媳,是我國第二條黃金水道(這第一條是長江)你會怎樣想?
6.如果我告訴你,這運河的開鑿,最早在春秋時,吳王就開鑿了運河(邗溝),距今2500多年,到了隨朝的時候,開通了從杭州折絡(luò)陽再到北京的運河,這運河比現(xiàn)在的運河不要長;我們現(xiàn)在的運河是元朝的時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7.如果我告訴你,現(xiàn)在的這條京杭大運河不僅是黃金水道,而且還是我國即將動工的南水北調(diào)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會作何感想?
8.是!我們的祖先多偉大。
9.指導讀:
10.總結(jié):長城和運河,在中華大地上,從東到西,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這一撇,從秦漢到現(xiàn)代,又經(jīng)歷了多少蒼桑,有過多少淚水,但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而這一捺,從隨唐起始,到今天,又有過多少靈動的創(chuàng)造,有過多少憧憬和希望。我們中華民族正是這樣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創(chuàng)造的民族,充滿著頑強和不屈的民族。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嗎?(出示動畫:人)
11.長城運河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啊!在歷史的長河中,長城和運河譜寫著不朽和動人的詩篇,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四、讀詩,指導背誦…
五、同學們,除了長城和運河,我們國家還有那些人間奇跡呢?
1.學生交流
2.教師簡介:故宮、天壇、兵馬俑…
作業(yè)設(shè)計
1. 背誦課文
2. 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設(shè)計:
運河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ňd長柔美)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9
教學要求:
1、復(fù)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能正確默寫。
2、疏通課文,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長城和運河的雄偉氣勢,激發(fā)愛國熱情。
難點:正確地完成本課的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
1、看拼音寫詞語。
jià shǐ chóu dài chuàng zào mín zú bù xiǔ
( ) ( ) ( ) ( ) ( )
pǔ xiě jǐng xiàng shī piān lián mián qǐ fú
( ) ( ) ( ) ( )
qū zhé wān yán
( )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文贊頌了我國的哪兩大建筑工程?你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簡單地介紹一下嗎?指名說。
二、總結(jié)課文。
1、長城和運河,在中華大地上,從東到西,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這一撇,從秦漢到現(xiàn)代,又經(jīng)歷了多少滄桑,有過多少淚水,但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而這一捺,從隨唐起始,到今天,又有過多少靈動的創(chuàng)造,有過多少憧憬和希望。我們中華民族正是這樣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創(chuàng)造的民族,充滿著頑強和不屈的民族。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嗎?(板書:人)
2、長城運河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啊!在歷史的長河中,長城和運河譜寫著不朽和動人的詩篇,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讓我們再次齊聲朗讀全文。
三、指導背誦課文。
1、自由練讀。
2、同桌練背。
3、出示填空指導背誦。
4、指名背誦,賽背,齊背。
四、課堂練習。
1、填上合適的詞語,再讀一讀。
。 )的詩篇 ( )的景象 ( )的綢帶
( )的長城 ( )的運河 ( )的祖先
2、多音字組詞。
dōu ( ) xínɡ( ) qū( )
都 行 曲
dū ( ) hánɡ( ) qǔ( )
3、請寫出三個形容萬里長城的四字詞語。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萬里長城東起 , 嘉峪關(guān),像 在大地。
。2)京杭大運河北起 ,南到 ,像 在大地。
。3)京杭大運河和萬里長城分別譜寫了 的、 的詩篇。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
5、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八達嶺長城的四季景色確實美不勝收。每當春臨大地,嶺上陽光明媚,山谷綠意盎然,有桃花、杏花、山茶花以及各種不知名的野花,簇擁著古老的城墻。那時的長城如在花海中穿行,處處盡芳菲,令人心醉。八達嶺之夏,驕陽似火,但時時有清涼的風襲來,有時煙雨迷蒙。那時看長城,活像一條出水的蛟龍。八達嶺的金秋更加迷人,那時秋高氣爽,萬木爭艷,鮮紅的楓葉,最惹人喜愛,有人說這是筑城者的血染紅的,您看多么意味深長。冬日的八達嶺,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城墻樓臺,輪廓分明,更顯示出博大雄偉的風采。
1、這段話依次寫了八達嶺 、 、 、 的不同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八達嶺的 之情。
2、用“ ”畫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照樣子也寫一句。
3、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用橫線劃出來。
板書:1、長城和運河
人
教后記:
本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描寫長城,并引用“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幾個詞語。學生對以上詞語的引用不成問題,只要在遠看長城全貌時加以運用。指導學生寫話時,要讓學生明確觀察順序,但觀察順序要在文中體現(xiàn),不一定要出現(xiàn)“遠看”、“近看”之類的詞語,可以從前面學過的文章中加以運用,如“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句,可見作者的觀察順序為從上往下俯視的,再如“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一句,作者的觀察順序為遠望。這樣的訓練,可以讓學生知道寫作時前后的連貫和觀察的方法。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能參照課文中的圖畫,運用課后練習4提供的詞語寫話。
4、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nóng)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在朗讀、背誦訓練中,抓住關(guān)鍵詞語了解景物特征,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能參照課文中的圖畫,根據(jù)提供的詞語進行寫話練習。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分課時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完成練習4。
二、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生字卡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
同學們,通過二年級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古代三個偉大的工程:故宮、長城、大運河。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二課就是《長城和運河》,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城或運河的情況呢?
二、初讀課文。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chuàng)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guān) 奇跡
(1)、指名讀。
(2)、說說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讀“yù”。
嘉:上半部是“士”。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創(chuàng):左半部為“倉”。
不朽:指詩歌千古傳誦。
譜寫:編寫歌譜。
(3)、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3、再讀課文,讀通順。
4、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跡”講了哪些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
讓我們一起跟著文中的“我”先去看看長城吧!(出示圖片)
誰來結(jié)合課文講講你對長城的印象。
“蜿蜒”和“曲折”有什么區(qū)別?
2、指導學生讀“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眼前!
。ㄗ⒁庖怀鼍跋蟮钠娈悾
3、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里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你覺得長城怎樣?(奇異、了不起、罕見……)
5、引讀“東起山海關(guān)……不朽的詩篇。”
“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為什么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指名讀最后兩行,這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導朗讀。(一開始是驚喜,接著是贊美,最后是敬佩和自豪)
(1)、自由讀。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評議。
。3)、齊讀。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用鋼筆描紅。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二、教具準備: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ㄒ唬、復(fù)習鞏固。
1、聽寫詞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chuàng)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guān) 奇跡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ǘ、)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二部分。
2、誰來說說這又是一番怎樣的奇異景象?
3、觀察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音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 )比成( ),這說明它們之間存在( )之處,你能說說嗎?
4、引讀“北起首都北京……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這些“奇跡”是誰創(chuàng)造的呢?
5、指導朗讀。
誰來說說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的區(qū)別?
同座位互讀,互相糾正。
指名讀,評議。
。ㄈ、)總結(jié)課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這兩搭奇跡嗎?
2、總結(jié):今天,我們乘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搭奇跡。其實,祖國的奇跡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張大后去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ㄋ、)作業(yè)設(shè)計:
1、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多音字組詞。
行xínɡ( ) 曲qū( ) 折shé( )
hánɡ( ) qǔ( ) zhé( )
zhē( )
板書設(shè)計:
1、長城和運河
長城(巨龍)——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guān) 西到嘉峪關(guān) 古代勞動
運河(綢帶)——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人民的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創(chuàng)造
。ㄎ、)我的教學反思: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11
走進書本 了解世界——《長城和運河》教學隨筆--星竹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2
“長城、運河”對于這些身處農(nóng)村的孩子的確有些陌生,當我問到你們知道長城和運河嗎?舉手的學生寥寥無幾,并非他們不愿回答,實在是因為了解的太少了。如果單憑通過這些文字去體會祖國山河的壯麗,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多媒體的輔助,恐怕孩子們也無法體會這“人間奇跡”吧。在備第一課時時,我以為孩子們對長城應(yīng)該會了解較多,對運河可能會比較陌生,所以備課時我搜集了許多運河的資料,而對長城則做了忽略處理。結(jié)果課上孩子們對長城的了解只能說一個字“長”!究竟有多長,山海關(guān)和嘉峪關(guān)究竟相隔多遠,都無法了解,更別說體會長城的雄偉了。于是,第二課時我補充了一些知識,特別談到了長城的長度足以繞地球一周多,建造的時候全靠勞動人民的雙手創(chuàng)造的,學生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然后讓學生再次接觸文本,哪些詞句突出了人間奇跡這個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讀詩文,從“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體會長城高踞在崇山峻嶺間的雄奇風姿;從“東起……西到……”的詩句,體會長城的綿延萬里的特點。
在教學結(jié)束后,我一直在想,這樣的課文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的確有些難度,因為這離他們的生活似乎遠了一些,但是這樣的文章又是必不可少的啊!如果沒有這樣的文章,孩子們又從何去了解這樣的人間奇跡呢!學習這樣的文章不但是學習語言文字,更是讓孩子們通過文字了解自己的國家,通過文字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雖然看似很遙遠,但我們也可以讓它們通過課堂走近我們的身邊。正如古人常說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shè)計 篇12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1
長城和運河
今天上《長城和運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資料,這使我很是欣慰,因為收集資料不僅是孩子們的事,家長也往往需要參與,現(xiàn)在看來不少家長都能參與孩子的成長了。
今天的教學我以朗讀為媒介,使學生領(lǐng)會文中“我”自豪和驕傲的愛國豪情。開始學生朗讀出現(xiàn)拖音現(xiàn)象,為糾正這個問題,我先作示范,然后通過語言和學生收集的材料,激發(fā)學生對長城、運河修建者的敬佩,引發(fā)學生自身做為中國人的自豪。這樣學生的情緒上來了,他們激情澎湃地開始朗讀了,拖音現(xiàn)象蕩然無存。
和運河圖片寫話時,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詞語供他們選擇,而沒有做詳細的指導,等學生寫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話較多,沒有通過觀察對長城整體有個映像,然后再分布重點描述長城的一個特點,最后抒發(fā)感嘆。本來我想:為了讓孩子們能根據(jù)自己的個性特征寫作,我不必要給他們搭建框架?墒俏椰F(xiàn)在意識到,班上的孩子需要細致的指導,現(xiàn)在不是放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