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之十一
佚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
一、讀題,交流提前查找的相關資料。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內容。
。ū疚闹饕獙懥宋覈鴸|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三、自學生字詞
1.按照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學習:一讀,二畫,三查,四找。
2.讀詞語,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糾正讀音。教師可采用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式,讓學生鞏固練習。例:
。2)指導學生記憶字形
“酸”字是左右結構的,左邊“酉”字旁里面的一橫不要丟,右邊的第四筆是“點”不是“捺”。
“獻”字的左邊的“南”字里邊是兩個短橫,不要少一筆。
“射”字注意左邊“身”字變形。
“脆”字右邊第三筆是“橫”,不是“橫鉤”。
“刮”,注意與形近字“亂”區分開。
“鼠”字共13筆,第8、9、11、12筆均為“點”,不是“橫”。還要注意“臼”字的筆順,6筆寫成。
3.理解詞義。
抽出:就是長出的意思。
浸:一般指沉浸在液體里。課文中小興安嶺的霧很濃,范圍跟森林一樣廣,整個森林都沉浸在霧里,所以作者把濃霧比作液體,用“浸”來形容霧中的森林。
蔥蔥蘢蘢:指樹木枝繁葉茂,長得非常茂盛。
四、練習朗讀課文。
五、作業 :1、寫生字詞2、讀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2.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特點的觀察方法,從而體會四季景物的相同美和不同美。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明確學習目標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學習了生字,理解了部分詞義。這節課要學習作者抓住景物季節變化特點,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并且學習作者用詞的準確與生動。
二、讀全文,讀后談談小興安嶺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
1.自己出聲讀全文。
2.班上交流讀后感受。
(①小興安嶺非常美麗,動人;②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③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④小興安嶺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⑤小興安嶺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三、細讀課文,品詞品句。
。ㄒ唬┠x第一自然段,思考:
1.“綠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ㄖ傅氖切∨d安嶺樹的數量、品種極多,樹的面積之大,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垠,一望無際,從“數不清”一詞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2.指導朗讀:小興安嶺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繁茂的樹木,幾百里連成一片,像綠色的海洋,這該是一幅多么壯觀的景色,一望無際,一碧千里。要讓學生帶著對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贊美之情,朗讀這一段。
3.小結讀懂重點句的方法:讀句找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解句義,反復朗讀體會情感。
。ǘ⿲W習課文2—5自然段,體會四季美。
1.總體感知
。1)作者都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請用“____”畫在書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投影,填寫表格。
季節 描寫的景物
春 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夏 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秋 白樺、櫟樹、松柏、落葉、山葡萄、榛子
冬 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2.自讀課文,領悟興安嶺樹木的特點。
。1)從剛才填寫的表格中不難看出,作者對每個季節的樹木都有所描寫,那么,小興安嶺的樹木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點呢?小組討論。
。2)班上交流。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秋天,落葉在林間飛舞。
冬天,樹上積滿了白雪。
3.深入讀文,品詞品句。
。1)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景色?為什么?提示:抓住重點詞、句談體會。
、佟皹淠境槌鲂碌闹l!薄俺槌觥笔鞘裁匆馑迹繐Q成“長出”行不行?通過采用近義詞換位的方式,使學生懂得“抽出”是“長出”的意思。盡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選用了“抽出”一詞,把枝條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十分生動形象,試想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復蘇,曾幾何時,筆直的長長的枝干上都不約而同地生長出鮮嫩的枝條,多么神奇。∫虼耍髡咴谶@里用“抽出”一詞不僅寫出了枝條生長的現象,而且把生長的速度之快也描繪出來了,令人覺得貼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長出”一詞,就未免顯得直白,缺少情趣。
、凇靶÷乖谙吷⒉健K鼈冇械母┫律碜雍人,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
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抓住“散步”、“欣賞”這兩個詞語。這本是描寫人的神態的詞語,作者用來描寫小鹿,說明作者對小興安嶺中的樹木、動物都充滿了喜愛之情。同時這些句子的描寫,也使我們看到了春天給小興安嶺帶來了溫暖的春意。
③“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在這句話中,“蔥蔥蘢蘢”是講樹木長得非常茂盛:“密密層層”寫出了夏天枝繁葉茂的特點。尤其是一個“封”字既形象地表現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又密又嚴的景象,也顯示出樹木在夏天生長的勃勃生機。這時教師可采用換近義詞對比的方法,領悟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為什么要用“封”字,用“蓋”字行不行?經過討論,要讓學生弄清“蓋”字有由上而下覆蓋的意思。而小興安嶺樹木繁多,枝葉不僅是將上面的天空遮蓋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間都被濃密的枝葉封閉得嚴嚴實實,因此這個“封”字用得恰到好處,再次照應前文的樹多得就“像綠色的海洋”。
、苡懻摗敖焙汀罢帧蹦膫詞用得好?為什么?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沒在液體里。小興安嶺的霧很濃,而且是從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開來的;范圍跟森林一樣廣,逐漸使整個森林都沉沒在濃霧里。但“罩”是扣蓋、覆蓋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內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濃霧比作液體,用“浸”來形容霧中的森林,十分確切。
、輳陌讟濉禈涞娜~子“變黃”、松柏顯得更“蒼翠”,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艷麗。
、蕖扒镲L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薄帮w舞”是形容樹葉隨風飄落的樣子。作者看到樹葉飄落聯想到彩蝶飛舞的情景。用“飛舞”而不用“飄落”,既表現了落葉隨著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也表達了一種活潑、歡樂的情緒。
在講這句時,教師可采用近義詞替換對比的方式,讓學生從中感悟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摺斑@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在這句話中,作者用“獻出”一詞,賦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這里的特產正在被采集利用。由此可見,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是聯系在一起的,既有收獲,又無私“獻出”,表現了小興安嶺的奉獻美。
⑧“樹上積滿了白雪!薄胺e滿”一詞用得非常恰當,連樹上都“積滿”了白雪,既可以讓人想象出小興安嶺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興安嶺森林的密密層層。
⑨“黑熊只好用舌頭舔著自己又肥又厚的腳掌!薄爸缓谩本褪侵荒苓@樣。冬天,遍地是雪,黑熊無法出來活動,無法外出覓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養分過冬。這是動物生存的本能。
在這句話中,作者用“只好”一詞賦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寫,顯得生動而富有情趣,表達出作者對自然界的喜愛之情。
4.朗讀課文,借讀抒情。
簡單提示:本文詞語生動、形象,適合有感情地朗讀,抓住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色,采用不同語氣指導朗讀。春天,語調要輕而緩,讀出“春天”給小興安嶺帶來的勃勃生機,讀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美麗春天的贊美之情。夏天,描寫樹木部分要讀得熱烈;描寫晨霧部分要讀得深沉有力;后兩句要讀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獲季節,對小興安嶺的“獻出”更應該讀出贊賞的激情。冬天應該注意作者句中擬人化的描寫,因此應讀得生動,富有情趣。
(三)齊讀最后一段,談談你是怎么理解這段話的意思的。
。ㄐ∨d安嶺不僅景美,而且物美,有價值,有貢獻,美得實在而不空洞。)
四、總結全文,學習寫法。
。ㄖ攸c總結課文是抓特點進行描寫,用詞準確、生動,層次清楚,按總——分——總順序描寫。)
附:板書設計
春 生機勃勃 大花園
美麗的小興安嶺 樹海 夏 萬物生長
秋 碩果累累 巨大寶庫
冬 雪花飛舞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2
廣東 王建輝
------------------------------------------------------------
。牐犜O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主體地位,體現教為學服務。
。牐犝n前預習,讓學生質疑;課內學習,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讓學生自由品讀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暢談感想;課外延伸,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去探究。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真正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思想。
。牐2倡導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牐牨驹O計要求學生在課前根據自己的疑問上網或到書中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收集和處理資料;課內同學們互相交流自己的資料,實現資源共享;課后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單獨或與人合作完成一份研究報告。
。牐牻虒W目標
。牐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小興安嶺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
2通過學習課文,引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牐犚、檢查預習情況,粗讀課文
。牐1同桌互讀課文,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牐2同桌匯報互查情況,對同學們容易讀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牐3默讀課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牐4交流:
。牐牏倌阒懒耸裁矗浚ㄖ攸c引導學生說課文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牐牏谀悴幻靼资裁?(同學之間相互解答,重點疑難問題可由小組討論后再作答。)
。牐牰⒆鳂I
。牐牫中略~,讀課文。
。牐牭诙n時
。牐犚、細讀課文,感受景色美與文字美
1自讀課文,要求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想想喜歡的理由。反復朗讀,讀出感情。
。牐2交流:
。牐牏倌阕钕矚g哪些句子或段落?為什么喜歡?在朗讀中把你的感受表現出來。
。牐牏谥攸c引導學生品味下列語句:
。牐燼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b夏天,樹木長的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牐燾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牐燿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牐爀落葉在林間飛舞。
。牐爁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
二、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牐1背誦你最喜歡的句子。
。牐2摘抄你最喜歡的詞語。
。牐犎、交流資料,延伸拓展
。牐1指名匯報收集的小興安嶺的資料。
。牐2四人小組交流資料,實現學習資源共享。
。牐3就感興趣的問題,寫一份研究報告。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分析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培養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通過聯系語言環境,理解“俯下”“欣賞”“抽出”“封”“密密層層”“飛舞”等詞語,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3、學習作者按四季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探究并發現寫春夏段落的組段規律,學習和積累準確、生動的語言。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四、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進行觀察和具體描述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們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名勝古跡數不勝數。今天老師將帶領導同學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欣賞一番。
1、師板書23《美麗的小興安嶺》。
2、齊讀課題 《美麗的小興安嶺 》
二、緊扣中心,整體感知
1、你們想知道小興安嶺是什么樣的嗎?我們一齊來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生讀)
2、你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說說小興安嶺留給你的總印象是什么嗎?
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特點是——(景色誘人)什么叫 “誘人”呢? (非常吸引人)
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是……也是……)
請同學們用橫線勾出“景色誘人”“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
3、你能找找嗎?課文哪里也概括地寫出了小興安嶺的美麗的呢?出示第一段
a、女同學讀第一自然段,男同學找一找,寫了哪些東西?并把它們圈出來。
b、你們覺得小興安嶺的什么多?(樹木)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了“樹木多”呢?(數不清、紅松、白樺、櫟樹、……、幾百里、綠色的海洋)
出示:( 樹木 )像( 綠色的海洋)。
小朋友一起來試試,讓我們感受這綠色的海洋、誘人的地方吧。全班齊讀第一、六自然段。
三、讀中感悟,積累語言(感受春天的活力之美,精講)
1、過渡:是啊,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真誘人啊,樹木像綠色的海洋,讓我們一起去小興安嶺的春天看看吧。
齊讀第二自然段,我們來看一看這一段藏著哪些景物呢?(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
。1)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a、枝條是怎樣的長出來的呢? “抽出”用得真好,把枝條快速而有力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寫得可真形象啊。ú恢挥X間,突然長出新枝)
b、那如果換成“長出”好不好呢?為什么?(用“抽出”寫出了枝條的動態變化的過程,很形象生動,也避免了語言的重復性)
是啊,一個“抽出”寫出了樹木的變化,多么有活力啊!多么的富有生命力!
我們把小興安嶺樹木的變化讀出來吧!指導讀句子(“抽出”讀得干脆有力;“新的枝條”“嫩綠的葉子”讀得親切、柔和些)
。2)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溪里漲滿了春水。
a、齊讀這一句,透過這句子,(我們看到了雪水在慢慢地逐漸融化掉了,雪水叮叮咚咚地往下流,還唱著動聽的歌呢。)
b、這聲音大嗎?不大。你從哪兒知道的?淙淙。描寫流水聲的詞你還知道有哪些?如:潺潺 叮叮咚咚 嘩嘩
c、那積雪化成的水分別從不同地方,淙淙地流進小溪里了。“匯”字讓我們想到雪水從不同的地方細細地合成了小溪的樣子。
。3)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指名讀
a 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樣的小鹿? (可愛)男生讀
b是啊,多么可愛的小鹿啊,讓我們也來寫一寫,能像課文里一樣把小鹿的動作、神態寫出來,那就更了不起了。
出示:說話訓練:小鹿們在小溪邊快樂地嬉戲著,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3、是啊,春天真美!作者在這段中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
。ú粌H寫了樹木抽枝長葉,還寫了樹木周圍的美麗景象)。
師:(板書)先寫季節,又寫了樹木,再寫其他景物。結合板書復述第二自然段:
樹木 抽出____ 長出____
積雪 匯成____ 流著____ ____漲滿____
小鹿 ____散步 俯下____ 側著____ 欣賞____
四、總結學法,引導講解夏天的小興安嶺
1、我們剛才回憶“春”的學習過程,我們先是
一、讀找景物
二、讀寫特點
三、讀悟其情
2、接著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學習步驟如下:
。1)齊讀夏段,自己劃出夏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2)自由讀:小組論一論這些景物怎么美?
。3)重點學習樹的句子,理解夏季小興安嶺樹木有什么特點:抓住“郁郁蔥蔥”“密密層層”“嚴嚴實實”,(說明樹木枝葉很茂盛)。“封”(說明樹木枝葉又密又厚)
(4)理解“浸”、(說明小興安嶺的霧很厚、很濃,就像把樹木放在水里一樣)“千百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等詞。
。5)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自由朗讀,讀中悟情
五、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略講秋冬(完成板書)
自學秋冬,議疑解疑:
運用第2、3段學習方法,學生自學“秋冬”兩段。
1、學生自學,按上述學習步驟可提出哪些問題
2、小組交流,補充課外資料
3、小組匯報,(抓住樹葉、雪花“飛舞”[飄落的樣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刮”理解)
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領略“秋冬”之美。
這一環節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在小組中自由發言,取長補短,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六、課堂總結 :
我們大家在小興安嶺里一同度過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誘人)小興安嶺真是個?(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
七、 師生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3、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綠色的海洋 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美麗的大花園
。涠啵 秋:樹葉、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參 巨大的寶庫
冬: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感情讀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麗。我們曾爬過黃山的天都峰,欣賞過它的秀麗與險峻;我們曾游覽過河北的趙州橋,驚嘆過它的堅固和美觀;我們曾看見過高山上的瀑布,感受過它的雄偉與壯麗。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東北的小興安嶺,領略一下它的美麗與富饒吧!
。ǘ┬ 授
1、板書課題: 美麗的小興安嶺(齊讀)
換詞練習 美麗的( )
( )的小興安嶺
2、提示學習目標。
3、緊扣中心,整體感知。
。1)聽錄音,觀看小興安嶺四季風景圖,整體感知課文。
。2)找出課文的自然段,并說出哪個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內容。
(3)學生交流,師給予肯定。
4、學習課文的最后一段
(1)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2)思考:哪個詞寫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特點?(景色誘人)
。3)讀完了,你有什么發現?
。ㄎ矣X得這段話寫的很美。
這段話概括了全文。
這段話里有很多比喻句。
…… 。
師小結:同學們說的非常好。主要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
5、學生通讀全文,去發現作者的寫作方法。
。1)讀完全文,你發現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ò创骸⑾、秋、冬四季的順序)
(2)如果你是作者的,你會這么寫嗎?說說原因。
生交流:我會的,因為這樣寫醒目,讀者明白。
我也會這么寫的。我覺得這樣寫比較容易些。
。3)你們的想法新穎,都說的有理有據,老師建議課后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改寫小興安嶺一文來展示給大家好嗎?看誰的想法別具一格。
6、感悟品味。
(1)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并引導誦讀品味。
根據學生朗讀,多媒體出示: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欣賞映在水中的影子。
學生說喜歡的原因,教師板書。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春天的畫面,邊讀邊想春天的畫面,讀出自己喜愛的感情。
(2)借助剛才的學法,小組討論并感情讀夏、秋、冬的段落。
。3)運用學習春天段落的方法來自學,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4)檢查小組學習情況
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感情讀 ……
(5)交流你對這三個季節小興安嶺的體會。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ㄈ┛偨Y全文。
。ㄋ模┳鳂I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寫在摘抄本上。
2、當小導游把感受到的小興安嶺的美景講給父母聽。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5
大家好,我是天心區黃鶴小學的莫艷輝,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美麗的小興安嶺》。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壯麗的祖國山河”這一專題而編寫的!睹利惖男∨d安嶺》一課圍繞著美麗這個中心詞,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依據學段目標,我為第二課時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2、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但對剛上三年級不久的同學來說,體會文章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表達還處于學習和積累的階段,是他們的薄弱環節。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以讀為主,在生、本對話中感知“美麗”;抓住特點,在師、生對話中領悟四季美景;感情誦讀,在師、生、本互動中迸發情感。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就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多元對話中,培養他們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和運用能力。
本節課,我的教學程序安排如下:
。ㄒ唬⿲胝n題,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愿望。在這里,我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關于小興安嶺的文字或圖片資料,激發大家對小興安嶺的向往之情,也為課文的閱讀積累了直觀形象。
(二)初讀全文,感知“美麗”
在這里我緊扣課題,由“美麗”一詞帶動全文:小興安嶺到底怎么美麗?這個話題激起了孩子們的閱讀期待。這時我以學生的自讀為主,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具體介紹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景色的段落,仔細閱讀,體會作者有順序地描寫方法。這篇課文,畫面感強,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在此基礎上,讓他們談談自己的閱讀感覺: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鼓勵他們動手畫一畫自己想象到的景色。
。ㄈ┮龑П容^,感受“美麗”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走進每一段,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文中語言文字,把握文章主旨的過程。結合本篇課文,關鍵是把握段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入語言情境,從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時抓住文中用詞準確之處,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并積累語言。春、夏、秋、冬的小興安嶺景色各異,根據課文特點,我實施多種教學方法的多重組合,將緊張的學習變為愉快的活動。
在教學二~五段時,我先結合課后第二題,讓學生成為一個旅游者,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到小興安嶺去游覽,并說說理由。
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小興安嶺的初步印象。文本中規范優美的語言是他們閱讀的載體,于是老師巧妙地將他們引入與文本的更深入的對話:課文是怎樣描述這樣的美景的呢?孩子們在自己有滋有味地個性化的朗讀中領悟語言文字的優美,琢磨詞語的精妙,從而實現了與作者的心靈對話。比如對“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枝葉”一句中的“抽出”一詞,同學們通過換詞法,使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抽出”更形象,更準確。在品讀中,還可以模仿可愛的小動物的動作,姿勢,如,俯下身子喝水,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水中倒影的小鹿,用舌頭舔自己腳掌的黑熊,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的內容。
學完春天一段后,我讓他們自己回憶學習過程,歸納學習方法以幫助他們形成閱讀能力。為了逐步積累形成能力,學習夏天一段時則采用分組合作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老師給出了“讀一讀”、“劃一劃”、“找一找”的學習提示,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都有大量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不僅能獲取到更多的信息與知識,更使他們有機會形成良好的人際技能。
秋冬兩段比較簡單,適合自學,于是教師提供給他們一個寬闊的自由選擇的空間,可以自由選擇內容,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獨立地學習。為了調動他們個性化的感悟,我讓他們以“小畫家”、“小攝影師”的角色走入文本,產生各自不同的閱讀體驗,學習后再對話交流。
。ㄋ模└星槔首x,感悟“美麗”
朗讀有利于增強語感,以聲傳情。課堂中老師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讓他們挑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來,把它們多練一練。在指名讀書的過程中,讓他們愿意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喜歡的背誦方式,可以想象情景背誦,可以抓住段中的重點詞句進行背誦,還可以看著插圖背誦。
。ㄎ澹┱n外練筆,拓展“美麗”
為了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在課的結尾,老師讓他們也寫一寫自己的家鄉,讓孩子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從而激發孩子們也來-熱愛自己的家鄉。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6
師: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你們讀過課文嗎?(讀過)。你們覺得小興安嶺怎么樣?(很美)什么季節美?(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說春天,有的說夏天,有的說冬天,有的說秋天)
。ɡ蠋煆暮唵螁栴}出發,激發起學生熱愛小興安嶺的情感。)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選擇你喜歡的季節自學,學習方法提示:1、想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小興安嶺美景的同學,可以說一說,講一講,議一議;2、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3、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盡情地讀一讀;4、喜歡想象的同學可以想象一下,除了課文中已描寫到的景物外,可能還有哪些景物沒有描寫出來,請你當一次小作家,把你想到的補充出來。
。ㄗ寣W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積極主動地自學,過了8分鐘后,學生紛紛舉手。)
師:哪些同學喜歡春季的小興安嶺(喜歡這個季節的同學舉起了手)
師:你用什么方法學習的?
生:我用畫畫的方法來學習春季的小興安嶺的。
師:還有哪些同學也是用畫畫的方法,請把畫舉起來,讓大家先睹為快。◣熒餐蕾p這些繪畫作品)
師:你們這些小畫家真讓我們大開眼界。∧茏栽傅角懊鎭戆涯銈兊慕茏髡故窘o大家嗎?(有兩個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說說你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
生1:我畫了一座連綿起伏的山,山上積雪融化,雪水匯成的小溪,從曲折的山崖之間淙淙地流了下來。
生2:我畫了許多白樺樹,你瞧小溪邊的早已落光葉子的白樺樹正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師:畫得太美啦!哪些同學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小興安嶺的美景?
生:(迫不及待,紛紛舉手描述)老師,我想說,我是用想象的方法來學習這段的,我閉上雙眼,來到小興安嶺的小溪邊。我看見了許多的小鹿,有的小鹿在溪邊散步,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小鹿還在小溪邊和同伴們玩游戲。它們多么清閑,多么自由,多么快樂啊!我也想變成一只小鹿!(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生:老師,我還想象到,在小溪邊的白樺樹桿上可能有幾只松鼠,正在焦急地等待尋找食物的媽媽回來呢……
。c評:同學們在老師營造的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里,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解讀著課文,舒展了靈性,人文情感得到了熏陶。)
師:請用“讀一讀”“講一講”方法學習的同學大膽站起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吧!(十幾位學生描繪了小興安嶺的美景,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第二自然段)同學們相互評價,讀得怎么樣!
生:我認為牛聰玲同學讀得好!她讀出了對小興安嶺春天美景的贊嘆和驚喜之情!
……
(點評:本課例中教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自己學習的最大空間。本課例生動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新理念————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
課后反思: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從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這樣的課文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而不同的人表達自己感情的方式是不同的,解讀語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我為學生提供了四種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有的學生用語言來解讀,如說一說;有的學生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來展現語言文字的美,如讀一讀;有的學生把課文語言轉換成畫面,形象地再現美麗的景色,如畫一畫;有的學生發揮想象,把文中沒有的景物也添加了進去,這就使學生學習的內容更加豐富,如想一想。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學生既能舒展靈性,又能獲得一種愉悅的體驗。如,有一個學生說到:“老師,我也想變成一只小鹿!”由此可見,尊重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自己學習取代他主學習就是解放孩子!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7
[設計理念]
讓朗讀成為語文課的主旋律,既培養學生敏銳的語音感,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議老師:“你們要培養兒童對詞的感彩的敏感性。你們要使學生像對待音樂那樣對待詞的音響,形象地說,學生應該成為“詞的音樂家”,診視詞的正確、純潔和優美!币虼,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想象的翅膀展開以后,還要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某些詞句作一番細致的咀嚼、推敲,去體悟言語表達之美!昂⒕兹A品真味,吟詠體悟吸精髓。”只有通過朗讀細細品味過的句子,才能成為學生內化的語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理解幾個重點詞,書寫14個生字。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激發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段落。
4、體會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描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激發自豪感。
[課前準備]
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我國東北有一個綠色的寶庫,那就是著名的小興安嶺,它是紅松、白樺的故鄉,是動物們的樂園。林中還有許許多多珍貴的藥材和美味可口的山菜野果。它幾乎不加任何修飾,就是一個美麗的天然大公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寶庫,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2、齊讀課題,正音“興”,給“興”的兩種讀音組詞。
[設計意圖]
談話導入,拉近了學生與小興安嶺的距離,使學生對小興安嶺有個大致的了解。另外不出示任何畫面來束縛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留下廣闊的思維空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課文。
2、出示詞語,自由讀。
哪個詞不好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齊讀詞語。
3、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并讀讀相關的句子。
4、作者向我們介紹這些景物的時候,是按一定的順序寫的,你發現了沒有?從哪兒看出?
。ò创骸⑾摹⑶铩⒍捻樞颍
下面就讓我們按作者的寫作思路,一起走進春天的小興安嶺。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的教學主要是落實學生自主讀書,一讀讀通順,二讀讀懂內容,三讀讀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三、精讀課文第2小節
1、自由讀第2小節,想想:作者是怎樣寫春天的小興安嶺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樹木 積雪 小溪 小鹿
2、再讀課文,邊讀邊把課文中的一個個句子在腦中轉換成一幅幅畫面。
3、交流:哪一幅畫面最吸引你?根據學生回答的順序出示句子。
句一: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1)“抽出”能換個詞嗎?(長出)怎樣的長出才叫抽出呢?同學們想想樹木蓄積了一個冬天的力量、一個冬天的精神,一到冬天怎樣地長出來。浚▕^力、興致勃勃、使勁、生機勃勃……)
(2)是啊,作者用詞多準確,一個“抽”字把春天的活力、春天的氣息全都寫出來了。讓我們做春天的樹枝,生機勃勃地長出來吧——生讀。更有精神地長出來吧——生讀。
句二: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溪里張滿了春水。
。1)自由讀句子,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丁丁冬冬、小溪在唱歌的聲音、潺潺、小溪在彈奏樂曲的聲音、小溪的歡笑聲……)這么多美妙的聲音都融合在一個詞里——淙淙。
(2)誰能給我們帶來這美妙的聲音?指名讀,多美的“淙淙”聲啊,齊讀。
句三: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讓我們一起做快樂的小鹿,讀讀這個句子吧。小鹿,小鹿,你們在干什么?(俯下身子喝水、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請生做動作理解、體會小鹿的可愛。
。2)多么可愛的小鹿啊,誰能讀出這種可愛?指名讀,生評,齊讀。
4、同學們,有人說讀書的最高境界是能把一句話,讀成一幅畫,我們做到了。但我認為讀書還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不僅能把一句話讀成一幅畫,還能適當地增添畫面。那么春天的小興安嶺除了這些美景,還有什么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
5、交流,春天的小興安嶺在你們的眼中到處一片生機勃勃,那么在攝影師的眼中是怎么樣的呢?一起來欣賞錄象。
6、看了這美景,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贊美的話想說,就讓我們把所有的贊美都融入朗讀之中吧。齊讀。
[設計意圖]
課文的言語與大自然的聲、色交相輝映,定能引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學生的想象各具特色,無不帶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這種感受又是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鑰匙。每一位學生的想象不同,感受就不同,課堂的預設與生成在此得到了巧妙的結合。在充分想象、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補充美景,自然水到渠成。
四、精讀第3小節。
1、小興安嶺的春天還沒欣賞夠,夏天又來了,讓我們迎著燦爛的陽光,一起走進夏天的小興安嶺吧。學習第二小節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第二段的學習方法。
。1)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景物。
。2)再讀課文,想象畫面。
。3)感情朗讀課文。
2、生自學第2小節后,交流。
3、這一段主要寫了小興安嶺的什么景物?
板書:樹木 濃霧 陽光 野花
4、哪些畫面使你更加喜歡小興安嶺了?
根據學生回答,先后出示句子。
句一: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1)聽師讀句子,你覺得夏天的樹木怎么樣?(茂盛、郁郁蔥蔥、蒼翠)用書上的一個詞就叫——蔥蔥蘢蘢。
。2)我們可以把信封起來,可以把窗戶封起來。是什么把整個森林封起來了?(枝葉)引讀:這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因此,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面對這樣能遮天蔽日的樹木,你想說寫什么?
。3)生朗讀展示。
句二: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1)這是一種怎樣的美?出示課件欣賞。(朦朧、人間仙境、隱隱約約、像蒙上了一層薄紗……)
。2)男女分別感情朗讀。
句三: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1)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美?出示課件欣賞。(絢麗多彩、金光燦爛、光彩奪目……)
(2)指導朗讀。
句四: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1)看圖體會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2)感情朗讀。
5、小結:
這一段,作者抓住夏天枝繁葉茂的特點,通過乳白色的濃霧、像利劍一樣的金光、五顏六色的野花,寫出了夏天的絢麗多彩。這怎么不使我們更喜愛小興安嶺呢?齊讀第3小節。
[設計意圖]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本環節一開始就小結上一段的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這方法半獨立自學這相似的段。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領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展示,揣摩文本語言所渲染的情境;教師精心制作課件,再現文章情境,畫面有‘形、有“聲”,還有“境”;學生描述有“形”,也有 “情”,“情動而辭發”,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創造力,激活學生的創新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五、總結:小興安嶺的春天生機勃勃,夏天郁郁蔥蔥,秋冬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下節課再來學習。
六、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匯 欣 賞 映 擋 視 線 浸
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信心寫好哪個字?給大家介紹你的寫字經驗。
2、范寫:欣 線
3、生書寫,交流。
[設計意圖]
寫字教學仍然是中年級的重點。在教學時,老師應善于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特點,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的寫字經驗,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自主學習。
第二課時(簡)
1、學習秋冬兩段。
2、比較四個季節小興安嶺的景色。(最大特點:樹木)
3、學習第1小節、最后一節,總結全文。
4、如果我們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去?為什么?
5、生字書寫指導:獻、藥、材、軟、刮、舌
5、小練筆:介紹家鄉的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美 春天:樹木 積雪 小溪 小鹿
麗
的 夏天:樹木 濃霧 陽光 野花花園
小
興 秋天:樹木 山菜 野果 藥材寶庫
安
嶺 冬天:樹木 積雪 西北風 動物
[特別建議]
本課教學設計,應努力做到“四個一”:
1、體現一種教學理念——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抓語言文字,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從而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進而激發熱愛小興安嶺之情。像“抽出、淙淙、蔥蔥蘢蘢”等詞語的教學。
2、教給一種學習方法。由于課文的段落在結構上非常相似,因此,在學習春天這一段時,教給他們讀書方法,到夏天這一段時,讓他們運用這種方法半獨立自學。
3、滲透一種寫作思路。在教學中讓學生想想:介紹景物時,作者是按什么順序的?怎樣寫小興安嶺的春天、夏天的?從而使學生明白作者的寫作思路與方法,為后面的小練筆寫一處家鄉的景物設下鋪墊。
4、追求一種讀書境界,使學生做到邊讀邊把一個個句子讀成一幅幅畫,并于文章的空缺或空白處補充進自己的合理想象。這樣課文能讀到心里去,并培養了學生想象力與創新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還應給足時間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再出示課件。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8
【案例背景】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圍繞著“美麗”這個中心詞,按總——分——總的順序來寫,作者在分寫的過程中又是按四季的順序,寫出春、夏、秋、冬的四季的美景,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全文結構鮮明,語言優美,抓住景物的特點,濃筆重彩地描繪了小興安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教學片斷】
師:小興安嶺的樹多,一年四季都是美的,誘人的。那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的小興安嶺呢?
生:春天。
生:秋天
生:冬天。
生:夏天。
師:為什么呀?
生:(各抒己見)
師:(從喜歡人數最多的季節切入教學,教學春天的小興安嶺為例。)
師: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春天的小興安嶺?
生:第二自然段。
師:請喜歡這段的同學齊讀這段。
(生齊讀)
師:找出春天的小興安嶺描寫了哪些景色
師:(生讀后,指生說,教師板書: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師: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師:你覺得那些句子或者詞用得好?
生:抽出、欣賞、融化……
師:誰能說說“抽出”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長出的意思。
師:不錯。為什么在這里要用“抽出”,而不用“長出”呢?
生:“抽出”體現了春天生機勃勃。
生:柳樹在春風地吹拂下生長得特別快。
生:“抽出”更形象,更準確。
師:你說的真好。“欣賞”為什么用好?
生:用了擬人的寫法 。
生:體現了小鹿的可愛!
師:誰來學學小鹿的動作?
生:(都躍躍欲試。)
師:(指生演。)
師:齊讀段話,(要讀出春天的生機勃勃,小鹿的可愛。)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關鍵是把握段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語言情境,從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時抓住文中用詞準確之處,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并積累語言。文中規范優美的語言是他們閱讀的載體,于是我巧妙地將他們引入與文本的更深入的對話:課文是怎樣描述這樣的美景的呢?孩子們在自己有滋有味地個性化的朗讀中領悟語言文字的優美,琢磨詞語的精妙,從而實現了與作者的心靈對話。比如對“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枝葉”一句中的“抽出”一詞,同學們通過換詞法,使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抽出”更形象,更準確。在品讀中,還可以模仿可愛的小動物的動作姿勢,如,俯下身子喝水,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水中倒影的小鹿,用舌頭舔自己腳掌的黑熊,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的內容。
為了逐步形成學生的閱讀能力,學完春天一段后,我讓他們歸納學習方法以幫助他們形成閱讀能力。學習其它三個季節時,則采用分組合作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老師給出了“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的學習提示,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都有大量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不僅能獲取到更多的信息與知識,更使他們有機會形成良好的人際技能。
“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要達到這一點,讓學生體會小興安嶺的美,教師必須創設美的情景,美的課堂。在教學中,我把這種美集中體現在朗讀上,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愛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感悟小興安嶺的美,激發他們對小興安嶺的向往。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執掌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15個生字,掌握生字新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4、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每季特點觀察的方法。
2、體會課文中用詞準確、生動的優美句子。
教學難點
文中介紹的景象及動物、物產等,學生不夠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
課前準備 1、掛圖、生字卡片;
2、學生收集小興安嶺的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1小節。
2、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多讀多想,讀懂了哪些問題,提出讀不懂的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質疑問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啟發談話,借助地圖介紹小興安嶺的有關資料。
2、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圖片、文字資料。
小興安嶺:是黑龍江省自西北向東南走向的山脈,海拔600-1000米,長約400千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后用鉛筆畫出生字新詞。
2、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質疑問難
組織學生認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然后交流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老師的幫助。
歸納主要問題: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1、自由讀課文第一小節,思考:讀了這一段,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2、默讀第一小節,想一想,從幾個地方看出樹很多?
出示紅松、白樺、櫟樹的圖片,認識這些樹木,了解各自的特點。
3、練習朗讀,體會“綠色的海洋”的美麗。
五、作業:
1、書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精讀課文,進一步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的特點,從而激發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找出文中用詞準確、生動的句子,多讀多悟,體會意境。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語句,感悟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特點。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再現小興安嶺的美麗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小興安嶺什么最多?朗讀第一小節。(板書:林海)
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繼續學習課文,知道小興安嶺美在哪里。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三、學習第二小節
1、(出示春天景物投影片)這一小節主要描寫了這些景物。它們是按順序列出的。
2、指名朗讀課文,思考:這些景物什么樣?
3、理解描寫樹木的句子。
。1)讀這一句,想想:春天的樹長得什么樣?
。2)出示句子,比較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春天,樹木長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3)指導朗讀這句話。
4、其它景物各是什么樣?學生自學匯報。
5、看圖想像春天的畫面,感悟春天的美。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
四、學習第三小節
1、大聲朗讀這段話,像學習春天的一段一樣,按順序一句一句找景物,用“__”畫下來,對照圖畫說出夏天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
2、再次朗讀,思考這些怎么樣,怎么美?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生自學匯報。
4、練習朗讀。
五、以自學為主,學習第五、六小節。
1、觀看錄像,激發興趣:
2、學生自學:
。1)體會秋天和冬天的美,找出秋天、冬天各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
(2)再讀這兩段話,把你的感情讀出來。
3、秋天。重點理解秋天“飛舞”的落葉和豐碩的“寶”,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并感情朗讀。
4、冬天。重點體會“刮”的準確,并感情朗讀。
六、總結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樹木的特點。
七、齊讀最后一小節。
八、學習拓展:
兩者任選一道
1、你最喜歡小興安嶺哪個季節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下來。
2、把你最喜歡的季節的景色用你手中的畫筆畫出來。
板書:
9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 樹木嫩綠 春水漲滿
夏 樹木茂密 野花盛開 美麗的花園
綠色的海洋 秋 落葉飛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寶庫
冬 積雪覆蓋 野獸進洞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背會自己喜歡的段落.
預設過程:
一,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讀文,學文(第一輪先學后教)
1,出示自學指導(一)
自由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每句寫了小興安嶺春季時的哪些景物 用"—"畫出來.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 用"﹏"畫出來.
(3分鐘后,比誰找得準,畫得好,讀得好!)
2,學生按自學指導自學.
3,檢測自學效果,匯報交流.
4,更正,討論.
(過渡語:總結學習方法:一讀 , 二找 ,三畫,四品,五讀.那大家有沒有信心帶著自己歸納的學習法寶自學3,4,5自然段!繼續去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 )
投影出示:
默讀3,4,5自然段,思考:每句寫了小興安嶺夏季,秋季,冬季時的哪些景物 用"—"畫出來.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 用"﹏"畫出來.
(8分鐘后,比誰找得準,畫得好,讀得好!)
四,讀文,背誦(第二輪先學后教)
1,出示自學指導(二)
帶著喜愛之情讀讀你喜歡的段落,并背誦.
(3分鐘后,比誰讀得好,背得好!)
2,學生按自學指導自學.
3,檢測自學效果,匯報交流.
4,更正,討論.
五,當堂訓練: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1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
2、昨天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簡單地說說嗎。
3、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老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幾張小興安嶺的圖片,F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欣賞風景)配樂簡介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來了,給小興安嶺披上了綠裝,溪水歡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腦袋,似乎想告訴人們什么似的。夏天,樹上的枝葉綠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將天空遮得嚴嚴實實的;▋阂蚕癖让浪频母髯哉孤舵鼓鹊纳碜。秋天也不甘示弱,到處一片金黃,落葉跳起迷人的舞蹈,慶祝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冬爺爺趕著馬車也來到小興安嶺,踏上松軟的白雪,去尋找小動物們的足跡。
二、學習課文
1、我看見同學們已經陶醉在小興安嶺的美景之中了。小興安嶺這么美,你們想去那兒旅行嗎?是生機勃勃的春天去,還是果實累累的秋天去?是夏天去欣賞枝葉繁茂,還是冬天欣賞白雪皚皚?簡單說說原因。
2、課文以它優美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風光。滿足同學們想去旅行的愿望。
出示學習提示:
喜歡哪個季節就去讀相對應的段落。
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找出欣賞或感興趣的景物,并用喜歡的方式(朗讀、繪畫、表演、理解詞語等)說說感興趣的理由。
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組交流討論。
4、全班交流:
春天:
⑴ 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說說你感興趣的景物。
如:① “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抽出”寫出枝條快速地長出來,“嫩綠”反映出春天樹葉的新生。
。ǹ梢酝ㄟ^理解詞語、繪畫、朗讀的形式展示出來。)
、凇 吧缴系姆e雪融化了,雪花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
“匯”寫出雪化成水的動態美。“淙淙”寫出溪水流淌美妙的聲音。
。ǹ梢酝ㄟ^朗讀、繪畫的形式展示出來。)
、邸 靶÷乖谙吷⒉健蕾p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擬人化的手法寫出小鹿生活的愜意,也體現了春天的美好。
。ǹ梢酝ㄟ^談理解、朗讀展示出來。)
、啤∈茄剑黄鷻C勃勃的景色真叫人喜歡,誰愿意來讀一讀。
指名讀,喜歡這節的一起站起來讀。
夏天:
、拧∵^渡: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我們還沒看夠呢,夏天又來了!
如:①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突出夏天小興安嶺樹木特點繁茂。
。ǹ梢酝ㄟ^繪畫、談理解、朗讀的形式展示出來。)
、凇 霸绯浚F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霧在山谷里飄起,由于森林被葉子封得嚴嚴實實的,霧不易散去,整個森林就像泡在濃霧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覺怎樣?
(可以通過談理解、朗讀的形式展示出來。)
、邸 疤柍鰜砹耍f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可以通過談理解、朗讀的形式展示出來。)
、堋 安莸厣鲜㈤_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ǹ梢酝ㄟ^繪畫、朗讀的形式展示出來。)
說得很好,能讀好嗎?
、啤⌒〗Y:花木繁茂,團團白霧,明亮金光,,這些構成了小興安嶺美麗的夏景。從這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節特點。
秋天:
、拧∏锾焓敲匀说募竟,秋天的小興安嶺哪能些景物吸引了你呢?
① 森林中的變化: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柏顯得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中飛舞。
是呀,這一切變化又將小興安嶺裝扮得更加美麗,誰愿意美美地讀?
(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凇≡谶@美景之中人們的收獲可不少。
(學生邊說,教師邊出示圖片)
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甜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參等名貴藥材。
③ 這么多的收獲真是讓人目不暇接,樂得嘴都合不攏了!帶著喜悅的心情讀一讀書上的這句話,好嗎?
⑶ 秋季果實累累,遍地是名藥材,無邊的森林盡是寶藏,這是多么令人驚喜!事實上,小興安嶺一年四季到處都是寶。你還知道小興安嶺有哪些物產?
冬天:
、拧≡谶@冰天雪地的冬天,會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① 冬天,小興安嶺雪花紛飛。
。ǹ梢酝ㄟ^理解、繪畫、朗讀的方式展示)
② 動物們獨特的過冬方式增添了無窮情趣。
。ǹ梢酝ㄟ^表演、朗讀的方式展示出來。)
4、總結: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我們大家卻在小興安嶺里一同度過了春夏秋冬,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迷人,你覺得小興安嶺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作者也從心中由地發出贊嘆。引讀最后一段。
三、拓展
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抓住小興安嶺在不同季節的特點,進行生動、具體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學習本課特點寫景物的方法,去觀察校園內的花兒、樹兒……寫一寫。
〖板書設計〗
春 生機勃勃
美麗的小興安嶺
夏 花木繁茂 花園
秋 果實累累 寶庫
冬 雪花紛飛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2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學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們感受到祖國南方的風光美如畫。那祖國的北方怎么樣呢?在祖國的東北有許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興安嶺”,那里可美了,像個大花園。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到美麗的小興安嶺去走一走、看一看。(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引讀“什么的小興安嶺?”生讀“美麗的小興安嶺”。
3、這個“興”字啊,同學們再讀一遍,這個“興”字可以組什么詞?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興安嶺在什么地方嗎?(課件出示地圖解說)
4、教師簡介小興安嶺(課件出示)。
二、講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在小興安嶺春天這個美麗的大花園中,都有哪些美麗的景物呢?請同學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____”畫出這些景物。(相機板書:樹木 積雪 小溪 小鹿 )
2、在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哪個景物?說說你的理由(教師相機指導)
如:學生說樹木時
春天到了,樹木抽出新的枝條……
(1)“抽出”是什么意思?(長出)那么課文為什么不用“長出”,而用“抽出”呢?你從中感受到什么?學生思考、自由回答(只要是感受到樹木發芽生長速度快,這樣寫更加生動形象)
(3)指導朗讀: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
如:學生說積雪和小溪時
(1)你從“淙淙”這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溪水歡快的歌聲,生可自由回答)
(2)如果能把這個詞帶到句子中讀,你會覺得更有滋味,讀讀看。(學生讀相關句子)
(3)誰想一個人讀(指導朗讀)
(4)你聽出了什么?說說你的感受。
(5)全班跟著讀一讀
如:學生說小鹿時
(1)教師引導:課文中的小鹿是帶著怎樣的心情來看自己的影子的?(高興)
(2)你從哪一個詞語感受到呢?(欣賞)
(3)每個詞語都是有感情的,如果把詞語放到課文當中,放到句子當中就有滋味了,同學們快快找到這個句子,自己讀一讀(學生找句子自讀)。
(4)哪個同學來讀讀這個句子?(生再讀)
(5)老師要給你提醒一點:俯下身體喝水,側著腦袋,會讀嗎?(學生讀)
(6)聽著你的朗讀,老師感覺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鹿,告訴老師,你在做什么呢?能不能做一下動作給老師看。
師過渡:是啊!春天來了,樹木發芽,積雪融化,……作者寫的有聲有色,誰能繪聲繪色地讀一讀吧,都想讀,那我們就一起讀,注意要一邊讀,一邊做動作(學生讀,教師在旁邊引導做動作)
三、講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過渡:沿著作者的寫作順序,我們該走進夏天。(由學生答)
1、咱們推薦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夏天。(學生推薦)
2、一生讀,其他同學思考:在夏天這個大花園里,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樹木 霧 太陽 野花)
(1)如果說樹木
師引導:樹木這樣茂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用那些詞?(密密麻麻/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
師再引:如果用一個字呢?(封)從這個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茂密的枝葉把藍天都遮住了)
師:我們可以把信封封起來,把窗戶封起來,甚至可以把山封起來,那么是誰把藍天封起來?(茂密的樹木)
師:愿意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傳遞給大家嗎?(朗讀)
師:這個季節中,還有讓你心動的詞或句子嗎?(學生交流)
(2)如果說霧
生讀“早晨,……整個森林……”
師: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師:那全體女生來讀這句話(女生讀)
師:還有別的句子嗎?
(3)如果說太陽
生讀“太陽出……草地上!
師:這里有一個多音字,宿舍的“舍”,讀第4聲,還有一個讀____(讓學生說“舍”第3聲,組詞等)。
師:這里把什么比著什么?(太陽金光比著利劍)
師:還有別的句子嗎?
(4)如果說野花
生讀“草地上盛開著……”
師: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花兒正在比美)。
師:還有誰想讀讀這句話?(生讀)
師: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老師讀每一句話的開頭部分,同學們接讀,明白嗎?(師生共讀:師讀“夏天,”……“早晨,”……“太陽出來了,”……“草地上盛開著”……)
四、講讀第4—5自然段(6分鐘)
師過渡:小興安嶺春天生機勃勃,夏天蔥蔥蘢蘢,秋天和冬天也各具特色呢,請同學們自讀下面的自然段,劃出描寫秋天和冬天特點的句子,一會兒和同學們交流交流好嗎?
學生讀、畫,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出示課件)
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柏顯的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軟,常常沒過膝蓋。
師:秋天讓你感受到____(生交流,師相機板書:松柏蒼翠 落葉飛舞)
師:這里為什么用“飛舞”而不用“飄落”呢?(“飄落”只表示樹葉往下落的動態,“飛舞”則表現了落葉隨著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生動形象)。
師:落葉飛舞讓你聯想到什么?(彩蝶紛飛)
師: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生讀)
師:你知道嗎,同一個“飛舞”在課文中還出現了呢?請讀:“冬天……
師:從這兩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師相機板書:雪花飛舞 厚雪沒膝)
師:雪下得可真厚呀!來,我們一起用讀來感受這“雪花飛舞、厚雪沒膝”的情景吧!(師生齊讀:冬天……沒過膝蓋)
五、總結全課,留下懸念
總結: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走進小興安嶺這個美麗的大花園,欣賞了這里一年四季的美景,那里的樹木、積雪、小溪、小鹿,那里的白霧、太陽、草地、野花,以及那落葉、雪花飛舞的樣子,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怪人們會說這是(指課題,生齊讀——美麗的小興安嶺)那么下節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到小興安嶺中尋寶,在尋寶中領略小興安嶺的另一種美麗。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搜集小興安嶺的資料。
附板書: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 樹木 積雪 小溪 小鹿
夏 樹木 霧 太陽 野花
秋 松柏蒼翠 落葉飛舞
冬 雪花飛舞 厚雪沒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