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精選12篇)
《北大荒的秋天》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與豐收的喜悅。
學習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想象猜測,揭示課題。
師邊描述邊書寫“荒”字:有一個地方草木死亡(書寫‘草字頭、亡’),水流枯竭(書寫‘川’),十分荒涼,(學生齊讀“荒”,在描紅格上描“荒”字,)這個地方的名字叫“北大荒”(出示圖片)過去,那里,沒有成熟的莊稼,沒有多彩的顏色,有的只是光禿禿的山嶺和雜草叢生的原野,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一片——荒涼、荒蕪。所以,人們就把這荒蕪的地區叫做“北大荒。而現在的北大荒呢,又有一個名字叫“北大倉”,像藏了很多寶貝的美麗倉庫。這不,我們走進她的秋天去看看。(板書:的秋天)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老師沒有讓大家停下來,你們就一直讀課文,讀完一遍站起來讀第二遍。
(學生讀課文)
2、檢查朗讀課文和學習部分生字和詞語。
(1)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得很投入。老師想聽一聽你們的朗讀。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請一位同學讀。(一生讀)
(2)第二自然段
師:第二自然段生字特別多,讓它們先跳出來和大家見個面。
出示:幾縷(lv)流云 橘(ju)黃 絳(jiang)紫 五彩斑斕(lan)
錦(jin)緞duan (“錦緞”為認讀字,其他為帶讀字,注意“緞”的讀音)
師:這些生字新詞組合成了這樣一段內容(出示課文第二段)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云。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象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先出示帶生字拼音的段落,后去掉認讀字“錦緞”的拼音,讓學生認讀。)
(3)第三自然段
師:第三自然段,請同桌之間相互讀給對方聽。(老師巡視)
(4)第四自然段
師:第四自然段,我們請平時朗讀機會最少的兩個同學讀一讀。
讀后師生共同描紅、臨寫“燃燒”兩字。注意左窄右寬
(5)第五自然段
師:第五自然段是一個很長的句子,你們聽我讀一遍,注意老師是在怎么停頓的。
出示:
生活在這里的人,喜歡用“大豆搖鈴千里金”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里用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
(老師讀后,先請一名學生讀,然后大家齊讀。最后一直把課文讀完。)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師:我們已經把課文讀通順了。如果請你把這句話補充完整,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出示:北大荒的秋天 )
師:同學們的話語都是發字內心的贊嘆。(板書:美)北大荒的秋天到處都是美景,課文只選擇了幾個地方,哪幾處呢?(板書:天空 小河 原野)
三、“天空”美麗,美讀印心。
師:(出示課文描寫天空的段落)哪些詞語讓你讀到了天空的美麗?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云。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象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1、“一碧如洗”的畫面美
師:讀到這個詞語,你好象看到了怎樣的天空?(綠得像洗過一樣,特別的干凈)在我們剛學過的《拉薩的天空》中也有描寫天空的詞語。“湛藍、透亮、純凈、明潔”的天空就是“一碧如洗”的天空。
(意圖:學生聯想到《拉薩的天空》中的詞語:湛藍、透亮、純凈、明潔……這些詞讓學生腦海中“一碧如洗”的天空形象越發清晰。)
2、“流動”的畫面美
(1)課文中流動的畫面美
師:老師要變魔術啦!(教師在電腦畫圖板中演示畫上各種顏色。)一邊畫,一邊讓學生說出什么顏色。(如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這些顏色是同時出現在天空嗎?(重點理解“轉眼間”這個詞,說明云彩的變化是很快的。)
出示: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天空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么多的色彩,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就是-------“五彩斑斕”,怪不得書上說----“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天空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學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學生朗讀和背誦這段話
背誦提示:
天空 ,只有才會 。這些流云 ,轉眼間變成一道 、一道 、一道 、一道 ,就象是 。
(2)想象說話中的流動美
如果這些云彩繼續流動還會變成什么顏色?(學生發揮想象,如火紅、天藍、雪白、土黃、米黃、桃紅、草綠、玫紅、瓦藍、銀白、梅紅等色彩)
(擦去“真像是美麗的仙女在天空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這句,讓孩子們想象說話)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象是
(如:“真像是一位畫家在空中畫了一幅五彩的畫”; “真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打翻了畫家的調色盤”;“真像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不斷地變出無窮的色彩”……..
四、布置作業,一手好字
師范寫“茫”字,生描紅和臨寫課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書寫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闖關游戲,復習引入
為了來考考大家上節課學得是否扎實,老師準備了三道關,闖過了,就繼續去美麗的北大荒,我還為大家準備了三份禮物呢!
1、讀準詞語:(含認讀字,四會字,多音字)
銀灰 北大荒 抖動 豆莢 波紋 燃燒 搖鈴白茫茫 映照 頓時
臉龐 一碧如洗 贊美 挺拔熱鬧非凡 錦緞 鏡子 嘩嘩的笑聲 演唱
轉眼間(讀準詞語后,取得第一份禮物:中國地圖。)
2、默寫句子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麗。(訂正后后取得第二份禮物:飛機票。)
3、背誦課文第二段話。(背誦后后取得第三份禮物:數碼照相機。)
師:恭喜大家闖關成功,(多媒體課件出示地圖中的北大荒。)同學們,我們就要乘坐飛機到北大荒了,請大家打起精神,準備起飛嘍。(多媒體顯示北大荒的圖片。)
二、美的小河,想象畫面
1、自由品讀。
師:北大荒美麗的景象看都看不完,去看看小河吧!請輕聲讀第三自然段,在最吸引你的字詞下面加點,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巡視)
2、交流反饋中指導朗讀。
通過引導體會“藍綢子”、“躺”等詞語,想象北大荒秋天的美景。
如果說小河躺在大地的懷抱中,那是一種靜的美,那自由活潑的小魚則是一種靈動的美,怎么讀好它,先自己試試再展現精彩的朗讀。
三、美在原野,展現畫面
1、感悟段落的表達方式
師:繼續去看看北大荒的秋天美麗的原野。我把寫原野的句子抄寫下來了,不過排亂了,你們給它們連連線。(出示)
挺拔的高粱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 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 發出嘩啦啦的笑聲;
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
榛樹葉子全都紅了, 象是在樂呵呵地演唱。
師:你們一下子把幾個句子連接起來了,不過還缺少一個給它們領隊的句子,怎樣的句子合適呢?趕快到書上找一找。
(總起句是“原野熱鬧非凡”。)
2、讀出熱鬧非凡的畫面。
師:第一二組同學扮演“成片的大豆”,三四組同學扮“挺拔的高粱”,五六組同學扮“榛子“,一邊讀課文,一邊表演動作。
(學生讀文表演)
師:我們大家都是原野上的任何一種植物,一起表演課文中描述的場景。(學生表演)
好一派熱鬧的情景啊!真是熱鬧非凡!把這種熱鬧非凡的情景記在腦海里吧! (學生自由朗讀或背誦)
2、想象“大豆搖鈴千里金”的畫面
師:原野里,好一片豐收的景象啊,有歌聲,有笑聲,還有搖旗助威的,真像在開一個演唱會啊!課文中還有一個詞語很有意思,是“大豆搖鈴千里金,”哪些詞句能告訴我們此時的北大荒是“大豆搖鈴”,是“千里金”?
(預設學生從以下的句子中說明①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②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
師:是啊,大豆成熟了,在秋風的吹拂下,搖擺起來,熟透了的豆子從豆莢里彈下來,和其他農作物都散落在地上,放眼望去,滿地金黃,像一地的黃金亮閃閃的。豐收的喜悅遍布了整個原野,到處是豐收的壯觀景象。怪不得課文中結尾這樣寫到-----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學生一起讀這個句子)
四、總結全文,抄寫句子
1、北大荒不是荒地,而是藏了很多寶貝的美麗倉庫。(滲透“總—分—總”的課文結構) 這倉庫里,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見底;原野----熱鬧非凡。 這倉庫里,(出示含有填空的句子)
原野熱鬧非凡。
(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
挺拔的高梁(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的(演唱)。
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我們把空格中的詞句工工整整地抄寫或默寫下來。
板書: 天空 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清澈見底 美
原野 熱鬧非凡
《北大荒的秋天》 篇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能真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 新課
1、指名讀課文。
2、簡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廣大地區。過去那里是一片荒蕪,解放后,經過建設者的開墾,荒地已變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兒的呢?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找出能概括課文的
絳紫透明波紋燃燒山嶺
蕩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見底幾縷
自由讀。
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紫是平舌音,燒、澈是翹舌音,嶺、縷是邊音,紋是前鼻音,嶺是后鼻音,荒、絳是三拼音)
指名讀,齊讀。
2、讀句子。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是一個長句子,在讀時要注意合理的停頓。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指名讀,齊讀。
3、讀課文。
指名分自然段讀。
師生共同評議。
4、回答問題。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文中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四、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寫北大荒的景色優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組詞: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嶺紋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3.提問
二、講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陸云是什么樣兒?
指名讀第二句。
"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色彩真多呀!課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斕的錦緞)
"五彩斑斕"什么意思?
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練習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繪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麗。
2.學習第三自然段。
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一全小魚游過去,水面上頓時漾起了( ).
理解"清澈"。
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
指名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麗。
3、學習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數一數一共有幾句話,那一句話能概括這一段的意思,用"-----"劃出來。
指名回答。(原野熱鬧非凡)
"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熱鬧,超出一般)
那幾句具體寫"熱鬧非凡" ?
" 大豆、高梁"當作什么來寫了?(當作人來寫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些詞語最能表現出熱鬧的景象?
讀這句話時,要把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讀出來。
練習朗讀,指名讀。
練習背誦。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草甸子" "沉甸甸"
練讀第5自然段。
小結: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厚。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齊讀課文,總結全文。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3.照樣子,寫詞語。
4.背誦全文。
《北大荒的秋天》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麗、富饒。
教學重難點
讀準、讀通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 指名讀課題
2、 齊讀課題
3、 簡介北大荒:那是黑龍江一帶一個廣闊的地區。過去,那里一片荒蕪,解放后,經過建設者們的辛勤開墾,荒地已變成了良田,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4、 北大荒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北大荒的秋天吧!
二、范讀課文
學生聽老師范讀課文,獲得對北大荒秋天的初步感受。
三、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
2、學生根據要求自讀,教師巡視幫助。
四、檢查自讀情況
1、 讀字詞
銀灰、絳紫、透明、波紋
燃燒、山嶺、幾縷、漾起
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見底
(1) 自由讀
(2) 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3) 指名讀,齊讀。
2、 讀句子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是一個長句,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合理的停頓。
(1) 教師范讀
(2) 學生練讀
(3) 指名讀,齊讀
3、讀課文
(1) 指名分自然段讀。
(2) 師生共同評議。
4、回答問題:北大荒的秋天怎樣呢?(你能否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說一說?)
五、理清課文脈絡
1、 各自朗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2、 交流歸納(景色優美,物產豐富)
3、 指導分段:
一、(1)告訴我們北大荒秋天到來的時間。
二、(2—4)寫了北大荒秋天的優美景色。
三、(5)介紹北大荒秋天的豐富物產。
四、(6)總結全文,抒發對北大荒秋天的贊美之情。
六、指導書寫
1、 讀生字(指名讀)
2、 記字形
a.可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來記的:洗、灰、紫、透、紋、燃
b.可用熟字換部首的方法來記的:燒、嶺
c.可用熟字去部首的方法來記的:荒
d.“碧”怎么記?
3、 重點指導寫好“碧”、“紫”、“燃”3個字。(師范寫,生描紅)
七、作業
1、 用鋼筆描紅
2、 比一比,再組詞。
先 火 此 冷 文
洗 灰 紫 嶺 紋
3、朗讀課文
板書:
景色優美
5、北大荒的秋天 真美呀!
物產豐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第一、二兩大段,理解課文,品位描寫流云色彩的詞語和生動形象的比喻。
2、學習第四節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
教學重難點
以秋天北大荒的天空美、小河美、原野美為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品味詞句,想象情境,訓練朗讀。
教學準備
練習的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讀詞語
2、 指名讀課文
3、 問:課文主要寫北大荒秋天怎么樣?哪幾節寫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的?哪幾節寫物產豐富的?
二、講讀課文
(一)、學習第二節
1、 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段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是什么?
2、 指名答
3、 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板書:一碧如洗 并理解這個詞 )
4、 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樣的呢?
(1) 出示第二句話,指名讀。
(2) 指導理解:“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絳紫”色彩真多呀!
課文中把多彩的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斕”什么意思?一幅多美的畫啊!
(3) 朗讀指導:同學們一邊聽讀,一邊想象畫面,練習感情朗讀。
(4) 用填空來指導背誦。
5、 小結:這一節描繪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麗。
(二)學習第三節
1、 輕聲讀,思考這一節主要寫什么?
2、 小河有什么特點?(板書:小河
清澈見底)理解“清澈”。
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呢?
3、 指導感情朗讀、背誦。
4、 小結:這一節描寫北大荒秋天小河的美麗。
(三)學習第四節
1、 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有幾句話,哪句最能概括這一段的意思,用“==”畫出來。
2、 啟發交流,指導朗讀:
(1) 回答所提問題,理解“熱鬧非凡”的意思,哪幾句話具體寫“熱鬧非凡”的?
(2) 指名讀第二句話,這里把“大豆”、“高粱”當作什么來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些詞語最能表現出熱鬧的景象?
(3) 指導朗讀(豐收在望的喜悅),自由練讀,指名讀。
(4) 理解第三句話,出示一組句子,比較一下,并練讀這句話。
榛樹葉子全都紅了。
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3、 小結:這一段作者先概括寫“原野熱鬧非凡”,然后通過寫“大豆、高粱、榛樹葉子”,具體描寫了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表現了北大荒秋天的原野美。
4、 練讀,背誦。
三、背誦練習
師引背
四、課后思考
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確實很美,那么,其物產豐富又體現在何處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板書:
天空 一碧如洗
景色優美 小河 清澈見底
5、北大荒的秋天 原野 熱鬧非凡
物產豐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第三、四兩大段,練習朗讀課文。
2、 知道北大荒不但美麗,而且富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練習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練習的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五節
1、 指名讀
2、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
3、 理解“茫茫 ”、“草甸子”、“沉甸甸”:課文中用“茫茫”形容什么?除此之外,“茫茫”還可以形容什么?
4、 練讀第五節。
5、 小結: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作者情不自禁地發出了贊嘆。
二、齊讀第六節
指導學生用贊美的語氣來讀。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1、 齊聲朗讀課文
2、 教師總結:課文通過描寫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熱愛北大荒的感情。
四、背誦課文
1、 指導學生背誦第二、三段:記住每段開頭,自由練背,再指名背。
2、背誦全文
五、作業
1、 抄寫有關詞語和句子。
2、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天空 透明的( )
( )的小河 五彩的( )
( )的原野 茫茫的( )
3、照樣子寫詞語。
沉甸甸( ) ( ) ( )
4、背誦課文
板書:
天空 一碧如洗
景色優美 小河 清澈見底
5、北大荒的秋天 原野 熱鬧非凡
物產豐富 “大豆搖鈴千里金”
課后摘記:
這是一篇美文,要讓學生反復練讀,把文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初讀課文,要讓學生在讀準、讀通的基礎上,初步感受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的美。
借助課文中語言文字,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積累文字。重點放在課文的第四小節。感受原野的熱鬧非凡,掌握本段的寫作方法,并進行遷移運用。
在遷移運用“一到休息日,大街上就熱鬧起來”時,由于學生沒有鮮活的語言,所以就寫不具體,寫不生動。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活生生的語言。如: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由于學生作文剛剛起步,教師可以多提供一些例句供學生參考。
《北大荒的秋天》 篇4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詞語
映照挺拔銀灰一碧如洗
燃燒透明金黃熱鬧非凡
2、指名讀課文
3、問:課文主要寫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還記得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嗎?(學生談)
過渡:看過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我們接著再去看看北大荒秋天的小河?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3自然段。
指導看圖:來到小河邊,同學們最想做的是什么?指名回答。老師真想用攝相機拍下那么美的景色,要是老師拍下了,可缺少一個介紹的,誰愿意幫忙?(學生談)出示提綱: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
一群小魚游過去,水面頓時
漾起了。
相機板書:清澈見底
理解“清澈”。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
條透明的藍綢子
指導朗讀和背誦。
——誰能江“如同”換個詞語,意思不變,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寫北大荒秋天小河的美
麗。
2、學習第4自然段。
默讀第4自然段,數一數這一段有幾句話,哪
一句話能概括這一段的意思?用“=”畫出來。
指名回答。
“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哪幾句話具體寫“熱鬧非凡”?
找出來讀一讀。指名讀第二句這一句話中把“大豆、高梁”當作什么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些詞語最能表現出熱鬧的景象?讀這句話時,要把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讀出來。自由練讀,指名讀。理解第三句。出示;
榛樹葉子全都紅了。
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這兩個句子,你認為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指導朗讀這句話。
小結:這一段作者先概括寫:“原野熱鬧非凡“,然后通過寫”大豆、高梁、榛樹葉子“,具體描寫了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表現了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美。
練習朗讀和背誦。
3、學習第5自然段。
4、指名讀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
練讀第5自然段。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時候來的呢?
6、讀第6自然段。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1、齊聲朗讀課文。
2、總結。
課文通過描寫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現了作者熱愛北大荒的感情。
四、作業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的天空透明的
的小河五彩的
的原野茫茫的
2、照樣子,寫詞語
沉甸甸
3、背誦課文
附板書:
天空一碧如洗
景色優美小河清澈見底
原野熱鬧非凡
北大荒的秋天
物產豐富“大豆搖鈴千里
《北大荒的秋天》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與豐收的喜悅;
2、掌握生字詞,體會一些比喻句、擬人句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現在是什么時節了?(秋天)說到秋天,你會想到什么?(葉子變黃,掉下來;莊稼成熟了;……)想不想來一次不出門就能領略到千里之外風光的秋游呢?(想)
板書:5、北大荒的秋天
二、檢查預習
1、生字詞的正確朗讀
北大荒是個美麗的地方,讓我們先去領略一下那里美麗的字詞吧!
出示生字詞語:
北大荒 茫茫 搖鈴 山嶺
一碧如洗 熱鬧非凡 清澈見底
銀灰 橘黃 血紅 絳紫 五彩斑斕
透明 波紋 豆莢 挺拔 燃燒
轉眼間 旋轉 明鏡 漾起
個人自由朗讀→小組交流→指名朗讀→齊讀
2、這么多的生字,得想些好方法才能把他們記住
(1)給生字找朋友,小組完成
絳(絳紫)/降(降落) 紋(波紋)/蚊(蚊子) 茫(茫茫)/芒(芒果)
燒(燃燒)/ 澆(澆水)/ 繞(環繞) 鈴(鈴鐺)/ 嶺(山嶺)/ 玲(玲瓏)
(2)重點講解幾個難寫的生字
橘—— 左邊一塊木,右上一根“矛”,右下“商”缺立
荒—— 草木死亡,水流枯竭,上“草”下“川”中間“亡”
燃燒——左形右聲,左窄右寬
師指導書寫,生用手空寫。
(3)鋼筆描紅,邊朗讀邊描寫。
三、初讀感知,走近北大荒
1、師范讀,生找出優美的句子畫下來
聽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說一說。(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見底;流云五彩斑斕;原野熱鬧非凡…)
2、把畫下來的優美句子自己再仔細讀一讀→把你感受到的美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把你喜愛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四、走進北大荒,看看天空、流云和小河
1、研究課題,了解北大荒
(1)翻開中國地圖,找一找北大荒大概位置——處在中國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
(2)北大荒離我們江蘇如此遙遠,我們不妨借著錄像去那里看瞧上一瞧!(放音像資料——(3)我們已經對北大荒這片土地有了個初步了解,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北大荒的秋天看個究竟。
2、學習1—3自然段
(1)齊讀第一小節,從中你知道了什么?(北大荒的秋天來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第一片樹葉落地——一葉知秋)
(2)秋天來了,帶來了哪些美景呢?
a. 小組朗讀第2自然段,找出最喜愛的字、詞、句,說說為什么?
b. 小組交流
出示:天空——一碧如洗
“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c. 畫畫——說說——感悟之后再讀,說說為什么你認為他們是美的?
(用“轉眼間”,“一道…一道…一道…一道…””五彩斑斕的錦緞”來說明流云的美。這是一個比喻句,用各種色彩變幻的流云比作五彩斑斕的錦緞)
d. 同樣的方法把第3自然段的內容畫出來 ——介紹你畫的內容——反復讀,說出句子的美。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這句話,你是怎樣畫的?(畫出水中的魚、水草說明河水的清澈可看到底下,整條小河狹長而幽藍,水緩緩地流動著,看上去像條藍色的絲綢一般。小河很平靜,像個熟睡了的小寶寶安逸而貪婪地躺在大地媽媽的懷抱中。)
e. 有感情地朗讀第2、3自然段
五、課外作業
1、完成課后的鋼筆描紅,并認真抄寫生字詞語
2、找秋天——觀察當地的秋天美景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北大荒的秋天已經來了。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美麗的字詞吧!
1、出示詞語: 一碧如洗 五彩斑斕 熱鬧非凡 銀灰 橘黃
血紅 絳紫 挺拔 燃燒
小組自由朗讀,指名讀
2、你能說說北大荒的天空、流云和小河都有哪些特點嗎?
(天空:一碧如洗;流云:五彩斑斕 ;小河:清澈見底)
3、齊讀課文1—3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深入原野
除了絢麗多彩的流云、富有情趣的小魚、湛藍清澈的天空外,原野更是吸引人。今天,就讓我們步入北大荒的原野,去親身體驗那里的風情吧!
1、自由朗讀,找找、畫畫你喜愛的句子或詞語
a. 品讀: 大豆 嘩啦啦 笑
高粱 樂呵呵 演唱
榛樹葉 全都紅了 燃燒
小組讀——指名讀——全體讀
b. 讀與演,把大豆、高粱與榛樹葉子的形象表演出來,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演?
c. 總結:你感受到了原野是怎樣的呢?(熱鬧非凡)
給它換個詞怎么樣?(格外熱鬧、特別歡騰)
d. 告訴學生,這一段都是圍繞第一句話寫的,向學生滲透構段方式。
e. 假如你是大豆、高粱、榛樹或其他農作物,你會對人們說什么呢?小組議一議,指名說一說(我是大豆,我要為人類做很多有益的事情,把大豆磨成豆漿、做豆腐、豆腐干……,我是高粱,看我多神氣呀,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好高興啊!……我是……)
f. 齊讀第5自然段
2、豐收的喜悅掛在了大豆、高粱、榛樹葉子的臉上,人們歡呼雀躍,涼爽的秋風吹起來了,大豆搖啊搖——農作物豐收了,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們用一句話來形容一下——
“大豆搖鈴千里金”
a. 討論:這句話說了什么?(大豆成熟了,在秋風的吹拂下,搖擺起來,熟透了的豆子從豆莢里彈下來,和其他農作物都散落在地上,放眼望去,滿地金黃,像一地的黃金亮閃閃的。)
b. 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重點朗讀“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里用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 (說明豐收的喜悅遍布了整個原野,到處是豐收的壯觀景象)
c.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
滲透文章的結構為“總—分—總”。
總結:北大荒是塊荒地嗎?(不荒)
那你能給題目換個詞嗎?(北大倉)說說理由
三、欣賞佳句,指導背誦
1、出示句子: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
想一想, 什么像火?(紅紅的榛樹葉子像火) 什么地方相似呢?(都是紅的)是一個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紅紅的榛樹葉比作火)
質疑:榛樹葉子真的能把人們的心燃燒起來嗎?(不能,紅紅的榛樹枝頭上掛滿了果實,興奮極了,榛樹葉恨不能馬上把成熟的喜悅也告訴人們,讓人們也一起分享快樂)
2、找找文中其他比喻句,讀一讀——說說美在哪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背誦文中美麗的詞句。
小組齊讀——邊說邊想——自然成誦
4、你最喜歡北大荒秋天怎樣的美景?
指名說——指名背誦章節
四、找找秋天
1、與秋天有關的詩、文章
小組交流(如:《山行》、《楓橋夜泊》…)
2、聯系身邊的秋天,說說美在哪里?
五、課外作業
1、搜集與秋天有關的詞、句、詩、文等。
2、把你觀察到的秋天畫下來,把它寫成一段話。
《北大荒的秋天》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通過朗讀交流,感受文章中比喻句、擬人句和總分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北大荒的。
2、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北大荒的美好,感受語文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
2、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北大荒的秋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嗎?
3、是啊,我們一起來贊美它!
二、感受北大荒的美
1、北大荒秋天美在哪里呢?(板書:天空、小河、原野)
2、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它們究竟是怎樣的美呢?邊讀邊圈畫出相關的詞語或句子。
3、交流
4、天空的美
(1)你覺得天空美在哪里呢?你找出了那些句子或詞語?
(2)流云的色彩很美,圈出表示色彩的詞語。讀一讀
(3) 前三個詞語很有特點,你還能說出“像什么一樣的什么顏色”這樣的詞來嗎?
(4) 色彩真多啊!那么多的色彩,可以用哪個詞語來概括?
(5 )第二句除了色彩多讓你感受到流云美,還有什么也讓你感受到美了?
(6) 流云的變化快,從哪個詞可以看出?(轉眼間、抖動)
(7)你能把流云的色彩多、變化快讀出來嗎?讀好第二句。
(8)流云是一直有的嗎?什么時候才有?
(9 )天空有流云時很美,沒有流云時美嗎?
(10)什么叫“一碧如洗”?
(11) 一眼望去,天空藍藍的像洗過一樣,非常純凈,這樣的天空美嗎?
小結:天空沒有云時很美,有流云時又是五彩斑斕的,太美了!你們有信心讀好嗎?
5、小河的美
(1)北大荒的小河又是怎樣的美呢?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2)小河美在它非常清澈,似乎能看到小河里的什么?
(3)還有那些詞語讓你感覺到小河是清澈的?(透明的、藍綢子、明鏡)
(4)小河還美在哪?
(5)寧靜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6)原來水面上有波紋嗎?
(7)小結,如果說小河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是一種寧靜之美,那么活潑的小魚則是一種靈動之美。
6、原野之美
(1)原野上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課文中是用那個詞概括的呢?
(2)“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
(3)原野熱鬧在哪呢?這個自然段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說明原野的熱鬧非凡。請你再讀讀,圈出來。
(4) 交流:大豆、高粱和榛樹葉子。這些景物熱鬧在哪兒呢?
(5) 大豆會笑什么?高粱怎么會演唱呢?
(6)小結:這里用了擬人的手法,不僅寫出了熱鬧,更寫出了作者看到豐收的喜悅之情。
(7)榛樹葉子熱鬧在哪兒呢?
(8) 人們因為看到用自己的勤勞的雙手換來了豐收而感到高興、激動。讀好這一句
(9)小結:同學們,這個自然段中第一句先概括地寫了原野的熱鬧非凡,第二三句通過具體寫大豆、高粱和榛樹葉子寫出了熱鬧。用了“總-分”的寫法,在今后的課文中我們還會繼續學習。
三、感受北大荒的物產豐富
1、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我們知道北大荒的秋天的田野里豐收了,因此,生活在這里的人用什么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板書:大豆搖鈴千里金)
2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 田野里豐收了,實際上在北大荒,山嶺上,江河里,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秋天捧出一些寶物來。你知道會捧出什么寶物嗎?
4、讀完這一段,你有什么想說嗎? 出示一段拓展閱讀
5 、小結:北大荒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
四、總結全文
1、同學們,你們看,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寧靜,原野熱鬧非凡,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2、填空:這兒的天空( ),這兒的小河( ),這兒的田野( ),這兒不僅( ),而且( ),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了,而變成了北大倉。
五、拓展練習
1、圍繞“一到下課,校園里就熱鬧起來了。”說幾句話。(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2、學生練說,交流
六、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圍繞“一到下課,校園里就熱鬧起來了。”寫一段話。
《北大荒的秋天》 篇7
(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 學 過 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指名讀課文。
2、簡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廣大地區。過去那里是一片荒蕪,解放后,經過建設者的開墾,荒地已變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兒的呢?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找出能概括課文的 絳紫 透明 波紋 燃燒 山嶺 蕩起 北大荒 一碧如洗 清澈 見底 幾縷
自由讀。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紫是平舌音,燒、澈是翹舌音,嶺、縷是邊音,紋是前鼻音,嶺是后鼻音,荒、絳是三拼音)指名讀,齊讀。
2、讀句子。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是一個長句子,在讀時要注意合理的停頓。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3、讀課文。
指名分自然段讀。
師生共同評議。
4、回答問題。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文中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四、理清課文脈絡: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寫北大荒的景色優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組詞:
先( ) 火( ) 此( ) 冷( ) 文( )
洗( ) 灰( ) 紫( ) 嶺( ) 紋( )
3、朗讀課文
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
教 學 過 程
一、 總領全課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北大荒的秋天》。
師: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啊?
師:出示“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指導:北大荒的美不是一般的美,你從什么字看出來?
“真”字,對呀,只要我們注意了這個字,就能讀好這句話。
師:北大荒的秋天美在什么地方啊?
交流板書:天空、小河、原野
二、 天空美
師:北大荒的天空怎么樣?
出示:一碧如洗,什么是碧?碧就是碧藍。
一碧如洗就是?(天空碧藍碧藍的,像是用清水洗過一樣。)
朗讀體會天空的一碧如洗。
師:北大荒的天空,只有在傍晚時分,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云?這些流云怎么樣呢?請你輕輕地讀這個句子。
出示流云的句子
師:你覺得這些流云怎么樣呢?從哪兒看出來?
講讀兩個重點:
(一) 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
要求讀的時候,一邊讀一邊想象顏色的鮮艷和美麗。
這四個詞組連在一起的時候,要有起伏。
(二) 錦緞
師:作者把這些流云比作錦緞,真美啊!
1、什么叫錦緞?色彩很鮮艷、上面有花紋的很漂亮的綢緞。
2、這錦緞上面有什么?
指揮齊讀“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
錦緞上就這些顏色嗎?其實何止這些呢?也許還有……也許還有……(金黃、茄紫、杏黃、玫瑰紅……)
這么多的顏色既多又美,就叫做“五彩斑斕”
師:多美的錦緞呀!齊讀,體會。
3、這錦緞是誰的?(美麗的仙女)
師:那更是無與倫比,再讀。
4、這錦緞在仙女的手里還在不停地……?(抖動)
師:多么輕盈、多么飄逸、多么瑰麗、多么神奇,再讀
5、怪不得人們忍不住贊嘆“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6、總結:這北大荒的天空白天天空一碧如洗,到了傍晚,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瑰麗的畫卷!拿起書,齊讀第二小節,音樂起(班得瑞的仙境)
三、 小河美
師:在這美麗的天空下流淌著一條小河。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趕快把描寫小河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師:指名讀,你覺得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出示
交流點出清澈見底,藍綢子
理解藍綢子,看,書上,就是這條藍綢子,光光的,滑滑的,長長的,他就是小河。這小河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看,它多么像一幅畫,誰來讀小河,讀得清清的,誰來讀小河,讀得靜靜的。
師:這時,一群小魚頂著水游過來了,(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引讀,兩遍。
師:如果剛才的藍綢子是一種靜態美,那么現在的漾起波紋則是一種動態美。小魚的出現讓小河顯得更有生氣。
四、 原野美
師:北大荒的天空、小河是一種自然風光美,那么北大荒的原野又是一種獨特的美。
師:瞧!原野熱鬧非凡,對比讀熱鬧、熱鬧非凡,理解非凡,就是不同尋常,超出一般的。熱鬧非凡就不同尋常的熱鬧。
師:圍繞了熱鬧非凡, 作者寫了那些景物?在書 上把這些景物圈出來。
交流板書:大豆、高粱、榛樹葉子
師:大豆怎么樣?出示大豆,誰來讀。
點撥:誰來讀得更開懷一些,放聲大笑的感覺。他們什么笑?(豐收)原來這是因為豐收的喜悅的笑。誰再來讀。
師:高粱怎么樣?,出示高粱,誰來讀?
點撥:他們在唱什么?師:這是豐收的歌聲
總結以上兩樣景物:大豆會笑,高粱會唱,這些都是把植物當成人來寫,這叫做擬人的手法,如果,我們運用在作文中就會讓文章顯得生動、有趣。
師:(引讀)榛樹葉子怎么樣呢?燃燒了人們一顆怎樣的心?
(因為豐收而激動、喜悅的心……)
深化:明明是嘩啦拉的豆莢聲,為什么會笑?
明明是高粱,為什么會唱?
明明是火紅的榛樹葉子,為什么會點燃人們火熱的心?交流總結:其實,不是豆莢在笑,高粱在唱,而是人們在 笑,人們在唱。
師:同學們,在原野上有很多熱鬧的聲音,聽,到處是歌聲、笑聲;你們看到了嗎?有大豆的金黃金黃,有高粱的黑紅黑紅,有榛樹葉子的火紅火紅,他們都在向人們展示著成熟的美;你們感受到了嗎?人們因為原野豐收而一片歡欣鼓舞、喜氣洋洋的景象。齊讀,體會。
師:這里大豆、高粱、榛樹葉子都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那這一句就是中心句。
出示填空,指導背誦
深化:原野這么熱鬧,他的美不同于天空、小河,你覺得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美?(勞動創造的美)
五,總結板書
5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見底 美
原野 熱鬧非凡
教學反思
《北大荒的秋天》 篇8
基礎目標:
1、正確讀寫一類二類生字,理解五彩斑斕、臉龐、草甸子的意思,結合畫面想象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的意思。
2、了解“銀灰 血紅橘黃 金黃”這些詞語的特點,能再說幾個。
3、認識總分結構,了解全文按這樣的結構介紹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并能熟練背誦全文。
提高性目標:
4、以第四自然段為例,認識總分結構,指導作者怎樣圍繞中心句寫具體,并試著仿寫。
5、認識比喻、擬人的寫作手法,通過朗讀、比較體會這樣修辭的好處。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基礎性目標:
1、正確讀寫一類二類生字,理解五彩斑斕、臉龐、草甸子的意思,結合畫面想象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的意思。
2、認識總分結構,了解全文按這樣的結構介紹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提高性目標:
4、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特點,仿寫“從———— 開始,————就來了。”
二、課前準備:
課件 學生預習
三、教學過程
(一)完成目標1、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1、導入課題
2、出示生詞,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北大荒 銀灰 抖動 波紋 大豆 燃燒 搖鈴 山嶺 茫茫 映照 頓時 臉龐 一碧如洗 贊美 挺拔 熱鬧非凡 錦緞 鏡子 嘩啦啦演唱 幾縷 五彩斑斕 橘黃 絳紫 草甸子
(1)五彩斑斕什么意思?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聯系第二自然段想想,怎樣就是五彩斑斕?生活中你見過五彩斑斕的景色嗎?
(2)草甸子是什么?(草地)臉龐(臉蛋)
(3)文中還有這樣一句話“大豆搖鈴千里金”,大豆怎么會搖鈴?鈴鐺設什么?(豆子)
看圖,誰來說說“大豆搖鈴千里金”是番什么景象?
3、大聲讀課文,至少三遍,讀通讀正確。
4、指名朗讀,正音。
5、齊讀2、4、5自然段。
(二)完成目標2:認識總分結構,了解全文按這樣的結構介紹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
1、課文最后一段說——生齊讀
讀了這句你有什么疑問?(北大荒的秋天為什么美?美在哪里?)
2、學生默讀課文,想想全文寫了哪些景物?用橫線畫出,每個景物什么特點?選出一個最能概括他特點的詞語,圈出來。
交流
3、教師板書:天空- ---小河— —原野
一碧如洗 清澈見底 熱鬧非凡
4、看著老師的板書,誰能用上這樣的句式說說北大荒的秋天為什么美?
(1)北大荒的秋天真美,————————。
(2)————————北大荒的秋天真美!
5、總結:像這樣,圍繞一句話從不同的方面展開描寫,就是總分結構。這句話是中心句,其他的就是分述。
(三)完成目標4: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特點,仿寫“從———— 開始,————就來了。”
1、北大荒的秋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學生齊讀第一段
2、樹葉落地是秋天的特征,所以作者說,引讀第一段。
3、秋天還有什么特征?(楓葉變紅草兒變黃 風兒變涼 )
那你能換上一個,把這句改改嗎?
學生練說,指名說。
4、現在老師要提高要求了,不說秋天,別的季節呢?
六月,從 ————開始,——的夏天也就來了。
12月,從 ————開始,——的冬天也就來了。
3月,從 ————開始,——的春天也就來了。
選擇一個練著說說。
指名說
(四)完成目標1:正確讀寫一類二類生字
指導書寫“荒 燃燒 茫”
師范寫
學生描紅 完成硬筆習字冊。
(五)作業
a:抄寫生詞2遍
摘抄課文中優美的句子2句,并讀讀記記。
b:選擇2個寫話
六月,從 ————開始,——的夏天也就來了。
十二月,從 ————開始,——的冬天也就來了。
三月,從 ————開始,——的春天也就來了。
九月,從————開始,——的秋天也就來了。
教學反思:今天在教學第一課時的時候,注意了當堂的反饋。先是讀書,請同桌互相檢查,四人小組組長記錄成績,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偷懶,今后要堅持。在學習生字詞時,讓學生快速記憶,當堂默寫。結果在批改時,發現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堅持這樣做。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基礎目標
1、了解“銀灰 血紅橘黃 金黃”這些詞語的特點,能再說幾個。
2、以第四自然段為例,認識總分結構。
3、熟練背誦全文。
提高性目標
4、認識比喻、擬人的寫作手法,通過朗讀、比較體會這樣修辭的好處。
二、教學過程
(一)完成目標1:了解“銀灰 血紅 橘黃金黃”這些詞語的特點,能再說幾個。
1、北大荒的秋天真美,作者從那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2、天空什么樣?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圈畫出描寫顏色的詞語,想想這些詞各表示什么顏色?每讀完一個詞你聯想到了什么?
3、交流
(1)一碧如洗的天空什么樣?你能描述一下嗎?
看圖:天空碧藍碧藍的,一點雜質也沒有,藍得透明、純凈。這樣的天空看著心情怎樣?(舒服 暢快)帶著這種感覺誰來讀讀第一句?
指名讀(讀好“一碧如洗”拉長)
(2)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像什么?(五彩斑斕的錦緞)把天空比做了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喻?聯系上文具體說說。
(3)銀灰 血紅 橘黃 金黃每讀完一個詞你聯想到了什么?(這樣描寫顏色多形象生動啊!)把這些詞送到句子中去,把顏色的美麗表現出來。
學生朗讀
指名讀(顏色的變化 重音)
你能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雪白 蔥綠 烏黑 茄子紫 橘子黃 )
顏色這樣鮮艷、美麗,難怪作者說——“就像——”
(4)這些顏色交織在一起,是番什么景象?學生展開想象說話。
多美啊!帶著你的陶醉讀讀這段。
學生朗讀
(二)完成目標4:認識比喻、擬人的寫作手法,通過朗讀、比較體會這樣修辭的好處。
:1、課文第二自然段用了一個比喻句,就把天空的美麗寫生動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這樣的比喻句,想一想把什么比成了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喻?
2、交流:
將小河比成了藍綢子、明鏡。(表現了小河的清澈、寧靜)
3、感受著小河的特點,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三)完成目標2:以第四自然段為例,認識總分結構。
1、相對小河、天空的寧靜,原野就熱鬧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想這段圍繞那句說的,用——畫出,圍繞這句講了哪些景物?用圈圈出。然后再讀讀,想想這樣圍繞一句話選擇景物描寫好在哪里?
2、交流
小結:像這樣全段都圍繞這一句展開描述的句子叫——中心句,這樣圍繞一句話展開描述的段落結構叫——總分,這樣描寫能夠把一個特點表述的具體生動。
3、學生朗讀體會這種結構特點(男生讀中心句,一生讀大豆,一生讀高粱,一生讀榛樹葉子)
4、這段中哪些地方能夠反映“熱鬧非凡”?在這些語句的下邊畫上浪線。
學生自學
交流討論
“嘩啦啦的笑聲 樂呵呵的演唱 榛樹葉子把人們的心都燃燒起來了。”
大豆高粱真的會唱歌、歡笑嗎?這是把大豆、高粱當做人來寫啦,這是一種擬人的寫法。
再讀讀這幾個句子,比較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5、試著背背這段。
指名讀 齊讀
(四)不僅是原野,在這里的——引讀第五自然段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板書:天空 一碧如洗 比喻
小河 清澈見底
原野 熱鬧非凡 擬人
喜愛秋天
作業:
a類:背誦全文
完成補充習題
b類:仿造總分語段寫一段話
1、大街上真熱鬧
2、上課同學們真認真
教學反思:
本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這節課重點結合這三段進行教學,力爭讓學生有所得。
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時天空,我緊緊抓住描寫顏色的詞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的特點,讓他們自己也來說一說類似的詞,學生說了很多,然后讓他們記在書上,同桌再來互相說一說,最少說四個。這樣做想力爭讓孩子記住這些表示顏色的詞。最后點撥,寫作文時要抓住事物的特點,比如顏色。
第四自然段,是總分的段落。從課堂上看,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盡管分句朗讀了,理解了,告知了,但是學生在做補充習題時還是出現了很多的錯誤。抽象的東西還是要根據實際的語境進行強調。
每節課爭取讓學生有所得,這是課堂教學的重點。
《北大荒的秋天》 篇9
師:出示“秋”,同學們,看到這個“秋”,你想到了什么?
生:看到這個“秋”字,我想起了秋天到了,天氣涼了,樹葉黃了,大雁往南飛了。
師:真美!好一幅大雁南飛圖!
生:我想到了田野里的稻子金黃金黃的,高粱火紅火紅的,棉花雪白雪白的。
師:好一幅田野豐收圖!
生:我想到了關于“秋”的詞語。金風送爽、秋色宜人、秋高氣爽、一葉知秋
師:真棒!與眾不同!
生:我想到了關于“秋”的詩《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生:我也想起了一首詩《夜泊楓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師:妙極了!把我們領進了詩詞的世界!
師:看一個“秋”字引發了我們這么多的聯想,真是妙不可言。不過今天老師要在這個“秋”的季節里,把你們帶進一個好玩的世界。
師:出示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朗讀課文,思考: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
生:自讀課文。
師:北大荒的秋天給同學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課文中作者是怎么評價的?
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生:齊讀。
師:北大荒的秋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你是從文中哪個地方知道的?
生: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
師:在這里,我們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葉知秋。
生:齊讀第一段。
師:在作者心中,北大荒的秋天非常美麗,北大荒的秋天到底美在哪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詞語。
生: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 。
師:你最喜歡哪里的美,就請大聲地朗讀吧。然后再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
生:自由讀。
師:你最喜歡哪里的美?
生:天空
師:還有誰喜歡北大荒的天空?
生:讀第二節。
師:(看黑板畫)瞧,這就是那美麗的天空。看到北大荒的天空,你最先想到那個詞語?
生:一碧如洗。
師:什么叫一碧如洗? 天空像洗過的一樣干凈。北大荒的天空沒有云嗎? 什么時候有云?
師: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會有些什么顏色呢?
生:自由讀。
師:(邊說邊出示不同顏色的流云)天空中有像銀子一樣的灰色,像橘子一樣的黃色,像血一樣的紅色,還會有什么顏色呢?
生:金黃、粉紅、天藍、雪白、草綠等
師:這么多的顏色,我們可以將這里的逗號換成什么符號呢?
生:省略號。
師:這么多的顏色,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誰能給它換個詞語?
生:色彩斑斕、五光十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色俱全、五彩斑斕等
師:天空中有這么多色彩,你們覺得美嗎?
生:美。
師:那誰來美美地讀讀這句話。
生:讀這句話。
師:(指圖)此時此刻的天空像什么呢?
生:像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流云是五彩斑斕的,還像錦緞很美。
師:在作者眼中那些美麗的流云像錦緞,那在你眼中這些流云像什么呢?
(指圖)
生1:像彩虹。
生2:像孔雀羽毛。
生3:像彩衣。
生4:像彩色的階梯。
師:說得真好,聽老師讀讀這句話,你還從中感受到什么?(突出轉眼間,四個一道)
生:這些流云的顏色變化很快的,原來天空是一碧如洗的,到了傍晚,一轉眼就變出了許多顏色。
師:(圈出轉眼間等詞)這些詞讓我們感受到了天空顏色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多,那讀這幾個“一道”時,我們聲音應該怎樣呢?是一樣高嗎?
生:聲音要有高有低。
師:相信大家一定能將感受到的讀出來,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北大荒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樣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生:輕聲讀。
師:誰能說一下小河的特點?哪些詞語說明了小河的清澈見底?
生:“透明的藍綢子”、“明鏡”、湛藍透明。
師:假如你是一條小魚,你該怎樣表達此時的心情?
生1:自由自在。
生2:心曠神怡。
生3:幸福快樂。
生:齊讀。
師:見過了一碧如洗的天空和清澈見底的小河,再讓我們去北大荒的原野瞧一瞧。
自讀第四自然段。思考:課文中有一句話概括了原野的特點,請你找到并畫出來。
生:原野熱鬧非凡。
師: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原野熱鬧非凡呢?
生: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
生:挺拔的高粱在演唱
師:我們來瞧一瞧,(指圖)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他們真的會笑嗎?
生:不會。
師:這是把物當作人來寫。他們在說什么呢?
生:沒有誰比我美。
生:沒有誰比我飽滿。
師:挺拔的高粱在演唱,他們在唱給誰的呢?
生:唱給天空聽。
生:唱給農民伯伯聽。
師:聽著這些快樂的笑聲和歌聲,農民伯伯的心情怎樣呢?
生:欣喜若狂、喜氣洋洋、歡聲笑語、載歌載舞……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生:燃燒。
師:聽同學這么一說,我也覺得原野真是熱鬧非凡。現在,請大家一起來朗讀這一小節,讓我們這些大豆,高粱在北大荒豐收的秋天里自由地歌唱,放聲的大笑吧!
生:齊讀。
師:在這一小節中,作者用一句話概括出了原野的特點——熱鬧非凡,然后再從豆莢,高梁,榛樹,將它寫具體,這樣的句子關系就是先概括先具體的關系,概括寫的句子就叫作“中心句”,此時此刻的原野熱鬧非凡,肯定不只有這些植物,還有些什么呢?讓我們仿照這一小節來說一說。(出示練習)
生:秋天的原野豐收在望,金燦燦的稻子(謙虛地低下了頭),雪白的棉花(像天上的白云),玉米(像老爺爺的胡子),花生(像一個個胖娃娃)……農民伯伯(開心地笑了)。
生:秋天的原野豐收在望,金燦燦的稻子(像鋪了一地的金子),雪白的棉花(像一群群綿羊),玉米(像老爺爺的胡子),花生(像一個個胖娃娃)……農民伯伯(心里樂開了花)。
師:大家說得太好了。讓我們懷著對北大荒的贊美,帶著對豐收的喜悅,放聲齊讀這一節吧!
師:布置作業。
《北大荒的秋天》 篇10
原野熱鬧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嘩啦啦的笑聲;挺拔的高梁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生活在這里的人,喜歡用“ ”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這里的 、山嶺、 、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里用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
1.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詞句。
2.照樣子寫詞語。沉甸甸
3.短文第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請你用橫線畫出來。
4.用“﹏﹏”畫出文中的比喻句。
5.短文第一段是從 、 、 這幾個方面寫出了原野的熱鬧非凡。
6.寫話練習。
請你仿照短文第一段總分的寫法,把下列文章補充完整。
下課了,校園里頓時熱鬧了起來。
閱讀片斷,完成練習來自第一范文網。
《北大荒的秋天》 篇11
教材簡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體課文。作者以飽滿的情感、鮮活靈秀的文字、描繪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秋天,展示了北大荒人辛勤耕耘的成果,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可分為四部分:其中2至4自然段為課文的第二部分,寫北大荒秋天的美麗。它是全文的重點段落,也是課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第二部分。
2、學習第四自然段圍繞中心句具體描寫的方法。
3、在朗讀中感悟北大荒的美麗、富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品讀詞句,感悟色彩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感受秋天的氣息,激發愛“美”的情趣
1、板書“秋天”,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兩個字。你們喜歡秋天嗎?是啊,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也是個美麗的季節。
2、板書“北大荒”,再讀讀這個詞。知道北大荒嗎?簡介北大荒。今天,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我們去我國東北的“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3、齊讀課題。課件出示一組北大荒秋景圖,學生欣賞、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麗。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審美期待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北大荒的秋天。
4、學生匯報自學結果。
三、直插重點,品讀詞句,欣賞北大荒秋天的美麗
1、學生自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課文是從哪三個方面描寫了北大荒秋天的美麗?然后小組交流、討論、指名匯報。(天空、小河、原野)
(1)學生自讀描寫天空一段,勾畫出描寫流云色彩的詞,課件出示四組流云圖片:讓學生認識、理解“銀灰、橘黃、血紅、絳紫”等色彩,并模仿說幾個表示色彩的詞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讀出流云的變化多端和天空五彩斑斕的美麗景象。
(2)課件出示“小河”,讓學生在欣賞中理解“清澈見底”一詞,感悟“小河”像透明的藍綢子的景色之美。并用“如同”練習說話。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小河的靜清之美。
(3)學生自學描寫“原野”一段,找出描寫的景物,并勾畫出這些景物是圍繞那句話(中心句)來寫的?
①指名匯報并歸納出北大荒秋天的原野的特點是什么?
②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嘩啦啦的笑聲”、“樂呵呵地演唱”,體會豐收在望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之情;通過“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體會秋天氣氛的熱烈、人們情緒的高漲。了解擬人和比喻兩種表達方法的形象生動。
③學生練習模仿描寫“原野”一段,圍繞中心句寫幾句話。
四、總結歸納,體會中心,賞讀課文第二部分
同學們,學到這,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那兒的人們把過去荒蕪的草地開辟成了豐收的良田,“北大荒”現在已變成了“米糧倉”。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描寫北大荒秋天美麗的鮮活靈動的文字美美的讀一讀,并試著把它們背下來好嗎?
《北大荒的秋天》 篇12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5、北大荒的秋天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 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能真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重點難點: 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課前準備: 教學投影片。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指名讀課文。 2、簡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廣大地區。過去那里是一片荒蕪,解放后,經過建設者的開墾,荒地已變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兒的呢?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找出能概括課文的 絳紫透明波紋燃燒山嶺 蕩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見底幾縷 自由讀。 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紫是平舌音,燒、澈是翹舌音,嶺、縷是邊音,紋是前鼻音,嶺是后鼻音,荒、絳是三拼音) 指名讀,齊讀。 2、讀句子。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是一個長句子,在讀時要注意合理的停頓。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指名讀,齊讀。 3、讀課文。 指名分自然段讀。 師生共同評議。 4、回答問題。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文中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四、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寫北大荒的景色優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1、用鋼筆描紅。 2、組詞: 先( )火( )此( )冷( )文( ) 洗( )灰( )紫( )嶺( )紋( ) 3、朗讀課文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5、北大荒的秋天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 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能真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重點難點: 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課前準備: 教學投影片。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3.提問 二、講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陸云是什么樣兒? 指名讀第二句。 "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色彩真多呀!課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斕的錦緞) "五彩斑斕"什么意思? 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練習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繪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麗。 2.學習第三自然段。新課標第一網 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一全小魚游過去,水面上頓時漾起了( ). 理解"清澈"。 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 指名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麗。 3、學習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數一數一共有幾句話,那一句話能概括這一段的意思,用"-----"劃出來。 指名回答。(原野熱鬧非凡) "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熱鬧,超出一般) 那幾句具體寫"熱鬧非凡" ? " 大豆、高梁"當作什么來寫了?(當作人來寫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些詞語最能表現出熱鬧的景象? 讀這句話時,要把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讀出來。 練習朗讀,指名讀。 練習背誦。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草甸子" "沉甸甸" 練讀第5自然段。 小結: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厚。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齊讀課文,總結全文板書設計: 天空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清澈見底 美 原野熱鬧非凡練習設計: 1.抄寫詞語。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3.照樣子,寫詞語。 4.背誦全文。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6、西湖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 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麗。課前準備: 掛圖、錄音機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發興趣 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學過的《憶江南》嗎?我們一起背背。 學生背誦《憶江南》,老師后背誦。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杭州和西湖真摯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讀課文 ⒈配樂范讀課文。 ⒉學生自讀課文。 ⑴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⑶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他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3.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詞語: 杭州天堂遠眺掩映一般猶如典雅輕柔秀美連綿起伏 ⑵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重點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⑶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⑷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⒋感知全文 在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書:山巒湖水 湖堤小島 華燈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三、指導朗讀 ⒈教師啟發:我們讀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了文中的美景。 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⒉學生提問。 ⒊教師小結。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⒈描紅; ⒉抄寫詞語; ⒊練習朗讀課文。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6、西湖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 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麗。課前準備: 掛圖、錄音機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⒈導入:昨天我們學習了《西湖》這課,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同學們 提出了一些問題,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 ⒉復習生字詞。 ⑴聽寫幾個生字:雅、般、柔、州 ⑵檢查反饋,要求:①字形正確;②間架合理。 二、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㈠第1自然段 ⒈教師引導: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感受了西湖那如詩如畫般的秀麗景色。 師生對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樣的美稱? ⒉西湖是什么? ㈡第2自然段 ⒈同學們上節課讀書時提出了一些問題: ⑴為什么說西湖時一副優美的山水畫? ⑵為什么說西湖時人間仙境? ⑶月下的西湖時什么樣的景象? ⒉以讀代講,讀中作答 ⒊啟發思考:聽了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讀,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⒋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寫出了山美? (討論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話) 引導理解"遠眺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等詞語。 ⒌教師啟發,引導朗讀: 誰來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碩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試讀,邊讀邊想象西湖湖面上點點白鷗飛掠的景色。 ⒍現在你們明白為什么稱它為一副優美的山水畫?請用朗讀來告訴老師。 ㈢學習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樣的景色?為什么說它是人間仙境? 請同學們朗讀相關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那么你們想看看西湖仙境嗎?請讀課文。 讀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結合課文理解"飄逸掩映典雅"詞語。指導朗讀。 ㈣學習第4自然段 ⒈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圍繞那句話來寫的。 ⒉(出示2,3,4句)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⒊指名朗讀兩個比喻句。 ⒋明月東升,湖光燈光交相輝映,此時如果你伴著悠揚的音樂泛舟湖上會有什么感覺? ⒌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⒍朗讀:師讀第一句,生讀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讀品味 ⒈我們循著"遠眺西湖--近賞湖中--月下游賞"的線索,細讀了課文,我們又領略了西湖人間仙境般的秀麗景色。這樣的美文我們應反復讀,品。 ⒉學生朗讀練習。 ⑴自由讀課文。 ⑵教師小結板書設計: 6 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 (近賞) 華燈 琴聲 (夜游)練習設計: ⒈背誦課文。 ⒉摘抄好詞佳句。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7、拉薩的天空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 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重點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有關拉薩的音像資料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有關拉薩的音像資料。 2、拉薩是我國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西部,走進拉薩,去欣賞那里別具風情的迷人風光,去仰望那與別處不同的天空。 板書課題:7、拉薩的天空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認讀生字新詞,了解詞意。 (1)去掉拼音,讀準生字。 (2)給生字找朋友。 (3)讀準新詞,并再回到文中,讀懂新詞。 (4)小組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3、先練讀課文,再把你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4、初步感知課文。 讀了課文,你想說什么? 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忍:上面是“刃”,寫好“丶”的樣子,擺好“丶”的位置。 線:右半部的“戔”中的斜釣要有頂天立地之感,要寫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結構的字,借此可幫助學生復習入種字的結構。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1.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 2.寫兩個打比方的句子。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7、拉薩的天空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 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的贊美來表達對拉薩的無限熱愛之情。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二、精讀感悟。 1、輕讀第一自然段,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⑴拉薩的天空的特點:湛藍、透亮 ⑵品讀比喻句。 把“拉薩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體會到什么? ⑶怎樣讀好這句話? ⑷小結:這一段是全文的總起,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薩,走進那片圣地,去仰望享受那與眾不同的藍天。 2、自讀二至四自然段,用筆勾畫最能體現拉薩天空特點的語句。 ⑴小組交流,并讀一讀。 ⑵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⑶全班交流品味,學生讀句,談體會。 ⑷圖片展示 3、齊讀第五自然段。 準確、形象的比喻,點明了拉薩天空的美,表達了對拉薩的熱愛。 三、品讀模擬,拓展眼界。 1、齊讀課文,讓我們在作者的引領下,再次走進拉薩,欣賞拉薩的藍天。 2、模擬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拉薩當地的導游,今天你要接待一批游客,請你著重帶領大家欣賞拉薩的藍天,并有機地介紹有關拉薩的其他內容。 四、指導背誦。 1、可提供關鍵詞語,理清層次,逐步背誦。 2、可借助各種拉薩天空的圖片資料,以境助誦。板書設計: 7、拉薩的天空 湛藍 純凈 圣 地 的 窗 簾練習設計: 美麗的拉薩讓人神往,課后請同學們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圖片,在班中進行展示交流。并把自己想象中的拉薩寫在日記本上。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習作二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1 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 對照插圖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2、 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并配上自己創作的自畫像。 3、 按習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自己。重點難點: 抓住外貌特征,通過神態的描寫反映一個人的性情。難點:寫出個性特征。課前準備: 1、課本插圖投影片。2、例文錄音。3、用來畫自畫像的卡紙和小鏡子。4、好詞語表。教學過程: 一、 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張名片,它是干什么用的呀?對,向一個新認識的朋友介紹自己,需要名片。有個叫杜小虎的同學,就有一張特別的名片,不僅有他自己的介紹,還有自畫像呢,你想去看看嗎?想去認識杜小虎嗎? 二、讀懂例文 1、 學生自己讀例文,并結合圖說說你對杜小虎的印象。 2、 你是從圖或例文的哪些地方產生這樣的印象的?說給小組同學聽聽。 3、 請生全班交流。小結:圖畫中的小虎的外貌笑瞇瞇的眼睛……告訴大家他是一個愛笑的孩子。介紹中告訴大家他的愛好,知道他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三、學習例文 1、 圖文對照,說說,杜小虎給自己畫的自畫像,哪些地方特別像? 2、 杜小虎除了介紹自己的外貌還告訴大家什么啦?小結:介紹自己我們要向別人講清自己的長相、年齡最重要的是要向大家講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就是特點。 五、 指導習作 1學生自己對著鏡子畫自畫像,畫出自己最有特點的樣子。 2同桌互相欣賞,提出修改意見。 3全班玩“猜猜看”的游戲。貼出自畫像,猜猜他是誰? 4學生自己練說后,拿著自己的畫像,找到你最想介紹的伙伴,介紹給他聽。5老師提供一些可用詞句。 六、 學生練寫。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習作二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2 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 對照插圖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2、 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并配上自己創作的自畫像。 3、 按習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自己。重點難點: 抓住外貌特征,通過神態的描寫反映一個人的性情。難點:寫出個性特征。課前準備: 課本插圖投影片。教學過程: 評價與修改 重申宗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重申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 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改后稿呈現方式:將自己的自畫像介紹貼在教師準備的大白紙上,將在班級走道上向全校展示一周。如果你的名字被很多同學熟知并叫上名來,就說明你的成功。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練習2
本課初備
課時
共 2課時,本課第 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 學用字詞句,能聯系上下文正確字詞的意思。 2. 寫好鋼筆字,注意帶撇和豎筆畫的字怎樣寫才好看。 3. 讀讀背背,積累描繪民族建筑和山水風光的詞語。重點難點: 重點:學用字詞句,聯系特定語境,在字典中選擇正確的意思。 難點:理解讀讀背背中的成語課前準備: 教學投影片。教學過程: ★學用字詞句 1. 在《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出示: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大家細細讀一讀,想想這句話里的“漾”是什么意思? 2. 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個字?(查字典) 3. 通過查字典知道“漾”字有兩種解釋,是哪兩種?(生言:水面輕微動蕩;液體太滿而向外流。) 4. 那你們想一想這句話里的“漾”字應該選擇哪種解釋呢?(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5. 方法小結:一個字詞的意思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我們應該結合上下文來理解這個字詞在特定環境中的特定含義。我們一起來做個練習。 6. 小猴在讀童話書時遇到了幾個不認識的字,你能幫他查查字典找到確切的解釋嗎? 7. 出示句子,查出帶點字的讀音,指導生將語句讀通順。 8. 小組討論帶點字應該字典中的哪種解釋。 9. 集體交流——蔫:在這里比喻小象性格內向不好動。 挎:這里是說小白兔胳膊上掛著的。躡:在這里是指小彼得掂著腳尖動作很輕。 10. 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你們學會了嗎?請試著用這種方法預習新課文中的字詞(師出示例句,供學生練習。)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練習2
本課初備
課時
共 2課時,本課第 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 學用字詞句,能聯系上下文正確字詞的意思。 2. 寫好鋼筆字,注意帶撇和豎筆畫的字怎樣寫才好看。 3. 讀讀背背,積累描繪民族建筑和山水風光的詞語。重點難點: 重點:學用字詞句,聯系特定語境,在字典中選擇正確的意思。 難點:理解讀讀背背中的成語課前準備: 教學投影片。教學過程: 一、 寫好鋼筆字。 1. 觀察例字,思考這幾個字中的撇和豎怎么寫才好看。2. 同桌交流歸納特點。 3. 集體交流得出結論:撇要緊縮,短而彎;豎要舒展,長而尖(師板書范寫) 4. 引導學生注意間架結構的特征,規范書寫。5. 學生描紅,用投影儀反饋指導。 二、 讀讀背背。 1. 是一組描繪民族建筑和山水風光的詞語,大家試著去讀一讀,不會讀的字查字典。 2. 小組自學,把詞語讀準,讀連貫。 3. 集體檢查,指導難點:廈、瓊、壑;曲徑通幽、眼花繚亂、玉宇瓊樓。 4. 多種形式練讀(同 桌讀、開火車讀、合作讀、賽讀)。 5. 默讀詞語,對照圖畫思考他們的意思。 6. 交流詞語的理解,師點撥難點—玉宇瓊樓:華麗精美的建筑物。 錯落有致:安排裝飾得很有規律。曲徑通幽:彎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雅的境地。 7. 自由練讀詞語,邊讀邊體會詞語的意思,結合圖畫想象詞語描繪的情境。 8. 反復誦讀直至背誦。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