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教學實錄(通用12篇)
《炮手》教學實錄 篇1
一、導課: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不管它是貧窮還是富有,它都充滿了溫馨與甜蜜,誰愿意向大家說一說你的家庭?
師:是呀,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家是溫暖的港灣,在那里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大家看(出示課件),這是一位法軍炮手的家,紅瓦白墻。這里曾經有他美好的童年,這里曾經留下了他和家人幸福的回憶,這里曾經回蕩著他和伙伴們的歡聲笑語。但他卻親手擊毀了自己的房子,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讓我們跟著這位法軍炮手來回憶一下那難忘的往事吧!(出示課題:炮手)
請你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
師:課文圍繞炮手寫了一件怎樣的事呢?請你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
師:字音都讀準了嗎?考考你們怎么樣?能過關嗎?我們先一起來讀一讀。(出示整屏,齊讀,每詞兩遍,開火車讀)
教師出示
(出示“煞”)組個詞
(出示“凜冽”。)這兩個字怎樣讀?(找幾個讀)你發現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都是兩點水旁)誰能說說兩點水表示什么意義?(和寒冷、冰有關)能說說這個詞的意思嗎?(刺骨的寒冷)是啊,我們常常用凜冽這個詞形容冬天的風,凜冽的寒風。
在寒風凜冽的冬天,人們容易出現的現象是
(出示“打顫”)先指生讀——齊讀
它還有一個讀音,記得嗎?(生交流)組個詞。
師:看來大家的預習還是很有效果的,讀準字音是讀好課文的基礎,相信現在再讓大家讀課文大家一定能做到字準句通,現在請你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了?學生交流。
三、精讀
1、理解要點:出色完成任務
(1)師:炮手的任務就是親手炸毀自己家的房子,他愛自己的家嗎?炮手也愛自己的家呀,這個任務對于他來說,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炮手的任務完成得怎么樣?請你快速瀏覽課文,把相關的句子畫下來。
(“干得好,伙計!這座農舍看來不太結實,它全垮了!”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
師:說說你的理解
a:將軍夸他
師:說得不錯,那你來做一回將軍,夸夸他吧!
b:全垮了
師:看來炮手的技藝十分精湛,才顯得農舍不太結實。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2)師:那炮手到底是怎樣做的才贏得了將軍的喝彩呢?
(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談談你的看法。
a:他仔細瞄準目標,可見他很認真
師:對!是個認真的炮手,他開了一炮,農舍全垮了,可以看出他的技藝——精湛。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感受一下他的認真,感受一下他的技藝精湛。
2、理解要點:怎樣情況下出色完成任務
(1)心情極端痛苦的情況下
師:從炮手的表現和將軍的反應,我們知道他出色完成了這個任務。如果了解了他炸毀自己家房子時的心情,我們都會對他肅然起敬、贊不絕口。請大家自由小聲讀讀課文2——10自然段。看看他在完成這個任務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痛苦、難過、矛盾……
師:(接著問)從哪看出來的?
設計一:
緊張:(這時,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故事發生在冬天,大家都凍得直打哆嗦,而他卻出了汗。說明他真是緊張!緊張得滾下大粒的汗珠。
師小結:是呀人物的神情最能表現人物的心理,請再讀課文,找出描寫炮手神情變化的語句,反復讀一讀,感受一下炮手的心情。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你們找到藏在課文中的詞了嗎?
學生交流。(蒼白——煞白——慘白)能把話說得完整些嗎?(先是、然后、最后)
師:炮手的臉色為什么會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小組討論。
[煞白]
師:目標鎖定了炮手的家,所以變得煞白。此時的炮手心理會想些什么?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讀?(低沉無奈 語速慢)自由練讀,指明度,和同位合作讀
評價:憂心忡忡,擔憂
總結:剛才,同學們抓住了“”這三個近義詞,聯系上下文體會了它們的細微差別,感受到了炮手的內心越來越緊張。其實,不僅是在理解近義詞的時候,我們可以聯系上下文。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在平常的學習中我們還可以經常試著用用它。
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課文的2-10自然段,感受一下炮手那復雜的心情
(2)非炸不可的情況下
a 理解想法
師:從炮手神情變化我們知道,要他親手炸毀自己的房子,他的心無比痛苦。然而就是在如此痛苦的情況下,他并沒有過多遲疑,就讓那顆痛苦、緊張、不安的心鎮定下來,僅僅一炮就徹底擊毀了自己的房子,你覺得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討論)
(必須炸毀,不然德軍就會以此為據點,展開侵略……占領首都巴黎……自己國家的利益……失去主權……淪為奴隸)
師:(學生說國家利益方面的)是啊!擊毀自己的家,就有機會維護祖國尊嚴
板書:我們的國家
師:(保護了村民的生命、房子方面的)是啊!擊毀自己的家,就有機會能拯救大家的家。
c 啟發感情
師:炮手愛自己的房子愛自己的家,但是炮手更愛自己的祖國,國難當頭,他舍小家顧大家,果斷的一炮,擊毀了自己的房子,換來了趕走侵略者的希望。
板書:愛國
3、理解要點:深化中心
(1)師:連將軍都不禁稱贊他:干得好!伙計!受到夸贊的炮兵,并沒有因受到上級夸獎而高興,而是……(學生接讀)
師:你知道他為什么這樣嗎?
學生談
師:是啊,別人都在分享勝利的喜悅,而炮手要獨自承受失去家的痛苦,那家是他的唯一財產,還是他……(出示句子:句號變省略號)說到這里,炮手語不成聲,你能幫他把沒說完的話補充上嗎?
學生談
師:(提示:敵人來了,家人四散逃亡去了,但是把敵人趕走后,家人還會在第一時間回到日夜思念的地方,一家人才有團聚的希望)誰再來補充?
學生繼續談
(2)感情讀
師:可是炮兵把房子炸毀了,一家人到哪里團聚呢?幸福的時光怎么能找得回呢?炮兵怎能不哭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種心情。
讀書
師:從同學們的讀書聲中老師感受到士兵此時的心痛,但是我相信,炮兵的眼淚是出于他對家的眷戀,對家人的愛,絕不是后悔!
(3)夸贊
再出示將軍的話:
(干得好,伙計!這座農舍看來太不結實,它全垮了!
干得好,伙計!雖然你 但是 。)
將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稱贊,還會稱贊什么呢?
師:是啊,想說的太多了,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個莊嚴而神圣的軍禮!
(4)總結,完成板書
大家對他的肅然起敬和贊不絕口,就是因為他雖然擊毀了自己的家,但是保衛了大家的家,捍衛了自己的國家,這就是—愛國,這就是奉獻!(板書:奉獻)
四、課后拓展
師:(小練筆)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炮手回到家鄉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請你以“炮手回鄉后……”寫幾段話。
《炮手》教學實錄 篇2
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在課前都動手畫了自己的家,誰愿意來介紹并談一談你對家的感受?
生1:這是我的家,我在這個家里住了三年,我在這里很溫馨,當我勞累的時候我躺在那張舒適的小床上,再累也不怕了。
生2:這是我的家,我有一臺個人電腦,我用它打字,上網,了解國內外大事,我還有書櫥,里面有我所有的書,還有雙人床,我愛我的房間。
生3:這是我的家,我的家雖然沒有那么富麗堂皇,但是我愛我的家,我離不開它,每天晚上我會在那張溫馨的小床上度過我甜蜜的夢鄉,每天早晨,當我醒來的時候,又會以充沛的精神,迎接新的一天。
課前交流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受自己家的溫馨,激發學生情感,為體會后文炮手親手炸毀自己的家園的這種奉獻精神做情感鋪墊。
一、激情導入,調動情感。
師:家總讓我們感覺到溫暖,文中的主人公在戰爭中為了國家親手毀掉了自己的小家,這是一種什么精神?
生:奉獻。(板書單元主題:奉獻)
師:主人公是誰?
生:炮手。(板書課題:炮手)
二、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師:炮手的職責是什么?
生:服從命令。
師: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的哪句話寫的是炮手服從命令?
生: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教師出示幻燈: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大家齊讀句子)
師:他是在什么情況下服從的命令的呢?
教師出示幻燈:課文的2-10自然段。
師:自讀這部分,思考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生:將軍讓炮手炸掉河對岸的房子,炮手服從了命令,親手炸掉了自己的房子。
師:文章抓住了人物的什么來寫的?
生: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態與語言來寫的。
師:我們先來看看寫他神態的這部分,課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炮手的神態?
生:蒼白、煞白、慘白。(板書這三個詞語)
師:大家觀察這一組詞語,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
生1:程度越來越深,臉色一個比一個白。
師:這是一組近義詞,他適用于不同語境,我們可以結合上下文來理解,現在我們回到課文中來細細體會。
生1:蒼白是戰爭時期,因身體狀況而變得面無血色。煞白是因為將軍尋找目標讓士兵看自己的房屋了,因為緊張而變得煞白。
生2:“慘白”是將軍命令他向自己的房子開炮,他當時極度緊張而變得更加面無血色。
師:為什么炮手的臉色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同桌同學,練習朗讀四組對話)
指名同桌同學朗讀
師:通過他的神態變化大家想一想炮手當時走過了一個什么樣的心理歷程?
出示表格:
對話內容 心理活動
“喂,炮手!”將軍沒有回頭,高聲叫道。
“是,將軍!”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
“你看到那座橋了嗎?”
“看得很清楚,將軍。”
“看到左邊的農舍了嗎?就在叢林后面,那座紅瓦白墻的房子。”
士兵的臉色煞白:“我看到了,將軍。”
“這是德軍的一個駐地,活計,給他一炮!”
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
生1:前兩次對話炮手看到將軍在了望自己的家,他心里想:“哎呀!對面就是自己的家那個村莊我太熟悉了。不知道,在這次戰役中,自己的家會不會遭受到炮擊!”
生2:第三次對話,這時他想:壞了,將軍怎么在指著自己房子,他祈禱不要炸掉自己的房子。第四次對話:這時將軍命令炮手對準自己的房子開炮,炮手變得害怕,緊張,有些恐慌,當時想:“我可怎么辦呀?作為一個軍人自己必須服從命令,可要炸的是自己多年生活的家呀!我必須馬上決定,不能耽誤戰機,為了國家開炮吧!”
師:作者不僅抓住人物對話來寫,而且寫出了人物神態變化,我們通過人物神態變化,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讓我們再來讀這部分,深刻感受這個人物的形象。
學生朗讀課文(2-10自然段)
師:這部分不僅抓住了炮手這個主人公來寫,還寫了誰?
生:還寫了副官們。
教師出示幻燈:這時,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直打顫,炮手的臉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
師:大家讀這句話,從內容上你有什么新發現?
生: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直打顫說明當時天氣很冷,炮手的臉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更加說明炮手很緊張很矛盾。
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可以體會出炮手心情很緊張。
師:這就是對比的寫法,齊讀這句話,感悟這種寫法的好處。學生齊讀句子。
師:請大家默讀課文后面兩部分,找一找還有哪些地方作者運用了對比寫法?
學生默讀課文,劃句子。
生:我找到了兩句話,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可是,他吃了一驚:炮手的臉上留下了兩行熱淚。
教師出示幻燈,學生找到這句話。
師:將軍為什么喝彩?
生1:因為炮手把德軍駐地炸毀了。
生2:因為他保衛了祖國的領土。
師:而炮手聽到了喝彩為什么留下了兩行熱淚?
生1:因為他把自己家炸毀了。
師:書上的哪句話告訴我們的。
齊讀出這句話:炮手低沉地說:“那是我家的房子。在這個世界上,他是我家僅有的一點財產。”
師:炮手在戰場上面對自己的家,自己僅有的財產,并沒有猶豫,他當時毅然決然地執行了將軍的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炮手的這一舉動,使他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生1:失去了自己的房子。
生2:失去了僅有的一點財產。
生3:得到了將軍的喝彩。
生4:得到了國家的安全,舍小家為大家
師:這就是炮手對國家的奉獻,讓我們齊讀課文,把你對這篇課文又有什么新的感受讀出來。
(學生齊讀課文)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
生: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與對話來塑造人物形象。
師:大家能不能運用這些方法,來寫一些當將軍了解這些情況后,會怎樣呢?
出幻燈:將軍了解了這些情況后,他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進行續寫。
指名學生讀自己續寫的段落。
生1:將軍聽了這番話,他說:“你是一位舍家衛國的戰士,我們要向你學習。”
師:他是抓住人物語言來寫的。
生2:將軍很受感動,于是他們又為他重建了一個新家。
師:他是抓住人物行為來寫。
生3:將軍了解了這件事后,安慰了他。后來,法軍勝利了,將軍籌備了一些資金,給炮手沖蓋了一座漂亮的房子。但是,炮手永遠忘不了那座房子,(紅瓦白墻的房子)
師:此時此刻,將軍對士兵的最大的獎賞是什么呢?
出示幻燈:將軍聽了這番話,充滿了敬意,緩緩地舉起了右手,向他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學生齊讀這段話。
《炮手》教學實錄 篇3
[教材分析]
《炮手》記敘了一百多年前法國軍隊中的一名普通炮手,為了祖國,親手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據的家園的感人故事。全文以對話形式為主,以人物的外貌、神態描寫為輔,貫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贊頌了他令人欽佩的奉獻精神。學習本文要了解那位炮手為維護祖國尊嚴的奉獻精神,學習炮手時時刻刻把祖國放在第一位,為國家利益“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精神。
[設計思路]
第一,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課文。
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士兵神態的變化:他的臉色由“蒼白”到“煞白”再到“慘白”等詞語,讓學生分三個層次去理解課文。一、理解語言文字的表面意思,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確炮手的臉色是越來越白;二、理解語言文字的內在意思,反映炮手越來越痛苦的內心;三、體會語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炮手面對不遠處的家園,面對自己家僅有的一點財產……紅瓦白墻的房子,卻要親手開炮炸毀它。他的內心那么痛苦,那么矛盾,可他卻強忍著痛苦毫不猶豫地開了炮,表現了人物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就引導學生經歷了由語言文字到了解內容再體會思想感情的全過程。
第二,創設情境,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
課文中有兩處對比描寫:“這時,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在引導學生理解時,先讓學生勾畫出第一處中描寫天氣的詞語,再找出描寫炮手神態的詞語,通過品讀,比較,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產生疑問:為什么天氣這樣寒冷,而炮手的前額卻流著汗水?通過讀書,教師適時點撥,學生體會到了炮手為了國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我,犧牲自我的精神。然后逆向設疑:如果炮手不開炮會怎么樣?學生提出了許多大膽的設想,此時再結合課文理解,學生已深深地體會到炮手舍己為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對炮手產生由衷的敬佩,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會以炮手為楷模,而這正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理解“蒼白、煞白、慘白”等詞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揣摩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
3.使學生受到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精神的感染和教育。
4.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炮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犧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能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并以此來理解句子意思。
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入文本
師: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甜蜜的家,都有一個漂亮溫馨的小房子,誰愿意說一說你的家?
生:老師,我的家很大、很漂亮。
生:我的家很溫暖,很舒適,回到家,我感到很輕松。
[點評:引導孩子對自家的感悟,為突破教學難點做鋪墊]
師:是呀,正像同學們所說的那樣,家是我們溫暖的港灣。大家看(出示課件),這是一個小房子,紅瓦白墻多么漂亮。這是一位炮手的家,但他卻親手擊毀了自己的房子,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以前,跟著這位法軍炮手來感受一下當時那難忘的往事吧!
二、突出重點,精心品讀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大聲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這是一位炮手的家。
生:我知道了炮手為了擊退入侵者擊毀了自己的家。
生:我讀懂了在將軍的命令下,炮手親手開炮轟垮了自己的家。
師:同學們,你們說得很好,讀得很認真,現在請你默讀1~10自然段,邊讀邊把你感受深的句子畫下來,然后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
(小組交流感受深的句子。然后學生匯報)
生:“將軍用望遠鏡仔細地瞭望著河對岸的小村。‘喂,炮手!’將軍沒有回頭,高聲叫道。‘是,將軍!’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老師,我們小組對這段話中“臉色蒼白”感受很深。(教師板書“蒼白”)
師:能結合插圖,說說你們的理解嗎?
生:前方的村莊冒著煙,意味著村莊已經被侵略者占領了。
生:士兵看到房子冒著煙,知道那里有了侵略者,那是“我”的村莊,自己有些擔心了。
師:你看有什么特別不一樣嗎?
生:那是一座普通的房子,但是那是“我”的家,我僅有的家產就在那里。
師:同學們說得很對,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普通的房子。然而,此時此刻,我們的炮手卻看到了——他的家,他僅有的房子的所在地,已被敵軍占領了。此時他的心情怎樣?
生:緊張。/擔心。/著急。
師:試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生讀:將軍用望遠鏡仔細地瞭望著河對岸的小村。“喂,炮手!”將軍沒有回頭,高聲叫道。“是,將軍!”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
生:你讀的聲音很洪亮,如果你把炮手緊張的心情讀出來就更好了。
生:謝謝你。
生:我也想給同學們讀一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炮手當時著急、緊張的心情。
將軍用望遠鏡仔細地瞭望著河對岸的小村。“喂,炮手!”將軍沒有回頭,高聲叫道。“是,將軍!”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
師:咱們這位毛遂自薦的朋友讀的怎么樣?(好)
生:聲音洪亮。/有語氣。
師:怎么有語氣了?
生:我聽出了炮手當時緊張的心情了。
師:是啊,咱們還是請朗誦家來談談他的經驗吧!
生:我把自己當成了炮手,想著當時的心情,就把語氣讀出來了。
師:這招靈不靈啊?請你也結合炮手當時的心情再來讀一讀吧。(生自由讀)
師:你還對哪兒感受深呢?接著讀。
生:“你看到那座橋了嗎?”“看得很清楚,將軍。”
“看到左邊的農舍了嗎?就在叢林后面,那座紅瓦白墻的房子。”士兵的臉色煞白:“我看到了,將軍。”我對這段話中的“煞白”這個詞感受很深,我感受到了炮手當時的心情更加緊張了。
師:你談得很好。“看到左邊的農舍了嗎?就在叢林后面,那座紅瓦白墻的房子。”此時此刻,聽到將軍的這句話,對負責開炮的士兵來說,意味著什么?
生:那是“我”的家,那冒著煙的就是“我”的家。
生:“我”的家被敵人占領了。
師:如果你們現在就是炮手,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心情怎樣?
生:我會想:我的家啊,我這么多年的心血才蓋起來的房子,現在被德國人占領了,可惡的德國人!
師:真是咬牙切齒!可恨哪!
生:我的家被敵人占領了,怎么辦哪?
師:著急呀!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生:將軍讓我看房子,什么意思啊?不會讓我炮轟德國人吧!那可是我的房子,我可怎么辦哪?
師:是呀!你都鉆到炮手的心里去了。現在請你結合炮手此時的心情讀一讀。
師:從你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炮手的緊張心情。
師:“這是德軍的一個駐地,伙計,給它一炮!”你的猜測應驗了(指著剛才回答問題的那個學生)聽到將軍的這個命令,你作為炮手心里會怎么想?
生:開炮?可那是我的房子啊。我不忍心哪!可是敵人占領了,開炮!(咬牙大聲說)
師:真是一位果斷的士兵!
生:開炮。雖然那是我的房子,可為了把德國人趕出去,豁出去了,開炮!
師: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板書“慘白”)請你結合炮手此時的心情讀一讀。(生自由讀)
師:自己的技術十分高超、精湛,他明明知道自己一開炮,房子就會被炸垮,此時此刻的炮手猶豫了沒有?小組討論討論。你從哪兒感受到的?
生:他沒有猶豫。我從“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這時,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感受到的。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了炮手的心情真是非常緊張,大家都凍得直打哆嗦,而他卻出了汗。說明他真是緊張!
師:你說得一點兒不錯,請大家讀一讀炮手與大家在此時此刻這不同的表現吧!(自由讀)
師:“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作為軍人,炮手服從了命令,但他僅僅是服從命令嗎?他是怎樣做的?談你自己的感受。
生:他是認真地開炮,沒有絲毫想到自己的房子,只要消滅敵人,是他唯一的目的。
師:你說得真好!我想你就是那位炮手吧!請你趕快讀一讀吧!(生讀)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現在就是士兵,看著大屏幕,請你再來讀一讀。(出示課件):
(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這時,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師:作為一名軍人,他服從了將軍的命令;在面對敵人的時候,他把國家放在了第一位,為了國家,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擊毀了自己漂亮的房子,這是一位多么愛國的炮手啊!讓咱們懷著對炮手的崇敬之情,結合炮手當時的想法,咱們師生對讀課文1~10自然段。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朗讀句子、理解詞語的方法,現在請你用這種方法小聲地讀一讀第11~15自然段,體會一下當時軍官和士兵的不同心情。 (生自由讀)
師:“干得好,伙計!這座農舍看來不太結實,它全垮了!”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可是,他吃了一驚: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這是怎么回事啊?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這是炮手家的房子,所以炮手哭了。
生:炮手的家被擊毀了,所以炮手哭了。
生:“請您原諒,將軍。”炮手低沉地說,“那是我家的房子。在這個世界上,它是我家僅有的一點財產。”炮手唯一的財產被擊毀了,所以炮手哭了。
師(配樂解說,出示課件):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那位士兵——比埃爾,他花費了自己十多年全部的積蓄才買了這幢房子,紅瓦白墻,多么漂亮,為此他當時還特意開了宴會進行慶祝。他在這里和家人一起度過了最快樂的時光,可就在此時,他卻親手擊毀了自己僅有的房子,為了國家的利益,他甘愿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多么可愛的士兵啊!
[點評: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教師通過查閱資料,找到了這位將軍原來的身份(炮手),激情地導讀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進一步進入文本之中,感情得到升華,引導學生進入炮手的內心世界,懂得他的偉大之處]
師:此時此刻,炮兵比埃爾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們想對他說點什么?
生:炮手,你真偉大!
生:比埃爾,你是好樣的,消滅了敵人,我也要向你學習。
生:炮手,我相信,你們國家的人民會記住你的,你是你們國家的英雄。
生:炮手,你真棒!為了自己的國家,擊毀了自己的房子,你真了不起!
師:同學們你們也很了不起,用這些質樸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炮兵的崇敬之情,正像同學所說的,他是一個多么熱愛祖國的士兵啊!(板書)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在小組里分角色讀一讀這篇文章吧!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無私奉獻的人,(課件)還有許多關于奉獻的格言,請你讀一讀。
(出示:語文天地中關于“奉獻”的格言)讓我們記住這些格言,為他人多做奉獻。(生齊讀)
三、作業
1. 摘抄并背誦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詞句。
2.士兵親手擊毀自己僅有的一點財產,戰爭結束后,他回到自己的家鄉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回家想一想,下節課我們再交流。
[課后反思]
1.學生是閱讀的主人
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本課設計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突出重點,精心品讀”等環節,引導學生漸進有序地讀書,理解、感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課改理念。炮手的心理變化是貫穿全文的一條重要線索,語文教學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在感悟文字的過程中接受文本所要傳達出來的信息,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揣摩人物心理、想象人物心情等設計為學生的寫作做了點撥,在這一堂語文教學課上,教師充分做到了閱讀教學與寫作的有效結合。結合人物當時的心情讀,這一設計使學生能夠運用恰當的方法朗讀出當時真實的感情,通過教師的指導、點撥,學生恰當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真正地走進了文本之中。
2.“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整課書的設計,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有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帶著問題認真、充分地閱讀,細心品讀,以讀促講,以讀代講,以讀代教。學生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突破課文重難點。
3?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
語言文字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本課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蒼白、煞白、慘白”進行比較,仔細體會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幫助其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通過對兩組對比句的重點學習,加深了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和對主人公為國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的犧牲精神的領悟。
4?注重教給閱讀方法
現在的教學是要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教師整篇教學設計為學生提出了一種“整體把握—具體感知—重點突破”的有序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兩組對比句時,又具體設計了“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教學生從整體著眼,從局部著手,認真研讀,深入理解。持之以恒,學生自己能閱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炮手》教學實錄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從作戰的全局著想,而犧牲“小我”的精神。
3. 抓住人物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從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炮手與將軍間的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
導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課題.
1. 什么是炮手?看插圖,圖中的哪一位是炮手?
2. 質疑: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3、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找出文中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詞句,理解、體會炮手心情的變化,學習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犧牲自己利益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獨立識字學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檢測。
(1)認讀詞語。
攻擊 服從 瞄準 低沉 原諒 瞭望 財產 蒼白 煞白 慘白 滾下 汗珠 流下 熱淚 農舍 喝彩 打顫
相機指導認識多音字:舍 喝 顫
(2)初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課文講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國。
故事發生法國巴黎郊外一個村莊。
相機出示資料:地圖,理解“侵入”
小結:德國軍隊侵入法國巴黎郊外,法國人民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土被侵略,奮起反抗。這是一場正義的,保衛家園的自衛戰爭。
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三、合作讀議,解決疑惑。
1.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開炮?
師創設情境:出示圖片同學們,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他從小在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現在讓他親自炸毀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么能平靜下來呢?我想,他肯定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才做出決定的。
2. 合作讀議: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開炮?
(提示:①找出課文中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詞語和句子,畫下來。②想一想各種神情變化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③讀一讀,體會炮手心情的變化。 )
細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表現炮手臉色變化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3、匯報交流
(1)生交流找出的詞句。
(2)指導點撥
①炮手臉色為什么是蒼白的?煞白的?慘白的?
②什么原因造成臉色發生這樣的變化?
③結合將軍和炮手的對話:當將軍用望遠鏡瞭望河對岸的小村時,當將軍特指那間紅瓦白墻的房子時,當將軍命令炮手向房子開炮時,炮手心里又是怎樣想的?
④指導朗讀,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
⑤炮手也是一個普通人,他的內心矛盾著,痛苦著,寒風中
出示課件:這時,裹著大衣的軍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學習對比寫法:炮手和將軍的表現有什么不同?滾落的汗珠更加突出了什么?
這是一種對比的寫法,寒風中的不同表現,更加突出了炮手內心的矛盾。
⑥隨著一聲炮響,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濃濃的硝煙中。
出示課件: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
可是,他吃了一驚: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
讀這兩段話,你能發現什么?
仿寫練習:你能用這種方法說兩句話嗎?
出示課件:
面親自炸毀自己的家園,我會猶豫不決,可炮手卻( )。
戰爭勝利了,戰友們都( ),而炮手卻 ( )
(3)小結,感情朗讀。
是呀,炮手,一個普通的士兵,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從小在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要他親自炸毀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么能平靜下來呢?他的神情告訴我們,他也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才做出決定的。但是,作為一名軍人,他的回答又是清晰果斷的,他的動作又告訴了我們他知道一名軍人的職責,他把對祖國、對家園的愛、對敵人的仇恨化為行動:他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分角色朗讀課文2-10自然段,再次體會士兵的心情。
四、總結升華,讀寫遷移
1、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炮手?
(以國家利益為重、忠于職守的戰士 ;犧牲小家 保衛國家的戰士) 這就是奉獻精神。
2、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國家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人你還知道哪些?把這些名言送給我們心中敬仰、愛戴的他們。
3、讀寫遷移:將軍會說什么? 你想對炮手,對將軍,對這些英雄,或者對發動戰爭的侵略者說些什么呢?寫一寫吧。
4、積累關于奉獻的名言
《炮手》教學實錄 篇5
一、教材簡析:
《炮手》是“奉獻”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記敘了一百多年前法國軍隊中的一名普通炮手,在抗擊德國入侵的戰斗中,為了國家利益,從作戰的全局著想,聽從將軍的命令,炸毀自家僅有的財產——一座紅瓦墻的農舍的動人故事。全文以對話形式為主,以人物的神態描寫為輔貫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贊頌了他令人欽佩的奉獻精神。
二、學情分析: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對戰爭的實質不甚了解,而本課的時代背景和我們現在相距一百多年,考慮到學生在理解課文時可能有困難,上課前鼓勵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搜集有關戰爭的資料,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戰爭的影片,了解戰爭的目的、意義,懂得軍人的使命是為了祖國的安全,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讀懂課文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找出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讀一讀,體會炮手的心情。
(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炮手顧全大局,犧牲小我的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抓住描寫炮手神態的句子和詞語,體會人物的內心,理解課文,感悟品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炮手為國家,為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我,犧牲自我的精神。激發學生對炮手的敬佩之情,懂得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要顧全大局,犧牲小我。
教學重點: 理解 “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開炮?”,讓學生了解炮手的服從命令和熱愛祖國的品質。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人物神態的變化體會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
教學過程設計: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一起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出示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炮手神態變化的詞句,體會其心理變化。
2、深入理解:炮手明知那是自己家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開炮呢?他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三、自主探究:
首先,同學們自己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想象他當時的心理活動,做簡單批注。
四、小組交流:
按課文順序匯報炮手的神態和心理活動。要說明在什么情況下,
炮手的外貌神態怎樣、心情如何變化?那幾個寫臉色變白的近義詞能不能調換順序,說明理由。
1、生:當……時,炮手……這時,他內心……
小結:這里蒼白、煞白、慘白臉色變白的程度逐漸加深,說明他內心的斗爭越來越激烈。
2、男女雙方一方一句話,讀出炮手的擔心和緊張。
還有神態描寫的句子嗎?
3、炮手的前額滾下了大粒的汗珠,他在想些什么?這里用了什么樣的寫法?
師小結:這樣一對比,更顯出炮手開炮的不易。是啊,他也是有家有業,有親人,有理想的青年,這一炮下來打碎的將是十幾年積攢下的家業,一切都將從頭開始。這真是沉重而痛苦的一炮呀!
4、他能不能不開這一炮?
他是怎么做的?
(1)他堅決執行了上級的命令:瞄準目標射擊!與此同時,他流下了兩行熱淚。這是痛心的淚,更是為自己的行為驕傲的淚!
(2)一起讀出炮手的痛心和偉大!
5、最后,面對將軍的疑惑,炮手是怎么回答的?男生讀,女生讀,一起讀。到這里為止,炮手前面一系列神態變化的謎團終于找到了答案,讓人恍然大悟,我們對炮手油然而生敬意。
五、現在,一分鐘思考快速搶答:炮手明知那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開炮呢?他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六、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
合作要求:
1、組員自報角色,兩人讀旁白,一人演炮手,一人演將軍。
2、讀完后,發自內心地對炮手說一兩句話。
七、全文小結:
課文僅四百來字,整篇文章以對話形式,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文中多處描寫了炮手的神態變化,直到結尾處人們才明白炮手摧毀的竟然是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炮手舍家為國的精神昭然若揭!
八、下面做一個仿寫練習;
例:裹著大衣的軍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 (前后對比,更突出了炮手的內心激烈的思想斗爭。)
仿照例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1、冬天的早晨,天還沒亮,人們不在睡夢中,而清潔工人——————。
(這句話突出了——————)
2、昨天是母親節,我想孝敬媽媽,幫她做家務,可媽媽還是騰出時間——————。(這句話突出了——————)
九、同學們,在奉獻單元的學習中,你從課內外了解了哪些人物?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位新時代具有奉獻精神的典范—— 最后的赤腳醫生。 請看屏幕,自讀。
十、結束語:
同學們,這些人物的事跡感動。老希望大家共同勉勵,都成為具有奉獻神的人,讓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越來越美好。
《炮手》教學實錄 篇6
師:同學們,想聽故事嗎?
生:想!
師:在一百多年前,德國與法國發生了戰爭,德國軍隊打到了法國的首都巴黎的郊外,情況十分危急。在戰火中,法國的大片土地被占領了,許多房子被戰火毀掉了,許多老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家園。為了保衛自己國家的土地,保衛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法國軍隊奮勇戰斗。其中,就有一個很感動人的故事發生在這場戰爭中,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故事。
(板書課題:炮手)
師:請大家一起把課題讀兩遍。(師指課題生齊讀)
師:孩子們,這個故事就在課本的第99頁,來,我們打開書,自己把這個故事讀一讀,注意:邊讀邊思考: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內容。
師:讀了這個故事,你能說說這故事講了什么內容嗎?
生:寫了炮手炸毀自己的家。
生:這個故事講了在德國與法國戰爭中,一位法國炮手為了保衛國家而把自己的家炸毀了。
師:大家讀書真用心,都了解了課文講了什么內容。下邊,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懂的詞語,把它寫在學習卡1。(生默讀圈畫,師巡視輔導)
師(擊掌示停)好了,現在請大家在4人小組內互相交換學習卡1,還可以互相請教,幫助解決不懂的字詞。
師:(擊掌坐好)剛才我看了一遍大家圈畫的請況,大家圈畫的主要是上面這些詞語:打顫、裹著、侵入、了望、凜冽。(老師已根據巡視了解把詞語板書在黑板上)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大聲地試讀這些詞語,不懂的還可以問同學。
(學生練讀)
師(擊掌示停):好了,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這些詞語。請你來讀吧!(指向一男生)(生讀)
學生紛紛舉手:念錯了……
師:請你說吧!(指向一女生)
生:他把“打顫”念成了“打顫chàn”,應念“打顫zhàn”。
師:噢,你聽得真仔細。請你再讀這個詞(指向剛才念錯的那位男生)——讀!再讀!全班讀。
師:誰還愿意把這些詞語再讀一遍?
師:請你吧!(指向另一女生)
(女生讀完,眾人給以掌聲)
師:你讀得真不錯,來,上來當老師教大家讀一遍。
(女生上臺指著詞語一個一個地教讀)
師:唔!這位小老師當得真棒!讓我們再次給以掌聲鼓勵。
師:大家還有不懂讀的詞語嗎?
生齊:沒有了!
師:那好!老師來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這么厲害了。
(用詞語卡來檢測:指名——開火車——分組——齊讀)
師:現在,請同學們放聲讀課文,特別注意讀準、讀好上面這些詞語(指黑板),沒讀通順,別停下來。
(學生讀書)
師:(擊掌示停):大家讀得很帶勁,誰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你來讀,好嗎?(指向一女生)
(生讀課文,讀得很流利,有感情。讀畢眾人齊鼓掌)
師:希望你再接再厲,成為讀書能手!
師:孩子們,書讀到這兒,請你看看插圖,知道哪位是炮手嗎?
(生紛紛舉手)
生1:左邊那位。
生2:錯!是最右邊那個。
師:對是右邊第一位。對于一個炮手來說炸毀一座房子是一件很簡單、輕松的任務,但老師說這位炮手炸毀一座房子很不輕松,很痛苦啊,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思考的樣子)
師:孩子們,再自己讀讀課文,找一找答案。
(生讀書找答案)
師:擊掌坐好)誰找到答案了?
生:因為那是他的家。
生:答案在最后一段:“那是我家的房子。在這個世界上,它是我家僅有的一點財產。”
師:孩子們,讓我們也找到最后一段把這句話讀一讀。再讀!
師:既然是這樣,炮手為什么得自己炸毀自己的家園呢?再讀課文,找找答案。
生:因為那是德軍的一個駐地。
師:對!
生:在第一自然段里說:“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冬日,法國軍隊向侵入巴黎郊外的德國軍隊發動攻擊。”也看出“我”的家園已經被德國侵占了。
師:你理解得真好,是在用心讀書。好,我們大家也來把第一自然段讀一讀。
(師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是啊,要親自炸毀自己在世界上僅有的一點財產,對一個炮手來說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那,從哪些詞語看出炮手的痛苦心情呢?請大家再默讀課文,畫出有關的詞語。
(生自學)
師:(擊掌示停)現在,請同學們在4人小組內交流你圈畫的情況,最后由記錄員把你們組討論的結果寫在學習卡2。
師:請這個小組上來把你們組討論的結果寫到黑板上。(指向其中一個小組)
(上臺的小組板書:
臉色蒼白
臉色煞白
臉色慘白
大粒汗珠
兩行熱淚
師:同學們讀書可認真了,能抓準表現炮手內心痛苦的詞語。請大家找到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讀一讀,直到自己覺得讀得有點好為止。
師:(擊掌示停)炮手的臉色變化為什么由“蒼白――煞白――慘白”呢?誰先來讀讀“臉色蒼白”的有關句子。(指名讀)
師:唔!你找得真準,讀得也不錯。孩子們如果你是炮手,這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面向全班)
師:好,現在你們就是炮手,聽到將軍的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把課文里你回答的話改成心里想的話。準備――
師:將軍用望遠鏡仔細地望著河對岸的小村。“喂,炮手!”將軍沒有回頭,高聲叫道。
生:天啊!那是我的小村。我緊張起來。(該生故意把“臉色蒼白”改成“我緊張起來”。
師:所以你臉色蒼白。改得好!
師:誰又來讀讀“臉色煞白”的有關句子?
(指名讀)
師:讀得不錯,但還要注意念準翹舌音“煞shà”,請你再讀這個字。好!
師:這時你心里又想什么了?準備――
師:“你看到那座橋了嗎?”
生:我怎么不清楚呢?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師:改得妙!
師:“看到左邊的農舍了嗎?就在叢林后面,那座紅瓦白墻的房子。”
生:天啊!那可是我的家呀。我心里害怕極了。
生:將軍呀,你怎么看中的是我的房子呢?你知道我心里多難受嗎?
師:所以你臉色煞白了。妙!妙!你們改得真妙。孩子們,來,接著改――
師:“這是德軍的一個駐地,伙計,給它一炮!”
生:天啊,讓我給自己的家開一炮。這,怎么可能?
生:慘呀――開一炮,我的家可沒了!
師:你的心真痛呀。所以你的臉色慘白了!
師:現在,請大家把這篇課文背出來。
(學生吃驚、緊張的樣子)
師:我想請第二組的同學背。
(第二組的同學顯得更緊張)
師:我想請第二組的雷軍同學背。
(雷軍十分緊張,臉紅了)
師:開始背吧!(指向雷軍同學)
雷:(搖搖頭)我背不出來。(師請坐)
師:孩子們,剛才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呢?
生齊:很緊張。
師:你呢?(指向雷軍同學)
雷:緊張!并且一次比一次緊張。
師:好!孩子們,剛才你的心情就像炮手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緊張,所以炮手的臉色一次比一次蒼白,他緊張得――
生:額上滾下了大粒的汗珠。
師:現在,老師和大家一起分角色表演讀,好嗎?我是將軍,你們是炮手。開始――
師:我用望遠鏡仔細地望著河對岸的小村。“喂,炮手!”
生:是,將軍!
師:你看到那座橋了嗎?
生:看得很清楚,將軍。
師:看到左邊的農舍了嗎?就在叢林后面,那座紅瓦白墻的房子。
生:我看到了,將軍。
師:這是德軍的一個駐地,伙計,給它一炮!
(停頓)
師:干嘛不開炮呀?炮手們,如果這一炮不開的話,會怎樣呢?下邊,先4人小組討論,說說你的看法。
(4人小組活動)
師:(擊掌示停)下面,我們展開辯論:如果這一炮不開的話,會怎樣呢?
生:這一炮不開,不服從命令,炮手會受到將軍的處死。
師:這殺頭之罪可不輕呀!
生:這一炮不開,將軍會懷疑炮手是奸細,是間諜。
生:這一炮不開,將軍會說:“你不開,讓我來開!”
師:也很有可能這樣做。
……
生:這一炮不開,就不能把敵人趕走。
師:(指黑板上掛圖的房子)炮手們,這雖然是你的家,是你的房子,那里有你的家具,可是,現在那里住的是誰呀?
生齊:德軍。
師:如果不把德軍趕走,不但你的家沒了,連法國的領土也沒了!為了奪回祖國的領土,你愿意開這一炮嗎?
生齊:愿意!
師:如果愿意,聽到我的命令,請發出炮聲。
來,我們再來一次角色表演讀。
……
師:“這是德軍的一個駐地,伙計,給它一炮!”
生齊:砰!……
師:“干得好,伙計,這座農舍看來不太結實,它全垮了!”
(停頓)
師:你怎么啦,炮手?得到夸獎了,你也不高興嗎?
生:“請您原諒,將軍。”“那是我家的房子。在這個世界上,它是我家僅有的一點財產。”
師:是啊,隨著“砰!”的一聲,我的家變成了一陣濃煙,我親愛的家沒了!有誰知道我的心在滴血呀?誰再來讀最后一句話。
師:請你讀。(指向一女生)
生評:她讀得太快了。
生評:讀得還不夠痛苦。
師:怎樣讀才痛苦呢?
生:讀慢點,語氣要低沉。
師:那,請你試試看,好嗎?
生:好!
(該生語氣低沉,讀出痛苦的心情,眾人給以掌聲)
師:你真是用心,用情去讀書了!好,孩子們,來,我們一起懷著痛苦的心情,用低沉的語氣讀這句話。再讀!
師:炮手呀,為了國家,你把自己的家也親自炸毀了,你的行為真是太感動我了,我想用一個好詞(好句)來贊美你,可是,我感動得一時想不出來,誰能幫幫我?
生齊:我……
師:那好,請你把它寫到學習卡3。
師:大家寫好了,可以走出書位,和同學交換看看。
(學生大動。師看時機請一些學生把自己寫的板書到黑板上:
大公無私的炮手
舍家為國的炮手
敢于奉獻的炮手
愛國的炮手
精忠報國的炮手
心懷廣大的炮手
……
師:(指板書)來,我們一起讀一讀,贊美一下這位偉大的炮手吧!
師:正由于有了這樣偉大的炮手和像他這樣勇于奉獻的愛國人士,戰爭取得了勝利。在戰爭結束后,炮手回到家鄉又會是怎么樣呢?請大家展開想像,續編故事,寫在學習卡4。
師:看來,在這節課寫不夠時間了,老師想先聽聽你們的想法,先同桌互相說說吧。
師:(擊掌示停)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說說?
生:戰爭結束后,炮手回到故鄉,鄉親們罵他是神經病,把自己的家炸了……
生:戰爭結束后,炮手回到故鄉,鄉親們拿來酒,為他慶功……
生:戰爭結束后,炮手回到故鄉,鄉親們都來安慰他,并捐錢為他重建了一個家……
生:戰爭結束后,將軍才知道炸掉的是炮手的家,所以將軍重賞了炮手,炮手得到了重賞回到故鄉重建家園……
師:孩子們,你們的想法真好,發言也很精彩,我還想接著聽,可惜這節課時間到了,下節課,我們再把它寫下來,好嗎?
生齊:好!
師:再見!
生齊:再見!
《炮手》教學實錄 篇7
抓重點詞語,體會人物情感——《炮手》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炮手》是小學語文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奉獻”主題的一篇課文。它講了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德戰爭中一位炮手為了戰斗的勝利,服從了將軍的命令,炸掉了自己家的房子。這篇課文是要讓學生感受炮手“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課文除了描述戰斗的場景外,把大量篇幅用在描寫炮手的神態變化上。我在教學時也把這作為教學重點。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學習炮手炸掉自己房子的舉動,再讓學生體會炮手從猜測將軍的行動到服從命令時的心情。炮手的炸房子的舉動在文中是顯而易見的,體會心情不是那么容易的。為此,我抓住了三個重點詞語“蒼白”、“慘白”、“煞白”,讓學生體會,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情景再現
(師先讓學生認識到炮手炸掉的是自己的房子)
師:那么,當炮手炸掉自己房子的時候,他有沒有猶豫過?如果誰認為有,請從文中找一找。
生:(從文中找出三個句子):1、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
2、士兵的臉色煞白。
3、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
師:(抓住“煞白”提問):“煞白”是什么意思?
生:人的臉色特別白。
師:你在什么時候見過別人的臉色特別白?
生:媽媽生病的時候,她臉色特別白。
生:有一天我弟弟看見一條小狗向他沖過來,她臉色特別白。
師:說得好。“煞白”就是指當人生病或害怕的時候,臉色特別白。那么,文中的炮手是那種情況呢?
生:炮手一定是害怕了吧!
師:對,炮手除了臉色煞白,他的臉色還怎么樣?
生:蒼白。
生:慘白。
師:(板書“蒼白”、“煞白”、“慘白”)猜猜“蒼白”、“慘白”是什么意思?
生:也是指臉色特別白。
生:它們三個是近義詞。
師:不錯。那么,哪一個表示臉色最白?哪一個表示臉色比較白,哪一個表示臉色最淡?
生:“蒼白”表示臉色最淡。
生:“慘白”表示臉色最白,“煞白”介于二者之間。
師:從“蒼白”到“煞白”再到“慘白”,它表示炮手越來越——
生:炮手越來越害怕。
師:讓我們再回到句子中,炮手為什么會越來越害怕?請抓住句子回答。
生:“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此時將軍看著炮手的村子,又叫了炮手一聲,他害怕將軍會讓他打自己的村子。
生:“士兵的臉色煞白”,此時將軍叫炮手看他自己的房子,他更害怕了。
生:“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炮手的預想不幸言中,他害怕極了。
師:炮手的心里十分害怕,他還是一位優秀的炮手嗎?為什么?
生:是。盡管他十分害怕,但是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還是服從了將軍的命令,打垮了自己的房子。
師:如果去掉炮手害怕的情節,行嗎?
生:不行,這樣就不真實了。
師:那么,在他身上,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
生:奉獻精神。
案例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炮手“舍小家、保大家”的奉獻精神,我認為要體會人物的精神就要深入地感悟人物的心情,在文中,炮手的心情就表現描寫炮手神態的句子中。我在備課時發現這三個句子有東西可挖。
首先,我注意到了“蒼白”、“煞白”、“慘白”這一組近義詞。體會它們的意思,有助于理解人物的內心。也就是說:教學時可以由外到內,由人物的臉色可以體會他的心情。
其次,這三個詞語在表達情感上程度上有所不同,引導學生體會這種不同,可以引導學生由詞入句,自覺地過渡到對句子的理解。
第三,我緊緊抓住這三個詞語展開教學。先由詞入句,先解釋詞義,再把它放到句子中體會;再由句到詞,體會人物情感。教學時,抓住了這三個詞,就是抓住了課文重點。從教學效果看,基本上達到了目標。
《炮手》教學實錄 篇8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設想
在一百多年以前,德國軍隊入侵法國,強行侵占了巴黎郊外的小山村,并在這所山村的人家中駐扎部隊,企圖下一步襲擊巴黎,霸占法國領土。但是一位普通的法國的士兵,一位愛國的士兵,一位默默無私奉獻的士兵,用心血譜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課文寫的就是在這場正義的保衛家園的自衛戰爭中一名普通炮手的感人故事。當將軍發令向德軍的駐地——一座紅瓦白墻的房子開炮時,炮手毫不猶豫地執行了命令,向那座房子開炮,而那座房子卻是他家唯一的財產,多么令人贊嘆,多么令人震撼啊!
這個故事不長,全文以人物的外貌、神態的描寫并以對話為主貫穿全文。他們的對話完全是一個長官與一個嚴格執行命令的士兵之間簡短的一問一答,文中在寫對話的同時描述炮手的神態變化,他的臉色由“蒼白”到“煞白”再到“慘白”,形象地表現了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悟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個難點。而本年的閱讀要求中提到:要指導學生進一步通過對關鍵詞句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課的閱讀,我設想通過充分地讀,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走進炮手的內心世界,感悟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從作戰的全局著想,而犧牲“小我”的默默奉獻精神。
二、學情分析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對戰爭的實質不甚了解,而本課的時代背景和我們現在相距一百多年,考慮到學生在理解課文時可能有困難,上課前鼓勵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搜集有關戰爭的資料,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戰爭的影片,了解戰爭的目的、意義,懂得軍人的使命是為了祖國的安全,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讀懂課文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5個,會寫9個。
2、找出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讀一讀,體會炮手的心情。
3、用聯系上下文和比較近義詞的方法理解“蒼白、煞白、慘白、凜冽、喝彩、僅有“等詞語。
4、學習課文,理解“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開炮?”
5、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炮手為國家,為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我,犧牲自我的精神。
6、續寫“戰爭結束后,炮手回到了故鄉……”,學習運用對比的手法。
四、教學過程
(一)多種手段 創境激情
1、板書課題:《炮手》,齊讀。問題:你知道炮手嗎?為什么課文以“炮手“為題?
2、同桌交流,你對戰爭了解多少?戰爭中作為軍人,他們的職責是什么?
[點評:這樣做有利于鼓勵學生養成搜集、整理、運用資料的習慣,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出示插圖,看看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執行什么任務?遠處的濃煙是什么?
[點評: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展開想象,帶著問題進入學習。]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同桌或小組內相互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特別注意多音字“顫”的正確讀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指名朗讀。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相互交流一下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點評:學生預習時解決生字問題,課堂上把檢查的權利也交給學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對每一次讀課文提出不同的、循序漸進的要求,讓學生明確目標,逐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合作交流 具體感知
1、默讀課文,設法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點評:讀懂每句話是讀懂課文,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
2、細讀課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問題。(如: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還要親手炸掉?)
3、再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解決剛才的問題嗎?
[點評: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自己主動的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4、小組討論,自己有什么想法,解決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還有什么問題?
5、梳理小組同學的問題,解決不了的,準備提出全班解決。
6、全班反饋,集中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
[點評:引導學生把合作學習作為自己學習的一種意識,一種需求,一種自覺行為,一種良好習慣。]
7、教師點撥,深入理解。問題:課文用了哪個表示顏色的詞語來描寫炮手不同時刻的神態?幾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來反復讀一讀(蒼白——煞白——慘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態的變化。[點評:關鍵處,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8、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凜冽、喝彩、僅有。9、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點評:感情朗讀是理解課文最直接的體現。]
(四)突出重點 精心品讀
1、師:同學們的問題解決了,我也有兩個問題請大家解答,可以嗎?
(1)為什么裹著大衣的副官凍得渾身打顫,炮手的額頭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
(2)敵軍駐地——紅瓦白墻的農舍被擊垮后,將軍連聲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臉頰上卻流下了悲傷的熱淚。(師:先不忙著回答,找出這兩處句子多讀幾遍,再聯系前后內容想一想。)
[點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難點、疑點,從讀入手,設法解決。]
2、比較兩組句子,體會炮手的內心世界。
“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大顫,可炮手的額頭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干得好,伙計!這座農舍看來不太結實,它全垮了!’”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可是,他大吃一驚: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
(1)讀一讀。(2)比一比,發現了什么?
(3)想一想:為什么炮手與別人的神態截然相反?
假如你是炮手,當時會怎么樣呢?心里會想些什么?這樣寫,你讀了之后印象如何?
(4)議一議(交流剛才的問題)。
(5)有語氣地讀這兩組句子,認真體會炮手的內心活動。
[點評:教師質疑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認真讀文,深入理解,學習一些必要的語文知識(對比手法);教給學生方法;“讀——比——想——議——讀”實現對課文內容和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
3、分角色朗讀全文(敘述和旁白同桌齊讀)
[點評:通過分角色朗讀,促使學生角色移位,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參與,再塑炮手的形象,展示炮手的精神品質,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達到升華。]
4、說一說,這時你的心里有是怎么想的?(可自言自語,可隨意跟他人交流。)
5、教師小結。
(五)續寫課文,拓展延伸。
1、范讀。
[點評: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再度使學生的心靈產生強烈的震撼,使學生、教師、作者、作品之情產生共鳴,為續寫再做鋪墊。]
2、師: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消滅侵略者,炮手奉獻出自家僅有的一點財產——紅瓦白墻的房子。請同學們替作者續編故事——戰爭勝利了,炮手回到親愛的家鄉……
3、學生續寫。4、反饋。
(六)檢查指導寫生字(略)
五、案例點評
本課設計突出了以下幾點:
1.學生是閱讀的主人。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本課設計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合作交流,具體感悟”、“突出重點,精心品讀”等環節,引導學生漸進有序地讀書,理解、感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課改新理念。
2.“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整課書的設計,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有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帶著問題認真、充分地閱讀,細心品讀,以讀促講,以讀代講,以讀代教。學生通過整體感知課內容,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突破課文重難疑點。
3.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語言文字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本課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蒼白、煞白、慘白”進行比較,仔細體會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幫助其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通過對兩組對比句的重點學習,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對主人公為國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家的犧牲精神的領悟。
4.注重教給閱讀方法。現在的教學是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教師整篇教學設計為學生提出了一種‘整體把握——具體感知——重點突破”的有序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兩組對比句時,又具體設計了“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教學生從整體著眼,從局部著手,認真研讀,深入理解。持之以恒,學生自能閱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5.調動學生情感參與。教材編者在《教師教學用書》教學建議中告訴我們:“調動情感參與是閱讀教學的催化劑。”教師把調動學生情感參與作為本課教學的一個突破口,教學開始,就通過解題,交流搜集有關戰爭的資料,出示課文插圖等手段,調動學生情感。教學中,又通過人物神態變化的比較,感情朗讀,角色移位,分角色朗讀,教師范讀等形式促使學生與作者和文中主人公——炮手“心理相融”。
《炮手》教學實錄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從作戰的全局著想,而犧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炮手與將軍間的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讀通課文,認識課文中生字新詞。了解課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們聽,(播放視頻)隨著一聲聲炮響,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跨越歷史長河,走進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冬日。德國軍隊入侵法國,強行侵占了巴黎郊外的小山村,并在這座山村的人家中駐扎部隊,企圖下一步襲擊巴黎,霸占法國領土。法國人民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土被侵略,奮起反抗。這是一場正義的,保衛家園的自衛戰爭。
讓我們走進這場戰爭,繼續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課文主要寫了這場戰爭中的誰?寫了他的一件什么事?
二、找出神態,理解課文
1、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卻要親手炸毀了它。他的內心經歷了一番怎樣的思想斗爭呢?請大家翻開課本99頁,“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大家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并想像他當時的心情,簡單寫在課文語句旁邊。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語句:
(1)蒼白——煞白——慘白
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
士兵的臉色煞白。
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
在這些語句中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是什么?(蒼白、煞白、慘白)這三個詞有什么共同點?(都有白字,都是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意思相近。)能調換前后順序嗎?為什么?(蒼白:臉上沒有血色。煞白:由于恐懼、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極白,沒有血色。慘白:面容沒有血色。為什么士兵臉色由蒼白變煞白變慘白,讓我們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出示課文)
為什么士兵臉色蒼白?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將軍了嘹望小村令士兵想到了什么?小村曾經是士兵的什么時候呆過的地方?(幼時玩耍、嬉戲的樂土。)
為什么臉色煞白?那座紅瓦白墻的房子曾經是士兵的什么?他曾在那里度過了怎樣的時光,在那里得到了什么,那里凝聚了他的什么情感?
為什么炮手臉色更加慘白?你們愛自己的家嗎?為什么?那炮手呢,他曾經在家里得到了什么?
蒼白—煞白—慘白三個詞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炮手內心的情感變化,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同桌兩個同學,你們自己分角色,一人當士兵,一人當將軍讀讀這段課文中兩人的對話,走進當時他們的內心。
誰愿意當將軍,誰愿意當士兵?你們兩讀一讀,只讀人物對話。誰來評一評他剛才的朗讀。
我們齊讀。
(2)透過他們那簡潔的對話卻讓我們感受到炮手那復雜的內心,課文中還有描寫炮手神態的句子嗎?
課件出示: “這時,裹著大衣的軍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理解“凜冽:刺骨寒冷;打顫:發抖”。裹著的大衣軍官們在打顫,而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為什么會這樣呢?(引導學生體會為家的失去而緊張、痛苦、絕望,為家人的安危而擔憂。為是否炸毀家而矛盾。)這時炮手有可能在想什么?(引導學生換位思考,走進炮手的內心)
誰感受到了緊張、恐懼、矛盾?請你讀給大家聽。齊讀。
炮手的內心被巨大的痛苦折磨著,他是怎樣做的呢?(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理解:服從。從服從說明炮手是個怎樣的軍人?(軍令如山倒,服從命令是一個軍人的天職。稱職、優秀)
為什么炮手要仔細瞄準,去掉仔細這個詞語行嗎?你體會的很好,你讀讀看。齊讀。
·從人物的神態,我們體會到了他的內心。課文中還有描寫炮手神態的句子嗎?
課件出示: “可是,他吃了一驚: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炮手為什么而流下的淚水?再看看前文,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將軍為什么喝彩,微笑?炮手的淚水中也含著怎樣的情感?
凝聚著多少情感的淚水,多么值得驕傲的淚花。你感受到了嗎?你讀讀看。
“請您原諒,將軍。”炮手低沉地說:“那是我家的房子。在這個世界上,它是我家僅有的一點財產。”從低沉看出炮手此時的心情怎樣?(為失去家園而傷心、沉痛)僅有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你讀一讀,你特別強調了哪些詞語?為什么這么讀?
讓我們齊讀這一段。
二、拓展想象,升華情感。
1、(出示插圖)多么偉大的愛國情懷,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我,犧牲自我。這是一個愛國者對于祖國真摯的愛,這份愛既深沉而又凝重。當將軍聽說那是他家唯一的財產后,被炮手那無私、偉大、崇高的奉獻精神震撼了,鄭重地向他敬了一個軍禮。如果此時你就是那位將軍,你想對眼前的炮手說些什么?(再次揭示中心,表達敬佩、贊美、喜愛之情。)
2、“炮手”課文以此為題,如果請你試著給課文換個題目,你準備用什么題目?(為國奉獻的炮手、毀家報國的炮手、舍家為國的炮手……)
三、收集資料,課后延伸
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炮手啊!他為了戰斗的勝利,為了早日把侵略者趕走,毅然舍棄了自己的小家。正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像炮手這樣甘于為國家奉獻的好戰士,法國軍隊最終打敗了侵略者,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像這樣的人你還知道多少?請同學們課后查找資料,做好記錄后和同學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具有炮手精神的人。
《炮手》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中描寫炮手神態變化的詞語的作用。
2、想象炮手當時的心情。
3、理解炮手的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1.、理解炮手與將軍對話時的復雜心情。
2、 理解重點詞語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看圖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覺得炮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明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他為什么還要開炮?
二、細讀感悟
1、作為一個炮手要親手炸毀自己世界上僅有的一點財產,這是件多么痛心的事,那從課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炮手痛苦的心情?自瀆課文,畫出有關詞語。
2、為什么炮手的神態由蒼白到煞白最后變得慘白?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用筆畫下來,讀一讀,邊讀邊體會,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3、僅僅是因為炮手當時害怕炸了自己的村子而緊張得臉色變得蒼白了嗎?還有沒有什么別的原因?
4、那為什么炮手的臉色又由蒼白變為煞白、慘白?
5、當將軍讓他對準那個房子開炮時,他的臉色為什么一下子又變得慘白了?
6、出示句子
裹著大衣…… 炮手的前額……
讀一讀這兩句話,邊讀邊體會,為什么一樣的天氣卻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學生暢所欲言,邊讀邊畫詞語 ,找句子畫下來。
7、多么殘酷的戰爭,面對這痛苦的抉擇和無奈,炮手必須執行這個命令,因為他是一名軍人,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體會不到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就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身臨其境的去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吧!
8、分角色朗讀。
9、這時候不開炮行不行?如果不開炮會怎樣?
10、隨著一聲炮響,炮手的家消失在濃濃的硝煙中,硝煙過后將軍和炮手有什么不同的表現?
11、看圖體會將軍的動作。
12、此時你想對炮手說些什么?
三、總結
正因為有了這樣偉大的炮手和像他一樣為了國家的利益甘于默默奉獻的愛國戰士,戰爭才取得了勝利。讓我也向這些偉大的士兵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炮手》教學實錄 篇1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炮手是一個忠于祖國、服從命令的士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新詞。認識四個認讀的字,和一個多音字“顫”。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從文中找出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體會他當時的心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知道炮手是一個忠于祖國、服從命令的士兵。
教學過程:
一、導語:同學們你們知道炮手是干什么的嗎?(學生發言)有這樣一個炮手,他瞄準自己家唯一的房子開炮,你想知道這個故事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詞。
1、默讀畫出不認識的和叫不準字音的字,標出自然段。
2、聽錄音,正音。
3、指名讀,學習生字詞。[瞭、應、煞、顫、頰]說出主要內容。(提示:什么時候+誰+為了什么+做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走進文本。
(一)學習第一段
1、播放炮聲,隨著一聲聲炮響,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跨越歷史長河,走進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冬日.(出示第一段文字,齊讀,問你讀懂了什么?)
2、師小結:德國軍隊侵入法國巴黎郊外,法國人民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土被侵略,奮起反抗。這是一場正義的,保衛家園的自衛戰爭。
(二)學習二——十五段
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畫出表現炮手神態的句子。
A“是,將軍!”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
B士兵的臉色煞白:“我看到了將軍。”
C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
D這時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額頭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
同學們,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他從小在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現在讓他親自炸毀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么能平靜下來呢?我想,他肯定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才做出決定的。
E可是,他吃了一驚:炮手的臉頰上留下了兩行熱淚。
2、全班交流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神態?體會(蒼白、煞白、慘白)
3、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開炮把他擊毀?(忠于祖國也是服從命令)
4、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練習
(一)、仿照文中的句子,準確使用冒號和引號,寫幾句連貫的話。
1、“是,將軍!”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
2、士兵的臉色煞白:“我看到了將軍。”
3、“請原諒,將軍。”炮手低沉的說,“那是我家的房子。在這個世界上,它是我家僅有的一點財產。”
(二)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炮手?
舍家為國的炮手、為國奉獻的炮手、毀家報國的炮手……
戰爭帶來的總是不幸和災難,所以我們擁護和平、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愿我們的世界遠離戰爭;愿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家園;愿我們永遠享有寧靜溫馨的和平生活!
(反思)
本課字、詞教學扎實。重點難點抓得準確。抓住了炮手神態的變化。設計有條理、有層次。但上完這節課之后自己總覺得不夠味,沒有夠到文脈,沒有深刻的體會到炮手當時的心情。回想起來,畫出炮手神態的句子就是為了體會炮手的心情,在知識方面過多地牽扯精力,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讀去體會。這大概就是更重視“知識性”而忽略了“人文性”。知識很扎實,但沒有深刻的體會到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一節課,要恰當的把握好“知識性”和“人文性”的“度”讓課堂扎實而充滿激情。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一線教師都在不斷的探索,我深刻的體會到“花架子”虛偽的課堂是不可取的,我認可有一些缺陷也不要虛偽。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有時會“忽左”有時會“忽右”,但我們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在前進中探索,在前進中進步。
《炮手》教學實錄 篇12
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 炮手
誰能告訴我們 這節課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學生:將軍讓炮手把自己的房子給轟了 炮手服從了命令 把自己的房子給毀了
學生2 將軍讓炮手把河對岸的農舍給炸了 炮手服從了命令 把房子毀掉。
從這里知道了 炮手的任務就是什么? 親手毀掉自己的房子
那炮手的任務完成的怎樣? 翻開語文書 看看
學生瀏覽 你從哪里知道的?
學生匯報:干得好,伙計!這座農舍看來不太結實
說說你的體會。其他的同學 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 將軍雖然很高興 但是炮手一定很難過 從這里我看得出 這個房子是他唯一的財產
從這里 看得出 將軍的內心是非常的?
高興
誰來讀讀
學生表演讀
那炮手要怎么做 才能得到將軍想要的結果?
“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泡”誰來說說體會
只開了一炮 看的出什么
學生:很認真
我們從這里知道 炮手的技術精湛 而且對將軍的命令很認真的執行了 可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他的內心經歷的怎樣的變化
默讀2——10自然段 看看那些詞語寫的是炮手的表情 呈現他的內心。
蒼白 煞白 慘白
學生談感受
這些詞語還得放回到課文中去,聯系上下文來讀讀 才能看出為什么他的臉色會產生這樣的變化。
學生表演讀
當別人在旁邊歡呼的時候 炮手獨自憂傷 因為正是他親手毀掉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財產
續說
從瞄準到射擊 到毀壞 僅僅只是幾分鐘的時間 對于炮手而言 卻經歷了一個世紀那么漫長 可是他為什么會義無反顧的開炮?
學生交流
作業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