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通用12篇)
《李時珍》 篇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編寫了“東方醫藥巨典”——《本草綱目》。
2、學習生字新詞。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讀懂自然段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好思想。
2、學習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二)解決辦法
運用“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句與句間的聯系,歸并分層,歸納出整個自然段意思”的方法解決重點、難點。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在初讀、導讀課文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
(三)重點、難點問題,全班交流。
五、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音帶、掛板、字卡。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李時珍。
李時珍是我國明朝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一生為窮人治病,為了編寫《本草綱目》,研讀800多中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先后到湖北、河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考察訪問,采集藥物標本,行程達一萬多里。《本草綱目》被國內人們視為至寶,在國外用法、營、的、日、拉丁文廣泛刊印,稱為“東方醫藥巨典”。李時珍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二)范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劃出不懂的地方。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學生質疑,教師點播,師生交流。
(1)字(出示字卡)
①讀準字音。
診、癥、湊、栽、積累的“累”
②認清字形
拜、籍、酷、載
(2)理解詞義。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完善:完美。
拜訪:敬詞,訪問。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判斷:斷定。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流行:傳下去,傳開去。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初步感知自然段的意思,理清層次。
1、鋪墊孕伏。(出示投影片)
(1)自學。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2、教師點撥,理清層次。
第1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2、3自然段:講李時珍立志學醫。
第4、5、6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
第7自然段:講《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栽擇綱珍
載譯鋼診
2、填空。
(1)查字典。
查帶點字要查部首再查幾畫選正確解釋
記載①年.②記在書報上。
嚴寒酷暑①殘酷。②極,程度深。
(2)選擇恰當的詞填寫在括號里。
藥方藥材藥物藥效藥物書
①李時珍暗自記下不少。
②他一面行醫,一面研究。
③《本草綱目》是一本。
④他親口品嘗了許多,判斷。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李時珍》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文章內容,這節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當時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
2、齊讀第2——3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重、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2、學生自學、質疑,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說的是什么?可以分為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這一自然段第一句話起什么作用?(過渡)
(3)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不全”、“不詳”、“不對”)他想編成什么樣的?
(4)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
(5)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3、齊讀第4自然段。
(五)課堂練習。
1、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例:他編成了藥物書。
他編成了新的藥物書。
他編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
(1)李時珍是藥物學家。
(2)李時珍走遍了名山。
2、讀課文第4自然段,完成練習。
(1)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的三個缺點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完善的藥物書應該是記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1——4自然段。
(二)學習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 ,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生地讀課文,注意藥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難點)
①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時珍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③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時珍為什么要親自品嘗藥材?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⑤李時珍為什么要請教醫生、農民、漁民和獵人?
⑥讀這段后你有何體會?
⑦分層,概括層意。
⑧出示投影(書中畫面)學生描繪。
⑨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2)交流學習第6自然段。指名讀。
思考:為什么說李時珍“終于”編成了新的藥物書?
(3)交流學習第7自然段。齊讀。
思考:為什么《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
(三)總結全文。
討論:
1、課文第7自然段,分別敘述了李時珍“立志學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那部分內容,為什么?
2、李時珍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四)課堂練習。
1、選擇句中劃線字的正確讀音,對的打
(1)那時候,行(xíng há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íng háng)業。
(2)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決心重(chóng zhòng)新編寫一部完整的藥物書。
(3)李時珍在給病人看病時,特別注意積累(lèi lěi)經驗。
2、根據課文內容填上合適的詞語。
(1)李時珍是偉大的和。
(2)李時珍不怕,不怕,走遍了產藥材的名山。
(3)李時珍整整花了,終于編寫了一部的藥物書——。
七、板書設計
立志學醫
11 李時珍 編寫原因 積累經驗
編書 編寫準備 親自采藥
寫出巨著 虛心學習
《李時珍》 篇2
李 時 珍
請雙擊頁面,看看發生什么:-)
李 時 珍 (第一課時)
一、導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無數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有的雖然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但他們的動人事跡代代相傳,他們的光輝思想、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揚光大。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
(板書)李時珍。
二、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提示像片)
師:誰能用黑板上的詞語說說李時珍是怎樣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蘄春 《本草綱目》 藥物學家 醫學家
生: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李時珍是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師: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那么現在誰能把“《本草綱目》”這個詞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說一說?
生:《本草綱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
一、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讀課文。
要求:讀準音,不添漏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時候,行( xing ha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ing hang)業。
師:多音字讀哪個音?是第一個擊一下掌,是第二個擊兩下掌。
(學生選擇擊掌,教師劃去錯誤的拼音。)
師:“行醫”是從事醫生的職業或做醫生的意思,“行業”指職業。“世代行醫”指什么?“世代行醫”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醫生。
師:“鄙視”是什么意思?
生:“鄙視”是輕視、瞧不起的意思。
師: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親遇到個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方。
師:三個帶點詞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藥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藥方。
生:“對癥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藥方。
師:“對癥良方”的“癥”指什么?
生:這個“癥”指疑難病癥。
師:“疑難病癥”是什么意思?
生:難治的病,難以判斷的病。
師:這兩段話在哪一小節?
生:第二小節。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小節,大家思考:
為什么李時珍能說出良方?
生:因為他學醫時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許多藥方。
(處處留心,暗自記下)
師:正因為如此,父親同意他學醫,這一節寫他學醫。
(板書:學醫)
師:本文主要寫了李時珍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李時珍立志學醫,寫《本草綱目》。
四、分節讀課文,說出各節意思
師:兩大組讀一、二節,想想第一節講什么。
師;第三大組讀第三小節,想想第三小節講什么。
師:第四大組讀第四小節,想想第四小節講什么。
師:齊讀最后一節, 說說這一節講什么。
師:哪幾節同編書有關?可合并為一段,課文重點寫編書。
五、講讀重點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三節。
思考:這一小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讀后提問)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
生:共有四句話。
師:分小組讀四句話,再思考提問。
師:現在教師先講第一句,另外三句話等會兒請同學上講臺講。
這一句說了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研究藥物。用上“一面----一面——-”連接“行醫”承接上文研究“藥物引起下文,起過渡作用。
另三句證講什么?(請三位同學上么講)
生:第二句講了李時珍發現的藥物收有缺點。
生:第三句講他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說明他時時想著病人。
生:第四句,講他決心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完善”指什么?
師;李時珍為什么要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生:為了病人不吃錯藥。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許多缺點。
生:因為李時珍處處想著病人,他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愿見到病人因吃錯藥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決心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六、練習
1、組詞接龍。
3、出示小黑板(4)
藥______ 藥_______ 藥______ 藥_________
_______方 ________方 _______方 _________方
(1——4組)說“藥”,(5—8組)說“方”,每人說一個,先說書上的,再擴展書外,小組討論。
第 二 教 時
一、復習檢查
師:(出示小黑板)請看半分鐘后填寫,注意記憶方法。
本草綱目 醫學家 藥物學家 藥方 世代行醫 古方
疑難病癥 對癥良方 藥材 藥性 藥效 完善
救死扶傷
師:請同學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師:請填對8個以上的舉手。請填對最多的報。
師:請最多的同學介紹經驗。(怎么記憶的)
生:我是用的歸類法。先記有“藥”字的詞:藥方、藥材、藥性、藥效;再記有“方”字的詞。
生:我是記每個詞的開頭第一個字。
導讀第四節
師:誰來說說我們學習第3節的方法?
生:讀課文思考這一小節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師:用學習第三節的方法學習第四節,小小班討論交流。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5)
(出示小黑板)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走了上萬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師:李時珍為寫書作準備,做了三件事,只要兩句話就行了,你們讀一啟遍。
(學生讀時教師圈:積累經驗;采藥;拜訪)
師:中間三句話不寫可以嗎?為什么要寫這三句話?
生:這三句話不能不寫,這樣寫具體。
生;這樣寫突出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工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三句話一定要寫。
師:課文具體地寫了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的可貴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這三句話不能不寫。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讀這三句話。
師;再請同學們插圖,想想:這是李時珍在向誰請教?從何見得?
生:這是李時珍在向樵夫請教。我從圖上畫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來。
師:講得對,李時珍不恥下問,向各行各業的人學習請教,為的是編寫好《本草綱目》。
三、導讀第五節
(指名讀第五節)
師: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偉在的著作?
生:因為寫這本書用了27年的時間。(板書:時間長)
生:因為這本書字數多,有一百多萬字。(板書:字數多)
生:這本書內容豐富,記下了一千八九種藥物。(板書:內容豐富)
生:這本書流傳廣,已譯成幾國文字。(板書:流傳廣)
四、總結
1、梳理內容
師:這篇課文寫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在行醫過程中發現藥物書有許多缺點,他懷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決心重編新藥物書,作了認真準備,終于寫成。反映了他為人民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認真,一心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質。
師:請大家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出示小黑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父親同意他學醫了.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因為《本草綱目》這部書_____所以說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師:請同學們在小小組進行說話練習,等會兒由一個小小組的四個人上臺講。
五、擴展
師:李時珍刻苦鉆研、潛心研究的事跡很多,就拿書上講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農民
就可知道這里有許多故事,同學們一定還想知道,教師向大家推薦課后閱讀――《擴展閱讀》。
《李時珍》 篇3
課文簡析:
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為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于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說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說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時珍以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為人類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了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學會12個字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了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體會文章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學習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查閱資料:李時珍人物簡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12個生字(含一個多音字“累”)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基本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概講了什么。繼續練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部分生字。
設計理念:從整體把握了課文;培養學生自學和預習能力。
一、課前預習:
1、 本課生字較多,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書寫前注意仔細觀察字的結構特點,通過組詞練習書寫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找有關介紹李時珍的資料或介紹他采藥、編書的故事,并讀一讀。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讀后問:你認識了哪些新的生字,請你用自己的識記方法介紹給大家。
師指導生字:可以通過形近字比較的方法加以區分:如“較—郊、編—遍、綱—綱、嘗—常、缺—決、載---栽、驗---檢”;“累”多音字的學習;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檢查學生讀書,并隨時指導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簡要說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如何分部分?(分清層次、概括內容)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為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于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5、生匯報學習結果
師小結: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
三、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作業
1、抄寫字詞。
2、練習讀書,達到流利。
第 2 課時
教學要求:了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
教學重點:了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設計理念:在理解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品質,讀出體會。體現課內外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時珍》,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對李時珍有哪些了解?”
二、細讀課文。
緊扣課后習題1引導學生直接插入課文重點段落,學習理解課文。
1、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
(1)找到相關段落默讀思考,找出原因并加簡要批注:如“不全、不祥、有誤”;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隨機點撥:
這樣一部內容不全、記錄不詳細、甚至有錯誤的藥物書,會給醫生看病帶來怎樣的后果?(生說可能產生的后果)是呀!舊的藥物書不全、不詳、不準。李時珍決心編寫一部比較完善藥物書。你怎樣理解這里的“完善”?
從李時珍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處處為病人著想,認真負責,醫德高尚。
(3)李時珍重新編寫藥物書,造福社會的信念是多么堅定!體會著把這一自然段完整地讀一讀。
2、師:李時珍為了重新編寫藥物書,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讀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可以知道?大家都來讀讀這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找到他所做的準備:積累經驗、各地采藥、訪問有經驗的人。他“不但在治病時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個地去采藥。”“不但……還”表示意思更進一步,重點在后半部分。這一用法引導學生通過重音讀出體會即可。
仔細讀讀這一自然段,看看他在做準備的過程中,是怎么做的?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讓學生自讀體會、再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學生匯報時,引導學生結合“不怕……不怕……走遍……好幾天……親口品嘗……上萬里……千百個”這些詞,再說說體會、想像困難、讀出體會中感受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堅持不懈的精神。
(2)有感情地讀讀全段。
3、師:李時珍歷盡了千辛萬苦,做好了寫書的準備,回到老家開始寫書。
出示句子:(他整整花了27年,……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
讓學生結合這些數字,說說從中感受到什么?進一步體會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
4、回顧全文,想一想:《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可以讓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和收集的資料說。
重點指導數字說明法: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說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說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作業
1、課后:寫出這篇課文的讀后感。
2、運用數字說明法介紹一種事物。
《李時珍》 篇4
一、揭題:
同學們,在我國的中藥書籍中有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被譯成十余種文字,在全世界流傳。它是我國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們了解這本書和它的作者嗎?(《本草綱目》李時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5李時珍,一起來了解這位偉大的醫學家編寫這一偉大的著作的歷程。
板書課題:(當寫到“珍”時)請大家注意,“珍”左邊的“王”字旁寫得稍微窄一些,右邊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兒”一撇要比一撇長。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這篇課文共有七個自然段,老師請“七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指名后,老師說: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四、讀的同學很認真,聽的同學很仔細,請大家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些內容讓你感受到了一點。把相關的句子或段落劃下來。
多讀幾遍,好好體會,等會兒和全班同學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師問: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到了這一點。
1 如果學生說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師不做重點指導,只是邊小結邊相機板書:
有志氣、刻苦
2 學生如果先說第五自然段
出示課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遠,嚴寒酷暑,品嘗”還有一些幫助記憶的關聯詞。學生還是圍繞“怎樣的人和哪些句子來談。”教師相機點撥啟發。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從句子中體會到天氣的惡劣,路途的艱辛,走遍了說明了地方的廣。學生能說到最好,不能說到老師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老師口頭的敘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遙遠,有時是雪花紛飛,有時酷暑難耐,只要是出產藥材的名山,李時珍都------走遍。真是不辭辛苦呀。同學們,就讓我們讀出李時珍的不怕堅辛吧)
“他有時----------山上過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萬里路-----------學到了----------沒有的知識”(虛心請教。師述:向這些不同身份的人請教,實際上是為了讓醫學的內容更正確,更詳細,更全面。)
“他還親口品嘗”-------(有獻身科學的精神)
師導:同學們談得很好,都在用心讀書,請大家把這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讀一讀。
“為了寫這本藥書------還親自到各地采藥”(讀完這句后,老師小結:李時珍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不但“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采藥”,從這件事中我們感受到他是一個不怕辛勞,獻身科學的人)
板書:不怕辛勞,獻身科學
師導:那么,他這樣不辭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藥,都是為了要編寫一部怎樣的藥書呢?(完善)請大家聯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說一說。
學習第四自然段,說說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學生邊讀相關的句子,老師邊在黑板右上角做簡單板書:如:說到“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板書:不全面。說到“有藥物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板書:不詳細,說到“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板書:不正確。
然后老師指著板書,邊說邊劃去了三個“不”,所以,內容全面、詳細、正確的藥物書就是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板書:全面詳細正確)
完善
師小結:從李時珍下決心重編藥物書,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態度嚴謹的人。
板書:態度嚴謹
老師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學們,李時珍正是為了編寫一部“全面、詳細、準確”的藥物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還親自到。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他有時,餓了,天黑了就在。他走了,拜訪千百個,
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他還親口了許多,判斷。
學習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分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想想帶點詞語的意思,去掉這些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體會這些詞語“整整”說明時間長,“終于”說明歷盡艱辛,“著名”說明這本書的價值。)
板書:有毅力,有恒心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前景。《學生談仿佛看見什么?》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比方說,在無數個晚上,在炎熱的夏天,李時珍怎樣做的等等)
六、指板書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為我們祖國有這樣偉大的醫學和藥物學家(板書)感到自豪,為有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感到嬌傲。課后,請同學們收集有關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有關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探索。
板書: 25 李時珍(偉大的醫學和藥物學家)
一心為民,處處留心
(不詳細、不全面、不具體)不完善-----態度嚴謹
不辭辛勞 獻身科學
有毅力,有恒心
《李時珍》 篇5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誰能向大家介紹這個人物?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層次
投影出示思考題。(學生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畫出不懂的問題。
2.課文主要講了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三、檢查預習
1.出示幻燈片認讀生字詞。談自己對生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①完善:完美。
②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③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④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⑤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2.指讀課文。
3.課文主要講了“立志學醫”和“編寫《本草綱目》”兩件事。
板書:立志學醫(2-3自然段)
編寫藥書(4-6自然段)
四、質疑、歸納問題
提出不懂的問題。有些問題可由學生解決,有些難題由師生共同歸納。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熟記生字詞,思考討論課上歸納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了文章內容,這節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父親被他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2至3自然段。
四、學習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題:(l)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4)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舊藥物書“不全”、“不詳”、“不對”。)
2.指導朗讀。(要讀出舊藥物書缺陷將給病人帶來的危險語氣)學生練讀。范讀。指名讀。
五、學習 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 ,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幻燈片: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點、難點)
①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③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學生應回答出:①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度。
②請教醫生、農民、漁民、獵人,表現了虛心的態度,嚴謹的精神。
③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表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樣理解“終于”一詞?(說明結果得來極不容易,可結合上文回答。)
②為什么說《本草綱目》一書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規模大,中外流傳。)
六、總結
1.課文7個自然段,分別敘述了“立志學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哪部分內容?為什么?
2.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3.指讀全文。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重難點問題全班交流;查閱有關的資料。教師談話導入 ,介紹人物;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運用“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句與句間的聯系”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懂自然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理解重難點內容。
探究活動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段?這一段哪些地方寫得好?
2.讀了這篇課文后,你從身上學到了什么?
3.先想想怎樣讀出這篇課文的感情,再試著寫幾句贊美的話或編首小詩。
4.學了后,你有什么想法?或想做些什么?請試著寫下來。
《李時珍》 篇6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誰能向大家介紹這個人物?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層次
投影出示思考題。(學生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畫出不懂的問題。
2.課文主要講了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三、檢查預習
1.出示幻燈片認讀生字詞。談自己對生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①完善:完美。
②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③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④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⑤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2.指讀課文。
3.課文主要講了“立志學醫”和“編寫《本草綱目》”兩件事。
板書:立志學醫(2-3自然段)
編寫藥書(4-6自然段)
四、質疑、歸納問題
提出不懂的問題。有些問題可由學生解決,有些難題由師生共同歸納。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熟記生字詞,思考討論課上歸納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了文章內容,這節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父親被他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2至3自然段。
四、學習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題:(l)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4)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舊藥物書“不全”、“不詳”、“不對”。)
2.指導朗讀。(要讀出舊藥物書缺陷將給病人帶來的危險語氣)學生練讀。范讀。指名讀。
五、學習 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 ,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幻燈片: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點、難點)
①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③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學生應回答出:①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度。
②請教醫生、農民、漁民、獵人,表現了虛心的態度,嚴謹的精神。
③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表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樣理解“終于”一詞?(說明結果得來極不容易,可結合上文回答。)
②為什么說《本草綱目》一書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規模大,中外流傳。)
六、總結
1.課文7個自然段,分別敘述了“立志學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哪部分內容?為什么?
2.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3.指讀全文。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重難點問題全班交流;查閱有關的資料。教師談話導入 ,介紹人物;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運用“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句與句間的聯系”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懂自然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理解重難點內容。
探究活動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段?這一段哪些地方寫得好?
2.讀了這篇課文后,你從身上學到了什么?
3.先想想怎樣讀出這篇課文的感情,再試著寫幾句贊美的話或編首小詩。
4.學了后,你有什么想法?或想做些什么?請試著寫下來。
《李時珍》 篇7
預習提示
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感悟理解。
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著書的高尚精神。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珍貴”“記載”“解除”“拜訪”“流傳”“救死扶傷”“疑難病癥”“嚴寒酷暑”等詞語。
給課文第四自然段分層次。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中寫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部分;練習給自然段分層次。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李時珍》,那么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聽老師將課文讀一遍。教師范讀課文。
學習生字詞
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檢查學習情況。
編 :提醒學生注意讀音。
拜、籍: 提醒學生注意字形。
有關詞語解釋: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救死扶傷: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傷的人。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對癥:針對病情。
記載:把材料寫下來。
完善:完美。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充分導讀
指導分段
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課文可分為幾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講李時珍跟父親學醫。
第三段(第四——七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
課堂檢測
抄寫詞語。
第 二 課 時
講讀課文
a、講讀第一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樣的人才可以被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才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生齊讀課文。
b、講讀第二段
男女生分讀第二、三自然段。
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 (主要是被李時珍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好學的精神所感動,才同意他學醫。)
c、講讀第三段
四排學生分排朗讀。
學習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李時珍發現舊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引導學生歸納出“不全”、“不詳”、“不對”。)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
全課總結,提出預習
第 三 課 時
解析課文
a、講讀第四段。
b、學習第五自然段。
默讀第五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哪句話概括了這一自然段的內容?
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
李時珍為什么要親自品嘗藥材?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李時珍為什么要請教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
有感情地朗讀第五自然段。
c、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指名讀第六、七自然段。
為什么說他“終于”編寫成了新的藥物書?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總結全文
齊讀全文。
李時珍為什么能成為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他編寫《本草綱目》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質?
指導學生學習段首概括的寫作方法。
課堂檢測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李時珍》 篇8
李 時 珍 (第一課時)
一、導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無數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有的雖然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但他們的動人事跡代代相傳,他們的光輝思想、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揚光大。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
(板書)李時珍。
二、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提示像片)
師:誰能用黑板上的詞語說說李時珍是怎樣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蘄春 《本草綱目》 藥物學家 醫學家
生: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李時珍是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師: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那么現在誰能把“《本草綱目》”這個詞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說一說?
生:《本草綱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
一、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讀課文。
要求:讀準音,不添漏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時候,行( xing ha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ing hang)業。
師:多音字讀哪個音?是第一個擊一下掌,是第二個擊兩下掌。
(學生選擇擊掌,教師劃去錯誤的拼音。)
師:“行醫”是從事醫生的職業或做醫生的意思,“行業”指職業。“世代行醫”指什么?“世代行醫”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醫生。
師:“鄙視”是什么意思?
生:“鄙視”是輕視、瞧不起的意思。
師: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親遇到個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方。
師:三個帶點詞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藥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藥方。
生:“對癥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藥方。
師:“對癥良方”的“癥”指什么?
生:這個“癥”指疑難病癥。
師:“疑難病癥”是什么意思?
生:難治的病,難以判斷的病。
師:這兩段話在哪一小節?
生:第二小節。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小節,大家思考:
為什么李時珍能說出良方?
生:因為他學醫時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許多藥方。
(處處留心,暗自記下)
師:正因為如此,父親同意他學醫,這一節寫他學醫。
(板書:學醫)
師:本文主要寫了李時珍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李時珍立志學醫,寫《本草綱目》。
四、分節讀課文,說出各節意思
師:兩大組讀一、二節,想想第一節講什么。
師;第三大組讀第三小節,想想第三小節講什么。
師:第四大組讀第四小節,想想第四小節講什么。
師:齊讀最后一節, 說說這一節講什么。
師:哪幾節同編書有關?可合并為一段,課文重點寫編書。
五、講讀重點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三節。
思考:這一小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讀后提問)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
生:共有四句話。
師:分小組讀四句話,再思考提問。
師:現在教師先講第一句,另外三句話等會兒請同學上講臺講。
這一句說了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研究藥物。用上“一面----一面——-”連接“行醫”承接上文研究“藥物引起下文,起過渡作用。
另三句證講什么?(請三位同學上么講)
生:第二句講了李時珍發現的藥物收有缺點。
生:第三句講他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說明他時時想著病人。
生:第四句,講他決心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完善”指什么?
師;李時珍為什么要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生:為了病人不吃錯藥。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許多缺點。
生:因為李時珍處處想著病人,他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愿見到病人因吃錯藥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決心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六、練習
1、組詞接龍。
3、出示小黑板(4)
藥______ 藥_______ 藥______ 藥_________
_______方 ________方 _______方 _________方
(1——4組)說“藥”,(5—8組)說“方”,每人說一個,先說書上的,再擴展書外,小組討論。
第 二 教 時
一、復習檢查
師:(出示小黑板)請看半分鐘后填寫,注意記憶方法。
本草綱目 醫學家 藥物學家 藥方 世代行醫 古方
疑難病癥 對癥良方 藥材 藥性 藥效 完善
救死扶傷
師:請同學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師:請填對8個以上的舉手。請填對最多的報。
師:請最多的同學介紹經驗。(怎么記憶的)
生:我是用的歸類法。先記有“藥”字的詞:藥方、藥材、藥性、藥效;再記有“方”字的詞。
生:我是記每個詞的開頭第一個字。
導讀第四節
師:誰來說說我們學習第3節的方法?
生:讀課文思考這一小節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師:用學習第三節的方法學習第四節,小小班討論交流。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5)
(出示小黑板)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走了上萬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師:李時珍為寫書作準備,做了三件事,只要兩句話就行了,你們讀一啟遍。
(學生讀時教師圈:積累經驗;采藥;拜訪)
師:中間三句話不寫可以嗎?為什么要寫這三句話?
生:這三句話不能不寫,這樣寫具體。
生;這樣寫突出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工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三句話一定要寫。
師:課文具體地寫了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的可貴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這三句話不能不寫。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讀這三句話。
師;再請同學們插圖,想想:這是李時珍在向誰請教?從何見得?
生:這是李時珍在向樵夫請教。我從圖上畫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來。
師:講得對,李時珍不恥下問,向各行各業的人學習請教,為的是編寫好《本草綱目》。
三、導讀第五節
(指名讀第五節)
師: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偉在的著作?
生:因為寫這本書用了27年的時間。(板書:時間長)
生:因為這本書字數多,有一百多萬字。(板書:字數多)
生:這本書內容豐富,記下了一千八九種藥物。(板書:內容豐富)
生:這本書流傳廣,已譯成幾國文字。(板書:流傳廣)
四、總結
1、梳理內容
師:這篇課文寫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在行醫過程中發現藥物書有許多缺點,他懷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決心重編新藥物書,作了認真準備,終于寫成。反映了他為人民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認真,一心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質。
師:請大家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出示小黑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父親同意他學醫了.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因為《本草綱目》這部書_____所以說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師:請同學們在小小組進行說話練習,等會兒由一個小小組的四個人上臺講。
五、擴展
師:李時珍刻苦鉆研、潛心研究的事跡很多,就拿書上講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農民
就可知道這里有許多故事,同學們一定還想知道,教師向大家推薦課后閱讀――《擴展閱讀》。
《李時珍》 篇9
李 時 珍 (第一課時)
一、導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無數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有的雖然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但他們的動人事跡代代相傳,他們的光輝思想、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揚光大。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
(板書)李時珍。
二、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提示像片)
師:誰能用黑板上的詞語說說李時珍是怎樣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蘄春 《本草綱目》 藥物學家 醫學家
生: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李時珍是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師: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那么現在誰能把“《本草綱目》”這個詞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說一說?
生:《本草綱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
一、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讀課文。
要求:讀準音,不添漏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時候,行( xing ha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ing hang)業。
師:多音字讀哪個音?是第一個擊一下掌,是第二個擊兩下掌。
(學生選擇擊掌,教師劃去錯誤的拼音。)
師:“行醫”是從事醫生的職業或做醫生的意思,“行業”指職業。“世代行醫”指什么?“世代行醫”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醫生。
師:“鄙視”是什么意思?
生:“鄙視”是輕視、瞧不起的意思。
師: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親遇到個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方。
師:三個帶點詞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藥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藥方。
生:“對癥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藥方。
師:“對癥良方”的“癥”指什么?
生:這個“癥”指疑難病癥。
師:“疑難病癥”是什么意思?
生:難治的病,難以判斷的病。
師:這兩段話在哪一小節?
生:第二小節。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小節,大家思考:
為什么李時珍能說出良方?
生:因為他學醫時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許多藥方。
(處處留心,暗自記下)
師:正因為如此,父親同意他學醫,這一節寫他學醫。
(板書:學醫)
師:本文主要寫了李時珍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李時珍立志學醫,寫《本草綱目》。
四、分節讀課文,說出各節意思
師:兩大組讀一、二節,想想第一節講什么。
師;第三大組讀第三小節,想想第三小節講什么。
師:第四大組讀第四小節,想想第四小節講什么。
師:齊讀最后一節, 說說這一節講什么。
師:哪幾節同編書有關?可合并為一段,課文重點寫編書。
五、講讀重點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三節。
思考:這一小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讀后提問)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
生:共有四句話。
師:分小組讀四句話,再思考提問。
師:現在教師先講第一句,另外三句話等會兒請同學上講臺講。
這一句說了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研究藥物。用上“一面----一面——-”連接“行醫”承接上文研究“藥物引起下文,起過渡作用。
另三句證講什么?(請三位同學上么講)
生:第二句講了李時珍發現的藥物收有缺點。
生:第三句講他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說明他時時想著病人。
生:第四句,講他決心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完善”指什么?
師;李時珍為什么要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生:為了病人不吃錯藥。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許多缺點。
生:因為李時珍處處想著病人,他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愿見到病人因吃錯藥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決心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六、練習
1、組詞接龍。
3、出示小黑板(4)
藥______ 藥_______ 藥______ 藥_________
_______方 ________方 _______方 _________方
(1——4組)說“藥”,(5—8組)說“方”,每人說一個,先說書上的,再擴展書外,小組討論。
第 二 教 時
一、復習檢查
師:(出示小黑板)請看半分鐘后填寫,注意記憶方法。
本草綱目 醫學家 藥物學家 藥方 世代行醫 古方
疑難病癥 對癥良方 藥材 藥性 藥效 完善
救死扶傷
師:請同學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師:請填對8個以上的舉手。請填對最多的報。
師:請最多的同學介紹經驗。(怎么記憶的)
生:我是用的歸類法。先記有“藥”字的詞:藥方、藥材、藥性、藥效;再記有“方”字的詞。
生:我是記每個詞的開頭第一個字。
導讀第四節
師:誰來說說我們學習第3節的方法?
生:讀課文思考這一小節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師:用學習第三節的方法學習第四節,小小班討論交流。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5)
(出示小黑板)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走了上萬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師:李時珍為寫書作準備,做了三件事,只要兩句話就行了,你們讀一啟遍。
(學生讀時教師圈:積累經驗;采藥;拜訪)
師:中間三句話不寫可以嗎?為什么要寫這三句話?
生:這三句話不能不寫,這樣寫具體。
生;這樣寫突出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工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三句話一定要寫。
師:課文具體地寫了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的可貴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這三句話不能不寫。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讀這三句話。
師;再請同學們插圖,想想:這是李時珍在向誰請教?從何見得?
生:這是李時珍在向樵夫請教。我從圖上畫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來。
師:講得對,李時珍不恥下問,向各行各業的人學習請教,為的是編寫好《本草綱目》。
三、導讀第五節
(指名讀第五節)
師: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偉在的著作?
生:因為寫這本書用了27年的時間。(板書:時間長)
生:因為這本書字數多,有一百多萬字。(板書:字數多)
生:這本書內容豐富,記下了一千八九種藥物。(板書:內容豐富)
生:這本書流傳廣,已譯成幾國文字。(板書:流傳廣)
四、總結
1、梳理內容
師:這篇課文寫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在行醫過程中發現藥物書有許多缺點,他懷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決心重編新藥物書,作了認真準備,終于寫成。反映了他為人民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認真,一心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質。
師:請大家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出示小黑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父親同意他學醫了.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因為《本草綱目》這部書_____所以說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師:請同學們在小小組進行說話練習,等會兒由一個小小組的四個人上臺講。
五、擴展
師:李時珍刻苦鉆研、潛心研究的事跡很多,就拿書上講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農民
就可知道這里有許多故事,同學們一定還想知道,教師向大家推薦課后閱讀――《擴展閱讀》。
《李時珍》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一、 復習導入:
1、 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課題:16、李時珍夜宿古寺)
2、 誰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生答 師相應板書: 投宿古寺 寺中談苦 記載草藥
二、 學習第2部分:投宿古寺,感受破敗
1、同學們默讀課文2、3、4小節,找出描寫古寺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體會
2 指名讀描寫古寺的句子。 齊讀
3、生交流。從這兩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4指導讀 誰來讀好這句話,讀出古寺的荒涼、破敗呢?(指名讀) (齊讀)
5 再次快速瀏覽第2、3小節,想一想李時珍是因為什么而住在古寺了的?
6、學生交流:
(1)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一心”?(專心,認真、全心全意……)“一心趕路”是為了什么?(察訪藥材)
(2)師:錯過了客店,就沒有其他人家投宿嗎?(此處是山區,前不見村,后不著店)說明偏僻。
7、(生齊讀第4小節)
8正當師徒倆焦急時,事情出現了轉機,土地龐憲看見了房屋的輪廓,走進一看,是一座古寺。面對這樣破敗的古寺,他一點兒都沒有猶豫,對龐弦說:“-----------”(生齊讀)
“我們就在這里住一夜吧。”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學習第3部分:師徒談苦,甘于吃苦
1、引讀第五節 他們覺得這樣的生活苦嗎?請同學們輕輕課文5—7自然段,找一找,想一想。
2、學生交流:
(1)龐憲說“先生是快50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歲的人還能叫苦么?”(換句式)
(2)笑著說
(3) 李時珍說的“吃點苦”是怎樣的苦?請同學們再輕輕讀讀這幾段文字,也可以聯系前面所學的內容來談談。
(4)這樣的生活僅僅是一天嗎?一月嗎?一年嗎?不!文中有個詞語告訴我們——(是“長年累月”過這樣的生活!)
(5)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這就叫“長年累月”,想象一下,他們還會吃哪些苦?
(6)師補充
(7)這句話充分表現了李時珍—的精神。板書:(不怕吃苦) 為了造福萬民甘于付出 樂觀 以苦為樂
(8) 指名讀
(9)分角色朗讀5——7節
四、學習第4部分:品嘗草藥,嚴謹塌實
1、請大家默讀第8至13小節。 上劃出有關句子,找出來后你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1) 生交流:
(2)重點引導學生探究第12小節的細節描寫
△端詳是什么意思?不僅仔細地看,還在想,想怎樣區分“雞腸草”與“鵝腸草”
△聽到這兒,你對李時珍又有哪些新的認識?(這就是李時珍,為了萬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品嘗草藥,他的心中只裝著天下百姓,惟獨沒有他自己!)
(4)在第12小節中的兩個地方出現了省略號,它們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2、引讀:“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
四 抓住板書,總結全文:
五、作業: 熟讀全文,準備復述。
板書:
投宿古寺 不怕吃苦
寺中談苦 嚴謹認真
記載草藥
《李時珍》 篇11
一、導入:
1、師:這節課由我和大家一塊學習,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有所收獲。
師:上課
師:在人類不斷邁向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有許多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有的為人類的未來指明了方向,有的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有的尋訪藥物,治病救人,為人類減輕了痛苦。在我國古代啊,就有這樣一個人,他歷時二十七年,傾注畢生的心血編成了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曾稱贊這本書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對,他就是李時珍。
2、師:通過課前的預習和搜集的資料,你對李時珍有哪些了解?
師:好,看著屏幕上老師搜集的李時珍的資料,請同學們自己大聲讀一下。
(投影:李時珍的相片和簡介)
3、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他為編寫《本草綱目》在察訪藥材時的一段經歷《李時珍夜宿古寺》。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同時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誰來用幾句話向大家介紹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師:誰能再說的簡練一些?(板書:李時珍)
師: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廟,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并親自品嘗藥材的事。
師:看著課題你產生了那些疑問呢?
生:1、李時珍為什么夜宿古寺?
2、古寺是什么樣子的?
3、他到古寺后都干了些什么?
(教師相機在題目下面標上問號)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做標記。看看能不能解決大家提出的這些疑問。
二、學習課文
1、師:李時珍作為一代名醫他的衣、食、住、行條件應該非常優越,可他為什么會夜宿古寺呢?誰來讀一下?
師:通過讀這幾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如果學生沒有讀第一段,教師在他讀完后可以引導:他和弟子為什么會在湖北的西部山區呢?)
生:那古寺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讀一下?
(投影出示:描寫古寺樣子的段落)
師:請同學們再讀一遍,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古寺很破,很簡陋,很荒涼
師:這是一座破敗的古寺,一座……
師:你是通過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師:李時珍歷時二十七年才編成《本草綱目》在這二十七年中,投宿荒郊野外是經常的事,這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縮影。那古寺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讀一下?
3、師:通過讀你體會到了什么?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投影:李時珍……)
師:誰再來讀一遍?要讀出古寺的荒涼和簡陋。
4、師:路途艱辛,住宿簡陋,那李時珍和徒弟吃的是什么呢?
師:誰來讀一下?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還有體現生活苦的地方嗎?誰來讀一下?
(交流第五段,吃的苦)
(投影這段話)
師:“啃”是什么意思?那我們平時所吃的干糧用得著啃嗎?那這說明了什么?你體會到了什么?
5、師:李時珍從三十五歲時就開始編寫《本草綱目》時至今日,已有十五個年頭了,在這十五年里他和徒弟以及兒子攀懸崖,涉大河,冒嚴寒,斗酷暑住破廟,啃干糧生活極其艱苦(板書:苦)可他們怎么認為的呢?
師:我找幾個同學分角色來讀一下李時珍和徒弟的對話。在讀的時候注意人物的語氣,和表情。
師:你覺得在朗讀語氣和表情上他們讀的怎么樣?
生:李時珍是“笑”著問的。
師:這么苦的生活李時珍竟然能笑出來,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啊?
生:不怕吃苦的人。
師:通過他們的讀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生:一心為民,甘愿付出……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第七段,思考:李時珍認為吃點苦也是值得的原因是什么?
生: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
三、學習八至十三段
1、師:也正是這個萬民得福的信念支撐著這個年近半百的老人,以苦為樂,甘愿付出。其實他令人感動的還不止這些。
師:請同學們接著往下讀,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通過讀你學到的一些醫學知識。
并找出李時珍令你感動的地方。
(交流感動的地方)
師:李時珍的哪些做法還令你感動呢?誰來讀一下?看著大屏幕
(投影出示:“雞腸草……生嚼無涎”)
師:李時珍在干什么?
生:品嘗草藥。
師:你能找出描寫李時珍動作的詞語嗎?
生:端詳、扯下、嚼嚼、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結合這些詞語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
師:我找個我們班最大膽的同學來表演一下李時珍是如何品嘗草藥的(上講臺前)
師:(準備兩片葉子)這就是雞腸草和鵝腸草,待會你盡管嚼。
生:不敢
師:為什么?
生:怕有毒
師:你的擔心不無道理,是藥三分毒,如果毒性發作怎么辦呢?
師:那李時珍害怕了嗎?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你體會到什么?
師:老師讀,你開始表演吧,這兩片葉子你假裝嚼就行。
師:你覺得這位同學哪兒表演得好?哪個地方沒有表演出來?
生:端詳、扯下、若有所悟
師:結合他的表演,同學們再讀課文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李時珍為了深入研究,取得第一手資料,他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吞服一些作用劇烈的藥。有一次李時珍為了體驗曼陀羅的作用,吞食了這種藥物,結果精神恍惚,身體失去了痛覺。
2、師:下面同學們開展小組討論,你認為李時珍這樣做值得嗎?
師:李時珍不怕吃苦,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為科學獻身,他這樣做是為了修訂好《本草綱目》,更是為了天下百姓,造福子孫后代。他的做法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
3、師:誰來接著這段往下讀?這是一段環境描寫。
師:你覺得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你來讀一下。
師:同學們體會到了什么?
4、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打算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如何學習李時珍的這些精神呢?
四、小結:
師:透過漫漫的歷史長河,我們仿佛看到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李時珍在艱難的前進;驕陽似火,酷暑難耐他也不曾停下前進的腳步。為了萬民得福,為了后世子孫,他歷時二十七年,傾注畢生心血終于完成醫藥學巨著《本草綱目》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留給了我們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李時珍》 篇12
《李時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寫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為修訂好《本草》,帶著弟子外出察訪藥材,深入山林錯過了客店,在古寺住宿的經歷,表現了李時珍為修好《本草》不怕吃苦、一心為民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為了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文章的中心,我反復地研究教材,發現文章的第七節,也就是李時珍夜宿古時所說的一段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一、緊扣“苦”字,對課文進行有效地整合。通讀課文,我們不難發現,文章寫李時珍夜宿古寺的原因——白天一直在察訪藥材,錯過了客店;寫古寺非常破敗;寫李時珍在古寺里吃得差;寫李時珍在月光下認真地記錄,親自嘗試藥性,都突出了一個“苦”,體現了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這個中心。這幾個部分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因此,我在教學時,首先出示了課文的第七節,讓學生朗讀體會李時珍所說的苦,再引導他們到課文中去找找描寫“苦”的段落或句子,反復朗讀感悟。最后,又回到第七節,使學生體會到李時珍吃這么多苦是為了萬民得福。這種教學,打亂了原來的課文順序,對課文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把重點的、有語文價值的歸納出來講,其余的不多講,有效地節省了時間,學生學起來主動性很高,實現了有效教學。
二、抓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精讀課文中的四處內容:1、師徒倆長年累月在外奔波;2、古寺的破敗景象;3、李時珍親自嘗草藥;4、李時珍的話。這些內容從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不怕危險、一心為民的精神境界。在學習這幾部分時,我讓學生自己讀,大膽地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句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加深感悟。例如:抓住“端詳、扯下、嚼嚼”讓學生先表演再朗讀,使感情與之產生共鳴,感悟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試驗的獻身精神,以及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三、結合本土特色,有效地設計課后作業。
課后我布置學生去當地名人的感人故事,不僅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能激發學生閱讀名人故事的興趣,更能讓他們了解家鄉的名人,增強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