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時 珍(精選15篇)
李 時 珍 篇1
李 時 珍 (第一課時)
一、導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無數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有的雖然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但他們的動人事跡代代相傳,他們的光輝思想、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揚光大。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
(板書)李時珍。
二、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提示像片)
師:誰能用黑板上的詞語說說李時珍是怎樣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蘄春 《本草綱目》 藥物學家 醫學家
生: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李時珍是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師: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那么現在誰能把“《本草綱目》”這個詞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說一說?
生:《本草綱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
一、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讀課文。
要求:讀準音,不添漏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時候,行( xing ha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ing hang)業。
師:多音字讀哪個音?是第一個擊一下掌,是第二個擊兩下掌。
(學生選擇擊掌,教師劃去錯誤的拼音。)
師:“行醫”是從事醫生的職業或做醫生的意思,“行業”指職業。“世代行醫”指什么?“世代行醫”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醫生。
師:“鄙視”是什么意思?
生:“鄙視”是輕視、瞧不起的意思。
師: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親遇到個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方。
師:三個帶點詞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藥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藥方。
生:“對癥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藥方。
師:“對癥良方”的“癥”指什么?
生:這個“癥”指疑難病癥。
師:“疑難病癥”是什么意思?
生:難治的病,難以判斷的病。
師:這兩段話在哪一小節?
生:第二小節。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小節,大家思考:
為什么李時珍能說出良方?
生:因為他學醫時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許多藥方。
(處處留心,暗自記下)
師:正因為如此,父親同意他學醫,這一節寫他學醫。
(板書:學醫)
師:本文主要寫了李時珍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李時珍立志學醫,寫《本草綱目》。
四、分節讀課文,說出各節意思
師:兩大組讀一、二節,想想第一節講什么。
師;第三大組讀第三小節,想想第三小節講什么。
師:第四大組讀第四小節,想想第四小節講什么。
師:齊讀最后一節, 說說這一節講什么。
師:哪幾節同編書有關?可合并為一段,課文重點寫編書。
五、講讀重點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三節。
思考:這一小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讀后提問)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
生:共有四句話。
師:分小組讀四句話,再思考提問。
師:現在教師先講第一句,另外三句話等會兒請同學上講臺講。
這一句說了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研究藥物。用上“一面----一面——-”連接“行醫”承接上文研究“藥物引起下文,起過渡作用。
另三句證講什么?(請三位同學上么講)
生:第二句講了李時珍發現的藥物收有缺點。
生:第三句講他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說明他時時想著病人。
生:第四句,講他決心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完善”指什么?
師;李時珍為什么要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生:為了病人不吃錯藥。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許多缺點。
生:因為李時珍處處想著病人,他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愿見到病人因吃錯藥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決心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六、練習
1、組詞接龍。
3、出示小黑板(4)
藥______ 藥_______ 藥______ 藥_________
_______方 ________方 _______方 _________方
(1——4組)說“藥”,(5—8組)說“方”,每人說一個,先說書上的,再擴展書外,小組討論。
第 二 教 時
一、復習檢查
師:(出示小黑板)請看半分鐘后填寫,注意記憶方法。
本草綱目 醫學家 藥物學家 藥方 世代行醫 古方
疑難病癥 對癥良方 藥材 藥性 藥效 完善
救死扶傷
師:請同學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師:請填對8個以上的舉手。請填對最多的報。
師:請最多的同學介紹經驗。(怎么記憶的)
生:我是用的歸類法。先記有“藥”字的詞:藥方、藥材、藥性、藥效;再記有“方”字的詞。
生:我是記每個詞的開頭第一個字。
導讀第四節
師:誰來說說我們學習第3節的方法?
生:讀課文思考這一小節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師:用學習第三節的方法學習第四節,小小班討論交流。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5)
(出示小黑板)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走了上萬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師:李時珍為寫書作準備,做了三件事,只要兩句話就行了,你們讀一啟遍。
(學生讀時教師圈:積累經驗;采藥;拜訪)
師:中間三句話不寫可以嗎?為什么要寫這三句話?
生:這三句話不能不寫,這樣寫具體。
生;這樣寫突出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工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三句話一定要寫。
師:課文具體地寫了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的可貴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這三句話不能不寫。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讀這三句話。
師;再請同學們插圖,想想:這是李時珍在向誰請教?從何見得?
生:這是李時珍在向樵夫請教。我從圖上畫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來。
師:講得對,李時珍不恥下問,向各行各業的人學習請教,為的是編寫好《本草綱目》。
三、導讀第五節
(指名讀第五節)
師: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偉在的著作?
生:因為寫這本書用了27年的時間。(板書:時間長)
生:因為這本書字數多,有一百多萬字。(板書:字數多)
生:這本書內容豐富,記下了一千八九種藥物。(板書:內容豐富)
生:這本書流傳廣,已譯成幾國文字。(板書:流傳廣)
四、總結
1、梳理內容
師:這篇課文寫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在行醫過程中發現藥物書有許多缺點,他懷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決心重編新藥物書,作了認真準備,終于寫成。反映了他為人民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認真,一心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質。
師:請大家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出示小黑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父親同意他學醫了.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因為《本草綱目》這部書_____所以說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師:請同學們在小小組進行說話練習,等會兒由一個小小組的四個人上臺講。
五、擴展
師:李時珍刻苦鉆研、潛心研究的事跡很多,就拿書上講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農民
就可知道這里有許多故事,同學們一定還想知道,教師向大家推薦課后閱讀――《擴展閱讀》。
李 時 珍 篇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編寫了“東方醫藥巨典”——《本草綱目》。
2、學習生字新詞。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讀懂自然段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好思想。
2、學習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二)解決辦法
運用“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句與句間的聯系,歸并分層,歸納出整個自然段意思”的方法解決重點、難點。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在初讀、導讀課文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
(三)重點、難點問題,全班交流。
五、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音帶、掛板、字卡。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李時珍。
李時珍是我國明朝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一生為窮人治病,為了編寫《本草綱目》,研讀800多中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先后到湖北、河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考察訪問,采集藥物標本,行程達一萬多里。《本草綱目》被國內人們視為至寶,在國外用法、營、的、日、拉丁文廣泛刊印,稱為“東方醫藥巨典”。李時珍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二)范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劃出不懂的地方。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學生質疑,教師點播,師生交流。
(1)字(出示字卡)
①讀準字音。
診、癥、湊、栽、積累的“累”
②認清字形
拜、籍、酷、載
(2)理解詞義。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完善:完美。
拜訪:敬詞,訪問。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判斷:斷定。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流行:傳下去,傳開去。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初步感知自然段的意思,理清層次。
1、鋪墊孕伏。(出示投影片)
(1)自學。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2、教師點撥,理清層次。
第1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2、3自然段:講李時珍立志學醫。
第4、5、6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
第7自然段:講《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栽擇綱珍
載譯鋼診
2、填空。
(1)查字典。
查帶點字要查部首再查幾畫選正確解釋
記載①年.②記在書報上。
嚴寒酷暑①殘酷。②極,程度深。
(2)選擇恰當的詞填寫在括號里。
藥方藥材藥物藥效藥物書
①李時珍暗自記下不少。
②他一面行醫,一面研究。
③《本草綱目》是一本。
④他親口品嘗了許多,判斷。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李時珍》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文章內容,這節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當時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
2、齊讀第2——3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重、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2、學生自學、質疑,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說的是什么?可以分為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這一自然段第一句話起什么作用?(過渡)
(3)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不全”、“不詳”、“不對”)他想編成什么樣的?
(4)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
(5)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3、齊讀第4自然段。
(五)課堂練習。
1、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例:他編成了藥物書。
他編成了新的藥物書。
他編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
(1)李時珍是藥物學家。
(2)李時珍走遍了名山。
2、讀課文第4自然段,完成練習。
(1)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的三個缺點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完善的藥物書應該是記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1——4自然段。
(二)學習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 ,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生地讀課文,注意藥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難點)
①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時珍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③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時珍為什么要親自品嘗藥材?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⑤李時珍為什么要請教醫生、農民、漁民和獵人?
⑥讀這段后你有何體會?
⑦分層,概括層意。
⑧出示投影(書中畫面)學生描繪。
⑨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2)交流學習第6自然段。指名讀。
思考:為什么說李時珍“終于”編成了新的藥物書?
(3)交流學習第7自然段。齊讀。
思考:為什么《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
(三)總結全文。
討論:
1、課文第7自然段,分別敘述了李時珍“立志學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那部分內容,為什么?
2、李時珍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四)課堂練習。
1、選擇句中劃線字的正確讀音,對的打
(1)那時候,行(xíng há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íng háng)業。
(2)李時珍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決心重(chóng zhòng)新編寫一部完整的藥物書。
(3)李時珍在給病人看病時,特別注意積累(lèi lěi)經驗。
2、根據課文內容填上合適的詞語。
(1)李時珍是偉大的和。
(2)李時珍不怕,不怕,走遍了產藥材的名山。
(3)李時珍整整花了,終于編寫了一部的藥物書——。
七、板書設計
立志學醫
11 李時珍 編寫原因 積累經驗
編書 編寫準備 親自采藥
寫出巨著 虛心學習
李 時 珍 篇3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誰能向大家介紹這個人物?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層次
投影出示思考題。(學生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畫出不懂的問題。
2.課文主要講了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三、檢查預習
1.出示幻燈片認讀生字詞。談自己對生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①完善:完美。
②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③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④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⑤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2.指讀課文。
3.課文主要講了“立志學醫”和“編寫《本草綱目》”兩件事。
板書:立志學醫(2-3自然段)
編寫藥書(4-6自然段)
四、質疑、歸納問題
提出不懂的問題。有些問題可由學生解決,有些難題由師生共同歸納。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熟記生字詞,思考討論課上歸納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了文章內容,這節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父親被他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2至3自然段。
四、學習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題:(l)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4)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舊藥物書“不全”、“不詳”、“不對”。)
2.指導朗讀。(要讀出舊藥物書缺陷將給病人帶來的危險語氣)學生練讀。范讀。指名讀。
五、學習 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 ,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幻燈片: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點、難點)
①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③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學生應回答出:①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度。
②請教醫生、農民、漁民、獵人,表現了虛心的態度,嚴謹的精神。
③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表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樣理解“終于”一詞?(說明結果得來極不容易,可結合上文回答。)
②為什么說《本草綱目》一書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規模大,中外流傳。)
六、總結
1.課文7個自然段,分別敘述了“立志學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哪部分內容?為什么?
2.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3.指讀全文。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重難點問題全班交流;查閱有關的資料。教師談話導入 ,介紹人物;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運用“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句與句間的聯系”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懂自然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理解重難點內容。
探究活動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段?這一段哪些地方寫得好?
2.讀了這篇課文后,你從身上學到了什么?
3.先想想怎樣讀出這篇課文的感情,再試著寫幾句贊美的話或編首小詩。
4.學了后,你有什么想法?或想做些什么?請試著寫下來。
李 時 珍 篇4
課文簡析:
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為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于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說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說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時珍以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為人類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了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學會12個字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了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體會文章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學習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查閱資料:李時珍人物簡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12個生字(含一個多音字“累”)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基本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概講了什么。繼續練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部分生字。
設計理念:從整體把握了課文;培養學生自學和預習能力。
一、課前預習:
1、 本課生字較多,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書寫前注意仔細觀察字的結構特點,通過組詞練習書寫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找有關介紹李時珍的資料或介紹他采藥、編書的故事,并讀一讀。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讀后問:你認識了哪些新的生字,請你用自己的識記方法介紹給大家。
師指導生字:可以通過形近字比較的方法加以區分:如“較—郊、編—遍、綱—綱、嘗—常、缺—決、載---栽、驗---檢”;“累”多音字的學習;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檢查學生讀書,并隨時指導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簡要說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如何分部分?(分清層次、概括內容)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為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于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5、生匯報學習結果
師小結: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
三、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作業
1、抄寫字詞。
2、練習讀書,達到流利。
第 2 課時
教學要求:了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
教學重點:了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設計理念:在理解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品質,讀出體會。體現課內外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時珍》,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對李時珍有哪些了解?”
二、細讀課文。
緊扣課后習題1引導學生直接插入課文重點段落,學習理解課文。
1、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
(1)找到相關段落默讀思考,找出原因并加簡要批注:如“不全、不祥、有誤”;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隨機點撥:
這樣一部內容不全、記錄不詳細、甚至有錯誤的藥物書,會給醫生看病帶來怎樣的后果?(生說可能產生的后果)是呀!舊的藥物書不全、不詳、不準。李時珍決心編寫一部比較完善藥物書。你怎樣理解這里的“完善”?
從李時珍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處處為病人著想,認真負責,醫德高尚。
(3)李時珍重新編寫藥物書,造福社會的信念是多么堅定!體會著把這一自然段完整地讀一讀。
2、師:李時珍為了重新編寫藥物書,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讀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可以知道?大家都來讀讀這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找到他所做的準備:積累經驗、各地采藥、訪問有經驗的人。他“不但在治病時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個地去采藥。”“不但……還”表示意思更進一步,重點在后半部分。這一用法引導學生通過重音讀出體會即可。
仔細讀讀這一自然段,看看他在做準備的過程中,是怎么做的?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讓學生自讀體會、再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學生匯報時,引導學生結合“不怕……不怕……走遍……好幾天……親口品嘗……上萬里……千百個”這些詞,再說說體會、想像困難、讀出體會中感受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堅持不懈的精神。
(2)有感情地讀讀全段。
3、師:李時珍歷盡了千辛萬苦,做好了寫書的準備,回到老家開始寫書。
出示句子:(他整整花了27年,……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
讓學生結合這些數字,說說從中感受到什么?進一步體會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
4、回顧全文,想一想:《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可以讓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和收集的資料說。
重點指導數字說明法: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說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說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作業
1、課后:寫出這篇課文的讀后感。
2、運用數字說明法介紹一種事物。
李 時 珍 篇5
李 時 珍 (第一課時)
一、導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無數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有的雖然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但他們的動人事跡代代相傳,他們的光輝思想、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揚光大。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
(板書)李時珍。
二、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提示像片)
師:誰能用黑板上的詞語說說李時珍是怎樣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蘄春 《本草綱目》 藥物學家 醫學家
生: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李時珍是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師: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那么現在誰能把“《本草綱目》”這個詞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說一說?
生:《本草綱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
一、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讀課文。
要求:讀準音,不添漏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時候,行( xing ha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ing hang)業。
師:多音字讀哪個音?是第一個擊一下掌,是第二個擊兩下掌。
(學生選擇擊掌,教師劃去錯誤的拼音。)
師:“行醫”是從事醫生的職業或做醫生的意思,“行業”指職業。“世代行醫”指什么?“世代行醫”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醫生。
師:“鄙視”是什么意思?
生:“鄙視”是輕視、瞧不起的意思。
師: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親遇到個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方。
師:三個帶點詞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藥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藥方。
生:“對癥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藥方。
師:“對癥良方”的“癥”指什么?
生:這個“癥”指疑難病癥。
師:“疑難病癥”是什么意思?
生:難治的病,難以判斷的病。
師:這兩段話在哪一小節?
生:第二小節。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小節,大家思考:
為什么李時珍能說出良方?
生:因為他學醫時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許多藥方。
(處處留心,暗自記下)
師:正因為如此,父親同意他學醫,這一節寫他學醫。
(板書:學醫)
師:本文主要寫了李時珍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李時珍立志學醫,寫《本草綱目》。
四、分節讀課文,說出各節意思
師:兩大組讀一、二節,想想第一節講什么。
師;第三大組讀第三小節,想想第三小節講什么。
師:第四大組讀第四小節,想想第四小節講什么。
師:齊讀最后一節, 說說這一節講什么。
師:哪幾節同編書有關?可合并為一段,課文重點寫編書。
五、講讀重點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三節。
思考:這一小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讀后提問)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
生:共有四句話。
師:分小組讀四句話,再思考提問。
師:現在教師先講第一句,另外三句話等會兒請同學上講臺講。
這一句說了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研究藥物。用上“一面----一面——-”連接“行醫”承接上文研究“藥物引起下文,起過渡作用。
另三句證講什么?(請三位同學上么講)
生:第二句講了李時珍發現的藥物收有缺點。
生:第三句講他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說明他時時想著病人。
生:第四句,講他決心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完善”指什么?
師;李時珍為什么要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生:為了病人不吃錯藥。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許多缺點。
生:因為李時珍處處想著病人,他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愿見到病人因吃錯藥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決心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六、練習
1、組詞接龍。
3、出示小黑板(4)
藥______ 藥_______ 藥______ 藥_________
_______方 ________方 _______方 _________方
(1——4組)說“藥”,(5—8組)說“方”,每人說一個,先說書上的,再擴展書外,小組討論。
第 二 教 時
一、復習檢查
師:(出示小黑板)請看半分鐘后填寫,注意記憶方法。
本草綱目 醫學家 藥物學家 藥方 世代行醫 古方
疑難病癥 對癥良方 藥材 藥性 藥效 完善
救死扶傷
師:請同學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師:請填對8個以上的舉手。請填對最多的報。
師:請最多的同學介紹經驗。(怎么記憶的)
生:我是用的歸類法。先記有“藥”字的詞:藥方、藥材、藥性、藥效;再記有“方”字的詞。
生:我是記每個詞的開頭第一個字。
導讀第四節
師:誰來說說我們學習第3節的方法?
生:讀課文思考這一小節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師:用學習第三節的方法學習第四節,小小班討論交流。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5)
(出示小黑板)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走了上萬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師:李時珍為寫書作準備,做了三件事,只要兩句話就行了,你們讀一啟遍。
(學生讀時教師圈:積累經驗;采藥;拜訪)
師:中間三句話不寫可以嗎?為什么要寫這三句話?
生:這三句話不能不寫,這樣寫具體。
生;這樣寫突出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工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三句話一定要寫。
師:課文具體地寫了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的可貴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這三句話不能不寫。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讀這三句話。
師;再請同學們插圖,想想:這是李時珍在向誰請教?從何見得?
生:這是李時珍在向樵夫請教。我從圖上畫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來。
師:講得對,李時珍不恥下問,向各行各業的人學習請教,為的是編寫好《本草綱目》。
三、導讀第五節
(指名讀第五節)
師: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偉在的著作?
生:因為寫這本書用了27年的時間。(板書:時間長)
生:因為這本書字數多,有一百多萬字。(板書:字數多)
生:這本書內容豐富,記下了一千八九種藥物。(板書:內容豐富)
生:這本書流傳廣,已譯成幾國文字。(板書:流傳廣)
四、總結
1、梳理內容
師:這篇課文寫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在行醫過程中發現藥物書有許多缺點,他懷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決心重編新藥物書,作了認真準備,終于寫成。反映了他為人民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認真,一心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質。
師:請大家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出示小黑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父親同意他學醫了.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因為《本草綱目》這部書_____所以說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師:請同學們在小小組進行說話練習,等會兒由一個小小組的四個人上臺講。
五、擴展
師:李時珍刻苦鉆研、潛心研究的事跡很多,就拿書上講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農民
就可知道這里有許多故事,同學們一定還想知道,教師向大家推薦課后閱讀――《擴展閱讀》。
李 時 珍 篇6
李 時 珍
請雙擊頁面,看看發生什么:-)
李 時 珍 (第一課時)
一、導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無數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有的雖然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但他們的動人事跡代代相傳,他們的光輝思想、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揚光大。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
(板書)李時珍。
二、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提示像片)
師:誰能用黑板上的詞語說說李時珍是怎樣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蘄春 《本草綱目》 藥物學家 醫學家
生: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李時珍是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師: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那么現在誰能把“《本草綱目》”這個詞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說一說?
生:《本草綱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
一、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讀課文。
要求:讀準音,不添漏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時候,行( xing ha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ing hang)業。
師:多音字讀哪個音?是第一個擊一下掌,是第二個擊兩下掌。
(學生選擇擊掌,教師劃去錯誤的拼音。)
師:“行醫”是從事醫生的職業或做醫生的意思,“行業”指職業。“世代行醫”指什么?“世代行醫”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醫生。
師:“鄙視”是什么意思?
生:“鄙視”是輕視、瞧不起的意思。
師: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親遇到個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方。
師:三個帶點詞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藥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藥方。
生:“對癥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藥方。
師:“對癥良方”的“癥”指什么?
生:這個“癥”指疑難病癥。
師:“疑難病癥”是什么意思?
生:難治的病,難以判斷的病。
師:這兩段話在哪一小節?
生:第二小節。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小節,大家思考:
為什么李時珍能說出良方?
生:因為他學醫時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許多藥方。
(處處留心,暗自記下)
師:正因為如此,父親同意他學醫,這一節寫他學醫。
(板書:學醫)
師:本文主要寫了李時珍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李時珍立志學醫,寫《本草綱目》。
四、分節讀課文,說出各節意思
師:兩大組讀一、二節,想想第一節講什么。
師;第三大組讀第三小節,想想第三小節講什么。
師:第四大組讀第四小節,想想第四小節講什么。
師:齊讀最后一節, 說說這一節講什么。
師:哪幾節同編書有關?可合并為一段,課文重點寫編書。
五、講讀重點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三節。
思考:這一小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讀后提問)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
生:共有四句話。
師:分小組讀四句話,再思考提問。
師:現在教師先講第一句,另外三句話等會兒請同學上講臺講。
這一句說了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研究藥物。用上“一面----一面——-”連接“行醫”承接上文研究“藥物引起下文,起過渡作用。
另三句證講什么?(請三位同學上么講)
生:第二句講了李時珍發現的藥物收有缺點。
生:第三句講他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說明他時時想著病人。
生:第四句,講他決心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完善”指什么?
師;李時珍為什么要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生:為了病人不吃錯藥。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許多缺點。
生:因為李時珍處處想著病人,他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愿見到病人因吃錯藥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決心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六、練習
1、組詞接龍。
3、出示小黑板(4)
藥______ 藥_______ 藥______ 藥_________
_______方 ________方 _______方 _________方
(1——4組)說“藥”,(5—8組)說“方”,每人說一個,先說書上的,再擴展書外,小組討論。
第 二 教 時
一、復習檢查
師:(出示小黑板)請看半分鐘后填寫,注意記憶方法。
本草綱目 醫學家 藥物學家 藥方 世代行醫 古方
疑難病癥 對癥良方 藥材 藥性 藥效 完善
救死扶傷
師:請同學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師:請填對8個以上的舉手。請填對最多的報。
師:請最多的同學介紹經驗。(怎么記憶的)
生:我是用的歸類法。先記有“藥”字的詞:藥方、藥材、藥性、藥效;再記有“方”字的詞。
生:我是記每個詞的開頭第一個字。
導讀第四節
師:誰來說說我們學習第3節的方法?
生:讀課文思考這一小節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師:用學習第三節的方法學習第四節,小小班討論交流。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5)
(出示小黑板)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走了上萬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師:李時珍為寫書作準備,做了三件事,只要兩句話就行了,你們讀一啟遍。
(學生讀時教師圈:積累經驗;采藥;拜訪)
師:中間三句話不寫可以嗎?為什么要寫這三句話?
生:這三句話不能不寫,這樣寫具體。
生;這樣寫突出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工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三句話一定要寫。
師:課文具體地寫了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動人事跡。贊揚了他的可貴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這三句話不能不寫。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讀這三句話。
師;再請同學們插圖,想想:這是李時珍在向誰請教?從何見得?
生:這是李時珍在向樵夫請教。我從圖上畫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來。
師:講得對,李時珍不恥下問,向各行各業的人學習請教,為的是編寫好《本草綱目》。
三、導讀第五節
(指名讀第五節)
師: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偉在的著作?
生:因為寫這本書用了27年的時間。(板書:時間長)
生:因為這本書字數多,有一百多萬字。(板書:字數多)
生:這本書內容豐富,記下了一千八九種藥物。(板書:內容豐富)
生:這本書流傳廣,已譯成幾國文字。(板書:流傳廣)
四、總結
1、梳理內容
師:這篇課文寫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在行醫過程中發現藥物書有許多缺點,他懷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決心重編新藥物書,作了認真準備,終于寫成。反映了他為人民不怕艱苦、不怕危險、踏實認真,一心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質。
師:請大家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出示小黑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父親同意他學醫了.
因為李時珍_____所以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因為《本草綱目》這部書_____所以說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師:請同學們在小小組進行說話練習,等會兒由一個小小組的四個人上臺講。
五、擴展
師:李時珍刻苦鉆研、潛心研究的事跡很多,就拿書上講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農民
就可知道這里有許多故事,同學們一定還想知道,教師向大家推薦課后閱讀――《擴展閱讀》。
李 時 珍 篇7
一、揭題:
同學們,在我國的中藥書籍中有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被譯成十余種文字,在全世界流傳。它是我國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們了解這本書和它的作者嗎?(《本草綱目》李時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5李時珍,一起來了解這位偉大的醫學家編寫這一偉大的著作的歷程。
板書課題:(當寫到“珍”時)請大家注意,“珍”左邊的“王”字旁寫得稍微窄一些,右邊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兒”一撇要比一撇長。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這篇課文共有七個自然段,老師請“七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指名后,老師說: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四、讀的同學很認真,聽的同學很仔細,請大家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些內容讓你感受到了一點。把相關的句子或段落劃下來。
多讀幾遍,好好體會,等會兒和全班同學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師問: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到了這一點。
1 如果學生說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師不做重點指導,只是邊小結邊相機板書:
有志氣、刻苦
2 學生如果先說第五自然段
出示課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遠,嚴寒酷暑,品嘗”還有一些幫助記憶的關聯詞。學生還是圍繞“怎樣的人和哪些句子來談。”教師相機點撥啟發。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從句子中體會到天氣的惡劣,路途的艱辛,走遍了說明了地方的廣。學生能說到最好,不能說到老師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老師口頭的敘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遙遠,有時是雪花紛飛,有時酷暑難耐,只要是出產藥材的名山,李時珍都------走遍。真是不辭辛苦呀。同學們,就讓我們讀出李時珍的不怕堅辛吧)
“他有時----------山上過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萬里路-----------學到了----------沒有的知識”(虛心請教。師述:向這些不同身份的人請教,實際上是為了讓醫學的內容更正確,更詳細,更全面。)
“他還親口品嘗”-------(有獻身科學的精神)
師導:同學們談得很好,都在用心讀書,請大家把這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讀一讀。
“為了寫這本藥書------還親自到各地采藥”(讀完這句后,老師小結:李時珍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不但“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采藥”,從這件事中我們感受到他是一個不怕辛勞,獻身科學的人)
板書:不怕辛勞,獻身科學
師導:那么,他這樣不辭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藥,都是為了要編寫一部怎樣的藥書呢?(完善)請大家聯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說一說。
學習第四自然段,說說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學生邊讀相關的句子,老師邊在黑板右上角做簡單板書:如:說到“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板書:不全面。說到“有藥物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板書:不詳細,說到“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板書:不正確。
然后老師指著板書,邊說邊劃去了三個“不”,所以,內容全面、詳細、正確的藥物書就是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板書:全面詳細正確)
完善
師小結:從李時珍下決心重編藥物書,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態度嚴謹的人。
板書:態度嚴謹
老師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學們,李時珍正是為了編寫一部“全面、詳細、準確”的藥物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還親自到。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他有時,餓了,天黑了就在。他走了,拜訪千百個,
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他還親口了許多,判斷。
學習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分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想想帶點詞語的意思,去掉這些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體會這些詞語“整整”說明時間長,“終于”說明歷盡艱辛,“著名”說明這本書的價值。)
板書:有毅力,有恒心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前景。《學生談仿佛看見什么?》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比方說,在無數個晚上,在炎熱的夏天,李時珍怎樣做的等等)
六、指板書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為我們祖國有這樣偉大的醫學和藥物學家(板書)感到自豪,為有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感到嬌傲。課后,請同學們收集有關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有關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探索。
板書: 25 李時珍(偉大的醫學和藥物學家)
一心為民,處處留心
(不詳細、不全面、不具體)不完善-----態度嚴謹
不辭辛勞 獻身科學
有毅力,有恒心
李 時 珍 篇8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誰能向大家介紹這個人物?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層次
投影出示思考題。(學生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畫出不懂的問題。
2.課文主要講了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三、檢查預習
1.出示幻燈片認讀生字詞。談自己對生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①完善:完美。
②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③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④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⑤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2.指讀課文。
3.課文主要講了“立志學醫”和“編寫《本草綱目》”兩件事。
板書:立志學醫(2-3自然段)
編寫藥書(4-6自然段)
四、質疑、歸納問題
提出不懂的問題。有些問題可由學生解決,有些難題由師生共同歸納。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熟記生字詞,思考討論課上歸納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了文章內容,這節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父親被他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2至3自然段。
四、學習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題:(l)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4)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舊藥物書“不全”、“不詳”、“不對”。)
2.指導朗讀。(要讀出舊藥物書缺陷將給病人帶來的危險語氣)學生練讀。范讀。指名讀。
五、學習 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 ,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幻燈片: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點、難點)
①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③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學生應回答出:①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度。
②請教醫生、農民、漁民、獵人,表現了虛心的態度,嚴謹的精神。
③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表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樣理解“終于”一詞?(說明結果得來極不容易,可結合上文回答。)
②為什么說《本草綱目》一書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規模大,中外流傳。)
六、總結
1.課文7個自然段,分別敘述了“立志學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哪部分內容?為什么?
2.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3.指讀全文。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重難點問題全班交流;查閱有關的資料。教師談話導入 ,介紹人物;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運用“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句與句間的聯系”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懂自然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理解重難點內容。
探究活動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段?這一段哪些地方寫得好?
2.讀了這篇課文后,你從身上學到了什么?
3.先想想怎樣讀出這篇課文的感情,再試著寫幾句贊美的話或編首小詩。
4.學了后,你有什么想法?或想做些什么?請試著寫下來。
李 時 珍 篇9
預習提示
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感悟理解。
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著書的高尚精神。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珍貴”“記載”“解除”“拜訪”“流傳”“救死扶傷”“疑難病癥”“嚴寒酷暑”等詞語。
給課文第四自然段分層次。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中寫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部分;練習給自然段分層次。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李時珍》,那么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聽老師將課文讀一遍。教師范讀課文。
學習生字詞
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檢查學習情況。
編 :提醒學生注意讀音。
拜、籍: 提醒學生注意字形。
有關詞語解釋: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救死扶傷: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傷的人。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對癥:針對病情。
記載:把材料寫下來。
完善:完美。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充分導讀
指導分段
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課文可分為幾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講李時珍跟父親學醫。
第三段(第四——七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
課堂檢測
抄寫詞語。
第 二 課 時
講讀課文
a、講讀第一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樣的人才可以被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才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生齊讀課文。
b、講讀第二段
男女生分讀第二、三自然段。
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 (主要是被李時珍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好學的精神所感動,才同意他學醫。)
c、講讀第三段
四排學生分排朗讀。
學習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李時珍發現舊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引導學生歸納出“不全”、“不詳”、“不對”。)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
全課總結,提出預習
第 三 課 時
解析課文
a、講讀第四段。
b、學習第五自然段。
默讀第五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哪句話概括了這一自然段的內容?
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
李時珍為什么要親自品嘗藥材?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李時珍為什么要請教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
有感情地朗讀第五自然段。
c、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指名讀第六、七自然段。
為什么說他“終于”編寫成了新的藥物書?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總結全文
齊讀全文。
李時珍為什么能成為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他編寫《本草綱目》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質?
指導學生學習段首概括的寫作方法。
課堂檢測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李 時 珍 篇10
人人展示自己的風采,在公開課的課堂之上,可以從其他老師的身上汲取許多經驗,也能夠讓我在教育崗位上更快地成長。要想自己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夠有所成長和進步,就要把自己所授和所學記錄下來,這樣可以為以后的教學鋪設一條大道,總結歷次公開課中的得與失。
以下我就今天的公開課所講的內容進行反思,淺談一下自己在教學中的得與失。
一、由小游戲導入到本課,能夠讓學生回顧之前所學過的內容,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加深對其印象,讓學生感受到這種導入方式的新穎的。
二、學生預習的補充分。在講課之前讓學生在課下就搜集關于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有關內容,但是有大部分學生沒有完成這部分內容,這就要去在以后加強學生這方面的預習。學生在簡介《本草綱目》和李時珍的時候,有很多的內容都非常的冗雜,沒有一定的條目。
三、我想對課文中生詞的理解和分析是一個亮點,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課文的主要內容。對幾個生詞的解釋能夠讓學生把握其中的含義從而去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本次公開課所講的內容要圍繞自己科目的小課題開展。在講授課文的時候,我明顯地意識到自己所設計的內容沒有符合這一要求,而把學生置在一種聽講的程度上,即使有讓學生發揮的部分,也只是讓學生簡單的說幾句,沒有把這個內容落實到實處。在以后的教學中,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注意,而且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時刻考慮到學生的自主發展。把學生致力于學習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發揮想象地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思考。
五、課文朗讀形式單一。在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著重講解的時候,只是讓學生簡單地讀課文,這樣不能了解到學生朗讀的情況。如果能夠讓學生朗讀和小組之間進行接力式的朗讀,這樣就會更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會更愿意參與到課堂中。
六、沒有把握住課文講解的重難點。在簡介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課文講解的時候,讓學生按照自己思路走,沒有把學生置于一個發展的主體的地位。
七、在深化主題的時候,學生根本就沒有深入地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讓他們把李時珍身上所具有的精神說出來是強人所難。對重點的句子和段落進行重點的講解,這樣學生就會很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主要的中心思想。
通過各位老師的指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吸取優點,改正自身存在的缺點,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之上發揮自己的才智,展現自己的風采,也能夠讓自己有所進步和提高。
李 時 珍 篇11
教學目標 :
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周恩來同志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
2、 學習通過具體的語言、動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質的表達方法。
3、 積累運用生動的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體會課文中對周恩來同志讓傘包過程的描寫,感受周總理的偉大人格和高尚精神。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
1、 出示掛圖
2、 簡介周恩來
3、 簡介時代背景
二、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三、 再讀課文,長出故事了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四、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 出示自讀提綱
1) 自由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或問題
2) 在小組里討論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3) 再讀課文,思考:從這段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需要提出來讓大家來幫助
2、 精講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讀,思考:
A為什么要用“突然”?
B飛機遇到什么樣的危險,飛機怎樣?
C可能會產生什么后果?(劃記重點詞)
D危急關頭,機長采取什么措施?
3、 師小結
五、 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1、 默讀思考:飛機上發生了什么事?
2、 小揚眉哭了,周恩來同志怎樣做?
3、 他知道小揚眉沒有傘包,又怎么做的?
4、 再讀課文,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 小組交流體會
6、 反饋體會
7、 三讀課文,嘗試的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8、 師小結
9、 自學第四五自然段,解決
當大家都要把自己的傘包讓給周恩來同志時,他為什么用命令的口吻對大家說話?
體會周總理的把生的希望讓給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五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歡騰”是什么意思?
六、 總結全文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七、 作業
◆[2004-05-11]
李 時 珍 篇12
師:“啃干糧”的“啃”是什么意思?
生:咬
生:用力咬
生:放在磨牙上咬
師:你們能做個動作嗎?
生:模仿“啃”的動作
師:看出來你們咬的時候很費力,你們吃什么東西的時候要這么費力呢?
生:骨頭、雞腿、甘蔗……
師:李時珍啃的是什么?
生:干糧
師:干糧怎么要費這么大的勁咬?
生:風干了,硬了。可見放的時間長了。
師:糧食放時間長了,說明了什么?
生:在路上察訪藥材的時間長了,可真辛苦啊!
師:對啊,李時珍都五十多歲了,還長年在外奔波,生活條件如此差,餓了就啃些干糧,喝些涼水,你體會到什么?
生:李時珍為編寫《本草》不怕苦的精神。
生:李時珍辛苦一人,造福萬民的精神。
評析:我利用文中的一個字讓學生理解字義,模仿著做一做動作,讓學生在課上產生一種體驗,從這個“啃”字引導學生體會感受李時珍的精神,就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直至顯露最本質的內容,讓學生不露痕跡地產生同感:“李時珍辛苦一人,造神福萬民。”但在這個片斷的教學中,問題問得瑣碎了一些。還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用上幾句話把當時的情景加上自己的感想體會描述一番,做到由內化到表達,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李 時 珍 篇13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三部分課文內容。
1、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呢?
2、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
3、從李時珍的想法和決心重新編書,說明了什么?
4、讀第五自然段,說說這段講了什么?
5、什么叫“經驗”?怎樣做叫“積累經驗”?
6、李時珍怎樣“親自到各地去菜藥”呢?
7、請你想象:“一個人嚴寒酷暑到處走,鉆進深山老林去尋找,見人就拜訪請教,親口品嘗藥材”的情景,說說能體會到寫什么
二、指導背誦第五自然段。
三、學習第四部分內容。
1、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講了什么?
2、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呢?(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譯成幾國的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四、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畫面。
2、李時珍為什么決心重新編寫藥物書呢?他是怎樣編寫出這部偉大著作?
教后記:
學生知道了故事的發展順序,記敘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為了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學醫和編寫著名藥物書《本草綱目》的故事。
作業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Yàocáizhíyèqíngkuàngbàifǎng
pǐnchángpànduànbiānxiějīngyàn
組詞
扶癥診
膚證珍
效缺譯
郊缸澤
李 時 珍 篇14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時珍夜宿古寺》
2、出示:一張李時珍的畫像,請他們說說第一眼見李時珍,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和善、和藹可親、慈祥、樸素)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從文字里你感受到他是個怎樣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裝著百姓,為編《本草綱目》不辭辛苦……)
4、這節課讓我們細細品讀課文,再次走近李時珍,去感受他的高貴品質。
二、學習課文第2、3、4小節
1、自由輕聲讀課文2、3、4小節,邊讀邊想: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2、交流
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李時珍對龐憲說:“我們就在這兒住一夜吧!”
(1)為什么從這里可以看出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古寺?(破敗的古寺)
(3)你從哪兒感受到他“破敗”?
交流:
到處是灰塵——很臟;積了厚厚的一層;
長滿了青苔——陰暗潮濕;可能還有蛇蟲鼠蟻;
厚厚的蜘蛛網——很久沒有人住了、很久都沒人來過了;
斷垣殘壁——年代久遠,墻壁破損了;
指導朗讀
(4)假如讓你在這兒住下,你愿意嗎?為什么?(室內很臟;四處都沒有人,讓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險……)
(5)面對這樣破敗的古寺,李時珍遲疑了么?讀-----,“就”再讀得堅定些。
3、學到這兒,老師不禁有個疑問:李時珍干嘛非要住在這樣的破寺里?他在當時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憑他的名望借助在當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問題呀!
4、學生交流:
(1)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李時珍 “一心趕路”是為了--------?(察訪藥材)
(2)小結:李時珍為了一心趕路而錯過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訪藥材,一門心思撲在修好《本草綱目》上,而對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的生活標準降到了最低。
這就是李時珍的“夜宿”!白天四處奔波,察訪藥材,晚上就在破廟里過夜,他的“曉行夜宿”多么辛苦。
5、出示:《補充習題》中小練習:
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 是灰塵,斷垣殘壁上 了青苔,中間的神像 了 的蜘蛛網。
指名口頭填空,并點擊答案。
所填詞語變現出古寺的破敗。對古寺的破敗描繪得如此具體,是為了
。
5、讓我們再次捧起書跟隨李時珍到湖北西部山區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時珍那種一心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齊讀2、3、4小節)
三、學習課文第5——13小節
李時珍一心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還表現在哪兒?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學生交流:
根據生答,師相應出示:“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1)學生先談談自己的體會。老師進一步引導:
李時珍說的“吃點苦”那是怎樣的苦?(引導學生結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內容來談——住破廟、啃干糧、以磚為桌椅,借著月光記載草藥,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等等)
引導: 李時珍說的“吃點苦”是怎樣的苦?請同學們再輕輕讀讀這幾段文字,也可以聯系前面所學的內容來談談。
師徒倆找來枯枝雜草,生起火來。(還得生火取暖)
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
啃干糧 “啃干糧”的“啃”是什么意思?
(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
你們能做個動作嗎?生模仿“啃”的動作
看出來你們咬的時候很費力,你們吃什么東西的時候要這么費力呢?
(骨頭、雞腿、甘蔗……)
李時珍啃的是什么?干糧
干糧怎么要費這么大的勁咬?(風干了,硬了。可見放的時間長了。)
糧食放時間長了,說明了什么?(在路上察訪藥材的時間長了,可真辛苦啊!)
住破廟 饑餐渴飲,曉行夜宿……
——渴了就喝一點山泉水,餓了就啃一點干糧,有時候,為了趕路,就邊走邊吃,甚至兩頓并作一頓,這就叫做“饑餐渴飲”。
吃的是泉水、干糧,住的是破敗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嶺,(指黑板)“曉行夜宿”,“饑餐渴飲”,李時珍為尋訪藥材,吃了多少苦呀!這樣的生活,你還想用哪些詞來形容?
(2)這樣的生活僅僅是一天嗎?一月嗎?一年嗎?不!文中有個詞語告訴我們——多長時間?(長年累月)
(是“長年累月”過這樣的生活!)
長年累月的——饑餐渴飲
長年累月的——曉行夜宿
長年累月的——風餐露宿
長年累月的——櫛風沐雨
長年累月的——跋山涉水
長年累月的——風塵仆仆
長年累月的——東奔西走
難怪李時珍說,比住在家里——苦多了!(點紅“苦多了”)
(3)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這就叫“長年累月”,
想象一下,他們還會吃哪些苦?
在驕陽似火的夏天,李時珍師徒倆-------------------------------(一邊揮汗如雨一邊尋訪藥材,可能有時喉嚨里干得冒煙,曬得又黑又瘦……)
在北風凜冽的寒冬,李時珍師徒倆-------------------------------(頂風冒雪,手凍得開裂流血,有的時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可能那一夜又冷又餓)
(4)師補充:李時珍從35歲開始重新修訂《本草綱目》,在修訂的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藥蔞,帶著徒弟,翻山越嶺,訪醫采藥,不要忘記,到現在他已經多大了?(快50歲了!)這樣長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經快15年了!
可是李時珍卻說-------(齊讀):“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5)這句話充分表現了李時珍--------的精神。板書:(不怕吃苦) 為了造福萬民甘于付出 樂觀 以苦為樂
(6) 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
四、學習8—13自然段
1、李時珍吃的“苦”絕不僅僅如此。同學們,默默地去讀讀課文的8——13自然段,你對“苦”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李時珍還吃了什么苦?
出示第12自然段:
他是怎樣嘗藥草的?請你讀讀第12自然段。
我們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會讀書的人已經拿出筆在書上劃出有關句子,找出來后你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1) 生交流:
(2)重點引導學生探究第12小節的細節描寫。(如果學生說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沒有答到,就讓學生一起來學習第12小節)
你們看,李時珍在無法識別“雞腸草”與“鵝腸草”的時候他先是端詳,
端詳是什么意思?(仔細地看)不僅仔細地看,還在想,想怎樣區分“雞腸草”與“鵝腸草”
在外形看不出的情況下,李時珍就……(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還在想,還在體會,終于區分出來,于是他接著往下寫:“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生齊讀)
(3)小結:這一段抓住了端詳 扯下 嚼嚼這些動詞,把一個( )的李時珍描寫得生動傳神。
(做事非常認真,細心,一絲不茍,這就叫——板書:嚴謹認真)我們一起來讀好這段描寫李時珍品嘗草藥的情景。
同學們,品嘗草藥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時珍不僅品嘗雞腸草,鵝腸草,還長期吃生姜為的是檢驗長食生姜是否有損視力,為了證實曼佗羅的藥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羅花的毒酒。他曾經這樣對兒子說:“不通過親自嘗試,怎么能驗證藥性?你爹冒了一回險,就可以免去許多病人再冒一回險。”
聽到這兒,你對李時珍又有哪些新的認識?(這就是李時珍,為了萬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品嘗草藥,他的心中只裝著天下百姓,惟獨沒有他自己!)
同學們,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這一切的危險和擔憂,寫在紙上,就變成極為簡練的14個字。引讀:
“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字數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準確,字字嚴謹,讀!
“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4)在第12小節中的兩個地方出現了省略號,它們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第一個省略號表示李時珍記到“雞腸草“時停下在思考,第二個省略號表示李時珍還在記載其他草藥。)
2、引讀:“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
請同學們看這幅圖,寺廟內,李時珍就著皎潔的月光記著白天的尋訪所得;山風透過露天的屋頂吹起了他花白的頭發,夜越來越深了,弟子龐憲脫下衣服輕輕披在他身上,李時珍渾然不覺,依然思索著記載著,我們也不知他是什么時候入睡的……
李 時 珍 篇15
一、教材分析
《李時珍》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中的一篇寫人記敘文,講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用了27 年時間,編寫出《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最終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情,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和實踐的精神。
二、學生分析
我校雖然坐落于城鄉交界之地,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諸如科學家之類的事可真不少,加之學生可以上網查找一些有關的資料,構成了這堂課豐富的課程資源。
并且學生在閱讀中能夠初步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蘊涵的思想感情。只要稍加提示,并給以充足的思考空間,便不難將聽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他們應該是興趣盎然的!
三、教學設想與目標
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本課的教學設計,針對教材特點,設計了以讀為主的課堂語文實踐活動,即自讀質疑——再讀解疑——讀中互動解疑——不斷探究,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讀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領悟、內化。
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編寫了“東方藥物巨典”——《本草綱目》。
2.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能力。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通過寫李時珍的事例表現其品質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中國古代十大名醫的資料) 錄音機及磁帶
五、教學重點
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做準備。
六、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師:同學們,咱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了不少著名的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
2 .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學生邊說老師邊播放名醫的圖片及簡單的介紹,當學生說到李時珍時教師點擊畫面把圖片放大,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于李時珍的了解。)
3.師:看來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4.生齊讀課題。
(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一種能引起彼此共鳴、彼此交融的文化,本課濃濃的情境的創設,正是再現、傳遞著這種文化。同時讓學生收集、交流有關本課的資料,可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課文
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選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來解決。
2 檢查初讀,看一看哪些同學已經讀會了課文,指名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用筆在他讀錯的地方做上記號,評讀時相機糾正字詞的讀音,如:疑難病癥、積累、記載等)
(檢查初讀的自主權教給了大家,體現了教學的民主,較好的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自讀時教師也掌握了初讀的實際情況,教學便可有的放矢。)
3 再把課文讀一讀,把容易讀錯的地方讀正確,并且邊讀邊想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4 交流讀書所得。
生:讀課文我知道了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
生:我知道李時珍看到醫生能夠救死扶傷,就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點撥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后來終于同意他學醫和李時珍打算編寫《本草綱目》的原因。)
生:通過讀課文我還知道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整整用了27年。
小結:是啊,李時珍花了整整27年,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著名的《本草綱目》,這時的他已從生機勃勃的青年,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
精讀課文
1(出示《本草綱目》)老師這里有一部《本草綱目》,分成上下兩冊,你們知道這部書里記載了什么內容嗎?(師生共同了解“本草”和“綱目”的意思。)
2請同學們認真讀3—5段,讀完后,老師有兩個問題請你們回答,想答好這兩個問題嗎?(生:想。)
3老師先不提問,請學生猜一猜我老師將要提什么問題。
(鼓勵學生通過讀文質疑,意在使學生在文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4學生提問。
5學生再次讀文,解答所提的問題。
(讓學生在讀文中解疑,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好,有的問編寫的原因,有的問編寫的準備,有的問最后的結果,大家都抓住了人與物的聯系,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說明同學們非常會提問題,這些都是老師想提的問題。老師還有一個問題。
6教師提問:讀了3—5段,想想《本草綱目》這本書是怎樣編寫出來的?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為什么?
7學生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小結:其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前,已經花了整整10年時間閱讀了800多種藥物書,由此可見,這本書不僅凝聚著李時珍的心血,也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讓我們再來讀讀3——5自然段。
8老師的第二個問題是:你從李時珍身上學到了什么?
小結:的確,為了編寫《本草綱目》李時珍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每位人的心,你能把你體會到的通過讀表現出來嗎?
(師生互動解疑,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又合力解決了課文的重難點問題,在精讀中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感悟。)
9指名讀,把自己讀得最好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評讀。
(三)總結深化
1“李時珍寫成了《本草綱目》,別人會對他說些什么?”(學生暢所欲言談感悟。)
2 小結:畢生的精力,青春的年華,終于成就了“東方醫藥巨典”——《本草綱目》,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再來感受一下李時珍輝煌的一生吧!(配以輕緩柔和的音樂。)
(注重合理地整合課程資源,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的學習活動中通過課文樸實無華的語言文字,,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四)課外拓展
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學習課文前大家還介紹了幾位自己所熟識的醫藥學家,老師也從網上、課外書中給大家收集了我國古代十大名醫的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了解了解,看的時候大家可以悄悄說說自己的想法。
(既拓寬了教學內容,又增長了學生的知識,使學生的探究精神延伸到課外。)
《李時珍》是小學語文課本第六冊第九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我在設計時以讀為基本的立腳點,以創新教學為理念,注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方法和能力。整堂課真正確立學生的自主地位,并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自主學習,精心探究,很好地落實了《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顛簸引導,履行了主導的職責。
1.位置互換,主動探究。在探究課文這一環節中,教師讓學生猜猜老師會提什么問題,把學生擺在了主要位置上,老師在旁觀之,與教師位置的互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權,為學生的主動探究搭建了平臺。
2.創設情境,發展語言
(1)情境創設,優化語言;在課堂教學的始末,均配以舒緩柔和的音樂,仿佛將學生帶入了漫漫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使之讀有感情,為學生的主動探究,充分思考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2)以讀為本,感悟語言;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齊讀、默讀、自由讀等方式讓學生質疑解疑,充分感悟語言。
(3)拓展想象,運用語言;在口語交際這一環節中,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同時也讓學生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李時珍的敬仰之情,起到了“一石擊二鳥”的作用。
八、案例點評
本課設計了三個環節:
一、從“森林”到“樹木”。
先從文章整體入手,讓學生交流讀書所得,再從局部《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入手,讓學生對《本草綱目》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帶著學生走近四百多年前的李時珍,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學導相長,探究文意。
在探究課文這一環節中,教師主動放棄老師發問的“專利”,而是讓學生想想“你們猜猜老師會提什么問題?”一方面調動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樂學。
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導”的主體,學牽引著導,導深化著學,學導相長,教學的雙主體作用在這個環節中有所體現。
三、自讀感悟,升華情感
全日制義務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中年級的學生要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在學生初步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大問題:
1.《本草綱目》這本書是怎樣編成的?課文中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品詞析句,領悟到了李時珍的偉大精神。
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融入了獨特的體驗、感受,張揚了個性,煥發出他們的生命活力。同時師生“互動”,讀中解疑,師生都融入了學習的氛圍中,平等的交流,適時的小結,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錘煉了學生的思維。
2.你從李時珍身上學到了什么?使學生更深刻地領悟到李時珍那種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從而產生對李時珍的敬仰之情。
這個問題不僅使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更深一層,為他們提供了口語交際的平臺,并且給學生創設了開放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李時珍的偉大,讓李時珍的生動形象永駐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