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通用13篇)
《瑞雪》 篇1
一、教學目標 :
1.學習6個生字及部分新詞,理解課文的內容。
2.理解課文第1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寫的寫和方法。
3.初步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寫的寫作方法。
難點:理解部分新詞。
三、教學準備:
小黑板、幻燈片、找表示時間的詞。
四、教學過程 :
(一)揭題
1.(出示課題)齊讀,注意“瑞”的翹舌音。
通過課前預習,我們知道“瑞”的意思是 。那么瑞雪呢?
2.過渡:課文是怎樣描寫下雪的?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那么寫雪景的是哪幾段?寫人物的又是哪幾段?
請你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文,讀完后完成作業 本第7題。(請一生做在
投影片上,校對、改正)看作業 本連說課的主要內容。
3.檢查生字新詞讀音。
(三)回憶本單元學習提示,說說默讀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學習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出示活動投影片)
同桌討論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順序整理出來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讀第1段,用“ ”劃出表示時間先后的詞。
(“霎時間”表示時間很短,它是表示時間的詞,但它跟其他四個詞又有
別。齊讀“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們都能說出它們具體指的是什么時候,并有先后順序,而“霎時間”只表示“一會兒、一瞬間”,你能說出它指的是什么時候吧?它沒有先后順序,因此不能劃上)
3.引讀:昨天中午,天氣有什么變化?傍晚,天氣又發生了變化,開始 ,
,大雪下了 。
完成作業 本第5題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寫,校對改正。
4.結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書,說說這一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男、女
生分讀刮風、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風和下雪的關系。
5.學習第1句。
(1)自由讀,用“ ”劃出描寫風大的詞句。
(2)理解“凜冽”,“呼呼地刮了一個下午”說明風不停地刮,刮的時間 。
(3)指導朗讀:語速稍慢,“凜冽”讀重音。
(4)小結學習第1句的方法:讀、劃→理解→朗讀
6.自學2、3、4句(分組)
7.檢查、反饋。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紛紛揚揚”、“白蒙蒙”、“籠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讀指導
在極短的時間內,山上白了,樹上白了,屋子頂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蓋住了,這真是一場大雪啊!(讀)這場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時間也很長,從哪看出?應該怎樣讀?
8.齊讀第1段,小結
這段話先寫昨天中午刮風,刮了一個下午,再寫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9.看板書說話
請你按時間順序說說從刮風到下雪的過程。
五、課堂總結
六、生字書寫指導
扳書: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點是學習按時間順序寫的寫作方法。我通過整理句子、了解時間順序,找出理解、辨析時間的詞,填表格上的表示時間的詞等一系列過程來落實,較好地達到了談中學寫的預期目的。同時,還充分利用板畫來理解“凜冽”、“籠罩”等難詞。
《瑞雪》 篇2
設計理念
“披文入景,披文入情。由詞及句,由句及篇。”研讀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反復揣摩語句,培養語感,實現語言積累的過程。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把這場雪稱做“瑞雪”的原因,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的喜悅心情。
2、學會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籠”“分”,理解“瑞雪、凜冽”等詞語的意思。
3、知道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的特點。
4、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媒體準備
《雪景》——多媒體課件一個。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案說明
加為教師主要導語 ;加為擬定的學生回答。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理清脈絡,了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3、初步感受北國雪景的壯美。
4、引出研讀專題。
教學過程
一、侃雪賞雪—— 導入 新課
1、侃雪:板書“雪”(一起讀“雪”)[“雪”](喜歡雪嗎?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中描寫過雪?請你背上一兩句。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一走進白雪世界,去賞雪好嗎?)
2、賞雪:欣賞課件——(告訴大家你欣賞到了怎樣的雪。)在“雪”旁加括號,播放課件。
二、放聲朗讀—— 教學字詞
(課文又是怎樣描寫雪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去細細品味。讀之前請同學聽清朗讀要求:將難讀的詞多讀幾遍,難寫的詞在課本上寫幾遍,并將你認為最難寫的1個詞語寫在小紙片上。)
學生根據要求放聲朗讀課文。
根據學生小紙片上反映的情況,確定字詞教學重點。初擬以“凜冽”、“巍巍”兩詞為重點。
“凜冽”教學步驟 如下:
1、一起讀“凜冽”。
2、范寫。
3、學生工工整整地寫一遍。
4、(“凜”和“冽”真是一對好兄弟,他們形影不離,經常手拉著手在一起。這回兄弟倆出現在哪個句子中呢?我請同學來讀一讀。)學生讀:昨天中午,凜冽的寒風呼呼地刮了起來。
5、(明白凜冽是啥意思嗎?)
6、從兩個方面深切理解“凜冽”——非常寒冷:A、分組查“凜”和“冽”明白“凜”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兩個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別寒冷等]B、反復讀句從句中的像聲詞“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凜冽”表示十分寒冷。
“巍”的教學步驟 如下:
1、正形:“巍”有三部分組成: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委”和“鬼”,先寫“委”再寫“鬼”,合起來念“巍”,“巍巍群山”的“巍”。(教師邊范寫邊提醒)
2、學生工工整整地寫一遍。
3、請一個同學擇圖寫填寫“巍巍群山”意會的含義。注:一副圖中畫著起伏高聳的群山;一副圖中畫著幾個小土坡。
三、輕聲誦讀——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雪或雪花的詞語。)
學生輕聲讀,邊讀邊劃。
交流,在交流的同時補充板書。大片大片的雪花、紛紛揚揚的雪、白蒙蒙的雪、一望無際的雪]注:不苛求學生找出所有描寫雪的詞語,隨著學習的深入慢慢去體會。
(白蒙蒙的雪、一望無際的雪,讀了課文我們一下子找出這么多描寫雪的詞語。讓我們再自由地選擇自已最喜歡的句子或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
自由選擇讀句子。
指名學生選擇讀,集體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五、默讀探究——理清脈絡
(課文是按同學們讀的須序寫的嗎?)[不是](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請默讀課文找出依據。)
默讀、交流得出結論: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文中表示時間變化的詞有“昨天中午、傍晚、霎時間、夜里、今天清早”。
六、引讀設疑——提出專題
(咱們就抓住這些表示時間變化的詞,一起合作將課文有條理地讀一讀。我讀表示時間變化的詞,同學們接著讀相關的內容。)
1、引讀全文。
(哎呀!讀了課文,我突然發現今天老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請同學們看看老師黑板上寫的字,知道老師出了什么洋相嗎?)[課題是“瑞雪”不是“雪”]
2、請同學幫老師把“瑞”字補上去,其余同學在課題旁寫一寫。
3、(“瑞”字啥意思?)[吉祥](連起來說“瑞雪”就是)[吉祥的雪]。
4、(誰能馬上從課本中找到“瑞雪”的詞?)[好雪]
(為什么說這是一場好雪呢?下節課我們一起來細細研究。)在課題上打1個紅色的問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研讀課文,體會雪大、雪美、雪使人歡,知道課文所以說這是場瑞雪的原因。
2、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借助時間順序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入專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瑞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完成了一項工程,老師把這項工程叫做“四個一工程”,是哪四個一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學習了一些新詞,比如說)指名學生自由報,報一個馬上集體聽寫一個。;(我們還知道了《瑞雪》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場)指名學生說;(我們又發現文章是按)學生集體回答(這一個順序寫的);(最后我們還留下了一個問題,誰來說說是啥問題?)指名學生引入研讀專題:課文為什么稱這是一場好雪?(這節課咱們就首先來解決這個疑問。)
二、默讀全文研讀深究
(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這是一場瑞雪,請你把它劃出來,并且想一想理由是什么。)
(一)學生按要求默讀、思考,教師進行默讀指導。
(二)默讀好后同桌間交流。
(三)全班交流,交流順序不固定,主要根據學生發言前后而定,教師適當調控,初擬交流重點如下: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地飄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指名學生交流。教師指導學生能組織語言將理由說清。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因為從“傍晚、大片大片、籠罩、白蒙蒙、這些詞中我讀懂了這場雪下得很大。]請學生將研讀結論“大”寫到黑板上。
(2)(誰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到這場雪下得很大。)學生比賽讀,師生點評激勵。
(3)(如果老師把“紛紛揚揚”這個詞給去掉,我們再輕聲地讀讀這個句子,想想好不好。)
(4)學生讀后交流,得出結論:[不好,紛紛揚揚不僅寫出了雪大,而且使人感受到雪花在飛舞,很美。]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播放課件——雪花飛舞,幫助感悟。
(5)訓練延伸:(下面這個句中也有“紛紛揚揚”這個詞,你能把這個句子補充完整嗎?)
秋天( )紛紛揚揚地從( )飄落下來。
2、一輪紅日升起來,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銀裝。
(1)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2)讀了句子,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雪嗎?指名板書“美”
(3)誰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到雪美。
(4)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白雪世界吧。播放課件,欣賞雪景。
(5)“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銀裝。”面對這么美的雪景,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
(6)學生贊美。
(7)(作者是這樣贊美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我們也學著作者的樣來贊美雪。)好一場( ),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
3、“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面對一望無際的大雪,有經驗的老農高興得眉開眼笑,連聲說:“好雪!好雪!”
(1)學生交流。
(2)用反詰的方法點拔理解。(我可從沒見過麥子蓋了三層被,也沒見到過有人枕著饅頭睡。這句句子寫錯了。)
(3)請學生來解釋給老師聽,教師裝著由迷惑不解到弄明白,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學生深入理解句子。
(4)(原來,這場大雪還會給我們帶來了豐收,人們該是多么高興啊。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板書“帶來豐收”。
3、孩子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擲雪球,奔跑著,追逐著,清脆的笑聲傳遍了山村。
(1)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2)指導點拔,這句中看出了“雪使人歡”。板書“雪使人歡”。
(3)有感情地讀句子。
三、驀然回著解答專題
(通過我們剛才的研究,我想上節課留下的疑問我們應該能解決了。請你看著板書自己準備著說一說。)
1、學生準備說。
2、指名交流。
四、熟讀成誦自然結課
(是啊,這是一場令人欣喜的雪。如果沒有優美的句子把它描寫下來,我們又怎么能聯想到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又怎么能感受到瑞雪豐年的喜悅呢?老師真想把這篇優美的課文背下來,把它牽牽地記在心上。同學們想嗎?我背這篇課文的時候可有竅門的,有同學知道我的竅門嗎?)[借助時間順序背誦。](咱們比一比誰背得又快又正確。)
1、學生自由準備。
2、指名背誦,及時激勵。
3、(來,讓我們邊欣賞這迷人的雪景,邊背誦這優美的文章。全體起立。)(播放課件)集體背誦。下課。
《瑞雪》 篇3
之一
浙江省江山實驗小學 毛麗燕
教學目標 :
1、復習字詞,積累詞語;理解“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有能力的同學達到朗誦。
3、感受北國風光的壯麗雄偉,體會雪后人們的喜悅心情。
教學重點:領略雪后北國風光的壯麗雄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含義。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回顧
1、聽寫詞語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初步學習了第26課,想和老師一起來回顧一下所學的知識嗎?好,我們先來進行聽寫。
(1)刮起的風冷得刺骨,課文中哪個詞正好表示這個意思?(凜冽)
(2)雪花飄落時又多又密,請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紛紛揚揚)
(3)注意看老師做一個動作,這又是哪個詞(籠罩)
(4)最后請給“白茫茫”找個近義詞(白蒙蒙)
2、核對糾正
你寫對了嗎?如果全對,請在邊上自豪地打上一個自己喜歡的獎勵符號;如果有些小錯誤,請你趕快改正,并且記住它,老師也算你對。
3、誰能用上這些詞,按時間順序說說課文中下雪前和下雪時的景象呢?
二、學文2、3、4段
1、初讀2、3、4段
(1)是啊,這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會把大地妝扮成怎樣的世界呢?又會給人們帶來什么呢?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2、3、4自然段。讀完了得做到話要說,說代的發現,說你的感受。
(2)指名說,鼓勵學生大膽說。
(3)同學們真會讀課文,才讀一遍,就讀懂了這么多東西,了不起!那么,你是否能用一個字來說說雪后人們的心情呢?(板書:喜)
說到喜,課文中的老農和孩子們“喜”的原在相同嗎?先別忙著回答,請細細地讀讀課文,可獨立思考也可小組研究,從書中找出能說明自己看法的理由。
2、研讀2、3、4自然段
學生匯報研究成果,教師隨機指導。(“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a、研究老農和孩子們喜的不同點)
研讀第3段
①哪一小組先展示研究成果?你們認為老農“喜”的是什么?(課件出示老農贊雪圖及俗語:“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②你真的讀懂這句話了嗎?好,咱們來開展一個“小博士擺擂臺”的活動。(對其他同學說:)同學們,你們對這句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盡和管向這位小博士發問,一個字、一個詞都可以,看看誰能問倒他?(“被”指什么?“三層被”說明什么?“枕著饅頭睡”呢?……)
你們真的讀懂這句話了,這是你們合作學習的結果,不愧為小博士。
③瑞雪兆豐年,難怪老農心頭喜滋滋的,誰上臺當回老農夸夸這雪?
研讀第4段
①孩子們“喜”的又是什么?(顯示課件)
②是呀,雪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悅和興奮讀讀這一段,跟圖中的孩子們一起來感受玩雪的快樂吧!
(b、研究老農和孩子們喜的相同點)
(1)同學們,這雪不僅給老農帶來了豐收的喜悅,給孩子帶來玩雪的快意,還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請找第二自然段中寫得最美的句子,同桌議一議,細細品一品。
(2)指名說,隨機品讀。
一輪紅日升起來,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課件出示)
①指名讀后,并說說美在哪兒?從這句話中,你還有什么美的發現嗎?(板書:紅日)
②(顯示課件)誰能帶著這種贊美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挑戰讀——“小老師”領讀——賽讀)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銀裝。(課件出示)
①指名讀,說說美在哪兒?誰還想說說自己的看法?(板書:田野群山)
②(顯示課件)同學們體會得真好,請看,田野、村莊、群山……目之所及,都是雪白的一片,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這是何等的壯美啊!誰能把這句話讀美了、讀活了?(自由讀——評議讀——賞讀——與師賽讀——齊讀)
好一派壯麗的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
①面對如此壯美的景象,難怪作者發出了由衷的贊嘆——(出示課件)他為雪美而贊,為人歡而嘆,(引讀)好一派……,好一幅……——誰想站起來讀讀這句話?想讀的都請站起來。
②讓我們捧起課本,美美地讀讀第2段,邊讀邊賞,到廣闊的雪野上盡情地邀游一番吧!
③師生合作讀,看板書引背這一段。
④可一個人看著畫面朗誦,也可以找伙伴合作朗誦。
三、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課件出示填空題,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填空,全班交流。
冬雪能,能,還能,的以被人們稱為瑞雪。
2、《瑞雪》是一篇寫得很美的課文,從中我們領略了北國風光的壯麗雄偉,感受了瑞雪豐年的喜人氣氛。文中有很多的好詞佳句,你可以把它摘錄在練習紙上。有興趣的同學還可在課余搜集一些關于瑞雪的詩歌、文章、歌曲及圖畫。
3、在這兒,老師有一首小詩送給大家,請大家合著音樂輕輕地吟誦。(課件出示)
忽然寒風冽,雪靜山村夜。
江山粉玉積,豐年及時雪。
《瑞雪》 篇4
一、學情分析
本班人數較多,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比較多,組織能力也較強,合作學習效果好,但兩極分化現象也明顯。生活在南方,對大雪雖缺乏直觀感受,但滿懷憧憬。
二、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色。
2.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描寫景物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
3.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雪大、景美、人歡,感受作者的喜悅之情。
四、教學構想
1.變教學觀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讀書能力,體現以讀為本、以學為導、導學結合、提高素質的教學特點。
2.體現兩個為主:以課堂為主;課堂上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要致力于導,學生要致力于學,學會讀書思考,掌握學習方法,提高素質。
3.四種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訓練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創造性;表達能力――表達有內容、有中心、有順序、有重點;合作能力――小組合作,互相補充,共同增長知識,提高素質。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出示課件,欣賞雪景
說一說,欣賞了雪景,大家有什么感受?
(三)學習課文,認識這場雪的特點
a.雪大。
1.出示課件:小組合作學習,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雪大的句子,畫上橫線,然后組內交流。
2.找得快的同學,嘗試讀一讀,看能不能把雪下得大的氣勢讀出來。
3.匯報交流。(以中等生、學困生為主)
4.指導朗讀。
(1)這么大的雪,作者是運用了哪些觀察方法感受到的?(優等生)
板書:聽、看
(2)雪花飄落,悄無聲息,怎么能聽到呢?誰能通過朗讀把山村夜靜的特點表現出來。(優等生。評價后介紹方法,全班齊讀)
(3)指名朗讀描寫雪大的句子。(中等生,學生評價)
(4)為了把雪大的特點表現出來,我們在朗讀時應該突出哪些詞語。(學困生、中等生)
(5)分男女生朗讀。
b.景美。
1.出示課件:
(1)自主學習,找一找、畫一畫,你從哪些語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麗?
(2)為什么能從這些語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麗?
2.自學。
3.匯報交流。(1)由中下生匯報,(2)由優等生補充。
(1)“推開門……萬里江山變成了一個粉裝玉砌的世界。”(顏色美)
(2)“看近處……銀球兒”(形態美、靜態美、挖掘疊詞、兒化音的妙用)
(3)“一陣風……彩虹”(動態美)
4.指導朗讀:
(1)這么美的景色,我們怎樣通過朗讀,通過我們的聲音表現出來?
(2)指名(優生)配樂朗讀。(評價)
(3)拓展:你還看到了雪后哪些壯麗景色?
(4)全班朗讀。(師評價)
c.人歡。
這么大的這么美的景色,最喜歡的首先是孩子了,作者的心情如何?為什么?
出示課件:背景資料。
如果是你,在這樣的情況下,看到這場雪,你會說什么?
(四)作業
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項做一做。
1.搜集資料,了解“瑞雪兆豐年”的科學依據。
2.仿照《瑞雪圖》按照一定的順序,以《豐收圖》為題,寫一段話。
六、教學反思
今天研討時,雖然贊賞的評價鋪天蓋地涌來,什么教學要求體現了分層教學,什么課后作業設計照顧了不同興趣,什么評價能因人而異……但我清醒地認識到,對于“景美”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并未真正走進那種意境,他們還在雪野的邊沿徘徊;而那些程度好的學生,卻遠遠沒有吃飽。這說明我并不真正明白,他們需要什么。
七、案例點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才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這堂課最大的特點是教師在各個教學環節都兼顧學生的不同需要,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話語,都恰當地送給不同的學生,更為可貴的是車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來關注差異。如老師教學“雪美”這部分時,出示自學題:a.請找出描寫雪美的句子。b.為什么能從這些語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麗?a題是保底題,要求全班同學掌握,b題是拔高題,可以通過部分學生的回答幫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同學,這樣不僅提高了所有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讓學生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允許了個性的存在。車老師在作業布置時也注意了分項。a.(必做)摘錄積累描寫雪美的句子。b.(選做)根據自己的興趣做一做。①搜集資料,了解“瑞雪兆豐年”的科學依據。②仿照《瑞雪圖》,按一定的順序以《豐收圖》為題寫一段話。不過這堂課沒有把學生的差異變成一種資源很好地指導朗讀。
《瑞雪》 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把這場雪稱做"瑞雪"的原因,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的喜悅心情。
2.學會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籠”“分”,理解“瑞雪、凜冽、籠罩”等詞語的意思。
3.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的特點,能按時間順序說說下雪的過程。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按要求默讀課文。
2.閱讀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
難點:理解"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三.課前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錄音機課文磁帶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要點
默讀課文,了解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下雪的經過;學習第1--3自然段及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
1.板書:雪。你看到“雪”字會想到什么?
2.在“雪”前板書“瑞”,(完整課題)“瑞”讀音,意思。(查字典:吉祥,好。)字形比較:瑞端
3.說說題目的意思。師:這是字面上的意思,學了課文我們會更明白。
4.認真抄寫“瑞雪”2遍。齊讀課題。
二.了解課文大意
1.聽老師朗讀課文。想想這是什么地方的一場雪?為什么把這場雪叫做“瑞雪”?
2.交流:讀讀學生自己找出來的語句和段落。同時,利用語言環境教學部分生字。
字音:凜冽霎時間籠罩分外巍巍三層被枕擲追逐(在括號里注上讀音)
字形:凜冽、霎、巍、罩、擲、眉(各寫一個)
字意:霎時間、分外、巍巍群山、眉開眼笑
3.認讀生字詞語。
三.自讀課文
1.字詞學得不錯,課文能讀正確嗎?請大家自己大聲讀課文。
2.指名分節讀課文。評評哪個同學讀得好。
四.學習第1--3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1--3段,邊讀邊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指名讀,并框出表示時間順序的詞。
昨天中午傍晚夜里今天清早
3.齊讀這些詞語。
4.細學第1自然段。
(1)默讀第1段。這段共有幾句話?請標上句序。
用“--”劃出描寫雪前情景的句子,用“~~~”劃出描寫下雪時情景的句子。讀讀劃出的句子。
(2)第1段除了寫下雪的經過,還寫出了這場雪的一個特點--雪下得很大。請同學們再次默讀這一段,用“O”圈出寫雪大的詞。
(3)品味佳句: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a.點擊課件:下雪時的景象,理解“大片大片、紛紛揚揚、霎時間、全都籠罩”。
理解:山川、田野、村莊一片白蒙蒙的景象。
b.朗讀訓練,讀出雪“大”的語氣。
c.試背這一段。
5.指名讀讀1--3段課文。
(1)哪幾句是具體描寫雪后美景的?
(2)邊聽老師讀邊想象。說說你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6.默讀第3段。把第2句話改成“被字句”說說。(雪后的大地被一輪紅日照得分外耀眼。)
你知道“好一幅”“好一派”的意思嗎?用贊嘆的語氣讀第4句話。
7.書面練習填空:
茫茫田野好一派的北國風光
巍巍群山好一幅的喜人圖畫
8.感情朗讀課文。
五.作業 練習
1.填空:
( )的寒風刮起來了,( )地刮了一個下午。的雪花從天空中地飄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在的大雪之中。
2.抄寫生字詞語。
3.辨字組詞
瑞冽饅分fen( )
端列慢分fen( )
第2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4、5自然段,知道課文之所以說這是場瑞雪的原因。總結全文學習,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詞語。
2.背誦課文第1--3自然段。
3.聽寫第3節的第3、4句話(作業 本第6題)
二.學習第4、5段
1.默讀課文第4、5段。思考:為什么老農笑了?
2.點擊課件,欣賞雪景,理解“瑞雪”的含義。
板書:供水“雪”殺菌保暖
3.哪個詞寫出了老農喜悅的心情?理解“眉開眼笑”。
4.朗讀訓練。
5.出示農諺: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再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6.齊讀第5段。面對大雪,孩子們又是怎樣的呢?用“O”圈出動作的詞。
7.朗讀訓練。
三.總結全文
1.課文按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的順序,描寫了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畫面。這場雪不僅景美,而且對莊稼和人也有很多益處,所以我們叫它“瑞雪”。
2.引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課堂練習
1.填空: 一( )紅日一( )雪白一( )喜人圖畫一( )風光
2.完成作業 本第5題和第7題. ◆[2003年11月11日]
《瑞雪》 篇6
教材分析:
《瑞雪圖》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小語課本第七冊第十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瑞雪圖: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聯想到“瑞雪兆豐年”這一喜人景象,充分體現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感悟“瑞雪豐年”的豐富內涵。
3.滲透按一定順序觀察、有條理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精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教學難點: 理解“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輕聲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學習生字新詞。
白茫茫 沉甸甸 毛茸茸
咯吱 彤云密布 極目遠眺
粉妝玉砌 萬籟俱寂 瑞雪
小結:通過查詞典,初步了解瑞雪的意思。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自學】
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想:這場雪是什么樣的?畫出有關的句子。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全班交流】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場雪下得怎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重點指導朗讀、感悟】
第二自然段——
“黃昏時分,風停了,那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半空中降落下來。”
(感受雪下得很大。)
第四自然段
“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將下來。
(通過換詞比較,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
師生合作讀整段。
(滲透下雪是有順序的,應該按順序描寫景物。)
第五自然段——
“嗬!好大的雪啊!”
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看近處,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
“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通過看圖、換詞、比較句子,感悟雪后景色的美麗。在反復地誦讀中,學會積累好詞佳句。)
小結:通過讀課文,進一步理解了瑞雪的含義。
四、拓展延伸,抒發情感。
運用查找的資料說說這場雪的好處。
介紹時代背景。
品讀“啊!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
小結:通過課外資料的延伸,更進一步地體會“瑞雪”的深刻含義。
五、布置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及段落。
了解作者峻青,讀讀他的作品,如《秋色賦》等。
板書設計:
大 紛紛揚揚
瑞雪圖 美 粉妝玉砌 希望
《瑞雪》 篇7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文。
1、大家喜歡下雪嗎?
2、講述:四十幾年前,在我國的膠東半島上,下過一場大雪。當時,正是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欠收的時候,這時候下一場雪是多么的及時啊!著名作家峻青懷著異常高興的心情寫了一篇文章《瑞雪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一)、學習字詞
1、師范讀,生邊聽邊劃記生字詞。
2、認讀生字,相機釋義。
瑞雪 膠東半島 驟然 彤云密布 簌簌 萬籟俱寂 咯吱 嗬 眺望 粉妝玉砌 投擲
3、給生字擴詞。
4、比較形近字。
瑞 端;眺 挑 逃 桃;擲 鄭
5、默讀課文,推薦好詞語,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答疑。
(二)、整體感知課文
1、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生有感情的自課文,對照金鑰匙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4、師總結: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時;三、下雪后;四、點題,贊揚雪景。
三、再讀課文,要求準確流暢。
1、點名讀,師生評議。主要側重字音準確,是否流暢等。
2、全班齊讀。
第二課時
一、舊知導入。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下雪前,天氣有什么變化?
2、齊讀課文,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板書:驟然變冷)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齊讀課文,思考:這是一場怎樣的雪?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2、默讀課文,找出這一段的的象聲詞,說說它們模擬了怎樣的聲音。
3、自瀆課文,想想這一段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4、總結:“開始的時候,還伴著一陣小雨。”——讀得輕、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讀得厚重。“夜里……”——讀得輕,脆。
5、師范讀。生揣摩,再讀。給本段課文加上小標題。(板書:雪大夜靜)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師范讀課文,生思考105頁填空題:雪后的景色,先寫( ),再寫人;先寫色彩,再寫( );先寫靜,再寫( );先寫( ),再寫近處。
2、課文,找到寫“景物、人物”“色彩、聲音”“靜景、動景”的句子,讀給老師和同學聽。
3、讀下面2組句子,說說哪句更好一些,為什么?
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
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銀條兒。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雪球兒。
4、指導朗讀。試一試,怎樣才能讀好這一自然段。強調讀好“嗬”“蓬松松沉甸甸”
“毛茸茸亮晶晶”等詞語。比較枯枝被積雪壓段的“咯吱”聲與人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聲的不同讀法。
5、總結:通過語速語調的輕、重、緩、急表現人們雪后的愉悅心情。
6、根據老師的指導,有感情的讀課文。說說這一部分用一個什么樣的標題合適。(板書:景美人歡)
(四)、學習課文第四部分。
1、齊讀課文。說說作者向我們描寫了哪些“圖畫”。
2、師生補充“瑞雪兆豐年”的理由。
三、總結全文。
1、說說你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2、你還有什么疑問?
3、齊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根據自己的理解,畫一幅《瑞雪豐年圖》
第三課時:開卷有益 雪
一、談話引入。
學習了《瑞雪圖》以后,大家對雪有了不同的感受,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雪的知識的文章——雪。
二、讀課文,找找有關“雪”的信息。
1、自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詞,師生釋疑。
2、分小組學習課文,收集信息。把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學習課文的一部分。學習完了,要求把收集到的關于雪的知識匯報給老師和同學。
3、分小組匯報。其他成員相機補充。
三、體會古詩、諺語的妙處。
1、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古詩和諺語,說說它們有什么用。
2、我所知道的有關雪的古詩和諺語。
《瑞雪》 篇8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并想象,體會雪景之美。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冬天嗎?說說你的理由。
2、師:四十幾年前,在我國的膠東半島上,下過一場大雪,當時正是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歉收的時候,這時候下一場雪是多么及時啊!著名作家峻青懷著異常喜悅的心情寫了一篇文章《瑞雪圖》,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篇文章。
3、板書課題,生讀兩遍。
4、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瑞雪”指什么雪?(及時的好雪,莊稼最需要水分時的雪)
二,自由讀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時間順序)。
2、板書: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
3、讀了課文你最喜歡什么時候的景色?
三,精讀課文。
a下雪時
1、齊讀2、3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下雪時的?
2、師:下雪時風是怎樣刮的?能不能學一學?寒風吹在你身上,給你怎樣的感覺?
3、雪是怎樣下的?(紛紛揚揚)說明了什么?(雪大)
4、課文中那些句子還可以看出雪很大?(同桌互學)
(1)、用筆在文章中畫出來并試著讀一讀,看誰能把雪大的氣勢讀出來!
(2)、指名個別讀。
(3)、學生評價,說出理由。
5、通過朗讀,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這段的主要內容?(大雪紛飛、夜靜雪大)
b、下雪后
導: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雪停了,我們再來看看雪后的景色是怎樣的?
1、齊讀4、5段。
2、這兩段讓你感覺雪怎樣?(雪很美)
3、四人一組在文中找出你認為最美的句子讀一讀,看誰讀出來能使人感覺到雪后的景色的確很美。
4、生匯報,試讀。
5、評價。理解“粉妝玉砌,玉屑似的”。
6、比比看誰能把這些句子讀的更好!
投影出示
(1)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樹木、房屋,都籠罩上一層白茫茫的厚雪。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雪的顏色美)
(2) 一陣風吹來,樹木輕輕地搖晃著,那美麗的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落落地抖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雪的靜態美、形態美)
(3) 看近出,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冬夏長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雪的動態美)
7、同學們都找到了描寫雪美的句子,再次快速瀏覽課文第四、五段看看這個題你們會做嗎?
投影出示填空
雪后的景色,先寫(景),再寫人;先寫色彩,再寫(形態);先寫靜,再寫(動);先寫(遠出),再寫近出。
7、雪后的景色如此之美,你們喜歡嗎?最喜歡干什么?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四、五段的主要類容。(雪美人歡、雪美人樂)
c、下雪前
師:這么大的雪在下之前,天氣是怎樣的呢?
1、默讀1、2段。
2、誰能像前面一樣,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這兩段的主要類容?(天氣驟變、彤云密布)
d、小結
1、面對如此美麗的雪景,你能用一句話來贊美一下嗎?
2、作者也像你們一樣不由得發出了贊嘆。“啊!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
3、此時,那些農業歉收的農民們會怎么想,又會怎樣說呢?
4、你們聽過有關雪的諺語嗎?(學生匯報并介紹科學性)
四、再讀問章,體會文章之美,感受人們的喜悅之情。
作業,動手動腦長智慧。
1、摘抄并背誦課文中你認為的好詞好句。
2、畫一幅《瑞雪圖》
板書
瑞雪圖
下雪前天氣驟變
下雪時大雪紛飛
下雪后景美人歡
《瑞雪》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新字,學寫10個生字。
2、學習一些朗讀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讀(朗誦)。
3、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感受詩的意境,學習聯想與想象。
教學重點:
1、學習一些朗讀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讀(朗誦)。
2、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感受詩的意境,學習聯想與想象。
教學難點:學習一些朗讀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讀(朗誦)。
學習課文:
1、大家喜歡下雪嗎?四十幾年前,在我國的膠東半島上,下過一場大雪。當時,正是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欠收的時候,這時候下一場雪是多么的及時啊!著名作家峻青懷著異常
高興的心情寫了一篇文章《瑞雪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2、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劃記生字詞。
3、認讀生字,相機釋義。
瑞雪 膠東半島 驟然 彤云密布 簌簌 萬籟俱寂 咯吱 嗬 眺望 粉妝玉砌 投擲
4、給生字擴詞。
5、比較形近字。
瑞 端;眺 挑 逃 桃;擲 鄭
6、默讀課文,推薦好詞語,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7、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容。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思考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8、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4部分:
一、下雪前;二、下雪時;三、下雪后;四、點題,贊揚雪景。
9、思考:下雪前,天氣有什么變化?
10、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11、齊讀課文,思考:這是一場怎樣的雪?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12、默讀課文,找出這一段的象聲詞,說說它們模擬了怎樣的聲音。
13、自讀課文,想想這一段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14、“開始的時候,還伴著一陣小雨。”——讀得輕、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讀得厚重。“夜里……”——讀得輕、脆。
15、揣摩,再讀。給本段課文加上小標題。(雪大夜靜)
16、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7、思考填空題:雪后的景色,先寫( ),再寫人;先寫色彩,再寫( );先寫靜,再寫( );先寫( ),再寫近處。
瑞雪圖
下雪前
下雪時
下雪后:先寫景物 再寫人
先寫色彩 再寫形態
先寫靜態 再寫動態
先寫遠處 再寫近處
找到寫“景物、人物”“色彩、聲音”“靜景、動景”的句子,讀讀。
18、讀下面2組句子,說說哪句更好一些,為什么?
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
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銀條兒。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雪球兒。
19、指導朗讀。試一試,怎樣才能讀好這一自然段。強調讀好“嗬”“蓬松松沉甸甸”
“毛茸茸亮晶晶”等詞語。比較枯枝被積雪壓斷的“咯吱”聲與人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聲的不同讀法。
總結:通過語速語調的輕、重、緩、急表現人們雪后的愉悅心情。
20、說說作者向我們描寫了哪些“圖畫”。補充“瑞雪兆豐年”的理由。
21、說說你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22、布置作業:根據自己的理解,畫一幅《瑞雪豐年圖》
《瑞雪》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感悟“瑞雪豐年”的豐富內涵。
3.滲透按一定順序觀察、有條理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精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感悟雪后的景象。理解課題的含義。
一、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雪嗎?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與雪有關的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瑞雪圖)你知道“瑞雪”的意思嗎?應時就是及時,這場下得及時的雪,雪后又是一幅什么樣的圖畫呢?請孩子們一邊看屏幕一邊回憶,課文里的那場雪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cai 圖 你能給同桌說說,通過預習這場雪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嗎?可以用一個詞概括,也可以是一句話。(雪美、雪大)
2.看來大家對這場雪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請大家翻開書p107,請你告訴大家你的這種感受是從課文的哪些句子體會到的?其他同學聽他是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讀得準確,請大家把掌聲送給他,如果讀得又準聲音又洪亮,就請送他最熱烈的掌聲。(指2名讀句)
3. 孩子們真會讀書!作者描寫的這場又大又美的雪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你能快速瀏覽課文找到答案嗎?(時間)板書:下雪前 下雪時 下雪后
同學們真了不起!預習時不但了解了課文內容,還理清了作者的寫作順序。
二、理解、品讀
1. 既然大家感受到了這場雪下得很大,感受了它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就讓我們走進第四自然段,去感受雪后的美景吧!請同學們自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你最喜歡哪句話?作者是怎樣具體寫出美的?可以勾畫,還可以用一、兩個詞在旁邊做上批注。(自讀四段)
2.誰愿意來讀一讀?你打算帶著什么樣的心情來讀?(指名讀四段說理由)
3.①真棒,你第一次讀課文就能把生字讀準確,如果……就更好了!②了不起,你讓我們感受到雪后的景象的確是一幅壯美的畫卷!你最喜歡哪句話,讀一讀,為什么?
⑴生: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理由:時間長、雪大)
師:你讀書時真仔細,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積雪該有多么厚呀!
⑵生:一陣風吹來……(理由:簌簌落落)
師:是呀,銀條、雪球隨風抖落,還帶著點兒聲音,的確很美。
⑶生:玉屑似的雪末兒……(理由:雪末兒幻映成彩虹)
師:聽了你的朗讀,蔡老師眼前似乎真的出現了五光十色的彩虹!
⑷生:看近處……(理由:寫得美)
① 你會抓住詞語理解句子,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
②那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和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cai 圖 看了這么美的畫面,你對雪景一定有了更深的體會,請帶著新的感覺來品讀這句話。指名讀句
⑸生:極目遠眺……(理由:粉妝玉砌)
板書:粉妝玉砌 師:他找到了“粉妝玉砌”這個詞,真能干!課文中這一部分的確寫得很美。cai 三句話“推開門……世界”我們一塊兒帶著贊美的語氣來讀一讀。(齊讀句子)你有什么感受?是從哪些詞感受到的?指名(“都”“厚”——雪大)你能讀出雪特別大嗎?(指名讀句)
雪下得這么大,眼前的一切都被厚厚的白雪覆蓋了,遠處也不例外,所以,作者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我們把“粉妝玉砌”換一個詞,還可以說是什么樣的世界?請說完整。(潔白無暇、銀裝素裹、晶瑩潔白)。對,這真是一個潔白無暇、銀裝素裹、晶瑩潔白的冰雪天地,所以作者說(齊讀:萬里江山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
注意“萬里江山”要讀得寬廣些,因為不論眼睛看到的,還是看不到的地方都被雪覆蓋了!再來讀一讀。(齊讀這句)
難怪作者推開門,會情不自禁發出這樣的感嘆——(指板書 齊讀:嗬!……)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指名:驚喜、驚訝、贊嘆)為什么?請你帶著(驚喜、驚訝、贊嘆)讀一讀,好嗎?
4.是啊,這場雪太讓作者驚喜、驚訝、贊嘆了,所以⑴當他看到這個山川、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雪的粉妝玉砌的世界時,他會說——(齊讀:嗬……)⑵ 當他看到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時,他會說——(又讀)⑶當他看到陽光映照下,隨風飄揚的玉屑似的雪末兒時,他會說——(再讀)
5.這雪實在是太大、太美、太令人贊嘆了!就讓我們帶著對這場雪的喜愛,再來讀讀這一段!(齊讀四段)
三、體會“瑞”雪
1.這場雪是這樣大、這樣美,這樣讓人喜歡,快速瀏覽課文,除了作者還有誰喜歡這場雪?(孩子)為什么?(可以……)找出這些句子,讀一讀。(一群群……)
2.還有誰會更盼望呢?(農民)沒錯,你能聯系昨天在“語文天地”中學到的知識來說說,農民伯伯為什么最盼望這場雪的來臨嗎?(指名)是啊,俗話說“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靠土地吃飯的農民盼來了這場預示著來年會豐收的大雪時,怎能不歡欣鼓舞?帶著喜悅齊讀最后一段。
3.你們知道嗎? 當時,膠東半島接連九個月滴雨未下、異常干旱,不光是這里,全中國連續三年都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還有孩子以樹皮、泥土充饑而死去。所以當人們快要絕望時,這場雪又給人民帶來了新的希望。 “瑞”代表著吉祥,所以,課題叫做—— (指黑板 齊讀課題)
本文寫于1962年,當時我國連續幾年遭受旱災、蟲災等自然災害,糧棉歉收,農民眼看著糧食顆粒無收,來年又會挨餓受凍,就在他們快要絕望的時候,這場大雪可以說是他們的救命雪,所以,課題叫做—— (再讀)
四、積累
1.這場雪太大、太美、太及時了,讓我們把精彩的語句深深印在自己的腦海中吧!你可以背誦第四自然段其中的一句話,也可以是這一整段。
2.誰來試試?
《瑞雪》 篇11
馬敬,女,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任教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多次承擔國家級、北京市級、區級研究課任務。2005年獲第五屆北京市青年教師語文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第一名。所撰寫的論文、案例多次獲得各級各類獎項。
[教學簡案]
教材分析:
《瑞雪圖》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小語課本第七冊第十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瑞雪圖: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聯想到“瑞雪兆豐年”這一喜人景象,充分體現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感悟“瑞雪豐年”的豐富內涵。
3.滲透按一定順序觀察、有條理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精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教學難點:理解“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輕聲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學習生字新詞。
白茫茫 沉甸甸 毛茸茸
咯吱 彤云密布 極目遠眺
粉妝玉砌 萬籟俱寂 瑞雪
小結:通過查詞典,初步了解瑞雪的意思。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自學】
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想:這場雪是什么樣的?畫出有關的句子。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全班交流】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場雪下得怎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重點指導朗讀、感悟】
第二自然段——
“黃昏時分,風停了,那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半空中降落下來。”
(感受雪下得很大。)
第四自然段
“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將下來。
(通過換詞比較,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
師生合作讀整段。
(滲透下雪是有順序的,應該按順序描寫景物。)
第五自然段——
“嗬!好大的雪啊!”
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看近處,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
“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通過看圖、換詞、比較句子,感悟雪后景色的美麗。在反復地誦讀中,學會積累好詞佳句。)
小結:通過讀課文,進一步理解了瑞雪的含義。
四、拓展延伸,抒發情感
★運用查找的資料說說這場雪的好處。
★介紹時代背景。
★品讀“啊!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
小結:通過課外資料的延伸,更進一步地體會 “瑞雪”的深刻含義。
五、布置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及段落。
★了解作者峻青,讀讀他的作品,如《秋色賦》等。
板書設計:
大 紛紛揚揚
瑞雪圖 美 粉妝玉砌 希望
應時 豐年
《瑞雪》 篇12
一、導入:
雪,以它的晶瑩、潔白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它給大地披上銀裝,它給農民帶來希望,它為孩子送去快樂,它讓詩人寫下美妙詩行!
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走進膠東半島這片雪的世界,一起來感受一幅美麗的瑞雪圖! (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知
1.強大的冷空氣襲來了,天氣驟然變冷,凜冽的寒風刮了一個下午,鵝毛般的雪花飄落下來,你聽:(配樂范讀全文)
2.多美的文章呀!聽了老師的朗讀,這第一場雪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這樣的一場雪,同學們想不想親身感受一下?打開課本,亮開嗓門,讀一讀
這篇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直奔重點
1.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作者親身感受了這場雪,發出了一句怎樣的感嘆?
“嗬!好大的雪啊!”(映示句子)
2.到底是一場怎樣大的雪,讓作者發出了如此的感嘆呢?細細地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這是一場大雪。
3.集體交流:(隨機)
始終以“嗬!好大的雪啊!”作為主線,反復朗讀。
①“開始下雪時還伴著……地上一會兒就白了。”
找詞
“鵝毛般的大雪”、“地上一會兒就白了”這些都是作者親眼看到的,同學們,你有沒有看
過鵝毛般的大雪?指名同學描繪一下。
大家想看一下這樣的景象嗎?看!鵝毛般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飄落下來啦!
指導讀好這句話。
[這是一場鵝毛大雪,作者贊嘆到:“嗬!好大的雪啊!”]
②“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被積雪壓斷了。”
這是作者聽到的,他聽到了什么聲音?交流 劃詞
閉上眼睛,一個下雪的冬夜來臨了(播放下雪聲,師配讀。)
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景象?交流
指導朗讀
[真是場大雪啊,我們也要贊嘆:“嗬!好大的雪啊!”]
《瑞雪》 篇13
教材分析:
《瑞雪圖》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小語課本第七冊第十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瑞雪圖: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聯想到“瑞雪兆豐年”這一喜人景象,充分體現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感悟“瑞雪豐年”的豐富內涵。
3.滲透按一定順序觀察、有條理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精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教學難點: 理解“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輕聲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學習生字新詞。
白茫茫 沉甸甸 毛茸茸
咯吱 彤云密布 極目遠眺
粉妝玉砌 萬籟俱寂 瑞雪
小結:通過查詞典,初步了解瑞雪的意思。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自學】
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想:這場雪是什么樣的?畫出有關的句子。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全班交流】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場雪下得怎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重點指導朗讀、感悟】
第二自然段——
“黃昏時分,風停了,那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半空中降落下來。”
(感受雪下得很大。)
第四自然段
“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將下來。
(通過換詞比較,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
師生合作讀整段。
(滲透下雪是有順序的,應該按順序描寫景物。)
第五自然段——
“嗬!好大的雪啊!”
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看近處,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
“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通過看圖、換詞、比較句子,感悟雪后景色的美麗。在反復地誦讀中,學會積累好詞佳句。)
小結:通過讀課文,進一步理解了瑞雪的含義。
四、拓展延伸,抒發情感。
★運用查找的資料說說這場雪的好處。
★介紹時代背景。
★品讀“啊!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
小結:通過課外資料的延伸,更進一步地體會“瑞雪”的深刻含義。
五、布置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及段落。
★了解作者峻青,讀讀他的作品,如《秋色賦》等。
板書設計:
大 紛紛揚揚
瑞雪圖 美 粉妝玉砌 希望
應時豐年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積累語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句、段大比拼(展示自己積累的好句、段。)
3.聽寫生字新詞。
二、再讀課文,體會寫法。
1.為課文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