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通用15篇)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發布時間:2024-03-03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通用15篇)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長城和運河

  今天上《長城和運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資料,這使我很是欣慰,因為收集資料不僅是孩子們的事,家長也往往需要參與,現在看來不少家長都能參與孩子的成長了。

  今天的教學我以朗讀為媒介,使學生領會文中“我”自豪和驕傲的愛國豪情。開始學生朗讀出現拖音現象,為糾正這個問題,我先作示范,然后通過語言和學生收集的材料,激發學生對長城、運河修建者的敬佩,引發學生自身做為中國人的自豪。這樣學生的情緒上來了,他們激情澎湃地開始朗讀了,拖音現象蕩然無存。

  和運河圖片寫話時,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詞語供他們選擇,而沒有做詳細的指導,等學生寫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話較多,沒有通過觀察對長城整體有個映像,然后再分布重點描述長城的一個特點,最后抒發感嘆。本來我想:為了讓孩子們能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寫作,我不必要給他們搭建框架。可是我現在意識到,班上的孩子需要細致的指導,現在不是放手的時候。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2

  《長城和運河》課文原文

  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像巨龍穿行在大地,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銀光閃閃,伸向天邊。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長城和運河》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圖,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灑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質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師小結。

  九、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奇跡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像綢帶)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

  今天,我接受學校領導安排,開設《長城和運河》公開課,接受區教育局教研室常規調研。

  “讀書貴入境,入境始與親。”課上我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所創設的情境中,設身處地地去領悟文中角色的情感,體會文章的意境,以此促使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在新課的導入中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長城和運河雄偉奇麗的景象,在強烈的視覺,聽覺的沖擊下,學生似乎來到了長城邊,運河旁,他們的情感也隨之調動了起來。作者的情感體驗迅速轉化成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文本的描述似乎成了他們內心真情的表白,朗讀時的聲音、氣息,和諧地融入他們發自內心的情感中,是內心情感的自然外化。這里通過觀看短片頭腦中對長城和運河已經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再讀課題,便會讀出長城和運河的氣勢,由衷地抒發出贊美之情。

  詩歌教學主要以讀為主,在指導學生朗讀中,我希望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感,體會作者所蘊涵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朗讀這首詩歌時要注意兩點:第一,不要拖腔拖調,要引導學生按詩歌的節奏進行。第二,要注意聲音的輕響變化,給人以起伏感,這樣才能突顯萬里長城和大運河的雄偉氣勢。可喜的是學生對此篇課文興趣濃厚,在指導朗讀時師生都投入了十分的感情,激動、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學生在課堂中朗讀的積極性非常高,效果良好。整堂課從激情導入到識字教學,從讀通詩句到語言實踐,教學過程清晰,環環緊扣,有機穿插,彼此銜接,自然流暢。

  今天上《長城和運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資料,這使我很是欣慰,因為收集資料不僅是孩子們的事,家長也往往需要參與,說明很多家長都能配合老師完成資料的收集。由于事先都收集了資料,所以孩子們對長城和運河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在上課之處就已經深深為長城和運河而感到驕傲了。因此在課堂上我并沒有著重介紹相關背景資料,而是簡單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檢驗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另一方面幫助他們梳理資料,逐步學會尋找資料,理解資料。

  當初閱讀這篇文章設計教案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這首詩是引導學生借助長城與運河與祖先做一次對話。這個對話是非常美的,這個對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創造奇跡是不朽的詩篇。所以,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就應該讓學生讀,讓學生誦,讓長城、運河成為學生心中的一個“美”點。于是在我的課堂上出現了反復讀四句重點句的場面。我試圖讓學生在第一課時就熟知描寫長城和運河的句子,這樣在第二課時講解就能水到渠成了,學生也能很快背誦課文了。

  教研室領導在評課時認為第一課時要讓學生把握文體特征,初步感知課文大意。事后我去問學生:“你們知道第一課是什么類文章?”學生都能回答是詩歌。我再問:“課文分幾小節?每小節講什么?”學生也知道分兩小節,第一節講長城很雄偉,第二節講運河很美麗?磥韺W生已經到達不需要老師教的地步。事實上我的教學安排中已經潛移默化地滲透了這些內容,只不過沒有明確提出罷了。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圖,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薄安恍唷庇心膬煞矫娴腵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灑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質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師小結。

  九、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奇跡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像綢帶)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

  今天,我接受學校領導安排,開設《長城和運河》公開課,接受區教育局教研室常規調研。

  “讀書貴入境,入境始與親!闭n上我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所創設的情境中,設身處地地去領悟文中角色的情感,體會文章的意境,以此促使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在新課的導入中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長城和運河雄偉奇麗的景象,在強烈的視覺,聽覺的沖擊下,學生似乎來到了長城邊,運河旁,他們的情感也隨之調動了起來。作者的情感體驗迅速轉化成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文本的描述似乎成了他們內心真情的表白,朗讀時的聲音、氣息,和諧地融入他們發自內心的情感中,是內心情感的自然外化。這里通過觀看短片頭腦中對長城和運河已經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再讀課題,便會讀出長城和運河的氣勢,由衷地抒發出贊美之情。

  詩歌教學主要以讀為主,在指導學生朗讀中,我希望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感,體會作者所蘊涵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朗讀這首詩歌時要注意兩點:第一,不要拖腔拖調,要引導學生按詩歌的節奏進行。第二,要注意聲音的輕響變化,給人以起伏感,這樣才能突顯萬里長城和大運河的雄偉氣勢?上驳氖菍W生對此篇課文興趣濃厚,在指導朗讀時師生都投入了十分的感情,激動、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學生在課堂中朗讀的積極性非常高,效果良好。整堂課從激情導入到識字教學,從讀通詩句到語言實踐,教學過程清晰,環環緊扣,有機穿插,彼此銜接,自然流暢。

  今天上《長城和運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資料,這使我很是欣慰,因為收集資料不僅是孩子們的事,家長也往往需要參與,說明很多家長都能配合老師完成資料的收集。由于事先都收集了資料,所以孩子們對長城和運河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在上課之處就已經深深為長城和運河而感到驕傲了。因此在課堂上我并沒有著重介紹相關背景資料,而是簡單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檢驗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另一方面幫助他們梳理資料,逐步學會尋找資料,理解資料。

  當初閱讀這篇文章設計教案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這首詩是引導學生借助長城與運河與祖先做一次對話。這個對話是非常美的,這個對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創造奇跡是不朽的詩篇。所以,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就應該讓學生讀,讓學生誦,讓長城、運河成為學生心中的一個“美”點。于是在我的課堂上出現了反復讀四句重點句的場面。我試圖讓學生在第一課時就熟知描寫長城和運河的句子,這樣在第二課時講解就能水到渠成了,學生也能很快背誦課文了。

  教研室領導在評課時認為第一課時要讓學生把握文體特征,初步感知課文大意。事后我去問學生:“你們知道第一課是什么類文章?”學生都能回答是詩歌。我再問:“課文分幾小節?每小節講什么?”學生也知道分兩小節,第一節講長城很雄偉,第二節講運河很美麗。看來學生已經到達不需要老師教的地步。事實上我的教學安排中已經潛移默化地滲透了這些內容,只不過沒有明確提出罷了。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4

  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埃及吉札金字塔

  世界八大奇跡之二宙斯神像

  世界八大奇跡之三阿耳忒彌斯神廟

  世界八大奇跡之四摩索拉斯陵墓

  世界八大奇跡之五亞歷山大燈塔

  世界八大奇跡之六巴比倫空中花園

  世界八大奇跡之七羅德港巨人雕像

  世界八大奇跡之八萬里長城

  長城與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斗獸場,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

  世界排名十大奇跡

  1.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共發現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壯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是由人工建成。

  2.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時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

  3.法洛斯燈塔

  法洛斯燈塔在埃及的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法洛斯島上,它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是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4.巴比倫空中花園

  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事實上,并沒有人真的看過它,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

  5.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為lat,埃及人稱她為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為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斯女神深愛敬仰。因此興建了阿提密斯神殿。

  6.羅得斯島巨像

  羅得斯島巨像是十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位于希臘羅得斯島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它在短短五六十年間便倒下了,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實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7.毛索洛斯墓廟

  毛索洛斯墓廟位于土耳其的西南方,最頂部的雕像是四只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輪戰車。此墓廟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筑外,還有那些雕塑。其雕塑是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制造,每人負責墓廟的其中一邊。

  8.中國萬里長城

  長城是有史以來惟一在太空中可見到的三度空間建筑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筑于兩年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

  9.亞歷山卓港

  亞歷山卓位于亞洲、非洲及歐洲三個洲的接合位置,亦能通往尼羅河及地中海的港口。亞歷山卓內的法洛斯島更擁有世界著名的法洛斯燈塔,照耀著港口。

  10.秦始皇兵馬俑

  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中國,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它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哪些人間奇跡?

  有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還有什么,并說說有哪能奇異景象?

  有樂山大佛,它位于四川峨嵋縣,大佛座高71米,肩寬24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眼長3.3米,鼻長5.33米,耳長7米,手中指長8.3米,腳背長11米,寬8.5米,可做100人。還有兵馬俑,說起兵馬俑,這秦始皇也真是的,30多歲就開始安排他死后的生活了,因為他為了在地下有的打仗,就修建了兵馬俑,馬上入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真好笑!不過好笑歸好笑,當你走進兵馬俑博物館的時候,一個個鮮活動人的士兵,將軍和馬車呈現在眼前,使你感到震驚。

  還有秦嶺的古棧道,都是很壯觀的。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5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激趣

  1.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

  2. 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 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 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 引出主要內容的.

  (2) 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 運用"解詞六法",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關 譜寫

  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 杭州 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 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 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 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 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 奇異的景象.

  天堂: 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1 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 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 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己的話說一說.

  6 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

  7 詩篇." "不朽"有哪

  8 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

  9 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

  10 "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11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12 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4 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5 指名讀, 生評議.

  16 齊讀.

  五.布置課堂作業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 連綿起伏 奇跡 曲折 蜿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 (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 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

  5 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6 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7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8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9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10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

  11 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 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四.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 .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6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民的偉大創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難點:

  能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等詞語。能了解萬里長城和運河的起點和終點,知道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通過課外更多的中國著名建筑的介紹,進一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

  學習準備:歌曲磁帶.生字卡片.

  學習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理解詩歌內容,能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

  學習過程

  一、歡樂進課堂

  有一道城墻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類歷史上建造時間最久的建筑;有一條河開鑿了1779年,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風雨,歷世事滄桑,它們的名字將永遠地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上。有誰知道這道城墻的名字?

 。ǔ鍪救f里長城的圖片):讓我們大聲地說出這道城墻的名字!萬里長城!有誰知道這條河流的名字?

 。ǔ鍪揪┖即筮\河的圖片)讓我們驕傲地呼喊這條河流的名字!京杭大運河

 。ǔ鍪咎羁眨喝f里長城 _________。京杭大運河_________。)那么這位小朋友看到的長城和運河究竟是怎樣的一番壯麗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

  二、我會學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    奇跡

  (1)指名讀。

  (2)說說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讀“yù”。

  嘉:上半部是“士”。 

  創:左半部為“倉”。

  不朽:指詩歌千古傳誦。

  譜寫:編寫歌譜。

  (3)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3.再讀課文,讀通順。

  4.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跡”講了哪些內容?

  三、我練習。

  1.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

  6. "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1. 指名讀, 生評議。齊讀。

  四、我成功

  1、用鋼筆描紅。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學習過程:

  一、我知道!

  1.聽寫詞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    奇跡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二、我會學!

  1.指名讀第二部分。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運河”比作“綢帶”,說明它們之間存在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我來說!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這兩大奇跡嗎?

  2.總結:今天,我們乘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其實,祖國的奇跡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造新的奇跡。

  四、我成功

  1、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多音字組詞。

  行xínɡ(    )  曲 qū(     )  折 shé(    )

  hánɡ(    )     qǔ(     )     zhé(    )

  zhē(    )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長城(巨龍)——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  西到嘉峪關       古代勞動

  運河(綢帶)——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飽含強烈愛國情感的詩歌,在教學點撥上需要教師投入極大的激情熏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增強濃重的民族自豪感。作為語文教師在講授這篇文章時,不僅要遵循語文的傳統教學,也應該把這看作是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一個極好機會。

  全文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描寫贊頌了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部分結構相同,均運用反復的寫法,一、二行與七、八行詩句相同;三至六行用簡練優美的語言勾畫了長城與運河的雄姿。所以在背誦指導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指導。  

  在教學設計中,我結合多種創設情景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良好的學習情境中,激發學生不斷深入探究文本。淺談我的設計意圖。

  一是凸現年齡段識字特點,扎扎實實抓好字詞教學。我將識字教學與本冊的“習慣篇”對“自主預習復習”的要求結合起來。上課時,檢查學生的預習并著重對容易讀錯、寫錯的字進行指導。

  二是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松自主的環境下學習詩歌,理解詩歌深刻的人文情懷。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課文插圖,撥動學生心靈琴弦,使之感受到長城和運河的“奇異景象”,從而明白為什么人們稱之為“人間奇跡”。

  三是美讀成誦,深入感悟。因為這篇文章是一首能參雜進不少情感的詩歌,配上美妙的音樂,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氛圍中產生讀課文的興趣。力求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做到在讀中理解。進而會背誦課文。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7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民的偉大創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能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等詞語。能了解萬里長城和運河的起點和終點,知道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通過課外更多的中國建筑的介紹,進一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歌曲磁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詩歌內容,能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一道城墻建造了20xx多年,是人類歷建造時間最久的建筑;有一條河開鑿了1779年,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風雨,歷世事滄桑,它們的名字將永遠地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上。有誰知道這道城墻的名字?

 。ǔ鍪救f里長城的圖片):讓我們大聲地說出這道城墻的名字!萬里長城!有誰知道這條河流的名字?

 。ǔ鍪揪┖即筮\河的圖片)讓我們驕傲地呼喊這條河流的名字!京杭大運河

 。ǔ鍪咎羁眨喝f里長城 _________ 。京杭大運河_________。)那么這位小朋友看到的長城和運河究竟是怎樣的一番壯麗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 奇跡

  (1)指名讀。

  (2)說說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讀“yù”。

  嘉:上半部是“士”。

  創:左半部為“倉”。

  不朽:指詩歌千古傳誦。

  譜寫:編寫歌譜。

 。3)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3.再讀課文,讀通順。

  4.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跡”講了哪些內容?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

  6. "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1. 指名讀, 生評議。齊讀。

  四、作業設計

  1、用鋼筆描紅。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 奇跡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二部分。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課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這兩搭奇跡嗎?

  2.總結:今天,我們乘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搭奇跡。其實,祖國的奇跡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張大后去創造新的奇跡。

  四、作業設計:

  1、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多音字組詞。

  行xínɡ( ) 曲qū( ) 折shé( )

  hánɡ( ) qǔ( ) zhé( )

  zhē( )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長城(巨龍)——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東起山海關 西到嘉峪關 古代勞動

  運河(綢帶)——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8

  今天開始了《長城和運河》第一課的教學,上課前后翻看了很多資料,對長城和運河的知識也更多的認識,對于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的教學,教什么和怎么教,我做了些思考,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地位在讀通課文讀流利,完成生字新詞的教學。

  帶著這樣的思考開始了我的教學,今天感到欣慰的是課堂上為了上出文本的體裁——詩歌的味道。

  1、孩子們在自由讀完課文之后,我請孩子們決定請幾名同學來讀課文比較好,孩子們說出要兩名同學自然也說出了其中的緣由,課文寫了長城和運河兩個部分。

  這個主意很高,讓孩子來決定,既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又把陽剛與陰柔之美的區別化于無形,非常棒!

  2、在多人次的朗讀之后,我再次讓孩子們比較這兩部分文字的異同之處。孩子們發現每小節的頭尾相同,我告訴孩子這就是現在詩歌的特點,文字往往是一詠三嘆。

  3、對于不同的部分,我們師生對比讀,在讀中孩子們明白了異中有同,在長城和運河的介紹中都是先打比方說明特點,然后在說地理位置和贊美之情。這樣幾番讀來,孩子們不僅把課文讀通讀暢,而且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也初步感受了長城的雄偉壯麗和運河的柔美動人,同時也體驗到了詩歌的整齊的節奏和韻律。

  簡單的處理,抓住了詩歌顯著的特點!這里,姐姐強調了“初步”。我很想知道,姐姐明天準備怎么來突破難點——兩個比喻句的理解、看圖寫話的處理、資料介紹的處理?一節課兩處言語拓展顯然有些吃力。不知道姐姐準備怎樣來解決這兩大難題?

  生字的教學我借鑒了鴻雁版主帖子中的點子,重點指導了“族”、“蜒”和“駕”。對于“族”,這個生字的出現,我是讓孩子猜猜我今天隆重推出的是哪個生字,怎么猜呢?我先寫了同類的字施肥的“施”,國旗的“旗’,孩子們興奮得大叫是“族”。順勢講了“族”這個字,由“旗幟+箭矢”構成,表示同一旗幟之后的用武器保衛自己、獵取獵物的共同體,即氏族、家庭、民族。

  對照自己設定的課堂目標,今天的課堂可以說是成功的。呵呵,給自己加油!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9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勞動人民的熱情。

  4、觀察課文中長城和運河的圖片,寫一段話。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本詩的結構方式,學習詩人是怎樣運用反復的手法謳歌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

  2、有感情的朗讀詩歌,了解兩大奇跡的雄偉壯麗和中華民族的勤勞與智慧。

  3、正確區分設問句和反問句,并能正確運用。

  三、文本解析

  1、題目解讀

  本文是一篇充滿強烈愛國情感的詩。寓情于文,語言形象生動,詩人對長城、運河的贊美,對中華民族祖先的頌揚凝聚在詩文中。

  2、文章脈絡

  本文以作者“航行藍天,俯瞰大地”為線索,通過對長城和運河的具體描寫,極力頌揚長城和運河的雄偉壯麗,熱情謳歌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全詩共2個小節,每個小節共有8行?梢苑譃閮蓚部分:第一部分一二行交代觀察的獨特視角,引出奇異的景象,三至六行概述所見之景,突出長城雄偉壯麗的特點;七八行以設問句的形式結束全文,點出奇跡的創造者。第二部一二行與第一部分相同,三至六行概述運河之景,突出運河“柔” “有光澤”的特點;七八行與前面一樣,設問句的形式結束全文,點出奇跡的創造者。

  每段詩文的結構可以簡要圖示為:俯瞰      狀景     抒情     頌揚。這樣的結構,層次清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3、寫作精華

 。1)形式優美,韻律和諧。本文十分注意詩的結構。全詩兩個自然段,每段八行,有長句(如:“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是誰創造了這一人間奇跡”)有短句(“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伸向天邊“)整首詩既有節奏感又有旋律美,使詩歌富有濃郁的抒情意味和強烈的藝術美感。

  (2)語言優美,富有詩情畫意。詩歌的具體描寫長城和運河時運用了優美的語言,凝練形象的進行了刻畫,如寫長城時運用“巨龍“、“穿行”、“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等詞生動的刻畫了長城的雄姿,賦予長城生機與活力。一幅栩栩如生的長城畫卷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又如寫“運河”時用“綢帶”、“飄落”、“銀光閃閃”等詞語突出運河之美的秀麗與靈動。長城是美的,美在雄偉壯觀;運河也是美的,美在清秀柔和。這兩幅奇異的景象真令人賞心悅目。

  4、主題思想

  本文運用優美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在祖國的藍天中看到的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這兩項偉大的工程,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勤勞勇敢,抒發了詩人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們的思想感情。

  5、資料搜索

  萬里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筑,它規模浩大、工程艱巨,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 長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后,把原來分段修筑的長城連接起來,并且繼續修建。其后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全長約6700千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四、重點篩選

  1、生字(音、形):駕、折、蜒、譜、朽、篇、創、族、綢

  2、形近字:駕(架) 、折(拆)、蜒(蜓)、譜(普)、綢(調)

  3、詞語: 連綿起伏:指山脈接連不斷,一高一低。

  奇跡: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天堂: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用不磨滅

  4近反義詞:(近)  奇異—奇妙   曲折 —彎曲  連綿起伏—綿延不斷

 。ǚ矗 奇異 — 一般  曲折 —筆直

  5、多音字:都→( dū)首都;(dōu )都是。

  曲→( qū)曲折;(qǔ )歌曲。

  6、重點句解析

 。1)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這句話是“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所見,依照邏輯順序應該是”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然而詩句卻一改常式,將“個奇異的景象”放在主語的位置,突出強調所見內容。另外這一句又是下文的領起,詩歌接下去描寫“長城”、“運河”的奇異景象,因而詩歌用了“冒號”,領起下文。

 。2)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這兩行是一個設問句,是作者俯瞰“長城”、“運河”奇景,驚嘆于此而引發的思考。兩大奇跡是雄偉壯麗的,然而創造這奇景的中華民族的祖先更偉大,更值得我們敬仰、贊美。問句設置懸念,答句語氣強烈,比陳述句來得更有氣勢,表達效果更好。強調“長城”、“運河”的創造者,突出全文的中心,點明主旨。

  五、課堂流程

  第一課時

 。ㄒ唬┟鞔_目標,教師引領

  1、名言誦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激情導入: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4. 生齊讀課題.,有感情的讀課題,讀完課題你知道了什么?或是想知道什么?

 。ㄩL城和運河是什么樣子的?  在什么情況下修建的又有什么作用?)

  4、帶著這些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課文,讀完后解決了哪些問題?

  二)自主學習,多元選擇

  1、出示快樂導航

  2、自讀課文2—3遍,畫出生字,標自然段序號,用“—”畫出優美句子,然后查、寫、記。

  3、小組內合作找出近反義詞、多音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ㄈ┖献魈骄,幫扶訓練。

  1、小組內給生字注音,對子之間互讀、互考、糾正生字發音

  2、小對子之間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3、找其他小組比賽字詞部分的學習情況

 。ㄋ模┓窒硖嵘,穿插鞏固。

  1、分組板演相關內容,剩余同學練讀課文

  板演要求:速度快,字跡工整,大方美觀,用雙色粉筆。

  練讀要求:注意力集中,大聲、動作、表情到位。

  2、各組帶讀相關板塊,小老師大聲,讀準字音。

  3、開火車讀詞語-炒豆子游戲(加深對詞語的印象,以便熟練掌握)

  4、易錯字詞提示:“蜿蜒”的“蜒”字要和“蜻蜓”的“蜓|”字區分開,

  “ 曲折”( qū)不要讀成(qǔ )

  (五)達標測評,反饋矯正

  1、檢測后進生學習情況,不過關小老師課下幫扶。

  2、獨立完成快樂導航字詞部分,疑難問題做上記號。并查自詞點解決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聽寫生字詞

  一、明確目標,教師引領。

  1、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作者以什么樣的方式看長城和運河的?為什么要以這樣的方式看?

  3、在作者的眼中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4、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5、文中運用了什么問句形式和修辭手法?

  三、自主學習,多元選擇。

  1、速讀,了解課文,圈點疑難。(課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2、細讀,疏通文意,小組內討論交流。(讀通課文)體會人物對話時的神態和語氣。

  3、研讀,深入分析,總體把握(分析理解課文)分析解決問題。

  4、創讀,獨特感悟,情感升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品讀課文,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四、分享提升,穿插鞏固。

  1、個人朗讀:挑選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或一句話,為什么喜歡?

  2、根據課文中的插圖說一段話

  3、組之間賽讀:聲音、動作、表情、各組學生的注意力。

  4、比賽背課文

  小結: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我們的祖先還創造了那些人間奇跡?(布達拉宮、故宮、蘇州園林、兵馬俑)

  2. 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點明中心主旨)

 。ㄎ澹,達標測評,反饋矯正

  完成快樂導航剩余部分,組長批改,及時矯正。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10

  這是一首飽含強烈愛國情感的詩歌,在教學點撥上需要教師投入極大的激情熏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增強濃重的民族自豪感。作為語文教師在講授這篇文章時,不僅要遵循語文的傳統教學,也應該把這看作是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一個極好機會。

  全文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描寫贊頌了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部分結構相同,均運用反復的寫法,一、二行與七、八行詩句相同;三至六行用簡練優美的語言勾畫了長城與運河的雄姿。所以在背誦指導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指導。

  在教學設計中,我結合多種創設情景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良好的學習情境中,激發學生不斷深入探究文本。淺談我的設計意圖。

  一是凸現年齡段識字特點,扎扎實實抓好字詞教學。我將識字教學與本冊的“習慣篇”對“自主預習復習”的要求結合起來。上課時,檢查學生的預習并著重對容易讀錯、寫錯的字進行指導。

  二是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松自主的環境下學習詩歌,理解詩歌深刻的人文情懷。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課文插圖,撥動學生心靈琴弦,使之感受到長城和運河的“奇異景象”,從而明白為什么人們稱之為“人間奇跡”。

  三是美讀成誦,深入感悟。因為這篇文章是一首能參雜進不少情感的詩歌,配上美妙的音樂,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氛圍中產生讀課文的興趣。力求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做到在讀中理解。進而會背誦課文。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它所組成的詞。

  2、正確流利、與感情的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比喻句。

  4、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與感情的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課內外結合,體味作者的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方法:圖文結合,朗讀感悟長城和運河的雄偉和壯麗。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出示圖片,板書課題

  2、 生齊讀課題

  3、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想知道更多嗎?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 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

  (2) 感知主要內容的.

  (3) 會讀會認田字格中的生字.

  (4) 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

  不朽 創造 奇跡 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關 譜寫

  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 杭州 綢帶

  (2)指名讀這些詞語.

  (3)指名初步解釋詞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體悟課文內容

  1 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 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異的景象呢?

  2.講讀.

  3 比較:“奇異”在不在句子中的異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 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 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詩歌,這里為何 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9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10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1.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2、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3、指名讀, 生評議.

  14 、齊讀.

  五.布置課堂作業

  1、用鋼筆描紅。

  注意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 連綿起伏 奇跡 曲折 蜿蜒

  3、做一名小導游。向游客(學生)介紹一下長城和運河的情況。

  板書設計:

  長城 和 運河

  連綿起伏 銀光閃閃

  曲折蜿蜒 伸向天邊

  人間奇跡

  教后感:課的開頭我和學生共同回憶我國古代輝煌的歷史,特別是古代偉大的工程。如:故宮、圓明園、運河等,由此導入新課。在指導朗讀課文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欣賞了長城的圖片,讓學生感覺到我們祖先的偉大、智慧,這時再讓學生讀出應有和自豪來。在聽讀的過程中還啟發學生能從別人的朗讀中聽出感情。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6

  《長城和運河》教學素材

  長城途經幾個省?【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長城經過內蒙古,遼寧,河北,北京,山東,山西,陜西,河南,寧夏,甘肅,新疆。

  嘉峪關在甘肅省,山海關在河北省。是嘉峪關不是嘉嶼關,而且是在甘肅省,河北遼寧相臨,萬里長城怎么可能只跨兩個省。

  山海關在河北省與遼寧省交界處,屬秦皇島市管轄,所以應該屬于河北省。

  我們今天所說的長城是指明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經山西-陜西-寧夏,西至甘肅嘉峪關),因其修建年代較近,保存較完整,所以成了大家心目中的長城的形象。但實際上長城遠不止這些,自秦以來,歷朝歷代曾修建了很多各種長度和形式的“長城”,但大多因為年代久遠,缺乏保護,甚至有些是因為其本身修建的就不是很牢固(比如一些外圍的土長城),時至今日已經大多消失了。

  歷代長城之最:最北的長城是東起內蒙古,穿俄國,西至蒙古國的金長城;最南的是河南省駐馬店市-平頂山市-南陽市一帶的楚方城;最東的是東起遼寧省與朝鮮接壤的丹東市的明長城和九連城的燕、秦、漢長城;最西的是東起內蒙古西至新疆庫爾勒市的漢長城(“…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歷史上的三大名城玉門關,陽關,敦煌就在這段長城的中部,甘肅與新疆交界處。)

  /user1/wxy%ce%e2%d0%a1%d1%e0/archives//150072.html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長城和運河》第二課時

  一、 導入

  1、我們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誰能說一說你都知道哪些人間奇跡?

  2、同學們真聰明。請看地圖,圖上有兩條線,一條從東到西,這是長城;一條從北到南,這是京杭運河。誰去過長城?誰游過運河?

  3、在地圖上,我們看長城和運河只是一段線條,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飛機上,從長城和運河的上空去觀看,長城和運河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景觀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劃出描寫長城和運河的句子)

  第一部分:長城的教學

  三、誦讀長城

  1、在作者的眼里,長城是怎樣的?(像巨龍穿行大地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1)什么叫連綿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為什么會有起伏?為什么會曲折?(請觀看視頻)

 。2)像巨龍穿行在大地:在這里是說什么像巨龍?為什么說長城是巨龍呢?長城有多長?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6700公里,俗稱萬里長城。(出示長城示意圖、及嘉峪關和山海關的圖片)

  2、指導讀這四句詩

  3、在我眼里,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奇異)

  看到這樣奇異的景象,你會怎樣表現?(大叫、高歌——)

  導讀詩句

  4、想想看,建造長城的條石,一塊有二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能夠建造這樣宏偉的工程,這真是個——人間奇跡

  面對著這樣的一個人間奇跡,你最想說點什么?(贊美我們的祖先。)

  5、所以書上說“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實際上這萬里長城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應該說是我們的祖先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而這詩篇就是萬里長城。在這里說是“萬里長城譜寫詩篇”是一種擬人手法,課文為什么會說是不朽呢?你是怎樣理解不朽的?

  6、一段萬里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修筑長城,直到秦始皇的時候,才修筑了“萬里長城”后來,歷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的明長城,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長城。長城濃縮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后來,長城成了一種精神,成了一種文化。

  出示圖畫:

  “眾志成城”這是一種精神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是一種文化

  國歌中不是不有一句嗎“用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像征。你說,還有什么樣的字眼比不朽更能表達這樣的精神呢?長城不朽的是精神;長城不朽的是中華民族的韌勁;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啊!

  用我們的誦讀公揚這種精神,指導讀上篇詩,突出“不朽”

  第二部分:運河的教學

  一、  導入

  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不只是長城,還有運河。讀下面的詩句,看看我在飛機上看到的運河是怎樣的一種奇異的景象

  二、“像綢帶飄落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在這兒,說運河是一條長長的綢帶,你認為這樣的比喻好嗎?為什么?

  銀光閃閃(abcc):微波粼粼、金光閃閃 、波濤滾滾、細雨蒙蒙、涼風習習、烈日炎炎

  指導讀詩句

  二、  為什么說,京杭大運河也是人間的奇跡呢?

  1、它長: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長1747公里

  2、它連通五省市: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

  連接: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出示圖)

  3、實現了南北的運輸。我們知道,現在的交通形式很多,由陸路的汽車、火車;水上的水運、天空的空運,現在進入太空的運輸都有了。但在當時,北面的物資要運到南邊來,確實不方便。于是我們的祖先就想到開鑿一條運河,將五大水系貫通,這是何等的想象和創造?

  4、所以書上說,“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動人,就是對這種創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說,面對著這條運河,你想說點什么呢?

  5、如果我告訴你: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第二條黃金水道(這第一條是長江)你會怎樣想?

  6、是!我們的祖先多偉大!

  指導讀詩

  第三部分:結課

  出示地圖:

  一、 

  長城和運河,在中華大地上,從東到西,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這一撇,從秦漢到現代,又經歷了多少蒼桑,有過多少淚水,但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而這一捺,從隨唐起始,到今天,又有過多少靈動的創造,有過多少憧憬和希望。我們中華民族正是這樣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創造的民族,充滿著頑強和不屈的民族。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嗎?(出示動畫:人)

  二、 

  長城運河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跉v史的長河中,長城和運河譜寫著不朽和動人的詩篇,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三、  聽詩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14

  一、目標點擊:、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了解設問句型和反復的 修辭手法。

  3、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二、仔細讀拼音,認真寫詞語。

  jià  shǐ     qū zhé      wān yán      pǔ xié       bù  xǐu       

  (        )   (       )   (        )   (        )   (        )

  chóu dài      shī piān      chuàng zào        mín  zú

  (         )   (        )    (          )     (         )

  三、  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查“異”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寫字母       ,再查音節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畫。“異”字的解釋有:①不相同 ② 特別  ③ 驚奇 ④ 奇怪⑤另外的。給下面的“異”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形態各異( )  異地他鄉(  )  奇異(  ) 驚異( )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

  1、我駕駛著飛機在藍天俯視長城和運河,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像巨龍穿行在大地,           ,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萬里長城                         。        

  這里把                比作                 。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                    。

  這里把                比作                 。

  2、這兩小節結尾都有設問句,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告訴我們,創造“人間奇跡”的是              ,表達了作者               的心情。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 篇15

  本文是一篇充滿強烈愛國情感的詩。詩歌極力頌揚長城、運河雄偉壯麗,歌頌了申華民族的勤勞智慧。

  詩歌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描寫的是長城與運河。每部分皆為八行,結構相同,一、二行與七、八行詩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長城、運河的雄姿。

  詩歌每部分起始皆為: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觀察的獨特方位:廣裹的藍天,俯視祖國河山;描述了觀察的鮮活的圖閡環嬉煬跋,赏心X媚俊4司?奇在何處,異在哪里?接著,詩人用四行詩凝練、形象進行了刻畫。睹物思人,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詩人以設問的句式結束每段詩,充滿無比的民族自豪感。

  本詩語言優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動。

  教學建議

  1·指導讀書。

  (1)初讀感知。

  初讀課文,要讓學生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明白、讀流利。通過讀課文,首先讓學生談談課文兩部分分別寫了什么,從而感知課文主要內容。接著,可引導學生自學本課的幾個生字,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體會生字所組成的詞語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以自由朗讀課文為主,間以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形式,做到把課文讀通、讀流利。

  (2)精讀感悟。

  通過精讀深思,重點讓學生感悟長城與運河的奇異的景象,為什么稱之為人間奇跡。。教學時,可從三方面著手:看圖(或錄像)欣賞;補充閱讀;讀文體悟。通過看圖或錄相,豐富學生的形象感知;通過補充長城、大運河的有關信息資料的閱讀,讓學生立體感悟長城、運河的雄姿。指導的重點是讓學生讀文感悟,讀中練語感,讀中受熏陶。

  第一部分寫長城的奇異:它像巨龍、連綿起伏,曲折婉蜒;它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綿延萬里;它是無數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譜寫的不朽的詩篇。

  第二部分寫運河的奇異:它像綢帶、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縱貫南北五千里;它是幾百萬人民心血譜寫的動人的詩篇。

  在朗讀中,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展開想像,感悟長城與運河的雄偉壯麗。通過反復誦讀,體會景色的壯美,語言的韻美,抒情的真摯。

  2·熟讀成誦。

  指導學生背誦這首詩,可從兩方面把握詩的特點:一是內容上看,本詩描寫了幾幅圖畫;二是句式上看,一、二行與七、八行兩部分上內容一樣,三~六句兩部分詩句表達句式一樣。在掌握本詩表達特點后,讓學生自由熟讀成誦。在基本會背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提醒學生根據詩歌的特點,注意合理的停頓、重音。

  3·遷移練習。

  (1)學寫一段話:完成課文后練習四,根據提供的詞語,觀察課文中萬里長城的圖片寫一段話。

  (2)仿寫一段詩。

  著重從兩方面提示學生:一是寫什么,可這樣設問: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還創造了許多像長城、運河一樣的人間奇跡,你還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詩來贊頌它嗎?(如:京九鐵路)二是怎么寫?梢苑聦懀、二、七、八行與課本一樣,即:

  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像 ,

  北起 ,南到 ,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或祖先)。

  4·實踐活動。

  課外讓學生搜集歌頌祖國大好山河與人民智慧的短詩,在班級報欄內搞一次題為祖國頌的詩抄張貼。

《長城和運河》教后小記(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長城和運河》教材分析(精選13篇)

    本文是一篇充滿強烈愛國情感的詩。詩歌極力頌揚長城、運河雄偉壯麗,歌頌了申華民族的勤勞智慧。詩歌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描寫的是長城與運河。每部分皆為八行,結構相同,一、二行與七、八行詩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長城、運河的雄姿...

  • 《長城和運河》教案匯總(精選12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課文內容。3、收集關于長城和運河的有關資料,了解它們的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教學重難點:1、了解長城和運河的的特點。...

  • 長城和運河(通用12篇)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上課之前我們先輕松一下,老師給大家猜猜謎。同學們,我們都是中國人。大家知道嗎?我們中國有一道很長很長的城墻,它已經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類歷史上時間最久的建筑之一,它叫什么名字?(板書長城,出示長...

  • 長城和運河 教學案(精選2篇)

    教學過程: 一、教師準備教的 一、導入新課 1、(看地圖“長城”“運河” )知道這是什么嗎? 點評:這個導入好,一幅小小的地圖,把長城與運河深置學生內心!...

  • 《長城和運河》習題(通用16篇)

    一、看拼音,寫詞語。q j qū zh pǔ xiě lin min qǐ fji shǐ shī piān b xiǔ wn lǐ chnɡ chnɡwān yn chu di chunɡ zo mn z二、填上合適的詞語,再讀一讀。...

  • 精選《長城和運河》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課文內容。3、引導學生收集關于長城和運河的有關資料,了解它們的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 日志作品-《長城和運河》第二課時(通用13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長城和運河》第二課時一、 導入1、我們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誰能說一說你都知道哪些人間奇跡? 2、同學們真聰明。...

  • 蘇教版3年級下《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媒體:長城、京杭大運河的圖片)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2、師簡介,讓學生初步認識長城運河。3、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贊美長城運河的詩歌。...

  •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范文(通用4篇)

    這是一首現代詩。作者把對長城、運河的贊美、對中華民族祖先的頌揚均凝聚在詩文中。在教學此文第一節詩時,我沒有進行過多的講解,而是引導學生直接面對文本,反復誦讀,充分感知語言文字材料,讓學生在誦讀中感悟,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

  • 《長城和運河》課后練習資料(通用15篇)

    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埃及吉札金字塔 世界八大奇跡之二宙斯神像 世界八大奇跡之三阿耳忒彌斯神廟 世界八大奇跡之四摩索拉斯陵墓 世界八大奇跡之五亞歷山大燈塔 世界八大奇跡之六巴比倫空中花園 世界八大奇跡之七羅德港巨人雕像 世界八大奇跡之...

  • 《長城和運河》第一課時教案及教后感(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理解它所組成的詞。2、正確流利、與感情的讀課文,背誦課文。3、體會比喻句。4、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正確流利、與感情的讀課文,背誦課文。難點:課內外結合,體味作者的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 《長城和運河》第二課時教案及教后感(通用15篇)

    一.復習導入1.聽寫生字詞.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 (不朽)二.精讀第二部分1.導讀.聽老師讀課文,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2.講讀.(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像綢帶...

  • 《長城和運河》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本課駕駛壯譜創華絲首京堂11個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并記憶壯創華京堂5個漢字。積累詞語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奇跡2、通過閱讀了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壯觀,感受她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 我教《長城和運河》(精選13篇)

    作者:一葉轉貼自:轉載點擊數:52我教《長城和運河》(一葉)這是我的一堂校內公開課。上完這課,我的感觸很深。1、對教學環節的反思:在《長城與運河》第二教時的教學環節上,我是這樣安排的:1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 蘇教國標版6冊-《長城和運河》教學課例(精選16篇)

    【教學設計】《長城和運河》是一篇詩歌,全詩盡情嘔歌了萬里長城與京杭大運河的雄偉壯麗,頌揚了中華民族祖先的勤勞與智慧。設計本課教學時,我努力實踐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運用信息技術來建設開發和設計利用課程資源,創建一個涵蓋“...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色播 | 国产一区红桃视频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 亚洲精品综合五月久久小说 | 三级农村乡下三级播放 | 久久成人av| 欧美日本一道本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精品中出 | xxxxxxxxx欧美 | 98涩涩国产露脸精品国产网 | 国产久热精品 |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免费 |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7777 | 91夫妻在线| 黄色aaa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人体精品一二三区 |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 | 日韩视频a | 久久久免费人体 | 美女脱内衣禁止18以下看免费 |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 美腿制服丝袜国产亚洲 | 亚洲va欧美va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我 |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九色 |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 天干夜天干天天爽自慰 | 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国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的 |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动漫网站入口 | bdsmvideos极端变态 | 色94色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