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數學四年級上《畫角》案例設計、反思與評析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第二單元《線與角》中《畫角》一節。
教學設想:在學習了量角的基礎上我又帶領學生學習畫角的知識和技能,因為學生對量角器、三角板的認識與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所以畫角時的困難比量角時的困難減少了。于是在教學畫角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實踐中體會、總結出畫角的基本方法。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角的分類和度量的基礎上,掌握角的畫法,會用量角器正確地畫指定度數的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3、通過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作圖能力,加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4、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相關知識進行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掌握按指定度數畫角的方法。
課前準備:學生準備了畫紙、三角板、量角器、鉛筆等學習用品。
教師準備量角器、三角板、圖片。
教學設計:
一、興趣引入。
教師:(出示由各種角構成的圖片),學生欣賞,說觀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這些美麗圖案是怎樣畫出來的?(用各種角。)
這些角又是怎樣畫出來的?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畫角?
引出課題:畫角
二、嘗試體驗、探究新知。
師:接下來老師準備了幾項活動,希望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畫角的技能。
活動1:畫出60°的角。
1、請學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畫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導學生用三角板拼角,用這些角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說說所拼的角的度數,再用量角器量角驗證,小組合作完成。(在這個活動中師只是提出畫角的要求,但是學生用什么方法沒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畫出了60°的角?
學生根據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動2:畫出85°的角。
1、師:如果要畫的不是上面這些特殊角,比如畫一個85°的角應該怎么辦?
(這個活動師仍然不提出具體的描畫方法要求。學生會在活動中發現用三角板不容易畫出這個角,應該使用量角器才能準確的畫出這個角。這時引導同學提出:三角板在畫角時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確地畫出來。)
2、學生自己動手畫角,可以討論后再完成。
活動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畫出哪些角?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完成。(兩個角組合可以畫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動4:畫70°,115°的角。
1、說說你想用什么工具幫助你畫出這些角?(用量角器畫這兩個角。)
2、學生動手畫角。
3、活動后師及時問,怎樣使用量角器畫角?
活動5:歸納總結
1、先讓學生說說畫角的方法,再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1)先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零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所畫角刻度線的地方點一點。
(3)以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2、讓學生同桌討論:畫角時,當量角器有兩圈刻度時,是看里圈還是看外圈?
小結:當先畫的那條射線是與內圈的零刻度線重合,那么找點時就應該在內圈找所要畫的角刻度線;如果先畫的那條射線是與外圈的零刻度線重合,那么找點時就應該在外圈找所要畫的角刻度線。
3、用量角器畫55度和140度的角,說說畫這兩個角有什么不同。
4、初步判斷所畫的角是否正確。
學生舉例。例如要畫一個120度的角,結果畫了一個銳角出來,利用角分類來判斷就知道是畫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