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精打細算〉反思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P61精打細算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除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既是小數除法的起始點,又是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因為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都要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教材創設“精打細算”的情境,貼近現實生活,提出了數學問題“哪個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導學生對此展開研究,在交流時,尊重學生個性思差異,使學生了解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總結比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與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相類似,只要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數部分有余數,可以添0再繼續除。最后將學生所學的新知識進一步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鞏固深化。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3、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利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教學重點: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商的小數點是如何確定的。
教學關鍵:弄清楚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7分鐘)
1、(3分鐘)昨天,淘氣逛商店的時候,“用432元買了8個足球,每個足球多少錢呢?用816元買了8套運動服,運動服每套多少錢?” 你能幫淘氣算一算嗎? (匯報,如何計算的。是整數除法)(投影)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用豎式解決問題,復習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為小數除法的學習作好鋪墊。)
2、(2分鐘)今天淘氣打算去買牛奶(出示主題圖)
你猜一猜淘氣會買那個商店的牛奶?為什么?
生1:我猜測淘氣可能會買甲商店的,因為11.50÷5大約是2元多,我感覺已經很便宜了。
生2:我猜測淘氣可能會買乙商店的,因為乙商店雖然總價高一些,但是可以有六袋,我覺得比較合適。......
(學生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判斷方法,這樣充分看出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只要他說的有道理,就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估計、猜測,一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分鐘)師:現在大家的意見不太統一,如果兩個商店的牛奶質量一樣,你覺得淘氣應該買價格高的還是價格便宜的牛奶?
師“如果品質相同的話,我們自然要買便宜的,因為要精打細算嘛!
師:那么我們現在就來計算一下每個商店牛奶的價格,誰會列算式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11.5÷5 12.9÷6
你是根據什么列式的?
(總價÷數量=單價)
師:觀察這兩個算式,與我們以前所學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們有什么特點?
生:這兩題的被除數都是小數,除數都是整數。
師: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就叫做“小數除法”(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看看淘氣到底應該買哪個商店的牛奶。
(設計意圖:統一學生的認識,引入新知,滲透“生活要精打細算”的思想。)
二、探索新知(20分鐘)
1、師:兩個商店牛奶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呢?現在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知識,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想法,并且嘗試計算。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7分鐘)
師:請小組選派代表匯報你們的討論結果。(10分鐘)
生1:我們組在計算甲商店中每袋牛奶的價格時,先是把11.5元轉化成115角,然后用“115÷5=23(角)”最后再把23角轉化成2.3元。在計算乙商店的牛奶價格時,我們用的是同樣的方法。先把12.9元轉化成129角,129÷6=21(角)......3(角)因為有余數,于是我們就把12.9元轉化成1290分,1290÷6=215(分),215分=2.15元,2.3元〉2.15元,所以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們發現可以用小數直接去除以整數,只要在豎式計算時,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
生3:這樣計算到“12.9÷6”時,除小數部分的時候還有余數,我們還不知道該怎么辦,請大家幫助我們。
生4:我們可以幫助你們,當除到小數部分還有余數的時候,可以在余數的末尾補“0”,然后再繼續除。因為小數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你們真了不起,有這么多想法,大家比較一下,你們認為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
生:豎式計算。(學生也可能會說其他的方法)
師:我們大部分同學會認為豎式計算比較簡便實用,現在請兩名學生到前面寫出豎式,大家也試一試用豎式解決這兩個題目。(指名兩生板演,其余學生寫在課練本上。)
集體交流訂正,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計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除到小數部分有余數時,可以添0再繼續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