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精打細算〉反思
(設計意圖:把問題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尋覓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但學生的語言不一定很規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2、(3分鐘)教師板書:13.6÷8 12.5÷2
師:誰愿意來試一試用豎式計算出結果?
請兩生到前面板演,其余學生自己練習。然后集體交流訂正,并讓學生說一說算法。
(設計意圖:及時進行相似題目的練習,對于接受快的學生有提高熟練程度的作用,對于接受慢的學生有逐步熟練的作用。)
三、試一試(10分鐘)
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了,愿意用你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下,下面這幾道題嗎?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商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數,估算可以讓我們檢驗自己的計算結果是否準確)
7.42÷7 1.2÷5 13.8÷15
題目分析:第一題是商的中間有0的小數除法;第二題和第三題是整數部分為0,除的時候還需要補0再除的小數除法,可以先放手給學生,在交流的時候再讓學生講明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充分相信學生在整數除法的基礎上,能遷移出類似的小數除法。如果學生對于練習不能全部接受,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估計每題的商,然后再進行計算。)
2、根據5145÷15=343,口算下面各題
514.5÷15= 51.45÷15= 5.145÷15=
3、 開放題:(根據時間靈活練習)
小明在獻愛心活動中,準備把72.72元零花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你認為小明會捐給( )位小朋友,每個災區小朋友( )元錢。
師:在今后的學習中,希望我們的學生也能伸出友愛之手,將自己的零花錢節省下來,捐給哪些需要幫助的學生。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 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
四、總結反饋(3分鐘)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請大家評價一下自己的表現,說說自己的體會、感受或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本節課進行多方面的反思與回顧,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數學活動課《快餐店》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稊祵W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關系,是對他們有吸引力,能使他們產生興趣的內容。一節課下來,面對學生接二連三的出呼意料的精彩的對話,我不由得為他們喝彩。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當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闭n堂上,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而且思維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我心里有一種深刻的感受越來越鮮明——這不就是我們新課標所追求的嗎?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
一、 巧改教材,使學習的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小學生學習的有價值的數學應與他們的生活存在最近連接點、是思維最近發展區的數學。
二、 廣挖素材,讓數學從生活中來。
眾所周知,現實世界是數學的豐富源泉,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因此,數學教學應廣泛挖掘各類生活素材,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是從活生生的生活中來的。
感興趣的學習自然充滿激情,讓整個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三、 巧設題材,讓數學到生活中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思本課的教學,我覺得理解什么、掌握什么、運用什么都不應該是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應該是:讓學生通過上這樣一節實踐活動課,使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數學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他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
總之,面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的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課標”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能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在不斷的實踐中發展,在不斷的成長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