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行說課稿
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蘇教版教材四年級數學第七冊第39—41頁,第四單元《平行和相交》第一課時——認識平行,包括:(1)認識平行線。 (2) 畫平行線。
2.教材所處地位:本單元主要教學直線的平行與垂直,這時在學生認識了點和線段,以及射線、直線的基礎上安排的,也是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基礎之一。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情境,在識別直線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礎上認識平行線,學會畫平行線。
3.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能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
(2).使學生通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做出一組平行線,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
(3).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平行線的過程,培養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發展空間觀念。
4.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
(2).難點: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
二、說教法
1.讓學生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充分感知直線的位置關系,形成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平行與相交的概念。平行和相交是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以生活場景為素材,讓學生充分感知,從中概括出直線的平行、相交的關系。
2.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驗。本課在建立平行概念后,組織學生展開充分的操作活動。
3、加強知識的應用與解釋。聯系實際,應用知識對相關現象作出一些簡單的解釋。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能自主感受生活里的平行現象,并主動的參與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通過操作與合作交流,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 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對圖形產生興趣,感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 同學們,老師在前幾次來我們學校的路上有幾個情境讓我留下了印象,于是我就找了一些圖片帶過來讓你們看看。
2. 課件出示路燈、跑道、電線桿三副圖。
(二)、觀察操作,認識平行
1.觀察比較三幅圖片,理解同一平面
(1)、根據這三幅圖我們在同一個平面內可以畫出三組直線。
(2)、課件演示:用兩條相互垂直的直線表示路燈桿,用兩條平行的直線表示在跑道的兩條白線、用兩條直線表示在半空中電線桿。
觀察每幅圖中每組有幾條直線?(板書:兩條直線)
2.分類比較,認識平行
(1)、那么在這三組直線中那些直線相交?哪些直線不相交?
生可能出現:
第一組直線相交,第二組直線不相交,第三組直線不相交/相交。
教師解釋:第一組直線相交。
第二組直線不相交。
那么第三組直線看起來是不相交的,但如果你們把這兩條直線延長就會得到什么樣的兩條直線啊?對了是相交的兩條直線。
(2)讓學生閉眼想象第二組直線無限延長后仍不相交。逐步引導出相交與不相交,并相機板書。
總結并完成板書: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3)想想做做 第1題
(4)、你能說出一些兩條直線之間相互平行的例子嗎?
談話:看看老師找的例子和你們找出的是不是一樣的.(出示課件三組示例圖)
★過渡:我們認識的圖形中有互相平行的線嗎?
(5)想想做做 第3題
下面每個圖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幾組平行的線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