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滾得遠》課后反思
最后再分組進行獨立的操作。在獨立實驗時,我不斷巡視,發現學生的狀態比較好,各盡其職,效率也比較高,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對比兩堂課,我深有感觸。首先,教師對學生的困難的把握一定要準確,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指導,即課前的預設一定要準確到位,只有這樣才有有效的生成。第一堂課由于學生分工不明確,示范實驗時又沒有很認真的關注,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不斷,效率不高。第二堂課由于學生對要做什么,有了認識,分工明確,實驗效率就提高了,節省了時間。其次,老師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給學生提出一個合適的、具體的任務,有了具體的任務,他們才會認真地、有目的地去關注,去參與,才能盡最大可能抓住每一個學生。第一堂課中,老師設計了示范實驗,選了一些學生,讓其他同學看,參與面比較小,看的學生沒有明確任務,注意力很快分散,造成一些注意點沒有聽到,影響后面的操作。而第二堂課上,一組學生在實驗,其他學生看,由于有了明確的任務,對照自己的工作,看他們操作時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他們帶著問題來看別人的操作就比較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