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簡含有字母的式子
教學目標:
學會簡單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能化簡形如“a x ± b x”的式子。
教學重、難點:
能化簡形如“a x ± b x”的式子。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華用小棒擺了a個三角形,小芳用小棒擺了a個正方形,他們兩個一共用了多少小棒呢?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操作和思考,教師參與討論,了解情況。
1.學生說說怎樣表示一共的根數。(3a+4a和7a都表示同樣的結果)
2.提出問題:自己是怎樣理解這個等式的。
3.小組討論,然后再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試一試:
1.學生自己做一下p100的“試一試”
2.然后小組交流自己的做法,自己的想法。
3.教師做簡單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對這部分知識做一下總結。
四、綜合練習,拓展延伸:
1.做p100 想想做做的第一題
2.綜合直觀圖顯示的數量關系,讓學生體會3x+5x就是蘋果和梨的總重量,即8x千克;蘋果比梨多的重量用5x減3x,是2箱的重量。即2x千克。
3.計算第二題,讓學生對化簡含有字母的式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4.做p.101.想想做做 3、4題;
學生先填空,然后讓學生聯系題中的數量關系,對結果做出解釋。
5.生在練習本上做第5題;
結合圖形進行分析,體會12a+4a,實際上就是(12+4)與a的積,即16a。
五、對本課做小結。
教學后記:
練習八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并且鞏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以及有關的計算公式,學會求字母式子的值,并且能夠正確的化簡形如“ax±bx”的式子。
2.通過系統的聯系題目,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數量或數量關系、及計算公式。
3.能夠分析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并且進行抽象、概括,用相應的字母式子表示。并且學會利用公式計算有關圖形的周長與面積。
4.培養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感受數學的力量,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難點:能夠正確的化簡形如“ax±bx”的式子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今天我們首先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以前學的知識。誰還記得怎樣用字母來表示數?
(生回顧知識,自由回答,引出復習內容。)
(多媒體課件出示典型的計算公式)
二、自主探究,在主動求知中復習舊知。
1.師:剛剛我們回顧了上節課的內容,現在我們來看(出示第1題),同學們,你們來看,下面哪組中的兩個式子一定相等?為什么?
(生討論回答,并表達自己的想法。)
2.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運算率嗎?我們現在來完成這個兩個題目(出示第1題),并且說說,這是應用了什么運算率?
(生自由討論并回答)
3.師:同學們,我們來看老師手里這張表(出示第3題),你能夠找到路程、速度、時間這三個數量之間關系嗎?你是怎樣想的?
(生小組交流,談談自己是怎樣想的)
4.小組交流,怎樣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周長?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一起認識過三角形,你能夠用式子表示下面三角形的周長嗎?(出示第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