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與毫升的認識》的思考
◎ 2007-05-12 21:42 福建南安小數班032蘇秀麗
葛老師的這種處理方法,不僅可以糾正不同單位不能相比的錯誤,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還可以促進學生繼續探究數學知識之間的奧秘。
◎ 2007-05-12 21:23 吳艷華
我同意葛老師的看法,對于學生提出的“1毫升等于多少克”的問題除了糾正不同單位不可比的錯誤外,還要告訴學生這兩個單位之間在某種條件下是有關聯的,比如1毫升水的質量就是1克。也可以拓展一下學習范圍,讓學生查查資料看看1毫升其它液體的質量是多少,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007-05-13 16:38 曾維娟
我認為學生出現這樣的問題很有價值!雖然“毫升”與“克”表示的是物體不同的計量單位,但它們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毫升的水、1毫升的油等各有多少克,讓學生從中發現不同的液體1毫升的質量也不同!學生1對于學生2的解釋還是不夠理解,我想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學生1可能想了解的是1毫升的物質有多重!
課堂要向課外延伸……
◎ 2007-05-13 08:57 裴振全
在《升與毫升的認識》中,如果老師真的不知道,可以讓其他同學回答,或留成課下作業,學生可發揮主動性,課下去探討,在液體時1毫升水的質量就是1克。
◎ 2007-05-12 20:18 黃趙勇
毫升與克之間在一定條件下是有關聯的,可以引導學生查找課外資料了解相關知識。
◎ 2007-05-13 22:40 王當琪◎
我覺得教師處理這個問題還有所欠妥,毫升是容積單位,容積是表示容器中液體的體積,體積是有質量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事例,如:一瓶油,有些是寫2000 克,有些是寫2150毫升,不同液體有不同的質量,水的質量是一升(一立方分米)是一千克。毫升和克沒有直接關系,但有間接關系,是可以換算的,老師用 “1小時等于多少米”說明問題是不恰當的。我認為,應該讓學生,回家查看一下資料,這樣又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又能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不是一起兩得。
◎ 2007-05-14 13:23 羅東洋
這是一個課堂生成問題,教師完全可以抓住這個問題讓學生活動起來,討論明白這個問題的完整性,明白毫升、克各是什么單位,然后對這兩種單位之間是怎樣聯系的問題展開實驗:如1毫升的水是幾克;1毫升的油是幾克。
◎ 2007-05-14 10:02 張艷春
我覺得案例《升和毫升》中的一個學生聽了老師和學生的解釋后很茫然,我覺得作為教師應讓學生親自到商場去看一看,仔細觀察毫升與克到底有沒有關系,讓他自己尋找答案。
我們的想法:
從老師們對案例的分析來看,大部分老師認為案例中老師的處理是欠妥當的,首先應該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同時要讓學生體會到毫升與克是兩個不同的計量單位.我們也看到了更多的老師通過分析學生的發言,走進學生的心理,理解到學生所要說明并不是簡單的“不同單位”之間的比較問題,而是來源于學生的一種生活認識和積累,這樣的認識和積累對于孩子來說是很了不起的,能夠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思考提出來更是難能可貴的,作為教師要注意呵護的是孩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呵護的本身為學生的進一步深入思考提供條件。另外,還有的老師針對學生的課上發言,談到了課堂的生成問題,對于生成的問題,參看本專題的第四講的內容。對于生成我們要寬容地接納,理智的篩選并機智地解決,所以我們的老師也談到了,將本課的知識向課外延伸,還給孩子更多的探索、思考、交流的空間。營造一種共同探索的氛圍,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給學生思考發言的機會,是我們要想到,并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