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巨人的花園
3.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所揭示的道理,應主要采用朗讀和想象的方法,緊緊抓住巨人的表現與花園里的情景展開教學。如,對比巨人回來前后花園里的情景:巨人回來前,花園是什么情景?回來后,又是什么情景?(先讀課文,用課文中的話說;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最后通過朗讀表現這種情景)又如,對比巨人醒悟前后的變化: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樣的?醒悟后又是什么樣的?應該怎樣讀巨人醒悟前的話?在充分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讀后有什么體會,或是有什么發現。
對這篇童話所揭示的道理,學生的體會可能不太一致,會有多種說法,如“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不要強求一致,也不要盲目拔高。
4.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感受童話的魅力,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之一。可以讓學生在明白了童話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深入揣摩自己喜歡的部分。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果對故事情節感興趣,可以與同學合作演一演;如果對童話的語言感興趣,可以深入讀讀有關段落;如果對人物形象感興趣,可以與同學展開人物形象的討論。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5.本課生字較多,有些字易受方言音干擾而讀錯,要提醒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確,如:“允”應讀yǔn,不要讀成rǔn或yǒng;“拆”應讀chāi,不要讀成chē。另外,“火辣辣”的“辣”在abb式的短語中發生變調,應讀作huǒ lā lā。本課要求會寫的12個字,大都筆畫繁多,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形。易錯字“添”的右下角是“小丶”而不是“小”,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包含這個部件的字,如“慕”,以加深印象,避免錯誤。
本課生詞較多,要提醒學生在讀書時加以注意,將識字與學詞結合起來,豐富自己的詞語積累。其中一些詞語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仔細體會其豐富的內涵及其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如“紛紛逃竄”,“竄”是“亂跑、逃走”的意思,多有貶義,而在課文中用來描寫孩子們的行為,則生動地表現出巨人的可怕訓斥對孩子的心靈造成的傷害,反襯出巨人的冷酷無情。又如“任性”“冷酷”,巨人用這兩個詞語自責,體現了巨人對自己行為的深深的悔恨。
6.課后的“綜合性學習”提出了搜集、閱讀童話的要求,在教學時要落到實處。可以分階段要求,把綜合性學習貫穿于整組學習的始終。有條件的話,應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搜集童話;如果條件有限,可以師生共同搜集;必要時,教師可以直接提供一些童話供學生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小青石》就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話,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另外,“資料袋”中介紹了童話的一種分類方法,以及著名的童話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可以利用這個資料袋,引導學生搜集、閱讀童話。《同步閱讀》中編選了《格林童話》中的《勇敢的小裁縫》、張天翼的《不動腦筋的故事》和葉圣陶的《祥哥的胡琴》,可以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計劃地閱讀。
四、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一
師:巨人看見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大聲叱責。請把巨人叱責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生邊讀邊畫出巨人叱責孩子們的語句,文中主要有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