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長城教案
17、長城(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初步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重難點: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初步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fā)興趣
1、師:上課之前先請同學們欣賞這一組圖片。多媒體出示長城的圖片。
2、學生欣賞圖片,師導入新課: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長城,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長城,華夏兒女為之驕傲的長城。從秦代到明代,從明代到現(xiàn)在,千百年的歲月過去了,歷史的硝煙已經(jīng)散盡,但長城依舊巍然屹立在中國的領土上。
今天我們從圖片中領略了它的風采,請你們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一個句子來說說你眼中的長城。
3、學生說感受。(美、長、壯觀、雄偉、氣勢磅礴等)
師過渡:長城就是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吸引著中外游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走近——(長城),了解——(長城)。
4、板書課題。
師:作者眼中的長城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82頁。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感受,你可以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這就是批注。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指名分段讀課文(4個人),正音。
師:誰愿意站起來為大家朗讀這篇課文?
師:看來預習很成功,4個同學都讀得很流利。那作者眼中的長城是怎樣的呢?課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話,找到了嗎?
3、指名學生交流。
師出示最后一段話: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師:這句話中有兩個新語(描紅:氣魄雄偉、奇跡),指名學生讀準確。
自由讀句子,你比較關注哪個詞語?
氣魄雄偉寫出了長城的特點,氣勢。工程,可見非常浩大,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世界,不僅僅是中國,可見長城威名遠播,世界聞名。奇跡同上。
師:讀懂一句話可以從關鍵詞語入手,這是我們讀書的一種方法。
過渡: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
三、細讀品味,積累語言。
1、請同學們再來讀課文,劃出相關的段落或句子。
師:誰先來與大家分享你的收獲?
2、交流。
(1)品“長”,感悟氣勢。
①指名學生讀句子說感受,師出示句子: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長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多長?
一萬三千多里,同學們,你知道多長嗎?二十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長吧,來讀出你們的驚嘆吧,就讀“長”的這句,指名讀,齊讀。
我們的操場一圈有二百米,而要走完長城相當于繞操場跑上35000圈,長嗎?來再讀。真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城。一起讀。
(出示圖片)一萬三千多里,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經(jīng)河北、天津、北京、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寧夏到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9個省市,基本上貫穿了全國。難怪作者會用這兩個詞語來形容它: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出示)齊讀詞語。再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