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五·習作》教學設計
柳暗花明又一村──習作評改課課后反思
習作評改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也是學生通過多種反饋對自己的文章做出較為正確審視的一個過程。第七冊五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們學些一份導游詞,并模擬小導游向大家介紹。在評改課上,我指導學生們通過自評、小組評的方式重新修改習作,在評改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文章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使他們逐步懂得“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道理。
在自評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們說說通過評改所找到的錯字、錯標點及好詞好句,這一匯報環(huán)節(jié)是對剛才自我評改過程的較好展示,激勵了認真評改的孩子,為其他同學做榜樣,同時也是對自評環(huán)節(jié)的檢查。
在小組評改的環(huán)節(jié)中,小組成員針對一篇習作進行補充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在小組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距,可以以點帶面,以優(yōu)帶差的方式,讓同學們互相學習,在同樣的習作要求中,看看同伴是怎樣行文的,最后以交*閱讀的方式再精度一篇習作,提出修改意見,寫出評語。在評改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取長補短的過程。
四年級的習作評改還處于初期,學生的評價能力還有限,所以老師的指向性要明確,使學生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給學生的分項要求要化繁為簡,小任務,小目標,力爭把每個環(huán)節(jié)做實在,其三,就一篇習作采取一至兩個評價方式就可以了,不要它表達求全;最后,探索的道路往往是艱辛、困難的,今天的評價模式也許會占用一些課時,也許學生們不可能人人做到實效性評價,但老師一定要舍得花時間,花氣力,因為新鮮事物往往都要經(jīng)歷一段適應期,相信這種多元的、開放的評價模式一定會給我們的習作課堂注入活力,在我們疑惑山重水復疑無路時,多元評價方式使我們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