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建議
1、課前師生搜集有關中國臺灣、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為理解課文有關內容做好準備。2、在初讀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然后畫出使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或段落,在空白處寫上感受,并與同學交流讀書感受。
課文的第3至6自然段是幫助學生體會海峽兩岸骨肉親情的重點段落,應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仔細研讀,認真感悟。從大地震剛過,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沒有考慮家人是否平安無事,沒有考慮是否延期手術,沒有選擇空曠安全的地方等細節,體會中國臺灣青年一心只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從李博士抽取骨髓時的鎮定沉著,運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緩,植入骨髓時的不分晝夜,體會其不顧個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
體會這部分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展開交流,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交流的情況,引導學生由課文內容想開去,探究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心情。同時相機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這一部分,將地震危機仍舊存在的緊張與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的從容鎮定進行對比朗讀,使學生在讀中進一步提高認識,升華情感,引發共鳴。
3、學生讀懂課文之后,可以請學生談一談:“生命橋”是什么意思?現在體會到的“生命橋”的含義與看到題目時的想法是否一致?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動情朗讀作者直抒胸臆的最后一段,并聯系全文理解這一段話的深刻含義。
學文之后,還可以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了,他會對中國臺灣青年說些什么?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里練習說一說,然后全班交流、評議。
4、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情致淳厚感人,應引導學生認真品味語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梢宰寣W生畫出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反復朗讀,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評價能力和表達能力。
5、本課生字較多,應特別注意指導學生將“血、髓、暫、脈”等字的字音讀準確。要求會寫的12個生字,可以讓學生自己練習書寫,并通過寫詞語、寫句子等形式進行鞏固,教師重點指導“襲”“暫”等字的書寫。
6、學習本課后,教師可以建議有興趣的學生搜集有關骨髓捐獻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