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7
6、指導朗讀:
這位捐獻骨髓的青年,不知道他的家人在地震中怎樣了,也沒有考慮家人是否同意他捐獻骨髓,更沒有擔心正在發生的余震,靜靜地躺在床上等待抽取骨髓,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大的決心!小錢能不感動嗎?我們能不感動嗎?把我們的感動之情讀出來吧!
。ㄓ懈星榈乩首x3~5段。)
四、合作探究,領悟橋之含義
1、在大陸,有一位青年急需骨髓,在中國臺灣,有一位青年捐獻骨髓(畫圖板書),是誰在這茫茫的海峽上架起了橋,讓這救命的骨髓到達大陸?
小錢──中國臺灣青年
(李博士,醫護人員,朋友,父母,為小錢的病努力的人們等)
2、在這些人中,課文重點寫了誰?讀課文第5、6自然段,找出相關的句子。
3、根據回答出示句子:
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前……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你從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李博士為救小錢,付出了許多努力?結合句子理解 “沉著”“奔波”等詞。
4、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表:
9月22日上午 從中國臺灣趕往香港,再到杭州(歷時十幾小時)
9月22日晚上 到達杭州,連夜做手術
看到這樣一份工作表,你想到了什么?
5、這位李博士就是中國臺灣的骨髓移植專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樣令人尊敬,他主持創辦了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樣本,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救助了眾多的白血病患者,(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讓我們再深情地讀讀這段話,記住這位可敬的老人!
6、救助小錢的過程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過程,除了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還有海峽兩岸的很多人付出了努力,正是因為有這么多人的關心,所以,盡管中國臺灣和大陸之間隔著一道長長的海峽,盡管還有一些人為的阻隔,中國臺灣和大陸還沒有通航,但還是不能阻隔海峽兩岸人們的血脈親情,正是海峽兩岸的愛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讓我們一起深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吧!
、拧‖F在,你對這座“生命橋”有什么新的認識?
、啤∧闶窃鯓永斫狻澳茄}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边@句話的?
、恰∽x到這里,你有什么話想對中國臺灣人民說?有什么話想對大陸人民說?有什么話想對世界人民說?
五、拓展延伸,升華思想感情
1、一年以后,小錢康復了,假如有一天他和那位捐骨髓的青年相遇了,會是怎樣的情景呢?他會對中國臺灣青年說些什么?
2、進行大膽的想象。
3、自由表演。
4、你認為這個場面感人嗎?請把這個場景描寫下來。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蔽谋臼撬赖臇|西,它只有經過學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這樣閱讀,才能開啟學生心智,培養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因此,我引導學生潛心閱讀,之后再對內容進行理解,感悟,使學生有自己的感受。在設計本節課時,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讀中體會”的方式,采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讀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