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
典雅:優美不粗俗。
秘訣:能解決問題的不公開的巧妙的辦法。
蘊含:包含。
受益匪淺:得到的好處不少。
堪稱楷模:可以稱作為榜樣、模范。
(四)造句練習。
1.受益匪淺——
2.堪稱楷模——
(造句的步驟:第一步,在造句前,老師應讓學生弄清詞語的意思,包括詞語的本義和在課文中的意思。第二步:找到課文中帶有“受益匪淺”“堪稱楷模”的句子,先讀懂,然后分析句式。第三步:仿照文中的句式練習造句。)
(誰)受益匪淺(為什么)。
(誰)(為什么)堪稱楷模。
(五)作業。
1.讀課文。
2.抄寫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體會葉圣陶先生修改中學生作文這件事對小作者的教育和影響。
(二)聯系上下文的內容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的內容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
(課文講的是葉圣陶先生為“我”修改作文這件事。時間是1963年,當時“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3.給課文分段,說一說各段的主要意思。全文可以分為三段。第1段(1~4自然段)講葉圣陶先生給“我”修改作文。第2段(5~10自然段)講到葉圣陶先生家做客。第3段(11自然段)講這件事情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結合課文內容討論、交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課文一開始寫老師把那個大本遞給“我”,“我”打開本一看,一下子愣住了,為什么?
(因為當小作者翻到自己那篇作文后,看到了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密密麻麻的小字,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2.“我真的從中受益匪淺,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受益匪淺”,就是受益不淺。“隔岸觀火”,形容和自己關系不大,采取旁觀的態度。“身臨其境”,自己親身經歷。這句話前半句是說“我”從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啟發,后半句是說因為葉圣陶先生修改的是“我”自己的作文,所以感受特別深,受到的教育也特別深。)
3.“這不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讀這個句子,聯系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說說你的理解?
(這是作者看到葉老先生對自己作文認真修改后的具體感受。“大氣候”指有大的作為。“難成大氣候”,就是不可能有大的作為。這句話從兩個方面具體寫了所受到的教益。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認識到做學問應有的態度。而這兩點相比之下第二方面的啟發和教育更為重要。使自己認識到從事文學事業是很艱巨的,必須下大力氣,具有一絲不茍的認真態度,否則不可能有大的作為。
4.葉圣陶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寫了怎樣的評語?評語的含義是什么?
(讓學生讀出評語的內容并體會評語的含義。葉圣陶先生的評語,雖然只有兩句話,但內涵豐富。首先指出作者的作文寫得“親切自然”,并指出了寫得親切自然的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寫的全是具體事實”,也就是寫得不抽象,不空洞,二是“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上深受感動”,說明小作者對所寫的事情很熟悉,有真情實感。這短短的幾句評語,是對小作者的鼓勵,也是對怎樣寫好作文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