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課后反思及課堂實錄
課時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課前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1、以“呼風喚雨”引入課題:
出示“呼風喚雨”問學生聯想到什么?(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這四個字)
2、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出示生字:改、程、賴、耕、駕、幻、潛、核、控、聯、哲、歸
其中一些生字以形聲字作比較讓學生能較快掌握。如“程”對“呈”,“賴”對“籟”,“耕”對“耗”等。并注意生字讀音“潛qian”、“哲zhe”.
生詞掌握:呼風喚雨、騰云駕霧、依賴、洞察、原子核、歸根到底等。
3、在學習過生字詞的基礎上學生自由讀課文。(問題:1、“呼風喚雨”在課文中又是指什么?)
4、問:現在我們生活中你們認為高科技的東西有哪些?
出示卡片(如:電視、電腦、手機等)并引導學生說這些東西都是在20世紀中創造出來的。(20世紀是1900—1999年間)
5、學生朗讀1、2段: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以一個毋庸置疑的口吻說明了一個事實)。
出示“是誰來“呼風喚雨”?“靠什么呼風喚雨?”兩個設問句。
解析難句: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序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發現”和“發明”讓學生理解它們間的區別,并做出解釋再舉例。
問生:20世紀有哪些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呢?那下面老師就帶著各位來看看20世紀的輝煌。
6、閱讀第四段。(問:哪些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出示圖片:星球、海底)并舉出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進行比較。
第四段用20世紀的人類和過去的王公貴族做比較,說明科學讓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物質生活得到了改變。
7、看完了20世紀接著我們回來20世紀前的生活來看看。
學生自由讀第三段。(出示圖片:農耕社會等)
問生:用你們對古代的認識說說當時的生活是如何?
欣賞佳句: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問學生對“千里眼”“順風耳”是如何認識的?古代的人為什么想像出這幾個人物?
分析它們在20世紀中電話、網絡、望遠鏡等可以實現了古代人們的美好愿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為什么要引用這句話,它說明了什么?
這段中概括20世紀前后巨大變化的句子是這句話用來形容某些生機競發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勢。表現了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8、學生通過學習后再一次朗讀課文1-4段。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我主要是以20世紀前、后作比較,以及一些發明創造的來說明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并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是現代科學技術讓我們過上了比過去王公貴族還幸福的日子。
本文主要是圍繞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讓自己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上課思路主要是先先引題——學習生字詞——課文分析。
課文分析:
首先是第一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讓學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