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藍天的恐龍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認讀生字,并能準確運用。2、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起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準確性。導學案:1、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瀏覽課文,標出自然段。2、 本課中有大量描寫恐龍和鳥類的詞語,找出來,整理在讀書筆記上。3、 課前搜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詞語導入,揭示題目1.出示詞語:兇猛異常 茹毛飲血 反應遲鈍 笨重龐大(描寫恐龍)身體輕盈 行動敏捷 五彩斑斕 凌空翱翔(描寫鳥類) (1)小老師帶讀。(2)選詞填空①鈍 ②噸 ③ 頓 1.他的反應比較遲( )。 2.這只恐龍有幾( )重呢? 3.我稍一停( ),繼續往下講。
(3)讀了這些詞語,有什么感受。(一組描寫恐龍,一組描寫鳥類)(4)用不同的語氣讀。男生讀恐龍詞語,女生讀鳥類詞語。 (5)小結過渡:恐龍已經滅絕了,但是它卻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謎。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關于恐龍的課文。出示題目:飛向藍天的恐龍二、揭題質疑,初讀感知1.出示課題,生讀課題。2.讀了題目,你有什么想問的嗎?(根據學生提問板書:哪些?為什么?怎么飛?)3.讀書貴在質疑,今天就讓咱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翻到20課,按要求讀課文。輕聲自讀。出示初讀要求(1)讀準生字詞,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文中有大量描寫恐龍和鳥類的詞語,讀準這些詞語。(3)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4. 師:剛才我們讀了課文,同學們能不能對自己提出的問題簡單地說一說。(生自由回答。)三、引出結論,體會表達特點。1. 師過渡:看來同學們對這些問題都很感興趣。其實課文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個關于恐龍如何飛向藍天的結論句,請同學們快速讀一讀,趕快找到它,做出標記。出示: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2.我們中國的漢字十分奇妙,它們都會對你說話,請你輕聲讀讀這個結論,聽聽它在向你述說什么?(生輕聲讀) 明白了什么嗎?3.主要抓住對“一支”和“漫長的演化”的交流理解。a“一支”是指恐龍的某一個分支,而不是全部。能聯系上下文來說說是哪一支嗎?(其中的一些獵食性恐龍)b“漫長”是指經歷了很長時間的過程。(問1:漫長的時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中生代時期開始。(結合圖片介紹)當時恐龍主宰的世界。問2:猜猜看,中生代時期大概有多少年?7000萬年)4.比較閱讀,感受用詞準確性。師:同學們抓住兩個詞語捕捉到這么多信息,如果我將這個句子搖身一變。出示: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經過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讀一讀,比一比,說說你們的感受。5.合作朗讀第一段。小結:說到這里,老師發現課文中的有些詞用得非常準確,同學們也很會讀書,能聯系上下文來抓住關鍵詞來學習。像這樣一類詞語,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還會碰到很多,希望同學們也能多留意。下面我們拿出課文,將第一自然段讀一讀。男生讀恐龍的句子,女生讀描寫鳥類的句子。最后一句大家一起讀。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