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
課文 1、 提出問題。
2、提出自學要求。 1、學生聽看錄象,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標出自然段。
3、小組交流。放錄像三、練習分段 1、提示:課文講了什么事?開始怎樣?后來怎樣?結果怎樣?
2、按故事發展的順序分段。 1、生回答。
2、小組討論交流分段情況。
3、師生交流。 四、朗讀理解 指導第一段:
1、小珊迪什么樣子?畫出描寫珊迪外貌的句子,體會明白了什么?
2、小珊迪怎樣請求“我”買他的火柴?請求了幾次?畫出句子。
3、指導朗讀。
4、你讀懂了什么?
5、小珊迪拿了一先令后很久不見回來,“我”怎么想的?
指導第二段:
1、小珊迪在什么情況下被撞倒的?
2、你覺得珊迪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是通過哪些語句理解的?
板書:誠實 善良
指導第三段:理解變換說法:
總結提問:讀了這篇課文,你最受感動的是什么?
1、學生畫出外貌描寫的句子,練習朗讀。
2、學生朗讀理解。 (珊迪生活艱辛)
3、 學生畫有關語句。
4、 練讀評議。讀出請求—乞求—苦苦哀求的語氣。
(1)個人讀。
(2)分角色讀。
(3)師生讀。
5、 匯報讀懂了什么。理解“那種人”指的是什么人,為什么?
1、 學生分小組自由小聲讀課文。
2、 小組討論交流。
3、 匯報討論結果,小組補充。理解“目不轉睛”
4、 分角色讀第二段,進一步體會珊迪的美好品質。
1、 學生齊讀第三段。
2、 變化句式。
學生回答。
出示對話課件
出示課件 五、拓展練習 提出復述要求。 1、 學生小聲復述。
(1)講出故事的主要內容,次要內容少講。
(2)用自己的話說,不背課文,把話講通順、連貫、完整。
(3)用上文中的好詞好句。
2、 指名復述。出示復述要求的課件
設計理念:
強化語言實踐,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讓他們在讀中體驗,受到熏陶感染,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設計特色:
抓主線,帶副線,讀中感悟,讀中激qing。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課文插圖)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發生在英國的愛丁堡。有一天,天氣寒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館門前談話,這時走過來一個小男孩,再三請求“我”買他的火柴。他名叫“小珊迪”。故事便從這里開始。(板書:小珊迪)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初步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求:
(1)簡介故事大概內容。
(2)小珊迪是個怎樣的孩子?
2、讀后反饋檢查:
(1)同桌互查對方的朗讀情況。
(2)指名簡介故事的大概內容。(板書:賣火柴——受重傷——死)
(3)初讀課文后,你覺得小珊迪是個怎樣的小男孩?(可憐、誠實、善良)
三、研讀感悟“他”這一主線,感受品質。
1、讀“賣火柴”,體會困苦。
(1)找出一對近義詞:“請求——乞求”,比較異同。
(2)出示四次請求的句子,指導朗讀,體會心情。
“先生,請買盒火柴吧!”(一般請求)
“買一盒火柴只要一個便士呀!”(勸降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