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
“我可以一便士賣給你們兩盒。”(降價請求)
“啊!請您現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小男孩乞求說:“我可以給你們去換零錢。”(乞求)
(四個句子通過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體會小珊迪十分急切的心情。)
(3)聯系上下文,感悟可憐。
小珊迪為什么非要“我”買他的火柴不可,心情為什么如此急切,找到有關語句,讀讀并談談感受。
可以從“身上只穿……,瘦瘦的小臉……一雙赤腳……”、“……我餓極了”、“他倆是孤兒,……”、“破衣服”、“破床”等詞句中感受到小珊迪的可憐:家境貧窮,饑寒交迫,*賣火柴養家糊口。
2、讀“受重傷”,體會誠實。
(1)讀一讀小珊迪弟弟的一段話。
(2)演一演“小珊迪拿了一先令轉身就跑了……”以后發生的故事,啟發學生想像表演“珊迪囑咐弟弟還零錢”等情節。
(3)算一算:1先令=12便士。由“七便士不知哪兒去了”、“這是您那個先令找回來的四便士”,進一步體會珊迪誠實的品質。
3、有感情地讀讀小珊迪臨死前說的一段話與寫他死時的一段話,了解小珊迪臨死前最掛念的事是誰來照顧小利比,體會小珊迪的善良。
4、整體把握“我”這一副線,激發情感,產生共鳴。
(1)找到有關寫“我”對珊迪態度變化的語句讀讀,體會“我”對珊迪情感上、認識上的變化。
a、抓住“糾纏”、“猜想”、“斷定”等寫“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語進行品味、體會。
b、比較句子:
我會照顧小利比。
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
比較朗讀,讀出兩句話的不同語氣(第2句強調“永遠”“的”),想想“我”的思想感情,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c、從最后一段話的細致描寫中進一步體會“我”對小珊迪的同情。
(2)再次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段。
小珊迪死了,從他的死你想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話要說?(讓學生寫上幾句抒發此時此刻的感受,使情感升華,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
[本案亮點評價]
語文教學,“讀”占鰲頭,應當十分重視“讀”的實踐。本設計在這方面是一個范例。“抓主線、帶副線”,“‘三讀’體會”,而讀中又有“說”有“演”,有“比”有“算”,可謂變得多姿多彩、情溢意濃,知能和情意的培養,過程和方法的感悟,則全在其中了。
教學要求:
1、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2、繼續練習給課文分段,學習歸納段落大意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讀懂重點句。
4、練習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小珊迪的美好品質,學習歸納段意。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英國有個城市叫愛丁堡,那里有個男孩叫小珊迪。(板書課題)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學了這課后,我們就會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時間、地點、人物,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指名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