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而不“粗”——《萬年牢》說課稿
2、反饋預習情況:
⑴出示短語:
把爐火悶(mēn)好
把竹簽削(xiāo)好
去把(bà)兒
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誰能用簡單的話來概括?
課文講了兩件事情:第2——4自然段寫了交親在家做糖葫蘆,第5——6自然段寫了交親在外做生意。
3、找找文中說:“什么是萬年牢”的句子。
出示1:“我的糖葫蘆糖蘸的均勻,超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從這句話中,你理解一下什么是“萬年牢”?
出示2:“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思考,這一句中的萬年牢又指什么?
(三)自學研讀:
同學們,這兩句話都是父親說的。他是這樣說的,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請自學做糖葫蘆和做生意兩件事,看看父親是怎么做的?從中感受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劃一劃描寫父親做事的句子,可以在旁邊記下你的理解與感受。
(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對父親在制作糖葫蘆的過程中、憑良心做買賣的事情中,理解“萬年牢”的意思。)
交流重點句:
出示1: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鐵鍋煮出的糖發黑。
⑴、父親在給糖葫蘆選擇材料時多用心呀,指導朗讀。(選材好)
⑵、父親在選材上是那么認真、一絲不茍,那么在制作過程中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是呀,“我”和父親的配合如此默契,我們也來一起體驗一下。咱們配合著讀一讀。老師讀“把”,同學們接著往下。
這么多道工序,復雜而繁鎖,但是父親卻有條不紊地一道道做下來,所以他的糖葫蘆“吃一口讓人叫好”,而且名聲在外。
過渡:如此精心的選材,如此精湛的手藝,父親做的糖葫蘆質量好啊,真所謂是“萬年牢”啊!
理解第二個“萬年牢”指什么呢?
那么父親是怎么做到生意上的“萬年牢”的呢?
(1)快速瀏覽第5、6自然段,找找父親做事的句子。
(2)匯報:
1、從老板定價高,父親不滿意;2、老板讓他摻假,他不聽;3、老板配得下手,他嫌動作慢,也不高興……
復沓:
1、當老板定價高時,父親不滿意,是因為: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2、當老板讓他摻假時,他不聽,是因為:……
3、當老板配的下手,動作慢時,他也不高興,因為……
看來,父親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實實在在,很重誠信,還一心一意為顧客著想。所以他寧可放棄有固定待遇的工作,仍然去提籃叫賣,也不能欺騙顧客。
(四)深入體會,小結提升:
(1)從這兩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是個怎么樣的人?
是呀,父親不僅是這樣說,這樣做的,也是這樣教導我的。我們一起讀(第7自然段)
出示3: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使我一生受益。
(2)理解第三個“萬年牢”(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有萬年牢的人品。)
(3)看板書,你覺得這三個萬年牢有聯系嗎?
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同樣,有萬年牢人品的人必能靠著誠信擁有萬年牢的生意,而生意好也是取決于他的新產品質量好。作者記住了父親的話,做一個認認真真,實實在在的人讓我們也來記住父親的話。
五、教學特色:
略讀課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個體自讀是略讀課文學習的重要方式,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應該用于自讀與感悟。因此,在《萬年牢》的教學中,我更強化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更強調了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交流的過程中適當給予點撥指導,從而真正地把讀書時間還給學生。